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权宜之计(1/1)

听说莫潇尘是去朱府,张虎二话没说直接就让人快马加鞭的一路猛冲,这一路上这个金陵守备将军颇为的健谈,抱着莫潇尘的肩膀左一嘴有缘,右一嘴有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这让莫潇尘甚至觉得自己从前对这个守备将军的看法是不是有些偏差。

张虎这么主动莫潇尘虽然是心中提防着,不过这也并非是坏事,毕竟多一个朋友多以条路,就算不是朋友不能雪中送炭,也能来个锦上添花。张虎这种人一看就是性子直来直往的山东大汉类型,绝对不喜欢绕太多的弯子比较好相处,这种人要是想绕弯子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比如说像现在这样,明显就是和莫潇尘套近乎。虽然莫潇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正好也有事情需要用到这个守备将军,于是二人在车里你一言我一语的约好了要是有时间一定去如烟阁喝顿花酒。

在张虎的催促之下马车想得快,没过了多久马车一个转弯莫潇尘就从车窗中看到了朱府的大门。待马车停稳了他就急急忙忙的下了车。

张虎在车上笑着看着莫潇尘道:“莫兄弟(二人说得“投机”这称呼自然也就改了。),我就不进去了,若是得了时间记得一定要与我一同喝顿酒水。”

莫潇尘点了点头,在朱府门口告别了张虎便撩起下面的衣衫迈进了朱府。

朱府上下都知道现在莫管家是皇上眼前的红人,公主的意中人,跟家的急于献殷勤,莫潇尘这一路下来竟然被三个人齐齐的引进了厅堂,这期间三个人的脸笑得都跟买保险的似的,这让莫潇尘不由得心中觉得好笑。

在厅堂待了一会就看到朱昭厚、君威主仆二人。还有朱昭萱三人在下人的带领之下来到的厅堂。

一看到莫潇尘坐在厅堂前朱昭萱也不顾礼仪直接蹦蹦跳跳的来到了莫潇尘的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去。

朱昭厚也知道自己这个妹妹难得喜欢上一个人,这里也没有外人也就没有多管什么,自己径直的走到了主位上,君威则做到了一边的椅子前。

说实在莫潇尘现在要说是从容不迫那是假的,毕竟他也不能够保证他说的话能在皇上面前起到作用,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不试一试的话那总不能真的让自己老婆跟着自己跑路浪迹天涯去吧?况且这个方法也不是那么离谱,有值得一试的意义。

“听刚才下人所说,莫卿家有事要找朕商议是也不是啊?”朱昭厚端起放在桌子上的茶杯用杯盖合了合不缓不急的问道。

莫潇尘心里砰砰的乱跳,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但是这冒着杀头之罪去骗皇上,那可是欺君之罪,看过清宫电视剧的都知道,欺君之罪换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死定了的意思。

“哥哥问你话呢!”看到莫潇尘出神,一边的朱昭萱好心的小声提醒道。

“哦。哦”莫潇尘连忙回过神来对着朱昭厚说道:“臣的确有事要与皇上商议。”

朱昭厚无奈的看了莫潇尘一眼,跟皇上说话还走神。他算是第一个了。

“什么事情。说与朕听听,朕可事先跟你说好了,若是辞官之说朕可不答应。老实的做你的监察御史,朕不会亏待你的。”

莫潇尘尴尬的笑了笑道:“皇上说笑了,辞官这事情想臣这么明智的人怎么会去做,臣今天来找皇上主要是商议抓捕刺客同党的事情的。”莫潇尘逐渐的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将思路整理好准备开始欺君了。

果然,一听到抓捕刺客同党这六个字的时候朱昭厚的眼睛都亮了,对于历代的皇帝来说对于威胁自己统治地位与人身安全的人他们都是要斩草除根的,不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抗不论是哪个朝代都会有,所以能够除之而后快那是最好的了,本来寻思捉到了天骄关押在张虎的地牢中,然后对外散播刺客被压在了刑部大牢,来个引蛇出洞但是两天过去了也没有个消息,这劫狱的没等到,却把监狱里的狱卒们累得够呛,天天神经紧绷,手持长枪跟大狼狗一样一刻也不敢松懈。杨不凡那老头的门都快让兵部尚书康有为那老头敲碎了。

要想顺藤摸瓜,但是张虎的手下都把天骄非人虐待了都没有什么结果,那么这一招也就夭折了,朱昭厚微服私访的时间已然多日,再加上从金陵去京师的四天路程此次出宫已经又半月之多,皇帝不在宫中那么就不论是东宫还是朝堂肯定是乱作了一团,所以刺客同党之事要抓紧时间办妥,也能了结了一桩心事。如今莫潇尘开门见山的就说出了他心中一直以来都担心的事情他能不开心,能不激动么?

