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庙会(二)(1/1)

庙会亦称“庙市”,素有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的习俗。

京师的庙会更是场面宏大,设在香火繁盛的隆恩寺附近,凡是阴历逢九时,便会开市。

开市之时,百货云集,人群熙攘,珠玉、绫罗、衣冠、小吃、古玩、字画、花鸟、鱼虫应有尽有,更有占卜、杂耍供人娱乐。

秦锦绣、方正、令狐秋和顾砚竹兴致勃勃地穿梭在滚滚的人群中,姜虎带着一众捕快分散在各个角落,随时听命等待。

秦锦绣指着林立的商铺,“按照木大人提供的卷宗,这二十名少女都是和家人来庙会上看热闹时被人掠走的。”

“那她们的家人呢?”令狐秋背过双手,不解地问道。

“据她们的家人说,都是因为当时庙会上的人太多,走散了。”方正盯着一家卖胭脂的店铺幌子,怔怔出神。

“这里的人的确是太多了,真是令人应接不暇,怪不得木大人没找到任何线索,”顾砚竹四周环视,推测道:“或许当时凶手用迷药迷倒了失踪少女,又或者是威逼了失踪少女……”

“不。”秦锦绣不停地摇头,眸光闪亮,“若是凶手迷倒了失踪少女,必定会将其背在身上或者搀扶而走,那样的话,太过于引人注意;若是威逼利诱呢?”

秦锦绣看向清雅俊秀的方正,停了下来。

方正凝神接应道:“若是凶手威逼利诱少女,少女们势必会大声喊叫,以身挣扎,也会引来他人的关注,即使凶手有几次得逞,也绝对不会成功地拐走二十名少女,所以也不可能是威逼利诱。”

方正眼神坚定,“凶手一定是个心细如发,胆大如天的人,在这庙会之上,用了什么非常的手段,做了这骇人听闻的惨案。”

“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凶手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拐走二十名花季少女呢?总不能是少女们心甘情愿跟凶手走的吧。”令狐秋沉闷地东张西望,“我们为什么猜不到凶手的作案手法呢?”

“等等……”秦锦绣脸色微变,“你说心甘情愿?”

“对啊。”令狐秋大大咧咧地笑道:“要真是心甘情愿跟凶手走,估计那些少女都得了癫症。”

“那倒不一定,或许凶手是个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呢?”秦锦绣随声浅笑:“花季少女哪能抵挡住花美男的诱惑?”

“你……咳咳?”令狐秋惊愕地噎住了口水,重重地咳嗽。

方正和顾砚竹的脸上都挂着笑意,不停地摇头。

“我又说错话了?”秦锦绣看着三人诧异的表情,唉声叹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难道你们都喜欢看丑八怪?”

“没,没。”令狐秋忙低声讨好,“我也爱看美女,尤其是像……”

令狐秋笑眯眯地指向秦锦绣。

秦锦绣白了令狐秋一眼,“少来,我才不吃你那一套。”

“哎,别呀,我其实……”令狐秋欲解释。

秦锦绣却掐着玲珑细腰,摆出招牌姿势,“哎,看来我要少说些废话,多说些有用的话。”

“好了,都少说两句。”面带愁容的顾砚竹朝秦锦绣身边凑了凑,“我们还是尽快分析案情吧。”

“嗯。”秦锦绣微微点头,看向方正,莫名其妙地问道:“难道你没有什么看法吗?”

方正眼神幽深,收回心里泛起的酸涩,“看法倒是很多,只不过?”

“嗯?”秦锦绣歪着头,满脸认真的样子,殷切等待方正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觉得我们似乎忽视了最寻常的想法,能成功拐走二十名少女的人,或许是个慈眉善目的人,是个让人没有任何防备的人,也就是说,凶手长着一张最不像凶手的脸。”方正语调坚定地说:“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凶手在行凶时,没有被任何看到,因为有人即使看到了,也没有认为是危险。”

“凶手不像凶手?”令狐秋迟疑地重复,“好像有几分道理。”

“对,我赞同方正的想法。”秦锦绣会意地朝方正点点头,“那些花季少女最初时,一定对凶手没有任何防范,直到发现危险时,已经太晚了。”

“这么说,庙会上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是凶手?”顾砚竹顿时觉得毛骨悚然。

“不错,凶手就藏在人群之中,正琢磨着对第二十一名少女下手。”秦锦绣语调加重。

“艾玛。”令狐秋盯着四周熙熙攘攘的人,打了个小寒颤。

“胆小鬼。”秦锦绣白了令狐秋一眼,揶揄道:“大侠,你的胆子什么时候才能大点呢?”

