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108章 :沁儿下厨(1/1)

新ak小说 网 www.novelwuxia .com,最快更新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最新章节!

去熟识的粮食铺买了一石粗粮,又买了五十斤玉米面和十斤白面,最后去肉案上买了十斤肉以及骨头和猪下水,这会儿骨头和猪下水都是不好卖的,那屠夫看见张沁儿一个小姑娘买了十斤肉,也没跟他还价,就大方的把骨头和猪下水送给她了。

道谢之后,就和黄二虎提着东西朝停着牛车的地方走去,那些粮食两个人弄不动,自然有店铺的伙计送到牛车上。

“沁儿你不去看看晗生他们吗?”黄二虎将看守牛车的费用付了,弯腰动手解开牛车的绳子。

张沁儿摇了摇头,说:“不用了,这会儿晗生他们正在书院学习呢,我爹和三叔也在做事,家里没人。”

这会儿还早,赶回去正好用猪肉来做菜,这时候天气开始热起来,早上杀的猪,到了晚上就得有一股味道,又没有冰箱什么的,很不容易保存,这也是张沁儿只买十斤肉的原因。

不多时回就到了村里,张家老宅可比黄二虎家近些,但是张沁儿吩咐黄二虎把牛车赶到家里,再回头给连氏送去,否则那么些子大米和面粉的可重着呢。

到了黄二虎家,杨氏和冯氏正带着几个媳妇在削土豆皮,看见他们两个,忙迎了上去,杨氏心里惦记着连氏交代的事情,忙担忧的问着:“沁儿,你小姑姑她们的绣活卖出去了没有?”

张沁儿就点了点头,说:“卖出去了,元婶子看在我的面上,只说下不为例。”

杨氏就放心了,她倒不是想着可以少交连氏一个月的奉养银子,而是怕张沁儿夸下海口,却没把事情办好,倒引起连氏的极大不满来。

知道这件事有了着落,杨氏就不再多问,帮着从牛车上搬粮食,这些粮食都存放在他们住的房间里,这样可以和黄二虎家的粮食分开,省的弄混了。

院子里都是妇孺,但是农村女人的力气可大着呢,丝毫不比男人差多少,不多时就将粮食全部搬进去了,黄二虎这才赶着空牛车送回张家老宅。

黄二虎跟着他爹没少借用张家的牛车,对这牛和牛栏可熟着呢,自动自发的卸了牛车,将牛关进牛栏,又给牛添了一把草,牛被照顾的舒服了,哞哞叫着,挺欢快的模样。

张沁儿则进了连氏的房间,清脆的嗓子叫着:“奶奶,我是沁儿,我回来了。”

“进来吧。”屋子传来连氏的声音,张沁儿这才进了屋子,将卖绣活的钱一一拿了出来,老实的交代着每件绣活多少钱,一共多少钱。

连氏心里盘算着,觉得张沁儿说的钱和她先前估算的差不多,知道她没有做什么手脚,也就点了点头,算是满意了。

张沁儿又拿出素净的绣布和绣线出来,说:“奶奶,那元绣娘可说了,若是大伯娘下次再不长心眼,想着占小便宜,以后我去说也是不给面子的了。”

连氏面容牵动,浮现出厉色,冷冷的说:“她敢!”

张沁儿心里闪过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看来谢氏这会儿的日子都不会太好了,谢氏为人倒也不坏,但是总是做些让人不讨喜的事情,尤其喜欢见风使舵,这会连氏压制着她,她也不会那么弄出一些事端来。

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了,张沁儿也不欲在这里多呆,面对着连氏那张严厉的老脸,总觉得心里疙瘩。

“奶奶,事情都办好了,牛车我也给您放回去了,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

连氏无可无不可的哼哼了声,也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复,张沁儿自然当她是答应了,起身就朝外面走去。

张贞娘和张莲儿这会儿听到张沁儿的声音,也走了过来。

看着张沁儿那张轻松的脸,两个人就猜到那些绣活估计是卖出去了,张莲儿的脸就有些微微的红,若不是她娘做人糊涂,想着贪小便宜,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连累张沁儿替她们跑腿。

“沁儿,难为你了。”张贞娘感慨的说着。

张沁儿扑哧一笑,说:“难为什么?小姑姑还真以为那元绣娘是看到我的面子上吗?还不是因为小姑姑和莲儿姐的绣活好呢!若是绣活不好,元绣娘才不买我的账!”

