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第314章 :小女儿心思(1/1)

新ak小说 网 www.novelwuxia .com,最快更新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最新章节!

拒绝的如此明确,又是这样的态度,一时间让郑成凯彻底没话说了。

气的他狠狠的把笛子丢给石榴,好在石榴人小,却灵活的很,利落的伸手一接,就稳稳的接住了。

“你想我给你吹笛子,这容易,不过你总的也给我做些什么吧?不然我可就吃亏了。”郑成凯哼哼的说,斜眼看着她,似乎在暗暗想着张沁儿有些什么特长。

结果想了一圈,发现风雅些的特长她好像还真没有!

罢了罢了!看在她是乡下人的份上,他得体谅不是?

郑成凯如此安慰着自己,只可惜神色太过于不掩饰的,惹的张沁儿刺了一句:“我是乡下人,哪里能给你做什么?”

额……

郑成凯一时无语,“你可越来越难缠了,难怪孔夫子说唯小人和女子难养!”

“啧啧!你一个不爱读书,连八股文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居然开口就是孔夫子说了?我难养么?我养你都绰绰有余!”张沁儿丢给他一记霸气侧漏的眼神,故意把此‘难养’说成彼‘难养’。

张沁儿的确不会什么,但是唯独赚钱她是最会不过了!

利落的嘴皮气的郑成凯直瞪眼,当即就反击:“我哪里不爱读书了?好歹也是何山长的学生好不好?”

“那行,咱们就比试比试,别说那些八股,反正你我都不喜欢,就说四书五经和杂书游记吧,你出上句,我答下句,若是答不对,就算输,也不用一次定输赢,而是彼此问答十次,看谁答对的多。”

郑成凯仔细想了想,以十次为准,这样就能够避免张沁儿问出什么刁钻的话题而导致他一时答不对,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两个人就这四书五经和杂书游记纷纷出题起来,一来二往,竟然平分秋色,郑成凯原本想着自己纵然不爱读书,但是好歹也是在得贤书院厮混过一两年的人了,怎么可能连一个没进过学堂的女子差呢?结果迟迟没有占上风,这才收起轻视之心,认真对待起来。

只可惜啊,晗生的正经书和郑成凯家中所藏的杂记孤本等书张沁儿都是看过的,她记性又好,许多书看过一遍,就大致能够记得,当她发现自己不善于死记硬背,把那文言文一字一字完全背下来时,很快就转换了问答的方式,不死板的接下句,而是问一个问题,然后对方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一来,照旧是比拼学识,却避免那些之乎者也的虚词了。

郑成凯自己本就是囫囵看书的人,自然不耐烦像科举一样死板,对于张沁儿悄悄改了问答的方式,完全没有察觉,甚至觉得这样更舒服了。

石榴落后几步,手中抱着紫竹笛,一双粲然的眸子紧盯着对答的激烈的自家姑娘和少爷,总觉得这样的模样很让人放松,嘴角也露出一抹傻傻的笑容来。

“这是第十个问题了!你错了两次,我只错了一次,所以是你输了!”张沁儿拍手笑着,小模样得瑟的瞧着郑成凯,心想没想到郑成凯这家伙进了得贤书院之后,倒也没有白读书,幸好自己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不然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你!”想说张沁儿作弊,似乎又没有作弊,郑成凯只得闭嘴了。

“怎么?你还不服气?要不再各自出五个题目?”张沁儿挑衅着,心想自从林氏挑破了那意思,自己脸皮再厚的人,也有些不自在起来,而看郑成凯这丝毫不知情的模样,就心里起火的很。

如果这是前世,张沁儿必定得极为认真严肃的问他是否喜欢自己,是否愿意娶自己。

可是在这个时候,她还真不太好意思问出口。

上回在乌桕林时,被张乐儿利牙讽刺了几句,当场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事后却是一派淡定的安慰张沁儿别多想之类的。

惹的张沁儿怀疑他大脑关于****的部分肯定还没有开窍!

“比就比,怕什么!”本着男子汉的尊严,郑成凯决定再比试一番,瞧见荷塘的景色,张口就念了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

张沁儿利落的接道:“秋水共长天一色。”

心里想着,这多么简单啊!

轮到她出题了,仔细想了想,就说:“何谓大同。”

郑成凯下意识的白了张沁儿一眼,心想自己出的好像太简单了!不过为了不输,他还是得把这礼运大同篇给背出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背完之后,又回想了想,觉得没有哪处不妥当,这才说:“你真是太不厚道了,我的那么简单,你却出这么难的,我险些就记不住了。”

张沁儿却满脸认真的教训着:“迂腐!谁叫你背这么一大篇的?你只需说上十二个字就好了。”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这十二个字简直是张沁儿一字一句说出来的,那认真的神色和答案气的郑成凯肝疼!

