第197章(1/1)

珍珍激动地问:“是不是去点元了?”

德妃的一孕傻三年这次格外严重,她握着拳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嘀咕着:“秋华,那叫什么?保和殿还是中和殿来着的那个什么?”

“娘娘,就是点元!”

秋华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地提示了德妃。

“哦哦哦!对对对!那就是点元了!”

这么一说姊妹两不约而同替李念原紧张起来,这点元正午前便能结束,现在接近午膳时分,宫里应该已经传出消息了。

两人紧张地在那里等啊等,终于等来一个飞奔报信的身影。

四阿哥胤禛嗖一下从桃花堤的那头奔过来,跳进亭子喊道:“额娘!李老爷中了!您猜中第几名?”

德妃笑说:“能有二甲就很好了,你替李老爷准备礼物了没有?”

“什么二甲呀!额娘!是榜眼!”

胤禛自从过了十岁还没有如此不稳重过,他接过秋华递过来的茶灌了一大口,又呛了一大口,好不容易咳嗽了几遍才缓过气来。

珍珍替他捋着后背说:“四阿哥,您缓着点来,是高兴事也要慢慢说。”

“哎,小姨母您可知道,皇阿玛好好夸了李老爷呢。”

胤禛大约是适安园里和李念原磕好吃的磕出了感情,说起李念原的事脸上是神采奕奕。

“皇阿玛看着李老爷的朱卷书说,此人出身书香门第,不足十五便考中应天府乡试,后又投身商贾为治河交银百万,年近半百再度执笔依然锦绣文章,看其人是身世坎坷,但乱世洪流沧海变迁不失心志,足可为天下表率。”

得亏珍珍小时候被大学士傅达礼在家学灌输过点文化经典,不然康熙爷这文绉绉的评价她都不定能听懂。

珍珍心里总结了下,康熙爷的大意就是:李念原可文可商,是个人才!

珍珍又打趣问胤禛:“四阿哥,我和娘娘都会给李老爷送去一份大礼,你可准备了没有?这些年四阿哥可没少和李老爷一起吃好喝好。”

“我自然准备了啊!”胤禛的眼睛闪过狡黠的光芒,他神秘兮兮说,“我都已经送出去了!”

“什么?送出去了?三甲可要从午门出宫,再骑马在京城内庆祝,你什么时候送的?”

胤禛背着手、昂着头说:“那我也能送!”

德妃伸手捏了下他的脸,催促道:“别和额娘打哑谜,快说说,送什么好东西了?”

“不是东西也不是物件,但是份大礼。”

胤禛得意地说:“李老爷听后当场就哭了呢。”

“啊?”德妃和珍珍对望了一眼,再瞧瞧胤禛得意的模样,脑子都没转过弯来。

“我求皇阿玛将李老爷指给我做皇子师傅啊!六弟挑了鄂伦岱师傅,我就挑李老爷了,皇阿玛当即就答应下来,还夸我眼光好、有上进心呢。”

德妃怔了怔,嘴巴惊讶地都没合拢,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说:“可你知不知道,他是额娘的舅爷爷,这可得避嫌啊!”

她一下就着急起来,“舅爷爷没有入旗,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把这一层关系写进朱卷里。”

德妃搓着手开始不住盘算,还拉着珍珍问:“你等会儿回去就问问舅爷爷,这可得问清了,不然后患无穷。”

她又着急上火地瞪着胤禛说:“你这孩子,去求之前怎么不和额娘商量一番呢?”

胤禛想插个嘴,可德妃根本没给他机会又不住念叨:“完了完了,万岁爷肯定是不知道的,舅爷爷肯定也没写,不然万岁爷怎么会点?”

“额娘……”

“别说话,让我想想啊……”

德妃抿着眉头思索着,这时在亭外另有一个声音无奈地说:“你这到底要傻到什么时候?你说过了,当年在江南你就告诉朕了。”

康熙不住地摇着头,走到亭内,珍珍和胤禛都退到一边给他请安。

康熙风尘仆仆,应是刚从宫内骑马回宫的样子,他坐在德妃旁边拿手摸了下她的额头,靠近了疑惑问:“德主子,你这回怀的是什么孩子?从前可没见你这样过,当年怀老四的时候还伶牙利嘴会挤兑朕呢。”

“我说过?”

德妃歪着头,一脸不可置信,仿佛康熙在骗她。

康熙一哂,肯定地点点头。

德妃是想了又想,加上康熙、胤禛、珍珍三人左一句右一句地提示,这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确早就和康熙报备过。

末了,反应过来的她笑说:“还好臣妾当年聪明。”

康熙忍着笑说:“是,当年聪明。要和现在一样……唉……”

如此,珍珍与胤禛先行退下,留康熙在亭内陪德妃用膳。

许是因为李念原的喜事,珍珍觉得姐姐一扫连日的阴霾终于有了明媚的笑脸。

说是要送珍珍出园的胤禛陪在她旁边,边走边说:“额娘这些日子里今日最高兴了。”

珍珍睨了眼胤禛说:“四阿哥长大了,什么都懂。倒是六阿哥呢?今日这么好的消息怎么不见他?”

