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1/1)

素心是个刚刚入了佛门的小沙弥,这几日下了几场秋雨,山路湿滑,不好走路,指引他的师兄打水时不小心摔伤了腿,便把手上的差事交到了他手上,派他给后山上的淳明师叔祖送饭。

走在去后山的路上,素心有些不习惯的挠了挠没了头发的光脑袋,瞅了眼手里的篮子,里面的素膳与方丈是一样的,只是听厨房里的师兄说师叔祖不喜青椒,里面便少了一道凉拌三丝。

在崇福寺里,这后山竹林虽说不是禁地,可寺中僧人们默认的不会随意踏足,寺外香客更是不允许进入,素心入寺三个月,还是第一次踏足后山。

青石路窄,竹枝又繁茂,到小楼前时,素心的僧袍都被打湿了。

只见那台阶前,立着一名约摸十几岁的少年。

素心看了一眼,只见他身着青色锦袍,形容秀美,气质不凡,素心不知他是何人物,只对他行了佛礼,便走到小楼前轻声敲了敲门,道:

“师叔祖,素心给您送午饭来了。”

半晌,竹门被吱呀一声打开,一人飘飘然自小楼中走了出来,素衣白袜,一尘不染,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恍惚间竟似九天之上垂云而下,不似凡人。

素心呆呆的望着那人,出了神儿,心中想着便是那唐僧再世,玄奘复生,也不过如此了。

“你叫素心?素问今日怎么没来?”雨村见素心呆愣,并不着恼,微笑着道。

“啊!是,是,师兄把腿给摔了,不能走路。”素心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慌乱的道。

雨村闻言略皱了皱眉,道:“如何这般不小心,你回去告诉素问好好养伤,我这里不用着急。”

水溶望着台阶高出那素衣白袍的僧人,忽然间明白了十三叔的意思,这般人物,是时间所有言语都无法形容的,如果真的要说,便是那濯濯如春月柳,肃肃似松下风了吧!

雨村又歪转过头望了眼旁边立着的少年道:“你,随我进来吧。”

随意的在小楼中的一张凳子上坐下,把石篮中的饭菜拿出来,淡淡一笑,本就温和出尘的面容更加飘渺,“一起用吧,我观你在院中立了许久,为何不进来?”

水溶并没有拒绝雨村的建议,但望了眼桌子上明显是一人分量的饭菜,并没有下筷子,将手中锦盒放到雨村面前,道:“淳明大师,小侄水溶,知晓两日后大师生辰,十三叔特遣小侄给您送来生辰贺礼。”

“哦?”雨村闻言,敛袖接过锦盒,翻开盖子,却见那锦盒里是一包使那蓝布手绢包的方方正正的小包裹。

雨村一眼便认出是当年大明湖边他包着豌豆黄的那一块,打开包裹,里面果真是码的方方正正的几块豌豆黄,拈起一块放到口中细细咀嚼,雨村脸上露出些许怀念,道:“清甜爽口,沙绵细腻,很不错,替我谢谢十三王爷。”

见雨村喜欢,水溶脸上流露出一丝激动,不知为何,能让这位皇叔开心,水溶心中也跟着高兴的紧,遂笑道:“这是蛮子姑姑亲手做的呢,十三叔只是加了个盒子上去。”

“他惯是会做这种事的,”雨村的声音中带着淡淡的叹息,将剩下的几块豌豆黄重新包好,珍而重之的放进锦盒,道:“说吧,你这次来找我,是做什么?”

以往虽说京里也会派人来给他送生辰贺礼,但是这次连蛮子都惊动了,想必是不小的事情吧!

水溶听了雨村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子,犹豫了片刻,道:“皇祖父有意退位,父亲有意趁机会让您还俗。”

“是你父亲让你来与我说的?”雨村笑着问道。

水溶震惊的盯着雨村,在这个人面前,似乎他心中所想全部都无所遁形,“不,皇叔,是十三叔让我来的。”

“淳明已非红尘中人,施主不必如此称呼,”雨村听水溶对他换了的称呼,淡淡的道,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至于你父亲那里,你把这封信交给他,他自会明白。”

水溶接过书信,放入怀中,便起身,对雨村道:“如此,淳明大师,小侄便告辞了。”