这是将功劳都安放在张贞娘和张莲儿身上了,但是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借了张沁儿的光。

几个姐妹说了几句,张贞娘就拿出一个荷包来,是紫色的葛布做的,上面绣着一丛绿兰,枝叶舒展,一朵花苞含苞欲放,也显得极为精致。

“沁儿,这个荷包送给你,我看你用的那个都不太好呢!”张沁儿身上用的,是杨氏做的,杨氏事情多,加上绣活手艺还没有完全捡回来,做的自然不如张贞娘这般的好。

张沁儿看着那荷包的布料,想着应该是做衣衫剩下的碎布,于是就接过了,笑眯眯的说:“谢谢小姑姑,小姑姑手艺真好!”

张贞娘被夸了之后,脸色又不自然的腼腆起来,说:“随便做着玩的,这布料不如绣布好。”

“也挺不错的了,小姑姑家里忙着做中饭,我还得回去帮忙呢,先回去了,下次再说吧。”张沁儿看见黄二虎已经等在院子门口了,于是忙和张贞娘挥了挥手,走了出去。

“你怎么不先回去,站在这儿晒着呢。”张沁儿一面走着,一面和黄二虎闲聊。

“一起来的,总不好先走。”黄二虎摸了摸后脑勺,憨厚的笑着说。

回到黄家院子,张沁儿就开始处理猪下水,因为大家几乎不吃猪下水,所以也不会处理,杨氏处理了一次,总觉得没有张沁儿弄的干净,所以这活就默认丢给张沁儿了。

那带回来的光骨头早已经丢进大锅里熬汤了,熊熊的火不断的****着锅底,蒸气弥漫开来,带着骨头的香味,越散越远。

冯氏在一旁熬粥,拿锅铲翻动着锅底,如今天气热,干饭和稀饭都要有,有的人因为热的原因,更喜欢吃稀饭,所以每天煮饭都是一锅干饭,一锅稀饭,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张沁儿已经拿草木灰把猪肚和猪大肠黏糊的玩意儿洗干净了,然后丢进一口烧开的锅中,用滚水烫过,就可以捞出来再清洗一次准备切片煮菜了。

这些猪下水从清洗到切到炒,都由张沁儿一个人负责,那些媳妇们看着她小小的身体熟练的动作,不由得笑着夸赞,纷纷说杨氏是个有福气的人。

杨氏听了,心里格外高兴,嘴角的笑意那也是掩藏不住的,张沁儿抿嘴笑了笑,倒是不骄不躁,看着其他的菜都弄的差不多了,估摸着做工的人就要回来吃饭了,忙在杨氏的帮助下开始煮肉片猪肝汤,这道菜方便易做,味道也很不错。

直接将肉皮和猪肝放入烧开的大锅中,再倒入一些油,等锅里的汤水再次滚开时,就可以放入葱蒜和盐了,这样猪肝刚刚熟,吃起来特么的绵软可口,若是猪肝煮过了头,就会发硬,吃起来就不好吃了。

待这道肉片猪肝汤煮好了,猪肚和肥肠也已经切好,在干净的大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加上葱蒜和辣椒一起丢进去爆炒,顿时一股香辣的香味弥漫开来,这种味道对于其他人来说,又是陌生,又是吸引。

“啧啧,别看是猪下水,炒着还真香。”

“就是,我看这沁儿都弄的干干净净的呢。”几个媳妇手头的事情都忙活的差不多了,就站在旁边看着张沁儿动手。

张沁儿没有管周边的议论声,因为是大锅大铲,她挥动着炒菜其实蛮累的,加上这会儿都是用柴火灶的,站在灶边上豆大的汗珠不断的滑落下来。

不过好在火大,不多时所有的猪下水都被张沁儿炒了出来,那些帮工的厨娘们先拿着筷子尝过,纷纷说:“味道挺不赖的,要是男人们都喜欢,下次也可以买些回来弄,这个应该挺便宜的,多划算。”