“嘘。”胤禛环视了一圈发现奴才们都在三步开外才小声回,“他和鄂伦岱去古北口了,皇阿玛还不知道呢。”

珍珍惊讶地瞧着胤禛,胤禛无可奈何地说:“没法子,今日好不容易皇阿玛回宫,他才摸着机会逃了的,等皇阿玛明日发现估计已经快马到古北口了。”

“可六阿哥的身子不好,古北口那儿天寒风大、条件艰苦的……”

胤禛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衔着打趣的笑意说:“姨母,六弟的病是该得是便会得,不该得时自然没事。”

珍珍了然,感情六阿哥的病就是薛定谔的猫啊。

胤禛又宽慰她说:“无事的,皇阿玛不日就要出塞,到时候到了古北口逮到他,是送回来还是继续跟着大军出塞,都看六弟怎么和皇阿玛闹了。”

出塞?珍珍抓到了自己的重点,所以康熙爷就如历史上一般要亲征葛二蛋了吗?

珍珍的猜想十日内就得到了解密,在李念原兴高采烈喜提四党入党名额后,康熙正式下令兵部整兵,调集八旗和绿营分三路出塞。

大军开拔前粮草的准备早已有之,但康熙下的动员令还是让京师所有官员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

大学士傅达礼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被康熙命令在大军出塞期间辅佐太子留守京师,同时紧密监视京通十三仓的粮草源源不断发往前线。

傅达礼干了十年漕运总督,对押运粮草是手到擒来,让他头疼地是如何和太子沟通。

毕竟康熙不在时,全国到京的折子都会先由监国太子和三位留守办事大臣共同先看先议,再挑重点发往前线。

傅达礼觉得他情愿上前线亲自去押粮草,也不大乐意接这个活,他受康熙指示提早去毓庆宫和太子磨合,却发现太子身边有一尊大神他越也越不过去。

索额图。

让傅达礼心力交瘁的流程是这样的:他拿着折子到太子跟前,还没开口就有太子的内侍把折子拿走先交给索额图,索额图看过后转述给太子,太子再问索额图怎么看,索额图告诉太子后太子再添几句,到了傅达礼这里就这剩下一句话——

傅大人,您看您就这么办,行吧?

不是行吗,是行吧。

太子的语气让傅达礼感觉自己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他哪是留守办事,根本就是个信差。

傅达礼做大学士也快有三年时间,连坐了皇位三十年的康熙爷也不会在御前如此对待他,偏偏每日都在毓庆宫碰一鼻子灰。

这么来回被折腾了几日,傅达礼和另两位留守办事大臣大学士阿兰泰和吏部尚书马齐都有些经受不住,三人合计了一番,决定在康熙爷面前耍点心眼。

也不说别的,就提了一嘴索额图曾经去过雅克萨,对北方颇有了解,不妨让他随军出征负责些实务。

康熙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反正是高高兴兴答应,夸了句众爱卿心思缜密,便给了索额图一个随军的职务。

三人这才长舒一口气,连带后来太子在御前为索额图讨要出塞粮草押运一事的职权,他们也没放在心上。

而毓庆宫里的太子在那日为索额图开过口后,回到毓庆宫坐在书房里好一会儿都没说一句话。

直到凌普进来,出声问他:“太子爷,您要不要请小答应们来?陪您说会儿话?”

太子最近纳了几个新宠,全是凌普用来讨这位主子开心的。哪想太子沉着脸挥手说:“不用,孤没兴致。”

“太子爷,今日您做的很好,万岁爷不都按您的意思办了吗?”

太子挥挥手,依然低沉地说:“孤哪能不懂皇阿玛的心,他是瞧出孤的戒心,特意给索额图一个位置好让孤安心些。”

“那也说明万岁爷心中到底是向着您的。”

“向着?”太子握着拳砸在桌子上,“过去只觉得大阿哥讨人厌,可一不留神,老四也冲到前头来了。说是母家原本是包衣,可如今一瞧,有大学士有左都御史,姻亲是国公是皇阿玛最信任的阿灵阿,还挑了个有血亲的人做师傅。”

太子想起此事更加抑郁,他拍着桌子质问:“老四什么时候有这么个举人出身的亲眷了?你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皇阿玛却是样样都知道!唯独孤蒙在鼓里!孤如今监国还要看他吴雅氏的脸色,真是天地颠倒,没了章法。”

凌普也觉得此事是他们大意了,其实有个亲眷高中不是大事,大阿哥家的揆叙不也中过吗?

