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再入洛阳求订阅(1/1)

i 窦夫人再沒有问末末的事情.而是叫李元吉说说刚才有什么话要说的.

李元吉看看几人.咬咬嘴唇说道:“其实孩儿一直做的这些错事.只是想让爹娘注意到孩儿.”

说完看看李世民又道:“孩儿也不小了.看着两个哥哥整日里都跟着父亲到处作战.孩儿也想去.”

窦夫人很惊讶元吉居然是这样的想法.看看李世民也同样诧异的表情.问道:“元吉.不管你是什么理由.你做的那些事情真的错的离谱啊.那不是孩子过家家.件件都是祸害相邻的恶事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李世民也说道:“三弟.也许你真的这样想.可你知道父亲为什么一直都不愿带你上战场吗.”

“为什么.”李元吉看着李世民.眼中有说不出的渴望.

“父亲和大哥还有我都说过.家中四子.除了我们二人.只有你已经长大了.我们都上了战场.家中一群老幼无人照看.留下你也是为了让你肩负起家里的担子.何况战场上瞬息万变.说不定那一日我们就回不來了.你是李家的香火啊.你明白吗.”

李元吉和窦夫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同时震惊的看着李世民.李世民又道:“其实你做的事情.父亲都知道.但他却从來沒有说过.我们有时候会问他.为什么对小三儿如此宽容.他总是说元吉只是年幼.总有一天他自己会明白的.”

又拍拍李元吉肩膀道:“二哥更希望这一天早点到來.也省去了我们对你的担心啊.”

李元吉眼圈儿发红.哽咽着问道:“父亲真的这样说.”

李世民点点头道:“我们都很在乎你.特别是爹娘.他们对你很内疚的.我和大哥基本上就是在军中长大.日日都能得到父亲的教诲.而你却出生在府中.少有和父亲单独相处的机会.也就无法教育你.父亲常说你现在这样.都是他的过错.元吉.你理解他的心吗.”

窦夫人也是眼睛红红的.摸着李元吉的头说道:“儿啊.这么多年娘一直对你不冷不热.不是娘不疼你.是你做下的那些事情.当真让人接受不了.每次娘听到这些.首先是自责啊.孩子.你也是娘身上的肉哇.”

李元吉再也忍不住.大声的哭了出來.从懂事后就知道母亲不待见他.父亲和哥哥们都在外面.家里孩子们数他最大.也数他最无所事事.每次听到哥哥们如何威风.心里都不是滋味.

有过一段时间.他勤学苦练.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让他也能跟着上战场杀敌.去证明他不比任何人差.可惜并沒有让爹娘放心.之后便破罐子破摔.索性做些错事.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还有他这个儿子.

目的达到了.同样问題也出现了.父母不但成功的注意到他.而且成功的将他定义成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这让他一时间接受不了.

“既然你们这样说我.我就做给你看.”李元吉开始了自我报复的行动.整日在街上欺行霸市.招摇而过.很成功的又得了一个外号“三霸王”.

他自己心里什么都清楚.可是父母每次都是责骂与不屑.他也就终日浑浑噩噩的过了这几年.

今年发生的事情.严格來说只能说是他信错了人.他手下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打着他的名号.更加嚣张跋扈.而且事情越做越大.这一次更是逼死了几个女子.要不是有国公府的威严和权势.他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这时听到在父母心中他原來是这样的.积郁了多年的委屈不甘心酸通通涌上心头.趴在窦夫人怀里嚎啕大哭.毕竟他才是十几岁的孩子.

四人在屋中敞开心说了很久.沒有人知道后來他们说了什么.只是这晚之后.人们惊奇的发现三霸王不在和从前一样了.他把手下的那些能人异士全都驱逐.又请了几位当地有名的先生过去.开始学习圣人之道.研究兄友弟恭了.

一场风波结束了.但杨广要抓的刺客久久沒有露面.逃跑的末末也沒有寻到.晋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转眼马上就到了越王的寿辰.李向提前两日便带着程咬金那一队兵士.拉着做好的礼物往洛阳而去.宇文聪已经先两日由萧后的亲卫押到了洛阳城中.暂时关在太守府里.由宇文成都看管.等李向去了再处理.家中的事情嘱咐了无忧看着.外边的事情让魏征帮着处理.

路上无话.半日的行程就进了洛阳城里.李德先他一步來洛阳.将自家的一个米铺收拾一下.临时作为李向歇脚的地方.

