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一章(1/1)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他褪下帝王的包袱之后,去了江南,他从来不喜欢江南,他总觉得那里有着腐朽人心的靡靡之音。可他,还是去了,因为他的保成是喜欢江南,江南的雨,带着他的气息。一个地方总因而一个人而眷恋,一次季节轮回只因一个人而灿烂。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才发现纵然光景绵长,纵使相隔万里,心中唯不忘的执念还是他。自负的他,从来都是唯我独尊的,不论对与错,他的决定却是历史最终的见证。从来忙碌的他,初来之时,是如此的不适应,每日都是无事的闲步庭中,什么也做不了。看着天边泛起鱼肚白,在呆夕阳染红大地,慢慢落下,在到月光初上。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都是那么度过,带着对他的思念。无缘相守,却又不舍放弃。每个梦里他都会梦到那个少年裘马的他。他会担忧他一个人是否能扛起天下,自己不再身边,他是否会照顾好自己。他每时每刻的脑海里总是想的这些。他看着他的儿子推翻了他的政令,心中是把他骂了个遍,霎那冲动就想回去,教训他。却在看到百姓一片叫好声中,百感交集的摇了摇头。他每天都是在复杂纠结中渡过的。看不见的思念,他的人在江南,心却在紫禁城。

直到,他一袭白衣出现在他的眼前,不过遥隔几步路,两人却只是彼此的凝望着,一言不发,眼中似是起了迷雾。他看着不远处站着萧瑟身影的他,他又多害怕这又是一场梦。他似是不敢相信,带着不自信的轻唤“保成,是你吗?”远处的人,只是抿着嘴,点了点头。忽而,像他奔了过来,而他明显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要把他击倒,还是笔挺的站住了,不曾向后倒下。却也知道了这不是一场梦,是他,是他的保成,真的来寻他了。他伏在他的肩上啜泣,带着多年的委屈和寂寞“皇阿玛。”他一如当年的宠溺,轻拍着他的背,嘴角明显有了笑意。多少离别才换来了那一刻的相见,一份汹涌脆弱的涌动,终于归鸿在一泓静水流深的怀抱……

待他啜泣够了,才怜惜的用袖子轻柔的为他拭去眼角的泪,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却在想要开口时,什么也不曾说出口。只是带着笑意一直看着他,倒是把他看的不好意思,脸红红的低下了头。“都是做皇帝的人,还那么爱哭鼻子,也不怕天下人笑话。”他打趣着那许久未见的人,却无法掩去他那语气下微弱的颤抖。他抬起头,狠狠瞪了眼康熙,转身便欲离去。康熙无奈的摇了摇头,追了上去,“你怎么来了。”牵着他的手,有着无边的久违的温暖。

月色绕梁,月光穿透雕栏的窗,照在他那安详熟睡的容颜上,是如此的宁静。康熙却似是怎么也看不够,一直带着笑意看着睡梦中的人,久久不愿松开那目光。“朕只放手一次,既然你寻来了,那朕便不会在放手了。”而他好似许久不曾睡的那么安稳过了,不在蹙着眉,害怕深夜会惊醒。

他似是又变回了那个无忧的太子,总是折腾着康熙,抱怨着他,为什么丢下自己一个人,然后自己跑来这里享福。每每康熙不如他愿,他便会如此,然后委屈的样子看着他。明明是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却依旧是一副少年时的眉眼。上天总是眷顾他的,上一世亏欠他的,今生全部偿还给了他。而康熙,却从来不会解释什么,只是宠着他,由着他。他的内心深觉亏欠了儿子,无论他想怎么样,他都由着他 。清晨醒来,可以看到天边的云雾缭绕。小桥流水人家,山石间的激流,园林中身影,茶园里的笑言。处处弥漫了他的笑意。青石古道,泛着青苔的古墙,流水穿过,剥落的岁月,撑着伞,坐着小船。他与他的足迹游遍了整个江南。平淡的日子,没有了过往的身份束缚,没有了当初的勾心斗角,他的嘴角总是带着笑意的,而他的眼中总是带着宠溺的。人说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是与最爱的人相濡以沫,与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哪怕黑与白的交错,形成了游走在边缘线上的灰色的,是危险的却也是最真实。

他同他去游览山河,却在路途上遇到了那个昔日那个雍容华贵的女人,岁月总是无情的,她好似苍老了不少,身边却是旁无一人。康熙看了眼身边的他,笑了笑,便上前去同她打了个招呼“你还好吗?”那个沧桑了不少的女人,只是清浅的笑了笑“还好。”他交叉着双手,半依在一旁的树上,那皱起的眉头,显示了他的不高兴,骄傲如他,永远不会承认那叫做吃醋。那个女人似乎看到了他,同康熙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就朝他走来。而康熙的眼中似乎有了一丝动容。“太子,可好。”女人依旧是带着笑意。他却是不屑的点了点头,看着她手中拿着香烛,身边却没有一个人,随便的问了句“胤祚可好?”那女人嘴角的笑容瞬间化为了落寞,眼中闪过了一丝痛苦,良久,她才缓缓道:“他去了,今天是他的生辰,我去给他……。”他只是震惊的看了眼她,眼中带着不可思议。那女人见状,只是淡淡的朝康熙施了一礼,便走了。

