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第72节(1/1)

又是一番吵了。

论尊贵,如今安皇后手里养着的六皇子是最尊贵了,在记名到安皇后名下之后,他便是嫡出皇子,可问题是他如今只有十岁,便不是那么合适了。

除了六皇子,三皇子数年前因意外早亡,二皇子被人谋害中毒后虽捡回了一条命但是身体孱弱,二皇子出身信国公府的淑妃娘娘一早就拿着白绫跪在二皇子宫前一副谁让她儿子去送死她就先一步死的态度,四皇子坐镇锦东,也不合适,剩下的五皇子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可偏偏在就要定下来之时,病倒了,还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天花之疾,当即便被挪去了别宫养病。

最后,就只剩下被赶去守陵的大皇子了。

这位命运多舛的皇长子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接到了圣旨之后连身上的重孝都没换便被接上了马车,直接往西北而去。

皇帝皇长子,崔皇后生的嫡长子,哪怕如今沦落平阳,可皇帝并未废后,崔皇后身后事如何办理都影响不到她仍是皇后,景帝的元后,嫡皇长子的身份拿得出手,而且,也废的毫不心疼。

皇帝是这样认为。

其余人是这样认为。

哪怕是那些曾经支持崔皇后崔家的也是这样认为,毕竟,崔皇后还有另一个皇子,不管是在当年还是在如今,四皇子总比大皇子多了一份希望。

宫里曾有传闻,四皇子出生之时,皇帝大喜,曾欲为其取名承稷,便是承继社稷之意,后来虽然没有取了这名,但与其他皇子长字排序不同,四皇子以承为序,他从一出生便有别于其他的皇子,后来的种种,便是造化弄人了,只是如今,锦东在他手里,而且在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之后还能维系下去,更能证明此子大有可为。

若大皇子能顺利完成使命顺利归来,是好事,若是命丧西北,对于四皇子来说,也有好处,同胞兄长为国牺牲,这份功劳便会记在他身上。

皇宫,二皇子宫。

二皇子虽已到了能出宫建府的年纪,但因为身体孱弱,淑妃便求了皇帝将他留在宫中,以便照顾。

二皇子宫便是如此来的。

“母妃,以后莫要这般了。”

淑妃将手里的白绫卷起,交给了旁边的宫人,冷笑道:“放心,你父皇不会让第二个人死在他面前的!”

二皇子殷长佑面色发苦,“可到底惹恼了父皇。”

“便是不惹恼他,他还能厚待我们?”淑妃讥笑,“这么些年了,我也算是看清楚了!佑儿,你的这位父皇眼里心里只有姓安那贱人!”

“母妃”殷长佑面露惶恐,“小心隔墙有耳。”

“那又如何?”淑妃丝毫没将这事放心上,“连崔氏我也不放在眼里,安氏算个什么东西?你放心,只要信国公府在一日,她便不敢动我!再说了,眼下她眼里心里盯着的都是崔氏生的两个崽子,分不出心神来给我们母子!”

“母妃是说这次是冲着”殷长佑脸色更惶恐了,“大皇兄都已经被赶去守陵了,崔家也没了,哪怕四弟在锦东,可也威胁不了她了,她还要赶尽杀绝?”

“崔氏挡了她这么久的路,死之时还摆了她一道,她焉能咽的下这口气?”淑妃冷笑道,“况且,殷长乾便是赶去了守陵可也还是嫡长子!就算没了嫡也还是长,是我我也容不下!”

“母妃”殷长佑叹了口气,“他们已经够惨了”

“惨?”淑妃陡然怒道,“他们有你惨吗?!崔氏是死了,可保住了她崔氏满门,还送了她小儿子一个锦东!他大儿子也还活着!活的健健康康!可我儿却日日饱受病痛折磨,缠绵病榻!他们惨什么?!”

殷长佑连忙跪下,“母妃息怒,是儿臣”

“你起来!”淑妃连忙将他搀扶起,“地上凉你不知道吗?太医说你不能再受凉了!”

“母妃,儿臣已经见好了”

淑妃眼眶发红,因为悲痛也因为悲愤,若不是安氏那个贱人,她儿岂会成了如今这般样子?!此生她只要不死便绝不会与她作罢!“崔氏也是个废物,高居皇后之位,手握两个皇子,竟然都斗不过一个不要脸的贱人!死了也活该!”