“我的胆子大得很。”令狐秋挺直腰板,拼命地反驳道:“只是刚才没有什么准备而已。”

“切。”秦锦绣一挥手,面带不屑。

方正微微浅笑,转回了正题,“但凡庙会时,便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就如今日,京城中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来凑热闹,所以凶手只要成功取得少女的信任,再将其带到偏僻的地方,也不会有人注意到。”

方正目光清寂,“凶手正是抓住了庙会的这个特点,才如此胆大疯狂。”

“有道理。”秦锦绣眼珠一转,“那不如,我们来做个试验?”

“试验?”令狐秋和顾砚竹惊愕地看着秦锦绣。

“对,”秦锦绣美丽的眸中放出灵动的光泽。

方正瞬间就读懂了秦锦绣的心意,“你的意思是要……”

“哈哈。”秦锦绣莞尔微笑,男装打扮的她,更显出几分俏皮英气,“我们不妨做个模拟的试验,也好摸一摸凶手的底细。”

“那要如何试验?”顾砚竹依然是一头雾水。

“非常简单。”秦锦绣一把拉过顾砚竹的手,“你先闭上双眼,只管放心的跟着我们走,如果实在不愿意走了,你就睁开眼睛,停下来,告诉我们,就可以了。”

“就这么简单?”顾砚竹淡淡地问道。

“是呀,非常简单,但你一定要记住哦,必须要闭上双眼,绝对不能睁开。”秦锦绣反复强调,“而且必须顺从自己的心思,不能太过坚持。”

“哦,知道了,我会尽力的。”顾砚竹在秦锦绣的搀扶下,试探地向前迈开了一小步。

令狐秋和方正紧随其后。

方正更是眼神凌厉地左右环视,路过的一切,不愿意放过一丝任何可疑的重要线索。

而令狐秋一直在小声嘟嘟囔囔,“这是什么试验呀?难道凶手当时也蒙上了失踪少女的眼睛?”

“笨蛋,”秦锦绣狠狠地剜了令狐秋一眼,“凶手当然不会蒙上失踪少女的眼睛了,我们只是在做试验,尽量模拟出失踪少女的心态,也就是容忍度。”

“容忍度?”令狐秋疑惑重重。

“容忍度就是……”秦锦绣一时顿住了,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

方正轻轻放缓脚步,低声回应,“秦仵作的意思是用这次试验,来看一看失踪少女的耐心,并近一步缩小凶手的活动范围。”

“哦,我明白了。”令狐秋恍然大悟,抬起修长的手臂,“高,实在是高,这招实在是太高了,秦仵作真是聪慧,佩服,佩服。”

“呃。”秦锦绣被令狐秋夸奖的有些不好意思,白皙的脸颊上泛起红云。

四人缓缓前行,越走越远,渐渐远离了喧嚣热闹的庙会,来到冷冷清清的街道上。

“我……”顾砚竹突然停住脚步,睁开双眼,愣愣地扫过四周,苦闷地说:“我实在是不想再走下去了。”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念头的?”秦锦绣喜悦地追问。

“大概在半盏茶之前,我就不想走了。”顾砚竹坦言,“但是没敢跟你们说,只好硬撑着头皮,才走到这里。”

“半盏茶前?”方正转过身,看向走过的街道。

“是街头那家胭脂铺。”秦锦绣指向巷口。

“不错。”方正顺眼望去,“从胭脂铺一直到这里,大概七八家铺子,也没有岔路口,如果凶手真的在这里出现过,或许会被人看到。”

“还有相反的方向。”月华浅浅的秦锦绣执着地说道:“庙会依隆恩寺而立,隆恩寺坐北朝南,北面是庙宇,南面有河,只有东西为路,如今我们走的是东面,那西面也同是一样。”

“还需要试验?”顾砚竹胆怯地问道。

“不用。”秦锦绣轻轻摆手,狡黠地看向令狐秋,“下面就请令狐大侠出山了。”

“不会吧。”令狐秋不情愿地拉起长调。

“不如让姜虎去吧。”方正总是十分懂秦锦绣的心意,“令狐兄毕竟是小王爷,冒失地去查案,总是有些不妥。”

“让他们两人都去。”秦锦绣笃定地说道:“一明一暗,总会有些收获。”

“也好。”方正沉稳地点点头。

“哎,你们让我干活,那你们去做什么?”令狐秋发起了牢骚,“总不会是在京城里闲逛吧。”

“嘻嘻,你真是说对了,我们就是想四处转转。”秦锦绣歪着头,俏皮地回道。

“不会吧。”令狐秋再一次有气无力的反击,“这也太不公平了。”

“哈哈。”秦锦绣朗朗大笑。

顾砚竹和令狐秋面面相觑,心怀疑惑。

秦锦绣和方正却会意地眼神交融,面带浅浅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