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故人之女(1/1)

大年初一就有不少人去寺庙烧香拜佛, 静思庵也有不少人去。已经出家的王夫人成了听心, 她也主动去做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没有偷懒。其实就算听心师太没有去做这些事情,住持也不可能说她什么,王子腾有给庵里捐赠香油钱。

但是听心那么努力,住持看着也很欣慰。

妙玉就像是寺庙里的客人, 又没有真正出家,当然不可能去做那些事情。她顶多就是走出来,看看外头的景象。

妙玉身边的丫鬟婆子也为她着急, 妙玉的年纪已经大了, 总不能一直待在寺庙里。那些到寺庙里上香的贵夫人, 有些就有看其他人家的年轻女子,若是看中了, 两家还能说亲。

因此,那婆子也让妙玉出去走动走动。

“无用。”妙玉道, 她先前在另外一个尼姑庵的时候, 不是没有出去走动,可也没有瞧见哪个贵夫人觉得她好,要给她说亲的。

其实也不怪那些贵夫人, 那些人瞧见妙玉的穿着,便想着妙玉是不是代发修行, 以后是不是要出家。若是妙玉穿那些少女的长裙或许好一些,只是她穿那些裙子的时候,表情气质又看上去挺高冷的, 那些贵夫人也不一定就看得上。

人家要找的是有亲近感的,要是高冷的,就看身份。若是身份高,那高冷也就高冷了,若是身份低,高冷什么啊。就怕遇见那不能折腰的,到时候在家里各种清冷,那可就不好办。

且妙玉是孤女,就算真有看中妙玉的,稍微打听一下,就又退缩了。

“姑娘。”那婆子见妙玉只是站在门口,却什么动作都没有,不禁叹气。

婆子不是没有去找过媒婆,可是媒婆给说的人家到底太差了。就因为妙玉是个孤女,又在寺庙待了多年,媒婆给选的要不是商户人家,就是京城里普普通通的百姓家。

这让婆子怎么可能愿意呢,这也不好跟主子说啊。

于是婆子就没有再让媒婆帮着看了,婆子也认为那媒婆不可能多么用心。

主要还是因为妙玉这边不肯低头,都想要好一些的,最好是官家的,或者是有功名的,肯上进的。那一类有功名肯上进的学子,有的早早就被定下了,哪里可能等到妙玉这边让人去说。

那种肯上进的,人家思考的也多。像妙玉这样的孤女,就不能指望妻子的娘家依靠,到时候用妻子的银钱吗?过多用妻子的嫁妆,又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除非是真的喜欢妙玉这个人,否则也不大可能娶,要真娶,多半贪图妙玉手里的银钱。

婆子当然不可能跟媒婆说妙玉有很多钱,只说妙玉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只是父母没了,有留下一点东西来。

“若不成,还是去一等将军府那边看看吧。”婆子左思右想,她们也没有人可以依靠,有些旧情的,也就是一等将军府那边的人还好一些。

婆子就想着妙玉不能一直在尼姑庵里待着,总不能真的出家吧。

“……”妙玉迟疑。

“听心师太已经出家。”婆子道,“前些年也待在家庙。”

要想听心师太管这些事情,那根本就不可能。她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就去一等将军府,去找那些人,只要一等将军府的人愿意帮助,那么妙玉是能找到一个相对还可以的婆家。

要是一等将军府的人找的不行,那么她们就不要。

这婆子就是这么想的,反正妙玉是孤女,也不怕闹。

只是再这样下去的话,妙玉不出家都得出家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婆子她们也不大可能陪着妙玉一辈子,她们现在能守住那些东西,再过几年呢,不代表以后就不可能出事情。

“过几天吧。”妙玉微微皱眉,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她们原本就是寄居在寺庙里的,寺庙也不是她们的家。妙玉想自己也是可怜,没有一个家。

过了两天,王熙凤前来静思庵上香,主要也是来看看听心师太。王熙凤想看看她的亲姑母变成什么样子了,当她听到听心师太叫她施主的时候,她都愣了。

“姑母……师太。”王熙凤改口,她想她的姑母应该更喜欢听到别人叫她师太吧。

王熙凤终究没有跟听心师太多说几句话,听心师太就去忙其他的。王熙凤真不敢想,她的姑母竟然真的出家了,还真有一副出家人的慈悲模样。

许是以前做错了事情,许是是真的觉悟了,才能那般吧。

王熙凤想听心师太这般也好,只要他们这些亲戚活着,那他们总能给静思庵多捐赠一些香油钱,让听心师太不缺吃穿。

站在阶梯上,王熙凤看着听心师太认认真真地打扫石梯,她没有抢过听心师太手里的扫帚,就那么看着。她想自己也不能犯那么大的错,还是得多用心一些,保持善心。

听心师太没有多看王熙凤,而是一层一层地打扫着石梯。这就是她目前要做的,她没有必要再跟那些人说过去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多说他们家里的事情。