“今天做了什么菜呢,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黄二虎带着一帮汉子从门外回来了,天气热,乡下人不管那么多,一个个都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光彩,脸上却是憨厚朴实的笑容。

“好吃的菜呢,你们都等着敞开肚皮吧。”马上就有人调笑着说。

大家都是熟人,当下也不客气,陆续进了院子,口渴的就去喝水,休息了一会,杨氏就说:“可以吃饭了。”

大家纷纷上桌,其实也不算上桌,大部分人都习惯装一碗饭,夹些菜,然后蹲在院子里吃饭,一边吃,一边闲聊几句,规规矩矩坐在凳子上的,反而是少数。

今天的菜色都不错,张沁儿动手炒的猪下水的味道也很是令人欢迎,黄二虎夹着一筷子猪肚,送进嘴里,十分的弹牙和劲道,配上猪大肠有一种很独特的香味,就说:“这个菜真好吃,好下饭。”

黄小丫听了哥哥的话,也要去吃,张沁儿就给她舀了半碗的瘦肉猪肝汤,说:“小丫吃这个,这个对身体好。”

瘦肉和猪肝都是补血的,很适合黄小丫这种营养不良的人吃。

黄小丫很听张沁儿的话,就点了点头,闷头吃着她碗里的汤泡饭,觉得味道很不错,还扬起脸朝张沁儿笑了笑。

吃过饭,因为正午日头大,大家都要在院子里的树下休息一会,才去工地继续干活的,这会儿杨氏和冯氏带着几个媳妇们开始收拾碗筷,清洗之后,这些媳妇们就可以回去休息了,因为晚上不需要煮大锅饭。

杨氏烧了两大锅的白开水,放在陶缸里凉着,下午要送去工地给帮工的人喝的,家里没有茶叶,只好用凉白开了。

张沁儿看着火辣辣的日头,就问:“娘,我们家里还有绿豆吗?绿豆降暑,不如下次熬绿豆水出来吧,也不要多少绿豆,一锅放一把绿豆就成。”

杨氏想了想,就说:“家里倒是还有一些绿豆,不过也不多,后天还要去县城一趟,到时候再买一些吧。”

张沁儿就点了点头,明天的肉食已经有了着落,张俊峰送了四只兔子过来,还给他们家帮了两天的工。

张俊峰的兔子在这段时间的繁殖下,已经有了五十多只了,不过成年兔子还不多,这会儿能够送四只肥硕的兔子过来,也算他有心了。

也不知道张俊峰在家里是怎么说的,连氏和谢氏居然没有阻止他,任由他送了过来,倒是张俊杰这个家伙,别说过来帮忙,就是路上遇到,那也是当没有看见的。

到了下午的时候,张沁儿和张乐儿两个小姑娘就可以歇息会了,工地上的事情,她们两个还小,不需要去帮忙,回到家中之后,张乐儿也没有再刺绣了,到了村里和几个同龄的孩子一玩,就如放虎归山的老虎一般的疯玩了起来。

张沁儿则没有闲着,她和张乐儿两个人提着一桶凉白开,朝工地上走去,身后跟着黄小丫这个跟屁虫。

桶子上用干净的白布盖着,防止灰尘掉进去,边上挂着一个竹筒,用来取水喝的,方便又实用。

完成了送凉白开的任务,黄小丫就拉着张沁儿的衣袖,高兴的说:“沁儿姐,乐儿姐,我们快去捉鱼吧。”

张沁儿家的新屋地址就在河边附近,不过靠近池塘边,这会儿天气热,半大不小的小子们都泡在水里纳凉呢,运气好的,每天洗完澡还能够抓两尾鱼回去。

张沁儿不急,她说:“我昨天就下了网兜了,待会去打开就行。”

晗生和永安不在,捉鱼她可不在行,不过好在她会做前世那种差不多的捞鱼利器……渔网!