可太子在意的是那个李念原高中时,康熙夸的那一大段话以及他火速成了四阿哥的师傅。

朝中还有人和他姓吗?大学士和六部还有人愿意听他的吗?

太子越想越惶恐不安,虚岁才十八岁的他不知道哪里错了,只能越来越紧紧抓牢索额图这根稻草。

只有索额图还真心站在他身边,还在为他考虑。

“您别急了,咱们还是要稳住,索大人去了前线,定会想办法让那大阿哥不能得意。还有那六阿哥,身子不好还去古北口,到时候说出事就出事了。”

想到那个六弟,太子除了深吸一口气劝自己冷静别无他法。

胤礽最后是一声叹息,化作长久地痛苦和挣扎。

“孤这些弟弟啊,过分聪明,聪明到孤都不知道怎么和他处下去,真是气人。”

他的叹息还没结束,毓庆宫的管事太监走了进来,向他禀报:“太子爷,内务府得圣旨,晋德妃为贵妃,加号仍用德字。”

太子一把将桌上康熙御赐的万年笔扔了出去,脸上全是震惊。

京城的纷扰还未影响到三千里外的草原上,阿灵阿那日一直站着,听着那反反复复、辗转起合的歌声,直到太阳落山,消失在草原茫茫的尽头。

待天色发黑,阿灵阿才噙着笑站了起来,他走向歌声的源头,那处高岗上矗立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他顺着坡爬上高岗,法喀无奈地指着身后席地而坐的人说:“他非要出来走一走,我没法子只能陪他一起来。”

阿灵阿摆摆手,意思是他知道了,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打小一读书就打瞌睡的法喀,到现在汉文都还没脱盲,更不要说藏文了。

他好奇地问阿灵阿:“他刚唱什么了?”

阿灵阿带着三分笑意,瞧着眼前身形瘦弱的男孩说:“他唱的是一首自作的诀别诗。”

法喀一瞪眼:“诀别诗?”

作为护卫的他浑身发毛、紧张地问:“他诀别啥?还有这毛都没长全的小屁孩还会自己写诗?”

其他地方的毛长没长全阿灵阿不知道,但头顶上肯定不长毛的灵童转过身来,像夜空一般幽深的双眸盯着阿灵阿瞧了一会儿。

“你知道我在唱什么?”

阿灵阿往前走了几步在他身边盘膝而坐。

“知道。”

他清清嗓子复唱起了刚才那首诗的最后两句:“我无心远走高飞,只想在理塘徘徊一次。”。

要说阿灵阿也算是文武全才,偏偏就是没有唱歌的才能,在家的时候珍珍从来不让他哄孩子睡觉,每每他自我感觉良好地一开嗓,连有余这样的乖宝宝都能被他吓哭了。

这首藏歌由灵童唱来空灵幽远,仿佛是天籁之音,由他唱出来,那不是仙鹤想飞,那是鸭子想逃。

灵童在震撼中连眼睛都不自觉地睁大了,法喀则捂着脸默默地转过身去。

他心里在想,这算不算素来文韬武略的阿灵阿第一回 丢祖宗的脸?要知道他们的祖父弘毅公额宜都,当年不但是努尔哈赤麾下的猛将,连歌都唱得很好,要是按现代的标准,那简直就是歌神。

额宜都的这把好嗓子原封不动地遗传给了儿子遏必隆,从顺治爷到康熙爷,遏必隆活着的时候每回宫里办丧事,他必须是在灵前领哭的大臣。

这也不知道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富不过三代,钮祜禄家的优良基因阿灵阿是半点都没遗传上。

阿灵阿自己完全没这么觉得,大约音痴都是如此,他唱完还十分期待地问灵童:“我唱得怎么样?”

灵童半张着嘴,怔怔地瞅了他一会儿,问:“你认真的?”

阿灵阿毫无自觉,眨眨眼睛说:“当然认真的啊。”

灵童“呼啦”一下转过身去,决心不理会这没常识的白痴。

阿灵阿一点都不生气自己被嫌弃,反而笑着调侃他:“大喇嘛,您出生于门隅,怎么会想去理塘?两地相隔几千里,可不是一个地方。”

灵童说:“心怀梦想,藏地都是我所向往之地,你管得太宽了。”

阿灵阿稀罕地侧头打量他。

哟,当了好几天的闷葫芦,终于是露出牙尖嘴利的本性来了啊。

灵童遥望着茫茫的大草原,幽幽地说:“我从前在拉萨城的小巷住过,这首歌是有一天晚上,我听见一个男人唱的。那几天上师正在教我一篇新的经文,经文里提到了归去来兮,我一直都不懂那是什么,为此苦恼了很久,直到听见那个男人的歌声,我终于领悟了,但几位上师却一直不喜欢我唱这首歌,后来我再也没唱过。”

阿灵阿好奇地问:“那为何今天你又唱了呢?”

