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一章(1/1)

“保成,乖,张嘴,把药喝了好了,病才能好啊”康熙一脸宠溺的哄着儿子

“不要,不要,我不喝,苦死了”胤礽把自己的头埋在被子里面死活不肯出来

“不苦,真的不苦,阿玛加了蜜糖,真的不苦,保成乖乖把药喝了,等病好了,阿玛带保成去景山玩,好不好”康熙奈着性子哄着太子爷,天知道他现在有多想把被子里面的这个人拖出来好好揍一顿

“皇阿玛骗人,我才不要喝呢”胤礽还是不肯妥协

“保成,给朕出来”康熙放下药,上前就把包裹住儿子的被子给拉开,望着眼前怎么哄也哄不好的儿子,帝王气势大开,气恼的盯着他:“给朕把药喝了

望着康熙严厉的样子,胤礽好像恍惚回到了前世,那个在大殿上,狠心废了自己的人。是啊,自己怎么忘了他是个皇上,看来自己真的把自己当成个孩子了,被他宠坏了,这几年来,康熙从来都是哄着他,让着他,无论他怎么闹,甚少对他发过脾气,更像是一个父亲,而不是皇帝。

康熙看着眼前呆呆的儿子,眼神中充满了惧怕,康熙爷的心中一紧,上前把儿子揽在怀里,也不说话,拿起桌上的药,呼了呼,一勺一勺喂着胤礽;胤礽低下头,也不说话,康熙喂一勺,他喝一勺,不哭也不闹,强压住嘴里的苦涩,紧紧皱着眉头。一个喂着,一个就那么沉默的喝着,一时间就连空气时候都安静下来。

终于一碗药见底了,看着儿子还是一言不发,铰着手里的被子,康熙爷按捺不住了,笑笑的抬起儿子低垂下去的小脑袋;看着儿子因为生病而苍白的脸庞,眼中充满了心疼,心中懊恼着,语气中充满了宠溺与心疼“保成,是在恼阿玛吗”。儿子不敢,保成恭敬的回着,语气中没了往昔的亲昵,多了一丝惧怕。面对儿子的小心翼翼,康熙爷不干了,“保成,阿玛不是故意要凶保成的,只是保成不把药喝了,那病怎么能好呢;保成的病不好,阿玛又怎么能放心去处理朝政那”康熙言语温柔的对太子爷说着。胤礽心中一惊,你这是在像我解释吗?方才抬起头看着康熙“皇阿玛为什么要对保成那么好,保成那么任性又不乖”这是胤礽很久以来的疑问,在前世后半生中他也曾思索这个问题,他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要对自己那么好,难道只是因为自己是皇额娘的儿子,承祜的弟弟,他一直很不想去面对这个答案,可是当他思索过无数的答案,最终,他还是悲哀的只能得出这个答案,他曾经望着咸安宫那片小小的天空,感慨过,悲哀过,怨恨过。

看着胤礽疑问而又迷茫的眼神,康熙只是笑笑道:“小傻瓜,因为保成是皇阿玛的儿子,是皇阿玛永远的寄望,是皇阿玛深情所寄的儿子”他知道儿子不恼他了,他喜欢胤礽偶尔对他的撒娇,故意来挑逗他的怒火,来看自己在他心中究竟有多重要,他是八岁就登基的皇帝,胤礽的小动作,又岂能不知。只是他,乐意高兴看到那样的儿子,他希望他快乐,在喧哗的紫禁城保成他的那一份真。

对于康熙的回答,胤礽说不出是一种什么心情,只是红了眼眶,从康熙怀里爬起来,站在床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坐着的康熙,红着小脸严肃道:“既然保成是皇阿玛的寄望,那皇阿玛,永远不会不要保成的对吗,不论保成做了什么”康熙好笑的看着眼前的儿子,一把站起来的儿子揽了下来,拿被子盖上,点点了他的小脑袋:“你这孩子,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呢,朕怎么可能会不要你呢”心中想着:“朕的保成那么可爱,那么聪明,天赋有那么高,这天下将来都是你的,我又怎么会不要他呢”。保成,不止一次问过他这个问题,甚至于在梦中也曾那么不安的,他不懂儿子为什么老是患得患失的,自己明明对他已经够好,可是他还是下意识的给了他保证,吻吻了他的额头:“折腾了那么久了,睡吧,阿玛就在这里,那也不去,陪着保成”