妙玉身边的婆子听说听心师太的亲戚来了,是一等将军府那边的人。那婆子也顾不上去找妙玉,只让丫鬟去跟妙玉说,而自己则跑到了王熙凤的面前。

若是等过几日去一等将军府,婆子又担心自家姑娘又不去了,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先找找一等将军府的人。

当王熙凤听说有人要见她,跟他们家还有些渊源的,便让人过来了。王熙凤听那婆子说,也算是明白了,贾家和妙玉家还真有些关系,妙玉这些年一直住在寺庙里,这婆子也是无法,才找上的她。

王熙凤素来不大喜欢多管闲事,可是这人都找上自己了,总得回去跟贾老夫人说说,说是跟贾老夫人那边还有些关系呢。

“这样吧,你们家姑娘在哪儿?可否见一见?”王熙凤知道这事情躲不过,既然躲不过,那就想办法解决。

王熙凤打算先见见人,看看是什么情况。没想到她就只是来看看听心师太,还遇上这样的事情。这不禁让王熙凤想起贾老夫人当初想让尼姑入住大观园的一处院子,只是大房这边没有同意。

要是让尼姑入住大观园的一处院子,那尼姑的花销又得公中出。不仅如此,贾老夫人当初还想让那些戏子住进去,那样更热闹。

都是因为大房不同意,才没有办成。

瞧瞧,贾元春就那么没了,要是大房真花出那么多银钱出去,那真的就是打水漂,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现在想想过去,好在当初没有办,顶多就是被说几句,这日子也就过来了。

一刻钟后,妙玉就过来了。

王熙凤看着妙玉,便觉得对方出身不差,就是看上去高冷一些。这样的姑娘要说亲事吧,也是能说的。

那婆子也已经把妙玉的难事跟王熙凤说了,就是要找一个婆家,安定下来。

妙玉给王熙凤行了礼,叫了人。妙玉自是不去说那些事情的,也就是跟王熙凤打声招呼,说几句寻常的话。

“我原是跟着师父进京的。”妙玉道,“师父不在了,便住在这些寺庙中,多添些香油钱就是。”

妙玉本就不大会说这些话,可是丫鬟、婆子这一段时间没少跟她说,一定得多说些话,让人知道她是好的。妙玉也知道身边的人担心她,可她也无法,她本就不是那种轻易低头的人,也不会说什么动听的话。

“这也好,住在正经的寺庙,也安全些。”王熙凤能说什么呢,总不能说对方住在寺庙里不好。

一个无父无母的姑娘,就算买了宅子,住在她自己的宅子,也容易被人欺负上门。

王熙凤跟妙玉说了几句话,便下山了。她还有事情,不可能在山上待太久。

王熙凤便说先回府里瞧瞧,若是有消息再告诉妙玉。话是这么说,王熙凤还是得回家,先问问贾琏或者贾老夫人那边,确定确实有这么一位故人之女,否则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轻易的去帮助人,那么以后是不是还有其他人找上门呢。

这种事情要是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好给人说亲。

因此,王熙凤没有给妙玉明确的话。

在王熙凤走后,妙玉的眼神有些无光,总觉得就这么找上王熙凤,多有不好。

“姑娘。”婆子知道妙玉心底的不悦,许是有些羞涩害臊,也可能觉得丢脸。可是她们不这么做,还能怎么做呢,自己去找媒婆,那些媒婆又不大靠谱,总得找个靠谱的人吧。

“听你的吧。”妙玉道。

实际上,妙玉想着她的未来会如何,也想着外面的红尘繁华。她人在寺庙里,心早就不在了,只是面上看上去清冷一些罢了。

妙玉身边的婆子照顾她那么多年,又岂非不知道她的口是心非。还有就是年轻的姑娘到底有些羞涩,不好意思去说那些话。那就让她这个上了年纪的婆子去说,让她给姑娘搭好路。

婆子不放心妙玉,婆子的年纪老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了。要是她去了,那些年轻的丫鬟又怎么可能把妙玉照顾妥当。那些年轻的丫鬟忠心是忠心,可是丫鬟的年纪大了,也得放出去嫁人,总不能让丫鬟也一辈子不嫁人吧。

要是那么对待丫鬟,只怕丫鬟也会心生怨言,这都不好办。

从静思庵回来之后,王熙凤就去了荣庆堂,贾琏没在家里,且贾琏又年轻,估计还不大懂得,问贾老夫人是最好的选择。

“一直住在寺庙里啊。”贾老夫人仔细想了想,“是有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