“我马上就要死了,不是吗?”

灵童侧过头,少年的眼中没有一丝畏惧,有的只是超脱年龄的沉静。

阿灵阿微微垂下眼眸。

“为何这么说?”

灵童说:“你的大皇帝要的只是一个有转世灵童的名号人,那个人未必非我不可,就像对桑结嘉措来说,他要的只是在那个时刻生在那个地方的一个男孩,未必非我不可,我只是我,而你们想要的却并不是我。”

他撑着地站了起来,迎面袭来的风吹过他的衣摆,身上红褐色的僧袍在半空中飞舞。

“我从出生到现在从来就没有过片刻自由,一直都是别人捏在手里的傀儡,我只是想要在死前自由地唱一回我喜欢的歌罢了。”

阿灵阿也站了起来,轻轻地将右手搭到他的肩上。

灵童仰头看着他,阿灵阿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的自由取决于你,而你的生死同样取决于你自己。”

灵童一怔,他刚想问阿灵阿这话是什么意思,阿灵阿拍掉手上沾上的泥土,头也不回地走了。

大部队在休整了一天后第二日清晨就出发继续往归化城挺近。按着他们的脚程,在今日太阳落山之前就可以到达归化。

越是接近大本营,所有人反而更紧张,尤其是阿喇尼,有句话怎么说,功亏一篑是不是?

一路上都顺顺当当的,就怕临门一脚出了岔子。毕竟敌人若是真想动手,今天也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归化城城防坚固,城里城外的驻军超过一万人,等他们进入归化城后就别想再把人劫走。

阿喇尼骑着马来来回回地走在桑结嘉措和灵童之间,不断嘱咐法喀和其他人一定要提高警戒,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也不知道是老天爷听着他殷切的期盼呢,还是敌人听着了他殷切的期盼,总而言之就是不负阿喇尼所望,临近午时的时候,他们的身后果然是传来阵阵马蹄声。

众人回头一看,一队蒙古人骑着马电光火石般地追了上来,他们的衣着打扮明显是卫拉特人的风格,一看就知是桑结嘉措他好基友噶尔丹的部下来救人了。

阿喇尼慌得差点没从马背上摔下去,他好不容易扯住缰绳,嘴里大声嚷嚷了起来:“敌人来袭,速速保护两位上师!”

他不喊倒罢,这一喊反倒是惊动了马匹,马蹄一阵乱踏,队伍瞬间散得是七零八落。

阿灵阿刚好走在桑结嘉措的前头,他冲阿喇尼喊了一句“你去保护灵童”,火速掉转马头,赶到桑结嘉措的身边。

一路上都是个完美囚犯的桑结嘉措,这时候终于是撕破了他的伪装。

他趁大家一通乱的时候一个肘击,将左边的看守打下马,又伸腿往右边看守的马屁股上踹了一脚,马嘶鸣一声撒开蹄子跑开了。

成功摆脱了看守的桑结嘉措扯起马绳,打算骑马往回跑,同身后的追兵汇合,谁料他刚一调转马头就被阿灵阿堵了个正着。

阿灵阿骑着马横到他的跟前,含笑瞧着他问:“第巴大人,您这是打算去哪啊?”

桑结嘉措根本不想同他耍嘴皮子,一夹马肚子想从他身边直接绕开。

阿灵阿一早就识破了他的想法,他一个纵身跳至桑结嘉措的身后,在他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用那把遏必隆的宝刀刀鞘狠狠往他的脖子上劈了一下。

桑结嘉措毫无防备,应声倒在了马背上。

阿灵阿用马鞭将桑结嘉措绑了个结结实实,做完这些后他在乱军中举目四望,寻找灵童的身影,灵童此时已经挪到了法喀的马上,两人共乘一匹,灵童坐在法喀的身后。

阿灵阿骑行到两人身边,灵童从法喀身后冒出头来,他望着远处渐渐追近的蒙古人,问:“那些是博硕克图汗噶尔丹的人?”

阿灵阿说:“看样子是的。”

灵童眼神一暗,手臂不自觉地用力抱住法喀的腰。

阿灵阿对法喀说:“此地危险,你带灵童撤到队伍的最后去。”

法喀绷着脸点了点头,带着灵童骑马往队伍后方撤。

此时,散开的队伍终于是在各佐领的带领下重新整理好的队形。阿灵阿下令让他们按中央厚重,两翼薄的队形摆开攻击阵势。

他们到底人数占优势,这会儿已经缓过神,又摆出攻击的架势,追兵见状竟然停了下来,在离开他们不到五百米的地方驻足观望。

阿喇尼说:“他们怎么突然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