“皇阿玛,就算有天我要你的皇位,你还是不会不要我吗”胤礽在康熙的轻抚下,慢慢的睡着了,许是药效发作了吧。

看着已经睡着的胤礽,康熙觉得心终于不再空了,想到那天。

“皇上,如今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明珠奏到。

“这老匹夫,死而不僵,自打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便向有利于我们。如今耿精忠尚之信早也相继投降。孙延龄又被吴世璠杀于桂林,他到是雄心不死啊”康熙冷笑的把奏折扔到桌上。

“皇上,皇上,不好了”李德全慌张的跑到康熙旁边。

“怎么回事,朕看你这个乾清宫总管连规矩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吗”康熙皱着眉头冷冷的不悦道。

“皇上,奴才该死,只是太子爷昏迷不醒,奴才这是着急的”李德全慌忙的回到。

“什么康熙心中一惊,也顾不得什么规矩,抬起脚就往外走。

明珠嘴角淡淡的一笑,而索额图则是满脸担忧,那是赫舍里家族的期望啊

“怎么回事”康熙一来到西暖阁,就看见一群太医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径直走到了胤礽身旁,看着儿子一张小脸红扑扑的,伸出手来摸摸儿子的额头,瞬间感到了一股惊人的热度,明显是发高烧了,帝王气势大开的发起飙来了。

“启禀皇上,经众位太医诊断,臣等一致认为太子殿下是患了天花”李太医诚惶诚恐的说着,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把怒火中的皇帝给灭了,成了炮灰。

“什么,天花”瞬间康熙好像身体里被人抽走了什么似的,脚步虚浮,(天花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身体站不住,眼看就要向下倒了下去;幸好,李德全眼疾手快,扶住了康熙。康熙爷压住心中的恐慌,他知道现在儿子需要他。

“现在立刻马上给朕去拟方子,要是太子出了一点事,朕要你们全家给朕的儿子陪葬”康熙愤怒的说着。

“是,是,是,臣立刻去”太医连忙应道。

“李德全,给朕下令,从今天起,乾清宫只许进,不许出,各部院衙门奏章俱送内阁,如有急奏,据以奏折形式呈于朕批复”。朕要陪着保成,他还那么小,同时下旨:“太子出痘,民间勿点灯,勿泼水,勿炒豆,去告诉太皇太后一声,免得他担心”康熙无力的下旨

“皇上,天花,会传染的”李德全担忧道。

“无妨,朕已经出过天花”说完康熙抬腿就来到胤礽身边,替他把被子盖的严严实实的,又拿起旁边的帕子,轻拭着胤礽过热的脸庞“保成,有朕在,你一定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有事的”似是安慰自己又似安慰太子爷。

旨意一出,后宫中各怀心思

慈宁宫

“格格,这天花,可是要命的”苏麻担忧到。

“那孩子是个有福的”太皇太后在佛祖面前,不断的诵经为太子祈福。

承乾宫

“哈哈,那孩子,我看他跟他额娘就是福薄的命,可惜”佟贵妃摸摸自己的肚子。

“娘娘,如今,不是该高兴的时候,我们应该……”李嬷嬷在她耳边,呢喃道。

“是,是,还是嬷嬷真心待我,我知道了,我们这就去抄经为他祈福起”佟贵妃瞬间一副担忧的样子

钟粹宫

“这下,总该轮到我儿子出头了吧”惠妃笑道,转身依旧还是去为太子祈福去

长春宫

“娘娘,这皇上还是心疼太子,连皇上的待遇都用了”