郁闷的说:“好!算你厉害!该我出了!”

正要出题的时候,忽然响起林氏的声音:“我刚才听到笛声,怎么走进了,却听到你们也做起学问来了?”

郑伯景陪伴在林氏身边,身后跟着钱儿和小巧,可见他们也正好到院子里散步,恰好撞到了。

郑伯景正色瞧了眼郑成凯,破天荒的夸赞了句:“学问倒是精进了一些。”

思索了片刻,又说:“要不再在得贤书院读几年书吧?衙门里不过是挂个空职而已。”

郑成凯原本得了郑伯景的夸赞,还颇为得意的瞧了张沁儿一眼,此时一听郑伯景要他再去多读几年书,顿时就慌乱的说:“虽然衙门里都是熟悉的人,不怕什么,但是今年知县大伯就该回京述职,接下来调令也该下来了。”

施长方时运不济,刚来临川的时候,临川的政局被乡绅大户掌握着,好不容易凭借着郑伯景的支持,才在官府和乡绅之中平衡了,又身无长物,又没有显著的政绩,原本三年一换地方的知县,他倒是连任两任,在官场上混的不算如意。

好在郑伯景接纳流氓,开荒造官田,富足村的流民们又争气,把日子过的不错,这样一来,施长方可算也是有不错政绩的了,经过大半年的打点,终于确定这官位要稍微升一升,挪一挪位置了。

据内部消息,施长方有可能会升迁到福建一带去做官,这次一走,肯定就不会再回来,这临川势必会再来一个新的知县,在乡绅官吏和知县之间又有势力划分的一场暗斗,要是郑伯景依旧在临川,倒也不算什么,就凭他的身份地位,不管是乡绅还是知县,那都是只有拉拢的份,但是如今郑伯景已经到鄱阳县当了县丞,林氏郑家的利益就得郑成凯去维持了。

这种新旧更替的时候,郑成凯自然也得多留心衙门里的变化。

郑伯景自然也是懂这些的,一时没有说话,反正打郑成凯七岁启蒙就折腾夫子,害的全临川的夫子都不愿意教导他时,郑伯景就对他死了心了,怕是这辈子都和科举无缘。

所谓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如今两父子的相处倒也可以。

“最后那首曲子,总觉得陌生的很,是沁儿吹的吧?”林氏没跟男人们纠结那些事情,而是问起笛音的事情来。

张沁儿面色微红,点头说:“我不会吹,胡乱吹的呢。”

“我倒是觉得有些意思,你再吹吹,我看能不能听顺了。”

林氏既然要求,张沁儿也不拒绝,从石榴手中拿过紫竹笛,又将先前那首《小星星》重新吹了一次,用优雅的笛音吹出来的《小星星》倒是别具风味。

林氏蹙眉仔细听了一会,没法子了,实在想不到在哪里听过,又不知道词,干脆直接说:“你来念一念词吧。”

“念词?”张沁儿顿时愣住了,吹音律倒也罢了,但是念词……会不会太儿童化了?

有心不念,但是在林氏的期盼下,还是尽量欢快的念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这词可真有趣!”林氏当即一愣,嘴里下意识跟着念了一遍,又随着笛音细细的回味了一下,说:“挺活泼有趣的,也好听,只是你吹笛子的技巧不行,音律断断续续,没有那股子顺畅的味道,你无事多练练,也别找旁人,就找成凯罢!”

“他别的本事都没有学到,倒是这笛子吹的还不错。”林氏笑眯眯的夸了自家儿子一句,又若有所指的说:“这也算是家学了。”

说完快速的看了郑伯景一眼,郑伯景却满脸的无奈之色,张沁儿眨眼间就知道林氏的意思,那就是说郑伯景也是会吹笛子的!

所以郑成凯百般不学,偏生就会笛子了。

只不过郑伯景自觉上了年纪,需要体面和尊严,轻易不在小辈面前吹笛子,张沁儿自然是不知道的。

因为林氏和郑伯景的到来,倒是让张沁儿和郑成凯提前没有再比试学问了,不过以之前的结果为结果,就算是郑成凯输了。

郑成凯也大气了一回,说:“好吧,就算我输了,你想要我做什么事情,我保证不拒绝。”

“去泛湖吧!”张沁儿提出这个要求,其实在之前她就跟着林氏出门应邀泛湖一次,不过那会儿哪能尽情的玩耍?全部在寒暄和打听消息去了。

眼看着小半月都快过去了,想必再过不久,就该准备回临川了,所以得提前去好好的玩一玩。

逛街自己一个人可以去,但是泛湖还是得人陪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