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1)

新ak小说 网 www.novelwuxia .com,最快更新中医学最新章节!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高职高专院校临床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我们组织了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师,完成本教材的编写。

在编写的过程中,始终以体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启发性、先进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时限原则)为基本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本教材总共计16章,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与防治、针灸推拿、中药、方剂、内科病证、外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等,全面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针对高职非中医专业学生,本教材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先”的方针。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突出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中医各科适宜的诊疗技术和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多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病例分析、处方讨论等活动,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旨在培养能够为临床各科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基础医疗救治、就医指导、保健护理和健康咨询等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众多院校编者的共同努力下编撰而成,相信是一本适合高职临床专业《中医学》的教材。由于时间仓促,编写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使之更加完善,在此表示感谢。

编者

2012年6月

■学习目标

1.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2.熟悉中医学的医学理论体系。

3.了解中医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结果总结和历史产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学好中医学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丰富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至关重要。

第一节 中医学的发展简史

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劳动以及适应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了疗伤治病的原始医学知识。通过历代无数医学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中医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医学的起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个时期,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水平的提高,哲学、农学、天文等各学科都有发展,并形成百家争鸣局面,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社会文化基础。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和疾病作斗争,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掌握了诊治疾病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医学基础。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指导,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著成了许多医学巨著。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分开之时,二者显得尤为的重要。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具有深刻影响的哲学思想,主要有精气神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古代医学家应用这些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对以往的医药学实践经验经行总结,使之系统化,从感观认识到理性认识,初步建立了中医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中医称为四大经典)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医学巨著,该书内容丰富,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对以往的医疗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所以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没有具体的作者,同时为了提高社会的关注,冠名“黄帝”二字。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素问》内容包括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摄生、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灵枢》注重介绍经络、穴位针具、刺法以及治疗原则。其中对于人体骨骼、血脉、脏器等的描述,堪称居于当时世界医学之首。《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全称《九九八十一难经》,是一部在当时能够与《内经》相媲美的古代医学典籍。相传是由秦越人即扁鹊所著。本书采用的是以问答的形式而著,以论述基础理论为主,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擅长妇科、儿科、内科、五官科等科,常运用针灸、按摩、汤药及手术治病,多获良效,尤其对诊脉方面颇有研究,被誉为“脉学之父”。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可惜由于战乱,原书已亡失,后经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分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全书内容概括了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吐、下、温、清、和、消、补八法,理、法、方、药齐备,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使得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所载方药至今仍然被广泛运用,于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和“医方之祖”。

与张仲景同一时代的名医华佗,堪称“外科鼻祖”,其创制“麻沸散”,相传能够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施行剖腹、正骨手术;同时还创“五禽戏”健身操,开创了我国保健操的先例。

公元1世纪,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也是世界药物学史上药物治病的最早记载。全书收载药物365种,是对汉以前药物学知识的高度总结。所以本书没有具体的作者,冠名“神农”所著。该书根据药物的功效和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记载药物的性能、主治,提出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其记载的当归调经、黄连止痢、麻黄治喘等都被后人一直沿用至今,为临床用药和组方提供了依据,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给后人在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中医学的内容不断完善。

(一)魏晋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我国医药学的辉煌时期,医学家们在这一时期既重视继承整理经典著作并阐述其理论,又重视总结临床经验,阐明疾病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使之上升为理论。主要有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汇集了晋代以前脉学的成就,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脉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该书明确了经络与腧穴的关系,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论》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书,也标志着本草新兴分支学科的出现。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包括了内、外、妇、儿、眼科等多学科的疾病。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详细阐述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疗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由政府组织苏敬等人主编并颁布的具有国家规模和水平的《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载药844种,增加了图谱,并附有文字说明,开创了用图文对照方法编撰药学著作的先例。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对世界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医学书籍得以大批刊印。宋朝廷组织编著刊发了多种大型医书。南宋陈无择所著《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系统阐述三因理论,对后世病因学的分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金元时期涌现了众多学派,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等人为代表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论”,百病皆由火生,用药以寒凉清热为主,后人称为“寒凉派”;张从正倡导“攻邪论”,为其中最著名者,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为“攻邪派”;李东垣创“脾胃论”,治病重在调补脾胃,后人称为“补土派”;朱丹溪创“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人称为“滋阴派”。四家的论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三)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既有对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又有许多重大意义的医学创新与发明。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以科学的态度,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所著《本草纲目》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药物的认识远远超过了本草的范围。明清时期,医学家们在同疾病作斗争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温病学派。其中有吴又可著的《瘟疫论》,创“戾气说”,对瘟疫病的病因提出新的概念;叶天士所著《温热病篇》,阐述了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著《温热条辩》,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使得温病学走向系统与完善。