“嬷嬷,慎言,隔墙有耳”荣妃谨慎道。

……

无论如何风起云涌,身怀何种心思,该做的一个个还是的咬牙切齿为那个小娃娃的祈福这,深怕一个不留意,就被皇上滔天的怒火的给灭了。

“把这味药,去掉三钱,去吧”康熙对着太医递上来的药方说道,眼中充满了疲惫,还是不肯听劝,离开儿子半步

“皇阿玛,痛,皇阿玛,痛,痛,皇阿玛,别不要我,我好怕”胤礽只觉得浑身发热,又痛又痒的难受,不停的挥舞这小手臂,想去挠它,气息微弱的哭喊着。

康熙立马把被被子包裹着的胤礽揽在怀里,轻拍着他的背,不让他去挠,替胤礽呼着气用颤抖的声音道:“保成,乖,皇阿玛,在这里,保成不怕,皇阿玛不会不要保成的,阿玛呼呼就不痛了”只要一想到,这孩子,就可能这么走了,康熙就心如刀绞,丝毫不敢放松。

看着胤礽脸上长出来的脓包,康熙心疼的不得了,就在太医全力诊治着胤礽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胤礽也清醒过来了,明明记得听到胤禛出生了,他的心中很是茫然,他不知道该怎么样去来解决,杀了他,自己还小,活在康熙眼皮底下,还做不了那么多事,越想头越痛,就昏昏欲睡了,梦里好像回到了当初的岁月,他很想醒过来,却在梦里挣脱开来。看着自己手上的脓包,他好像意识到,自己这是出痘了,该死的胤禛,一出生就让我怎么倒霉,害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胤礽暗恼不已。伸出手来揉揉了自己的眉心,看着紧紧抱住自己的康熙,胡子拉渣,一脸憔悴倚在床旁睡着的样子,他这是多久没休息好了,难道他就那么一直守着自己吗;唉,上辈子他是怎么样对我的那,好像忘记了吧,等自己病好了以后,只是记得,宫里宫外人人都说这男人,守着自己,那时候以为是理所当然的吧。意识到怀里的人醒了,康熙也立马醒了过来,一脸惊喜的望着儿子:“保成,你醒了,可是渴了,饿了,还是那里不舒服了啊。对着康熙惊喜,关切的眼神,他突然觉得自己很愧疚,他以前也是那么真心真意关心过我的吧,到底是什么把曾经那段父子之情都弄的变质了呢。看着不说话的胤礽,康熙还以为他那里不舒服,急忙忙大叫:“传太医”

“皇上大喜,太子大喜,太子已经度过危险期,接下来只要等痘脱落,好好调养身子就好了一众太医诊断完毕后,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惊喜的恭贺着,心中想着:“总算没事了,可以回家,看老婆孩子,这乾清宫真不是人待的地,太子的病就够折腾人了,还要面对皇上的低气压”

“众卿辛苦了,朕都有赏,下去配药吧”康熙一把胤礽抱起来,不断的用他胡子拉扎的下巴蹭着胤礽,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开心。“哈哈,朕的儿子就是个有福的”“阿玛,你的胡子扎人”胤礽嘟着小嘴,可爱的道。“你这孩子,这会到嫌弃起阿玛来了,罢了,只要你没事就好,睡了那么久,饿了吧,阿玛让他们传膳”“阿玛,你先去换套衣服把,休息一下吧”“怎么,这会嫌弃阿玛脏了”康熙逗弄着小太子。“皇阿玛”小太子恼了,这人就是不能给他好脸色。“好了,好了,阿玛知道保成心疼阿玛,那阿玛先去处理前朝看看,保成乖乖休息,阿玛一会来陪保成”。“不要,阿玛,先去休息吧”胤礽不高兴的说着。无谓与儿子多争,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好好,好,阿玛去把这该死的胡子给刮掉,就来陪保成好吗?”康熙打趣道。

“嗯”胤礽小声道。

康熙十七年(1678)十一月,胤礽出痘。痘疮又名天花,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出于爱子心切,康熙帝下旨从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日止,各部院衙门奏章俱送内阁,自己则全心全意看护在儿子身边,陪伴太子度过病危期。待太子痊愈,康熙还特地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等,并向天下臣民宣示这一喜讯。

十二月十五日,因太子痊愈,康熙帝欲行告祭礼,祭方泽太庙社稷等。

十二月十六日,正史颁诏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都没人看,快没动力了,过两天在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