“回去吧。”康熙上前牵住了眼前震惊中的人,淡淡道。他只是呆呆的随着他的脚步走去。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康熙回身奇怪的看着他。他略带迷茫的望着康熙道:“你不伤心吗?”他只是抚过他的脸庞,温柔的道:“这便是命。”他又何尝不伤心,那始终是他的儿子,身体里流着他的血。只是,他的伤感是一瞬,他有那么多的儿子,早夭的不计其数,早已麻木了他的心。“要是有天……”他还想在说些什么,康熙却捂住了他的嘴,轻皱起了眉头,不悦道:“胡说些什么呢,你是不同的。”他只是对着康熙笑了笑,便像个孩子一样,往前跑了,只是他那嘴角的笑容是如此的苦涩。留下康熙一个人,望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等等……”

他只顾往前跑,却不慎撞到了一个算命的。算命拍拍身上的尘土,起身,看见眼前的不知所措,尴尬的站着,不停后脑勺的太子爷。惊讶的看着他,“少爷命中贵不可言,只是……”他屈指一算,啧啧称怪,“可否让在下算一卦。”他回身看见而后追来的康熙,一闪的就躲到他身后去了。康熙看着眼前的算命,不屑的扫了算命的一眼,眼中带着怒火。周身散发着冷气,转身牵起太子爷便走了。留下算命的对着他们的身影,不停的摇着头,“真是奇了,真是奇了。”

“阿玛,那人是谁啊,好像在那里见过。”他下意识的问道。康熙却是不悦的回了句:“江湖骗子,何须在意。”太子爷不记得,可是康熙记得这人便是当年说他儿子一生富贵,却终是被困于一隅,为情所苦的人。重遇到此人,他当然是不高兴的,还要给他算命,康熙当然不乐意了。自负如他,从来都是认为只有他才可以决定太子的一生,任何人都是不可以的亵渎于他的儿子。更何况一个算命的。

一连多日,他都是郁郁寡欢的,唉声叹气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老是一个人对着天空发呆。他只是觉得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那个同自己针锋相对的人,就那么走了。始终是自己的兄弟,他的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怜悯的。却也是羡慕他,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为他牵肠挂肚,记着他的生辰。而他,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快乐的生辰,因他的生辰是他额娘的忌日。那天的他,总是纠结的。总会让他想起,前世康熙那句“生而克母。”连带几日,他是怎么看康熙怎么不顺,就是不愿搭理他。

只是看着一连多日,不愿搭理他的太子爷,倍感无奈。天天铰着脑筋在想,他到底那里得罪了他的儿子。聪明如他,所有的事在他的脑海里过滤一遍,他便知道是为什么了。

那天,他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容,捧上了一碗长寿面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只是诧异的看着康熙。奇怪的眼神的盯着他,而康熙什么也不曾说过,只是将筷子递到了他的面前。“汉人的习俗,生辰的时候,据说吃了这面,便能健康,长寿。”他带着笑意解释着。而他只是低下头吃着面,眼眶中似是涌出了什么。他还是那么细心的,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看着低着头吃面的太子爷,康熙的嘴角有了一丝满足的笑意。他不曾告诉他,那面是他亲手煮的,为那玩意,他可是折腾了许久了,面要怎么揉,怎么和,常把自己搞的一身的狼狈。却不敢让他知道,他从小就教育他,君子远庖厨,更何况是帝王的他。却始终没怎么学会,而他的生辰就要到了,无奈下的他,只好让别人做了,他自己煮了。为此,李德全不知道吃了多少康熙那半生半熟的面。而待他知道,却是在许久之后,他也不曾揭穿他,他知道他是个好面子的人。而从那天之后,他每年的生辰,他总是会为他煮面。

他带着他,放了一场烟火,看着绚烂的烟火在天空绽放的一刻,点亮了黑夜,他牵着他的手,相视而笑,一个缠绵到了极致的吻,久久不远放开,揉入了黑夜中,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囿于深院,闲谈诗画,那副未完成的画,终是完成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此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在你最美的时候,你遇见了谁?在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陪在你身边的又是谁?岁月又给了多少时间去相遇和分离,选择和后悔?茫茫人海中,遇见了就珍惜吧,总归不要让自己遗憾。细水长流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的结局。历史总归是不可逆的,珍惜拥有的一切,放弃该放弃,不要让一切成为了历史,回首,只能在书中弥补自己的遗憾。

番外过两天奉上,多谢各位长久以来的支持和不弃。

小风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