雨村含笑微微点头,直到水溶走出门外,这才闭上眼睛,叹息,他又如何不想回去,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茗烟,茗烟!快过来,就是这儿,那琴音就是从这儿传过来的!”贾宝玉今日随贾母到崇福寺还愿,他平日里被父母,祖母拘谨着,哪里有多少机会出门来,听闻贾母要带他出门,喜得一夜不曾合眼,如今进了这寺里,哪里还会乖乖的待着。

这不甩了一众嬷嬷丫鬟,偷偷的溜了出来,见后山一片苍翠,心中喜欢,便朝那里去了,却是不料那山林之中传来一阵琴声,其声悠然,和澹宽广,妙音天下,贾宝玉自称雅人,却从未听过如此妙音,连忙拉着茗烟一路找过去。

说来也是贾宝玉运气好,那守山的和尚摔伤了腿,嘱咐接班的小师弟时忘记了让他看着后山,不许香客进入这茬子事儿,这才让贾宝玉钻了空子,入了后山。

主仆二人在这竹林子里兜兜转转,好容易才找到竹林深处的小竹楼,在那楼前站定,那琴声,悠然旷远,轻灵异常,只这般听着,心中便仿佛被荡涤了一般,贾宝玉听着听着,不由得痴了。

半晌,那琴音停了,贾宝玉眼睛闪亮闪亮的,转头对身边不明所以的茗烟道:“茗烟,能弹出如此好曲的,不知道是哪般女子,走,我们上去拜会拜会!”

茗烟闻言,撇撇嘴道:“公子你怎么知道是位姑娘,不是位公子呢?”

贾宝玉挥手拍了茗烟后脑勺一下,道:“这般有灵性的琴音怎么会是那浊臭逼人的男子弹得出来的?”

说罢,贾宝玉蹬蹬几下爬上楼梯,敲了几下门,道:“在下贾宝玉,偶然听闻雅音,贸然求见,还请海涵。”

水溶走后,雨村心中难免烦乱,念了几卷经书,心情这才平复了下来,听楼外竹叶沙沙,心思旷远,便有了焚香抚琴的心思,却没想到引来了贾宝玉。只要是看过红楼梦的人,便不会不晓得贾宝玉此人,雨村也不例外,听到外面贾宝玉求见,一时心里起了好奇的心思,道:“进来!”

贾宝玉听那声音清朗,绝不是女子的声音,微微愣了一下,又想能弹出这样琴曲的男人,也不是不能会会,便伸手推门。

贾宝玉进门,只见一素衣白袍的僧人坐于堂中,身前还摆着一把瑶琴,许是身着白袍的缘故,看来一尘不染,飘如游云,竟似方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

贾宝玉看罢,笑着道:“这位大师我曾见过的!”

雨村闻言好笑,这不是那呆子初见林黛玉时说的话吗?怎么又对他说了?难不成这贾宝玉见了谁都是这样说做开场白的?道:“这位施主,贫僧确是未曾见过。”

那贾宝玉又盯着雨村看了一番,直到茗烟都看不过去,偷偷拽了拽雨村的袖子,这才道:“我与大师确是未曾见过的,然看着面善,心里倒似是旧时相识,说不定前世我与大师有缘呢!”

雨村闻言暗暗好笑,别人的前世他不晓得,但是自己的前世他是记得清清楚楚,确实是没有贾宝玉这般人物的,只淡淡摇头,起身给贾宝玉倒了茶水。

贾宝玉将那茶杯置于鼻下清闻,一阵茶香混着竹叶的香气迎面扑来,又抿了一口,叹道:“只有大师这样的人才能泡出如此好茶!”

雨村微笑道:“只要有心,任谁都泡的出好茶。”

那贾宝玉闻言,若有所思,又问:“我尝这茶水有竹叶清香,不知可是从这竹林中采得?”

雨村闻言一笑,道:“此水正是去岁竹林初雪所溶。”

又坐了半晌,茗烟见贾宝玉全无去意,怕贾母找不着人生气,贾宝玉是贾母的心头宝自然是不会如何,可茗烟就要仔细着自己的皮了,想到这里,茗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对贾宝玉劝道:“公子,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贾宝玉闻言,一想是出来不少时辰了,这才恋恋不舍的与雨村道别,道:“大师,改日我还是要再来的!”

雨村闻言,但笑不语,只看着那贾宝玉磨磨蹭蹭的离了小楼。

作者有话要说:哎……写文之前没有好好查背景的后果就是辈分乱了……哎,水湛水溶……

今天加班道八点,回来有些晚,所以更新的也有些晚,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