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亲手设计嫁衣的男人(1/1)

阿琛将老夫人交代的祈福香交给主持,每月初五,都会在寺院的主殿燃起。

“我们该回去了。”

阿芷点头表示同意。

天边骤然响起一声惊雷,主持微微瞥了一眼,便像预言似的道“将是一场大雨啊。”

山中下起大雨,便意味着不适合赶路。

“我们只能在此处暂且避一避了。”阿琛向阿芷解释道。

“只能如此了,不过,能见识山中雨景,也是妙事一桩。”阿芷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倒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苦恼。

阿琛见她天生乐观派,不禁展眉一笑。

于是,主持便给二人安排了一间可以休憩的厢房,房间有一扇窗子,正好面对着寺庙的后山,风景秀丽,郁郁葱葱。

二人在木桌前分坐两端,品着寺院后山种植的花茶,静听窗外雨声。

阿琛心中腾起一种感觉,要是时间能一直停留在此刻,该有多好。

阿芷看着低头品茶的阿琛,不禁想多看他几眼,好看的双眼皮,明亮的眸子,额头前没有一丝乱发,整个人看上去温和,精神,又好看。

阿芷没有料到,这场雨,一直持续到傍晚,依然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势头愈发猛烈。

无奈,只好借宿庙中一晚。

车夫也被安置在了一处的厢房内。

阿芷和阿琛的厢房,紧挨着,两个人在彼此独立的空间里,琢磨着同一件事:隔壁在做什么?

好奇心,是一切依恋的开始。

***

阿芷实在难以静心,便拿出纸笔,画起吴师傅赠与她的书册上的篇目。

阿琛则坐在坐榻上,拨弄起放在几案上的古琴。

阿芷握着画笔的手,因为听见突然而起的琴音,倏得一顿。

阿琛不急不缓地为琴弦校着音。

推拉门突然开了一条细缝。

阿琛本能抬头看去,见阿芷的脑袋探了进来。

阿芷等待着阿琛准许她踏入那个私人的空间。

阿琛停下拨弄琴弦的动作,浅笑着,抬手,轻轻挥了挥,示意阿芷进去。

阿芷乐颠颠地走了进去,在阿琛身边的坐垫上坐下。

阿琛见她充满期待似的,认真地看着他,似乎在等待琴声响起。

阿芷也不催促阿琛,等待着他随时开始的弹奏。

阿琛微微敛了呼吸,修长好看的手指,在琴弦上再次灵动起来。

曲子是阿芷从前听过的,好像是一对好友联合创作的。

阿琛不急不缓地拨弄动作,让整首曲子听上去,都染了些从容。

阿芷觉得,这样才像阿琛,似乎从容有度的东西,才和他的气质是相符合的。

阿芷是个好听众,她安静地坐着,眼睛全程关注着阿琛的手指,不想错过一丝细节似的。

阿琛感受到了一种来自阿芷的,不卑不亢的崇拜和仰望。

到底是男人,都是有虚荣心和好胜心的,享受这种被心爱女子微微仰视的感觉,阿琛,也不例外。

每一个琴音,配合着问情香,成了最好的催化剂。

当琴声戛然而止时,两个人的眸子,正好撞在一处,带着几分惊扰,可却像是给心脏打了清醒记似的。

阿琛见阿芷的一丝碎发散落下来,不禁抬手帮她挽在耳后。

阿芷的视线因为阿琛的这个动作,变得更加柔和。

正是这抹柔和,让问情香的功效,发挥至高#潮。

阿琛原本整理碎发的手,抚住阿芷的脸庞。

阿芷感受到来自他掌心的微热,缓缓低了眸。

阿琛慢慢向她靠近,有了上一次的先例,这一次,两唇相印的速度,快了许多,阿琛明白了阿芷的心意。

阿芷也不像上次那般无措,反而因为下定了决心,变得大胆起来。

阿琛微冷的舌滑入,阿芷的温柔地缠绕住他的舌尖,本能想要抱住他,唇齿间的压迫,在问情香的作用下,愈发蔓延起来。

阿琛突然意识到二人此刻是在佛门之地,便缓缓松开了阿芷的唇,将她缓缓揽入怀中。

倚靠在阿琛的肩头,阿芷安静地聆听着他的呼吸,跟随着阿琛因为呼吸而轻颤的肩膀,微微颤抖身子。

一声悠长的钟声在山涧响起,声音醇厚,像是击在了听者的心间。

***

翌日清晨,二人和主持告别后,离开了寺院。

车夫的车子,驶得比来时稳健了许多。

他看得出阿琛和阿芷之间的变化,本能握在一起的十指,足以说明一切。

马车一路顺畅,回到陈府已是午饭时间。

薛氏看见二人是十指紧扣的姿态出现的,心中自然不舒服,可这是她能预料到的事情,老夫人一直给她“洗脑”式提醒——此番二人归来,便可以直接准备订婚宴了。

阿琛的顾忌老夫人知晓,可毕竟人是会向着自家人的,自然希望阿琛能顺心如意,她也私下派人寻访天下名医,兴许,有朝一日,阿琛的身体状况便能得到很大成效的医治呢?这是一个祖母的心里话。

