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公主下嫁(1/1)

刘彻没听懂, “什么懂事?”

“以前碰到这种事,保成不是气急败坏, 就是怒不可遏的恨不得要杀胤禔。现在竟然真不在意。”康熙打量着太子, “他会不会和你我一样?”

刘彻斜着眼看他一眼,想多了。随口开口道, “这事朕知道了。还有没有别的事?”

“没了。儿臣告退。”太子要的是他爹的态度,他爹向着他,即便不派胤禔去天津卫,太子也不在意。

刘彻答应下来,对太子来说乃意外之喜。太子见好就收,果断走出清溪书屋。

“我大概明白太子的转变。”刘彻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说。

康熙看着他, 等着他继续。

“封胤禔贝勒。”刘彻道, “如果当初听你的独独封胤禔郡王, 太子一定会认为你偏爱胤禔, 凡事跟他计较到底。”

康熙望着太子消失的方向,“因为这点?”

“这点对他来说足够了。胤禔没犯过大错,又是你的长子, 在不给太子招恨的情况下, 只能封贝勒。”刘彻道, “封胤禔贝子, 胤禔做鬼都不会放过太子。”

想起两个大儿子, 康熙叹了一口气,“你用饭吧。朕去十一那边看看。”

刘彻点一下头,就宣太监传膳。

饭毕刘彻歇一会儿, 打算出去转转,看到康熙飘回来。

“十一没说什么吧?”刘彻问。

康熙飘到椅子上,“说他害了那个宫女。”

“要她命的是她自己和宜妃。”刘彻道。

康熙点头,“朕知道。”

“十一心情如何?”刘彻对此很好奇,“没哭吧?”

康熙:“那倒没有。”

“那就好。”刘彻打了个哈欠,“我去睡会儿。你晚上是去十五那儿,还是留在这里?”

康熙指着寝室,就在这里。

刘彻点点头,令魏珠跟瓜尔佳·如意知会一声,今晚不过去了。

康熙忍不住说,“年纪不小了,悠着点。”

“这是你的身体。”刘彻指着自己,“你比我了解。”

康熙嗤一声,“一年三百六十天,朕只待十天,真好意思说朕了解。”

“那你也比我了解,因为你天天盯着我。”刘彻捏捏腰间的肉,“松一点你都能看出来。”

康熙:“那是因为脸胖了一圈。别怪朕没提醒你,不知节制你我顶多活到六十岁。”

“有十几年好活,还行。”刘彻说完看着他。

康熙笑道:“你说行就行。”随即飘回寝室,但他并未往床上去,而是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刘彻进去看到他在窗户边,“不过来?”

康熙摆摆手,“朕不困。这几日跟着小十五每晚不到亥时就睡着了。”

“卯时起?”刘彻问。

康熙“嗯”一声,“以前知道小十五壮,以为他打小身体好。这几日才知道他每天早上起来喝一碗热滚滚的蛋汤,然后再去读书。早读后回去该怎么吃怎么吃。”

“那小子胃口这么好?”刘彻惊讶道。

康熙无声地笑笑,“他是吃习惯了。”

“十一也能像他一样,何愁身体不好。”刘彻说着,不禁啧一声。

康熙:“十一挑食。”

“宜妃惯的。”刘彻脱掉靴,放下帷幔,“半个小时后叫醒我。”

康熙抬抬手表示知道。

翌日,清溪书屋的宫人开始收拾行囊,昨天的事也传到九阿哥耳朵里。

并不是外人告密,是十一阿哥的嬷嬷告诉他的。

那名宫女是宜妃身边的人,皇帝为此大发雷霆,嬷嬷担心皇帝回到紫禁城惩治宜妃,就请九阿哥跟宜妃说一声,她也好有心理准备。

九阿哥知道后并没有去紫禁城,而是问八贝勒胤禩,换成他该怎么做。

八贝勒胤禩被刘彻敲打过几次,深知他喜欢老实人,比如他们的四哥。就对九阿哥说,一装作不知道,二去给他额娘求情。

九阿哥从他府上回到畅春园就已想好,去给他额娘求情。

康熙嫌屋里闷得慌,刘彻批阅奏章的时候,他在廊檐下晒着太阳,呼吸着新鲜空气。看到九阿哥,康熙一点也不意外,算着时间也该来了。

“小九来了。”

刘彻放下朱笔,起来伸个懒腰,活动活动手腕走出去,“猜猜是为了宜妃还是小十一?”看向康熙。

“十一是朕的儿子,朕再生气也不会杀了他。多半是为了他额娘。”康熙说完,九阿哥走到跟前。

刘彻故意问他来干什么。

九阿哥想起他额娘干的事,有点不好意思,犹犹豫豫把目的说出来,就眼巴巴看着刘彻。

一年十二个月,刘彻有七个月呆在畅春园,而他出来,皇子皇女都出来,宜妃早两天见十一面色红润,误以为他身体好了,给他挑个宫女也正常。

刘彻生气,看在康熙的面子上,也没想过把宜妃怎么着。便对九阿哥说,回头告诉你额娘,没下次。

九阿哥松了口气,出了清溪书屋就去紫禁城找他额娘。

刘彻望着他急急忙忙的样子,不禁转向康熙,“你这些儿子不论秉性如何,倒都有个共同点。”

“什么?”康熙顺嘴问。

刘彻吐出两个字,“孝顺。”

康熙摇头笑道,“朕以为你说什么。他们是孝顺,孝顺他们的额娘。”

“你是父也是君,对你肯定有所不同。”刘彻在心里说完这句,就转身回屋,“德妃的那个闺女十六了。今年再不给她挑额驸,回头见到太后,太后该催你了。”

康熙:“催你。”

“认真点。”刘彻瞪他一眼,“还选佟家的人?”