(四)近代与现代

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在清朝之前中医学一直处于世界医学的领先水平。当西医学传入我国后,由于旧中国历代封建**政府盲目地崇洋媚外,对祖国医学采取歧视、排斥、打击、废止等错误的政策,导致中医学在鸦片战争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制定了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路线,中医药学事业得到复兴和迅猛发展,在每个省建立中医药高等学校和中医院,培养壮大中医师队伍;编撰出版《中医大辞典》、《中药志》、《实用中医内科学》等大型中医典籍,抢救名老中医经验,出版各类中医药期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应用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将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如藏象学说中“肾主骨”理论,发现肾对维生素d3起着活化作用,有助于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调节骨代谢;活血化瘀的疗效,得到血液流变学理论的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毒蛇咬伤等疗效显著,等等。这些都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所取得的成果。

此外,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医热”和“针灸热”,进一步说明中医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宪法,并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可以肯定中医药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上,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许多的特点,比如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在诊断疾病上采用“四诊合参”,治疗上“治病求本”,预防上强调“治未病”,等等。但总结起来不外乎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及联系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均有不同结构和功能。所以在结构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或是通过脏腑器官之间相连,或是通过经络系统沟通联络,形成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整体。

在功能的协调上反映了有机的整体。在人体中的各个组织,虽然有其自己的功能表现特点,但是相互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它们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是完整统一的,也即“五脏一体观”;精、气、血、津液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中医学分析人体的病理状态时注重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内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应的形体、官窍,形体、官窍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内脏,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在诊断上的整体性,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变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在治疗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方面考虑从整体出发,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使之恢复正常。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

总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在诊断上是察外知内的,在治疗上是着眼全局的。

(二)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和统一,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而且还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环境是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主要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适宜的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有促进作用,但自然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范围,便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导致人体发病,所以人和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整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季节气候与人体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的规律为春暖、夏热、秋燥、冬寒,因此人体也就相应发生变化,产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人类适应自然界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季节气候变化作出相应性调节时,即机体与外界环境的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人体就发生疾病。如有些季节性的多发病和某些慢性病,往往在气候剧变更替时发作或加剧。

(2)昼夜晨昏与人体 人体气血阴阳运动不仅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着昼夜晨昏的变化而发生节律性变化。比如人体的阳气,早上开始生长,中午最盛,下午开始衰落,深夜最弱的节律性波动。在病理上,大多数病情白天较轻,夜间最重的规律。

(3)地域差异与人体 地理位置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地域气候等也不尽相同。中医学非常重视地域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一般来说,东南土地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格多消瘦;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格多强壮。因此不同地域的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一旦超出了人体适应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

2.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特征,人们的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人群特征,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爱好,等等。中医学把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情志活动统称为“七情”,所以人的政治地位高低,婚姻状况的好坏,生活方式等等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体的心理活动,当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内伤七情。所以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疾病。诸如现代社会的“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辨证论治

(一)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称为辨证施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辨证和论治在诊疗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决定了治疗的前提和提供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二)症、证、病的概念及其关系

在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要很好地理解症、证、病的概念,才能深刻地理解辨证论治的本质及其临床意义。

症:指的是症状和体征的总和。症状是患者在患病时主观感觉到的异常现象,或为异常感觉,或为某些病态改变。如呕吐、头痛、尿频等等;体征是医师通过四诊检查及其他检查方法,客观查得的患者机体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现象。如斑疹、舌苔黄厚、脉细无力等等。症状和体征是疾病表现于外的现象,未能反映疾病内在的本质。

证:即证候。证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病势以及邪正关系等。证,一般由一组特定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成,反映疾病某一个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揭露疾病的本质,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

病:即疾病。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正虚邪凑而导致机体内外环境失调,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环境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病是某种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由若干证候所组成,不同病理阶段的证候都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症、证、病之间的关系: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症状是患病机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的疾病现象,是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证是一种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集合。疾病是由证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部过程和基本规律。从反映疾病本质程度而言,症状反映的是个别或部分的本质,证候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本质,而疾病则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本质。其中,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辨证与辨病之间的关系

根据病和证之间的概念不同,顾名思义,辨病是探求病变全过程的发展规律,辨证是辨别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状态。中医学强调辨证的重要性,也没有忽略辨病。辨病是抓住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是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治疗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临床上通常将感冒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主要证型,只有将感冒的证型辨别清楚了才能采取辛温或是辛凉解表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就会出现同一种疾病有不同的证型,或者不同的疾病很有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候,在临床治疗疾病时,确立其治疗原则就会出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的是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域以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证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也就是说同病可以异证。比如,温病的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就是温病病变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的病理反应,应分别采取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等法治疗。

异病同治指的是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基本相同的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治疗。比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和久痢等,是不同的疾病,但如果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的证用基本不同的方法治疗,也就是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去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思考题

1.何谓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如何鉴别病、证、症?

3.简述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