阿芷见迎上来的仆人们的目光,皆落在她的手上,那只白皙的手,正被阿琛攥得紧。

阿琛感觉到阿芷因羞涩想要向回缩的动作,有意攥得更紧,不让她挣脱半分。

阿芷这才知道,阿琛是这样一个执拗性子,他认定的人,必须要牢牢地攥在掌心,才罢休。

阿琛的余光瞥到阿芷带着善意地“瞪”着他,扬唇笑了。

这是从寺庙回到府中的第一顿饭,老夫人特意嘱咐管家安排负责采买的人员,买了阿芷喜欢吃的菜。

阿玫调侃道“阿芷成为自家人了,连我们的伙食都不一样了。”

阿芷的脸,唰得一下,红了。

“就你话多。”薛氏平静地夹着菜,“阿芷多吃些。”

阿芷似是没有想到,薛氏会如此友好地对待她,迟疑了一下,“哦”了一声。

阿琛也被母亲的反应惊了一跳,心想大概是母亲也已在心里接受了阿芷成为一家人的事实。

薛氏是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思想也是这个特点,对于新事物,倒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可却需要比其他人多些时间。

薛氏余光瞥了一眼阿芷,见阿芷低着头认真吃饭,不知是不是被她刚才的话感动了,模样乖巧。薛氏心底被触了一下,一直以来,其实她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女儿的,身体原因,她膝下只有阿琛一子,因而对待阿玫,有一种类似于母女的感情。

对于阿芷,从她入府以来,阿琛身上发生的变化,她不是看不见,可因为母亲对于儿子的感情,她做不到一开始便非常欣赏阿芷,可这姑娘身上,也不是没有优点,她的直言爽朗,是薛氏不曾去尝试的,这和她自小的成长环境有关。

一个不被长辈逼迫去做不喜欢事物的孩子,会成长成为一个骨子里透出自信感的人,她不会因为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而焦躁,对待来自他人的好意,也会比较容易坦然接受。

站在老夫人身旁的罗嫂,对待阿芷,她给薛氏明里暗里给了不少暗示,可说得确实也是实话,陈府的仆人们,确实对于阿芷的评价非常好,阿琛因为阿芷的香料病发一事,的确有人对她心生责怪,可事后阿芷为阿琛寻找良方的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心里的怨愤,便慢慢消散了。

***

阿琛和阿芷的订婚宴,被排上日程,整个陈府,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阿玫发现,阿琛原本喜欢浅笑,这些时日,见到人,都是露齿笑了。

阿琛的笑容本就好看,放开笑的时候,更是迷人。

薛夫人听到老夫人说“阿芷真得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欢乐,人呐,活着还是要开开心心最重要”的时候,不再反驳什么。

对于订婚宴上礼服的设计,阿琛亲自手绘了图样,让阿芷从中挑选。

阿芷一眼就看中了那套唤作“心中晓”的礼服,中国画风的印花刺绣,华丽的绸缎面料,凹凸不平的刺绣方式,为面料增添了立体感。

图样旁边标注了一句诗作为注解:三千弱水取一瓢,自思量,心中晓。

看到阿琛飘逸的笔迹,阿芷想到一个词:笔酣墨饱。

阿琛为了绘制这张图样,花费了五个晚上的功夫,比任何一次绘制布艺花饰都要用心。

阿芷想着,自己也得做些什么,作为对阿琛的回报,便想着为阿琛设计一身长袍。

订婚宴上,各自穿着对方为自己设计的服饰,心中的甜蜜,该是会加倍的吧。

阿芷在绘画上,确实有天赋,即便如此,她也连续熬了几个晚上,绘制出了长袍的初稿。

她将图样拿给阿琛看,玩笑着对阿琛说“我的才艺浅薄,没有其他的图样选择余地,你就提些改进意见吧。”

阿琛拿着图样,端详了一会儿,见绣花精美的长袍马褂,俊秀儒雅,末了,补充了一句“在领口上,绣上你的名字吧。”

阿芷闻言,不禁湿了眼睛。

针线有尽时,情意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