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番外】王夫人(1/1)

自打王夫人嫁入荣国府之后, 她就一直想掌管荣国府的中馈, 想要二房继承爵位。可是二房是嫡次子,不可能继承爵位, 荣国公不让, 后来,荣国公死了, 大房的原配的娘家也因为废太子的事情没了,大房的原配也跟着没了。

王夫人掌管了荣国府的中馈, 可每次看到那些公中的银钱,她就想这些银钱以后都是大房的, 不是二房的。那么她干嘛不趁着掌管中馈的时候,多捞一些银钱呢。

于是王夫人朝着公中的银钱下手了, 人心都是贪婪的, 朝公中银钱下手之后。她又想着怎么才能有更多银钱,就去放印子钱了。

印子钱出了人命, 王夫人一开始还会着急, 身边的人说了荣国府的牌匾,说了王家。王夫人又安下心来,继续放印子钱, 认为那些人不敢怎么闹腾,要是闹腾, 那就压下去就行了。

那些普通百姓而已,要是他们真有银钱,就不用借印子钱了。

王家女有读书, 但是读的不多。印子钱犯法,王夫人知道的,只不过很多人都放印子钱,那应该就没有什么事情。

王夫人就是那么想的,这印子钱赚的多,怎么能不继续呢。

在放印子钱的同时,王夫人也没有忘记要给女儿造一个好听的名头。王夫人原本不是大年初一生产的,还得过半个月左右,但是她想着孩子大年初一出生好,便用了药。

女儿是大年初一生,以后注定要当贵人的。

这也是王夫人让人传出去的,她想着贾元春以后能进宫。贾老夫人没有说什么,王夫人就知道婆婆也默认了。

王夫人时常让父母双亡的王熙凤来荣国府,就是想着让贾琏和王熙凤定亲。要是贾琏娶了王熙凤,那么她就能更好的掌管荣国府里的中馈,到时候就算王熙凤掌管中馈,也不能翻出她这个亲姑母的错。

后来,又有一个衔玉而生的贾宝玉,王夫人就更乐了。

只是王夫人没有想到贾珠会病倒,也没有想到她放印子钱的事情那么快就被王子腾知道,更没有想到她放印子钱的事情还有其他人知道。

她成了被放弃的存在,王夫人无法挣扎,她本就需要依靠娘家的。娘家不站在她这边,贾老夫人他们又担心荣国府出事,自然就把她送到家庙。

在去家庙之前,王夫人还跟贾元春说了好多话。

王夫人指望着贾元春来救她,偏偏贾元春进宫之后,就没有派人来见她。

家庙里,王夫人吃素,很少吃肉。毕竟是家庙,有时候还是能吃到一些肉的,她有时候也会花些银钱打点,她带的银钱本就少,后来也就不敢怎么花了。

王夫人没有瞧见贾宝玉过来,没有瞧见贾元春派人来,就只见贾珠来。贾珠带着他的妻子李纨来,贾珠带着他的儿子来……贾珠时常给她送一些东西,哪怕贾珠跟她产生了隔阂,可贾珠还是没有忘记她。

夜深人静时,王夫人就会想她是不是太宠着贾宝玉了……

只是再想这么多都没有用,在贾珠离开京城的时候,王夫人便知道以后没有什么来看她了。也就是贾珠会给她安排好这些事情,贾元春不敢动,是怕她连累她吧,贾元春不好假装不知道亲娘放印子钱的事情,那就不多往来。

王夫人明白,撇清关系,大义灭亲,就是如此。

而贾宝玉,王夫人不想说她进家庙的时候,贾宝玉有多小。这都不是借口,要是贾宝玉想要来看他这个亲娘,总能来的。

贾宝玉很少过来,一年能见到两次,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一天,王夫人听到看守她的婆子和丫鬟对话。

“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不喜欢孝顺的儿子,就喜欢那些不孝的。”丫鬟讽刺道,“也多亏了她是当母亲的,做儿女的不能不孝顺,否则,那孝顺的儿子指不定就不孝顺了。”

“珠大爷还是会孝顺她。”婆子道,“珠大爷性子好。”

“那也就是孝顺,给些东西,来看看,这就行了。”丫鬟道,“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不就是。”婆子点头,“你还年轻就能这么想,很好。千万别看不明白,儿女多了,难免偏心,只是这心也不能太偏,对孩子们还是得好一些。有时候,你觉得好的,未必就能孝顺你到最后。”

“是,就跟宝二爷一样。”丫鬟道,“那位小小年纪身边就有了貌美的丫鬟呢,可亲近哩。”

“这位以后也别想好,就是个好色之徒。”婆子不看好贾宝玉。

“说话小声些。”丫鬟左右看看,“别让她听了去。”