康熙点头,“隆科多有个侄子和小五年龄相仿,在隆科多去西洋之前把此事定下来。”

公主下嫁佟家,外人不明真相,一定会认为刘彻气消了,打算重用佟家人。其实刘彻没这个打算,佟家人多势众,再用下去,将来太子被掣肘,必然清算佟家。

刘彻不知康熙有没有想到这点,而不管有没有,只要刘彻还在,隆科多官复原职了,以后也别想去掉“副”字。五公主的额驸最多是个一等侍卫。

这些刘彻没打算告诉康熙,否则又得跟他讲道理,“现在说还是年底再告诉太后?”

“年底,让她高兴高兴。”康熙道。

刘彻微微颔首表示知道。

小年那天去给太后请安,刘彻把此事告诉太后。

太后得知皇帝用隆科多,也以为他气消了。刘彻又顺嘴跟太后说一句,年后封后宫,佟妃该进一步了,太后喜不自胜,以致于刘彻前脚走,她后脚就让小太监去找五公主。

除夕未到,宫里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打算把五公主嫁给隆科多的侄子舜安颜。包括刘彻。

弘阳身体不好,太子妃生不出嫡子,他也和太孙之位无缘。刘彻对他很是纵容,以致于刘彻于弘阳就是个普通祖父。

除夕前一天晌午,弘阳从尚书房出来看到刘彻在对面廊檐下站着,就跑过去给他请安。

当时宫人正在殿内摆饭,弘阳忍不住咽口口水,刘彻就留他一起用饭。用饭的时候弘阳问他五姑姑何时成亲,刘彻才知道此事已传的沸沸扬扬。

当时刘彻就放下箸,眼睛看着弘阳,心里问,“谁的手笔?”

“太后没下禁口令。”康熙道,“德妃在宫里多年,不看到婚书,十拿九稳的事,也不会到处声张。”

太后没什么心眼,刘彻心说,“是她就算了。”嘴上对弘阳说,“好吃吗?”

弘阳点一下头,舀一个肉燕,“这个好吃。”

“多吃点。”刘彻道,“你十五叔比你小一岁多,身高快超过你了。”

弘阳:“十五叔身体好。”

“他是吃肉吃的。”刘彻道,“弘阳,我问你一件事,但不能让你阿玛知道。”

弘阳连忙放下勺子,正襟危坐。

刘彻乐了,“小事,不用这么认真。我最近这段时间只找过瓜尔佳氏,就是后宫那个,你阿玛有没有说我独宠瓜尔佳氏?”

“他这么小,你问他这些干什么。”康熙不赞同道。

弘阳睁大眼睛看着刘彻,一副我不懂你说什么的样子。

“小机灵鬼。”刘彻捏捏他肉乎乎的小脸,“你阿玛说过,我也不会怪他。”

弘阳打量他一番,真的?

“朕是皇帝,说出去的话就是圣旨。”刘彻道。

皇玛法好像没骗过他。

弘阳想到这点便说,“不是阿玛说的。额娘说,皇上独宠如意。阿玛说,汗阿玛爱宠谁宠谁,跟你没关系。”说完就看刘彻,“我告诉皇玛法了,皇玛法可要说话算数。”

“当然。”刘彻道,“你也得说话算数,不能告诉你阿玛。”

弘阳眼珠转了转,迟疑一下,点头道:“好的。”出了乾清宫就往东宫跑。

到惇本殿找到太子,匆匆行个礼就对太子说,“阿玛,儿子有事禀告。”

“你能有什么事。”太子撩起眼皮瞥他一下,“孤在忙,没空陪你玩。去找弘皙或你十五叔。”

弘阳跑过去抓住他的衣袖,“真的。大事。”

“天塌了?”太子眼皮都没动一下。

弘阳:“皇玛法要立后。”

太子的手一抖,手中的毛笔掉在案几上,“你说什么?!”

“皇玛法要立后。”弘阳大声说。

太子连忙捂住他的嘴,往四周看看,见屋里只有小顺子一人,松了口气,“出去,看着别人有靠近。”低头问弘阳,“什么时候的事?你听谁说的?”

弘阳指着他的手,说不出来。

太子松开他,不放心又捂住他的嘴巴,“小点声。”

弘阳连忙点头。

太子又往四周看看,确定只有小顺子一人,“说吧。”

“皇玛法自个说的,就是刚才。”弘阳认真道,“还不准我告诉阿玛。小事我不告诉阿玛,这么大的事我觉得我不能瞒着阿玛。大不了,大不了等一下我去找皇玛法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