放在池塘水草旺盛的地方,也能够捞出不少的小鱼和泥鳅黄鳝的,有时候还有几只青虾和田螺。

东西不多,品种却多,努力了两天,每样东西都不足以炒出一个菜来,所以张沁儿就把希望寄托在今天的运气上了。

带着张乐儿和黄小丫,几个人来到下网的地方,顺着网线将渔网拉了起来,只见网上缠着不少水草和枯枝落叶,一时间倒没有看清楚有多少鱼虾了。

等渔网全部拉上来,几个人动手清理掉网上的水草和枯枝落叶,然后才看清了里面的鱼,这次的运气依旧不算特别的好,只有两条巴掌大的鲤鱼和一些大拇指大的小鱼,另外就是一条足足有黄小丫手臂粗的黄鳝了。

这个时候的鱼都是纯天然的野生鱼,没有人工喂养,繁殖不多,个头也不大,有些鱼甚至是永远也长不大的那种,所以能够抓过一条大的鱼,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呀!这黄鳝这么大!”黄小丫惊呼了一声,瞪大眼睛去看那条黄鳝,因为过大,身体都呈现一种黄色,呆在渔网一动不动,仿佛是死的。

因为太大了,黄小丫甚至不敢用手去碰它,但是又好奇是不是死的,就拿着身边的枯枝去戳那条黄鳝,结果那条黄鳝猛地就滑动起来,动静大的让刚安静下来的两条鲤鱼登时又活泼乱跳起来,将渔网中的水溅起来。

张沁儿笑着说:“这东西真大,没准都有好几年了。”

然后拿桶子将鱼和黄鳝都装了起来,又丢了一些挖出来的蚯蚓到渔网里面,依旧将渔网沉入水,等待着明天的收获。

那黄鳝确实大,一条黄鳝盘踞着,就足足占据了小半个桶子底了,张乐儿看着那样大的黄鳝,心里也是有些怕的,女孩子原本就怕蛇这种软若无骨的玩意,平时的黄鳝不大,和蛇完全不同,但是这条黄鳝却大的和蛇一样可怕了。

“这么大的一条黄鳝,都可以炒一大碗菜了。”张乐儿感慨着。

“明天就炒了吧,家里还有四条,刚好一大碗。”张沁儿则盘算着明天中午的菜色,又想着这些鲤鱼太小太少,看来只好自己晚上加餐吃了。

至于小鱼小虾都养不过夜,自然也一并吃了。

“我们去摸田螺吧。”渔网的收获不多,张沁儿打起田螺的主意,这玩意她有信心能够弄出很多来。

黄小丫倒是依旧高兴,对于她来说,能够玩就是很高兴的事情了。

张乐儿就说:“去那边吧!昨天我看那边的田螺蛮多的。”

几个人寻了个地方,就专心摸起田螺来,田螺不会动,只要看到,就能够捡起来,对于几个女孩子来说,毫无压力。

如今富足村只有一条河和一个池塘外加两个水库,等日后地里的豆子收割之后,就放水淹田,明年好种稻米,那会儿摸田螺可就更容易了。

张沁儿前世小时候也在乡下度过的,跟着村里的孩子下池塘摸田螺,摸蚌壳都是一把好手,拿回家用清水养过一两天,直接放入开水中煮熟,田螺自然就不会黏住,利落的将田螺肉剥出来,拿辣椒一炒,十分的好吃。

后来去了城里,城里大多是流行吃香辣田螺,直接带壳煮熟炒过再吃的,味道比起单独吃田螺肉来说,更是好了不少。

张沁儿带着黄小丫来到水浅的河边上,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河底,心里则盘算着如何炒制田螺最好。

回忆起香辣田螺的味道,张沁儿只觉得津液分泌的更加多了,一股想吃的欲望在心里蔓延着,但是又摇了摇头,炒香辣田螺用的香料太多了,这会儿她手里可没有这么多香料!

思来想去,恐怕还得用最简单朴素的法子来炒田螺,不过那味道也是特别的值得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