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梗人(1/1)

问:你知道你做的事情会死很多人,你还愿意去做吗?

放眼全世界的小说,估计也就沈晨这么一个主角会说:“不愿意。”

他的不愿意不是在装逼,尽管他经常装逼,特别是面对李二的时候,用眼界和知识容量吊打千古一帝,怎么看怎么爽。

他的不愿意是真心不愿意。

不管战争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总是要死人的。

战争可以很正义,但无论多么正义的战争都要死人,这种死人不是一两个被马车撞死,而是成片成批地被乱刀砍死,还有之后的杀俘等等。

关键是百姓何辜?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觉得自己穿越就能大杀特杀的装逼犯去问问被他们杀的老百姓?哪个愿意被杀?

沈晨就看不起这样的人,因为轮到他们被杀的时候,他们能把狗脑子都哭出来,屎尿横流一地,还觉得自己做得理所应当。

从有战争那天开始,百姓的死伤就是战争中的必需品。

无关与战争是否正义,也无关于老百姓的立场,只要有战争,就一定有不可控的杀戮。

不一定是屠杀,还包括了友军瞄不准干出的糟心事儿!

后世的精准打击已经缩小到毫米为单位,但就算那样,照样有大把的老百姓死去,看看某某战场,一颗预警机里的大炮下去,几十栋房子灰飞烟灭,士兵们操着鸟语哈哈大笑。

然后咧?

第二天,受打击国发布数据:本次打击有多少多少平民伤亡!

只要涉及到无辜人群,沈晨的心里总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这就是他来看卢婉儿的原因。

回想起那一具在他怀里冰冰凉凉的尸体,沈晨就无法原谅自己搞出的女权运动。

是,得力的人不少,哪怕子孙后世也会因此而感激沈晨和卢婉儿。

可卢婉儿就是死了呀!

在死之前,也没有问过沈晨,是否愿意让她死。

可她偏偏就是死了。

被她的旁支亲戚,活生生用石头和木棍打死。

有时候,沈晨会想,若是他没有来到大唐,卢婉儿是不是就不会死?

答案是不确定的。

因为,不管他来不来,都无法保证卢婉儿不死,若是出宫采买的时候被马车撞了呢?

可是,在他眼前的卢婉儿就是因为他下的命令而死的。

如果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必然,如果一个人的崛起注定要让一大堆自己人陪葬,沈晨宁可不要成为那样的“一将”!

当有人都把别人的生命看做调侃,觉得“我去我也行”地幻想着上街抢地盘、骂老师、怼领导、打父母一类是种荣耀的时候,那个人的良心就大大滴坏掉了。

说回战争,一个漠视别人生命,哪怕知道前面是火坑,也要让人跳下去的人,也一定不是好人!

或许有人说,那是将军,不需要是个好人!

可偏偏沈晨就是不喜欢那样的人!

那样的人在沈晨这里就是讨不到好!

要不然程咬金早就成大唐首富了,何必苦苦被沈晨扔到矿山上挖煤去?

老子就是这么梗,咋滴?

浑浑噩噩的世道,总该有人梗着脖子告诉天下人:草,你们就是错了!

……………………………

第二天,李二的案头收到了一封沈晨写给他的信。

李二莫名其妙地打开,震惊到嘴巴都快掉下来的收好,然后默默地走出殿外,站在台阶之上,遥望炊烟袅袅的长安城。

“朕……活得太久了吗?”

他明明只是轻轻地呢喃,也根本没有说给外人听,或者诅咒自己的想法。

然而,当跟在身旁的老太监噗通一声跪下去之后,以他为中心数十米内的宫人和侍卫都跪了下去,一个个浑身发抖地匍匐在地,好像马上就要被李二看脑袋一样。

李二正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压根儿没管周围的人是什么心思。

长安城里不知从何时开始,多了一丝奇奇怪怪的风。

有的坊墙上居然被开出了洞,有人会把吃食从洞里传出来,递给坊墙外的行人,然后行人递过钱去,钱货两讫,离柜概不负责。

如此悄咪咪的做法在以前是要被杀头的,可时至今日,竟然无人去问。

甚至连大臣们初一十五上朝的时候,都会在坊墙洞口里买一点新鲜出炉的面包,一边走一边吃。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就连李二自己得知以后,也没有任何表示,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也就过去了。

照此发展下去,李二相信,他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拆除坊墙的皇帝。

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好。

这就让他难以寻味了。

“难道朕的性子也跟着变化了?”

李二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样一来,长安城里将多出更多的商铺和小摊,丰富长安人的物资生活的同时,还会成为很多长安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沈晨曾经对他说过:“长安城本来就是一座兵城,坊墙看似挡住了洪水猛兽,却也挡住了人心和繁华。真正的繁荣之城需要的不是坊墙,而是不夜之天!”

沈晨形容的仙界不夜城,李二想象不到,但他觉得,若是半夜三更,百姓们还能安全地走在大街上,买到吃食,那便与不夜之城相距不远了。

犹记得元旦不宵禁那几日,也是在这个位置,他总能看见大清早勾肩搭背返回家中睡觉的百姓。

当时的他是多么高兴!

现在呢,他却觉得他有些害怕了。

他害怕的不是大唐越来越繁荣,或者有人趁不宵禁的情况,做些叛逆的事。

他害怕的仅仅只是“改变”这种东西而已。

“小神仙跟朕说过,当一个人害怕改变的时候,他就已经老了,朕现在也怕了,算上朕的年纪,朕是不是就要死了。”

任凭一件轻薄的大氅披在他的肩上,李二没有回头看不知不觉为他披上大氅的杨妃,眼睛看向的方向,仍旧是长安城,只不过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漆黑一片,只有坊市里通宵营业的青楼妓馆还有点灯光和声音了。

杨妃笑了笑,没说话,被李二掌心里的汗水浸湿的信函上最后一句话,让杨妃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