这家米铺叫“利人米行”.是李耀祖那时就开起來的.说起來比李向的年纪都大的多.米铺是洛阳城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米铺之一.位于皇城端门南侧.天津桥南岸.

说起天津桥.那可是洛阳一景.自从杨广重建洛阳后.两年内.就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大都会.商旅云集.万国舟帆.整座桥是为了连接洛河两岸而建.并不是简单搭起浮桥.

整座大桥用大船连接.南北一字排开.犹如水中长龙衔接着南北两岸.船与船之间用铁链联结.桥面平整.桥身稳固.桥建成之后.桥上车辆往來.行人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桥上有四角亭.桥头有酒楼.南北两市胡人商旅充肆.确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李向带着程咬金到了店中.老掌柜慌忙迎了出來.李向见礼说道:“你是李家的老人了.理应是我这个晚辈给你施礼的.不用麻烦.能正常吃住就好.”

老掌柜姓梁.名字也和店铺相配.叫做梁满仓.李向亲切的称呼他粱老叔.

粱老叔也是个健谈的人.又见到小东家沒有架子.便有一句沒一句说起了洛阳的事情.

程咬金第一次來洛阳.听两人说话抓耳挠腮的.实在坐不住.就央求李向放他出去好好逛逛去.前两日兵士们都发饷了.他虽然沒几个大钱.可李向还是私人给了他一些.这会儿酒虫又开始作怪.想去城中喝几碗去.

李向可不敢将这位大爷单独放出去.那是沒事找事.不让他去.又见程咬金那可怜的样子.心想算了.还是一起去.便和粱老叔打声招呼.领着程咬金.带上两个护卫往街市上去了.

米铺就在天津桥附近.所以李向也沒往远走.顺着路就往天津桥走來.一路上程咬金兴致颇高.用他独有的大嗓门儿不断的挑战着李向的鼓膜儿.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程咬金一说话.几人就变成了路人眼中的焦点.

李向实在是怕了这个活祖宗了.赶紧寻家酒楼将这位大爷的嘴堵上.要说洛阳最好的酒楼.不是在皇城中.也不是在两市里.恰恰就是天津桥桥头的四个角上.

为什么这里的酒楼最好.生意最火爆.那是因为在这四个酒楼里.可以一览整座洛阳城的全景.而且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远眺看到宫城中宫女们在池边戏水的美景.当然沒有望远镜的时代.肉眼是看不清的.

洛阳城是大匠宇文恺设计建造的.他将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他果断地改变了传统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

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汉银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i微宫”.架在洛水上的天津桥和宫城的南边正门端门相连.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这里停发驶往银河的船.

而洛阳的定鼎门大街.连接宫城正门和郭城正南门“定鼎门”的御道.被称为“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

站在桥头的酒楼抬头北望.便是煌煌的七天建筑(注1).因此这里的地段寸土寸金.酒楼也就水涨船高了.

李向几人进的是一家叫望月楼的酒家.楼有四层.小二见李向着装华贵.气质不俗.知道是一位富家公子.便引着往楼上走去.

李向见一楼也沒有几个空位了.便跟着小二往楼上去.四层楼中除了一楼是散座外.剩下三层都有包厢.本來小二是要带他们去包厢的.李向为了看看洛阳景色.就选择了外面的一张雅座.沒有进包厢.小二只好擦桌子点菜.

程咬金早就按捺不住了.大声叫着要酒.李向只好瞪着眼睛吓唬他.再大声说话就不给他酒喝.总算叫他闭嘴了.

看看酒楼的格局相当气派.而且墙壁上还有一些名人士子留下的诗词字句.李向在前一世也去过很多名胜.见过古人題字于壁上.只是那时已经是文物了.只可远观.而且还隔着厚厚的布帘.看不太清.

这回有机会近身而看.也有了兴趣.酒菜沒有上來.他便起身在墙壁前欣赏.确实有许多诗句朗朗上口.让人觉得读之沁心.

再加上远处就是美景.李向也來了兴致.叫小二上笔墨.也要留下他的笔迹.从心里讲.李向还是很愿意青史留名的.作为一个穿越者.能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不会放过.

他跟着无忧学习了一段时间毛笔字.现在的字不能说是有什么大家风骨.起码也算得上端正工整了.

拿起毛笔.思考一下.在墙上一挥而就.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晋阳李向.大业十一年未月.”

七天建筑(注1):在隋唐洛阳都城的中轴线上.即:天阙(伊阙)天街天门(定鼎门)天津桥天枢应天门天堂.南北纵贯隋唐东都洛阳城中.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