“没事,就算听了,又能如何。”婆子不在乎,王夫人说是夫人,实则已经被放弃了。就算王夫人听了那些话,又能对谁说呢。

贾老夫人就是让她们看守着王夫人的,不管王夫人满不满意她们,那都没用。

“也对。”丫鬟仔细想想也是如此,王夫人听到了,那又如何。

王夫人确实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就觉得自己挺悲凉的。那丫鬟和婆子说的也没错,她不应该对贾珠那么不好。她不应该认为大儿子的身体不大好了,就想着自己还有一个衔玉而生的小儿子,想着小儿子能有出息,不用去管大儿子,还想让大儿子多照顾小儿子。

她错了,有贾老夫人在,根本就不需要贾珠去关心贾宝玉。贾珠才是真正缺少关心的人,贾老夫人必定多关注贾宝玉吧。

王夫人的心有些疼,自己明白得太晚了。

她很难出家庙,也不可能再回去荣国府,她就开始吃斋念佛,直到后面动了出家的念头。

出家,为以前的罪恶忏悔!

王夫人终究还是迈出了那一步,要是一直困在家庙里,那么她就只能吃斋念佛,做不了更多的事情。要是她去寺庙落发出家,也许还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她写信给她的兄长王子腾,她要出家。

她想她要是出家了,那么王家和贾家都能放心许多吧。

在那些人还没有送她上山到寺庙的时候,她就已经现在家庙剪了一些头发。

王夫人就是希望他们能同意,看到她的决心。那么别人也就不能说他们强迫她出家的,她是真的自愿出家。

到了静思庵之后,婆子和丫鬟没有跟着来,她也不需要别人看着,不需要别人照顾。

王夫人成了听心师太,听心师太跟着那些尼姑一块儿做晨课等,也会拿着扫把去扫地,有时候也会去提水。

听心师太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能帮助到的人。

当听心师太见到妙玉的时候,她就知道妙玉是想跟一等将军府有联系。只是她已经是听心师太,不可能去管这些事情,她也不想过多的跟俗世贾家有太大的关系。

听心师太有时候会写信给贾珠,那是她想让贾珠知道她很健康,很平安,让贾珠不用忧心她这个亲娘。她不知道贾珠是否还会担心她,但是贾珠还是有让王家送银钱来,送给她个人的,也有送给静思庵的。

她收了,她可以跟别人都断了关系,却无法跟贾珠断了。她对不起这个儿子,只能为他这一房祈福,是真的祈福,不是跟以前一样都是假的。

让听心师太觉得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是贾宝玉上山就是为了说他不出家,听心师太没有多理会。她对贾宝玉早就失望了,因此,她再听到那些话,也没有多心痛。

“阿弥陀佛。”这就是听心师太想要对贾宝玉说的。

当听心师太再一次见到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身边还跟着一名长得比较壮硕的女子。那名女子就是贾宝玉再婚的妻子,新的宝二少奶奶。

宝二少奶奶很敬重听心师太,她知道听心师太以前做错过事情。她的父母也跟她说过,说一个女子被扔到家庙,多半是自身有错,不过外头说是祈福,那就是祈福,听着好听。

“师太。”宝二少奶奶给听心师太行礼。

她来这边主要也是看看听心师太,不管有没有给对方敬茶,都来看一看。

听心师太微微点头,算是应了宝二少奶奶。

在宝二少奶奶他们走之前,听心师太让人把一个装着首饰的盒子交给宝二少奶奶。

听心师太的嫁妆已经被王子腾送到静思庵,送到听心师太的住处。听心师太自然留着,以后也有用得着的地方。出家又不是真的不花银钱,外出帮助那些老百姓,有时候也需要用到银钱。

再后来,宝二少奶奶都每个月都会过来看看,要是不能来,就让下人来。

听心师太不是每一次都见他们,但是她觉得现在的宝二少奶奶一定不错,只希望贾宝玉能听话一些,别招惹那么多麻烦事情。

至于其他的,听心师太也不去想。

贾宝玉的日子,终究是贾宝玉过的。

而贾元春……听心师太没有想到贾元春去得那么快,许是当年就不应该让贾元春在大年初一出生,也不应该弄那么多事情出来。

贾政嘛,随意了,听心师太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贾政了。贾政放弃她放弃得也快,贾政就是一个狠心人,她早就已经明白了。贾政那么狠心,贾宝玉对她这个亲娘无情,这也挺正常的。

有那么一位宝二少奶奶在,那么他们的日子应该能过得下去。

听心师太就只是听心师太,听心师太无需理会那么红尘俗世。

听心师太: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