只见朱昭厚放到嘴边的茶也没喝,直接将茶杯放在了桌子上满面笑颜的问道:“莫爱卿难道有什么方法不成?快快说来。”

朱昭厚虽然没有激动的从桌子前走下来,但是这样的反应已经让莫潇尘很满意了,他心中更加有了底,于是他站起身来走到厅堂中央清了清嗓子道:“想来皇上一定是发现这次抓到的刺客不禁武功高强,而且显然多人作案,从那女刺客刺杀皇上时身边还跟着一个老者就可以看出此次刺杀绝对不是急性而为,臣在这之前曾被那女刺客擒住,亲耳听到了他们商议刺杀之事,并且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在金陵等地布下了很眼线,这些眼线还有密探不停的网罗个地方的消息,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网,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次刺杀绝对不是偶然,一旦是有了机会他们绝对还会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成百上千次孜孜不倦的去刺杀皇上,臣想皇上也应该能意识到这中事情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吧?”

莫潇尘说的没错,不论在什么时代,保证信息的流畅绝对是成大事的关键,古代长城上面的烽火台,各地的驿站、中国明朝时期锦衣卫、东厂的各个秘密潜伏点都是保证这个巨大的帝国能有一张覆盖全版图的信息网。掌握全国的动向。

发展到炎朝这个时代,可能是历史偏差的缘故,锦衣卫这个场所固然是有的但是还没有如此周密的信息网,仅仅是在京城这片地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所以这个特务机关还发挥不到他最大的作用。莫潇尘刚才说天骄在金陵等地布下了关系网也只是猜测,不免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为了让朱昭厚能答应他的做法他不介意做一点修饰。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看官会问了,既然朝廷重金创建的特务机关锦衣卫都没有那么灵通的消息网,为什么一个穷的揭不开锅的山东绿林却把关系网铺的那么的大。在这里小的想问一个问题,第一个。这天下是谁的?

这天下不是姓朱的,也不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这天下是老百姓的,山东绿林的确穷,但是他们打得却是替天行道的旗子。做的是为民之事,所以才会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

锦衣卫才几个人?哪里抵得上老百姓的数目?这就好像。当年我们伟大的领袖**打法一样。从人民群众中打响第一枪,也就是这个正确的领导方针才能把设备先进的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平定内乱,又用小米加步枪抗美援朝搞定了美国的飞机大炮。

这样赫赫勋功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足以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所以朝廷没有的信息网天骄他们这些绿林汉拥有。

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原因就是,北京成为京师才不过短短的几年。然而金陵可是六朝古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不论发生过多少次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这里的百姓还是根深蒂固的生活在这里,天骄他们的信息网在金陵这个地方成立的年头甚至比天骄本人的年纪还要长久,仅仅这一点朝廷的锦衣卫跟它比起来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朱昭厚凝眉紧锁,仔细的揣摩着莫潇尘所说的话,点了点头道:“继续往下讲。”

莫潇尘长出一口气,生怕这个皇上听道这话不高兴,撵自己出去,这样一切可都是功亏一篑了。

“臣于昨日想到了一个妙法,就是臣斗胆将那女囚先放走,然后再派我家大姨子暗中跟踪。哦,臣说我家大姨子皇上可能不知道, 就是那天在法场之下救下皇上你的那个美若天仙的女子。若是凭借她的武功臣想,绝对能够保证那刺客不能逃脱,而且还发现不了她的行踪。那刺客既然得了自幼自然会回到自己的根据地,臣当日从他们口中探知了一些消息,知道那刺客的老巢就在山东,只不过不知道具体的位置罢了,若是直接兴兵讨伐难免适得其反,所以臣就想待我家大姨子探知到了明确的地点臣再亲自带兵讨伐,定然能够将那刺客一网打尽。”

虽然没说几句话,但是莫潇尘却是大汗淋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说的全是自己瞎编的,月如钩早就被她气跑了哪里会回来给他传消息?之所以知道天骄是山东的完全是因为那日听到天骄说话的口吻加上月如钩的推测。

可以说什么兴兵讨伐之说完全是女娲想得权宜之计,起到缓兵的作用,若是皇上答应了,那么一切还要从长计议,若是皇上不答应,还是抓紧时间跑路最好。

坐在正座的朱昭厚许久不言不语凝眉紧锁着思索着莫潇尘所说的计划,权衡着这计划的利弊,台下的莫潇尘感觉腿下发软,也是紧张过度的缘故,现在他才知道什么叫做一句话生,一句话死,如今他是死刑还是死缓就看朱昭厚的选择了,如果从长计议都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又加上了一条欺君大罪,绝对是死透了,一想到这莫潇尘就感觉蛋疼。(未完待续。。)

&.更新就会正常了,各位看官还是要耐心等待,在这里偏周要给大家说一声对不起了。时候不早了,各位看官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