“母妃”

淑妃吸了口气压下了心里的怒意,“好了,母妃不说了。”

“母妃”殷长佑疲倦道,“安皇后如今势大,你莫要与她”

“知道了知道了。”淑妃忙道,“母妃绝不会与她正面冲突,你且先歇着,殷长乾那边你就别担心了,崔氏到底当了这么多年皇后,死之前连她那不在意的小儿子都安排了,不可能不为她心肝似得长子筹谋。”

“儿臣知道了。”

淑妃亲自看了儿子睡下了,又叮嘱了一番,严令宫人不得将外面消息告知免得二殿下忧心,这才离开了二皇子宫。

“找个由头将信国公夫人请进宫里来。”回到了寝宫,便吩咐心腹,“本宫不能坐以待毙!”说不必在意安氏此举不过是在安慰儿子,她既然对崔氏的小崽子下手了,自然不会忘记她!哪怕现在腾不出手来往后也会!她岂能坐以待毙?

崔氏这个废物当年做不成的事情,她得继续!

人死了又如何?只要能找到一丝的证据,她便能送安氏一份大礼!

一个与人私奔的贱货竟然能爬到皇后的位子上,若是让她一直坐下去最后葬入皇陵,殷家的列祖列宗怕都要从地底下爬上来骂人了!

二皇子代帝出征的消息传出,的确振奋了士气,狼王的攻势也似乎有所缓解,在二皇子率领十万京城驻军,各地驻军纷纷赶往之后,狼王派出了使臣,要与大殷议和。

这议和的消息传至京城,便又是一番你争我吵,各自阵营为各自利益展开了拉锯战,将皇帝气的摔碎了好几个茶杯。

最终,大殷同意议和,但要求是狼王归还攻占的城池,退出雄关。

狼王同意,但大殷要用东西换。

除了黄金白银之外,还要铁矿石。

黄金白银的数量便已经是很大,铁矿石更是要掏空大殷未来十年的储备,别说一时半会挖不出这么多,便是能挖出,若是给了,往后十年大殷便无铁可用,而这铁矿是铸造兵器的必须之物!没有了兵器,便只能任由宰割了。

狼王所谓的议和毫无诚意。

既然如此,那便只能打了。

在大殷的疆域内开战,自然是对大殷将士有利了,再加上二皇子代帝亲征鼓舞了士气,狼王并没有占到便宜,但大殷也只能将狼王挡在古拉山北面,要夺回城池还是艰难,而背靠富饶的领地,粮草无忧,外域三十六国更有精铁锻造技术,刀剑弓弩是大殷怎么也比不上的。

这一场收服战打的很艰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坏事总是一起来似得,便在西北战事僵持之时,南边也出事了,先是南海之域的夷人洗劫了南疆沿海郡县,后因南河发大水,死伤无数,生了瘟疫,锦东八郡被屠戮之时都未曾爆发的瘟疫,在南河沿岸的郡县爆发了,当地州府为防止瘟疫扩散,竟将所有患病或者疑似患病的百姓全部驱赶到了一处,放火焚烧,活活烧死了数千人。

消息一经传出,百姓惊惧,进而衍生出了民变,在消息传到了皇帝案台上,民变已然扩散至了南边三个州,更有扩大之势。

而此时京中,皇帝正准备为安皇后庆贺她荣登皇后之位后的第一个生辰。

而也便是在这时候,淑妃接到了一个让她满意的消息。

有一位少女找上了沧州叶氏。

第085章 不对劲

皇宫里里外外装饰一新,便是连宫人们的衣衫也都是新的,奢华喜乐,一派盛世风景,不管是西北的战事还是南海之域的洗劫,又或者是南边的瘟疫与民乱,皆没有影响到皇帝要为安皇后过生辰的兴致,皇帝赏赐的珍品一波波地送进了皇后宫,似乎要把整个珍宝库给掏空似得,不仅如此,皇帝还在朝上让朝臣务必好好恭贺皇后生辰,若有怠慢着便必以藐视君威处置,所以,整个京城,无论是皇族还是朝臣,乃至于豪族与商贾,纷纷向皇后敬献珍品,恭贺皇后生辰,而皇帝却仍嫌不够,下令为皇后修建功德塔,为皇后积福添寿,转而又要为皇后修建避暑山庄,命工部和户部尽快操办。

又是战事又是瘟疫民乱的,国库本就紧张,若真的修了这两个东西,必定会生大乱子,而所谓功德塔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修建的,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急的是焦头烂额,可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坏皇帝的兴致。

安皇后如此盛宠,安国公府也便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安国公的夫人小姐们盛气凌人便是皇族的女眷都得让她们三分,安国公世子更是当众嘲笑二皇子病秧子活不长。

这边点燃了淑妃的怒火,跑去了皇帝跟前大闹了一场,差点没把皇帝给闹得真的给她一条白绫,最后还是没能为儿子讨回公道,因而,在得知了叶家那边有动静之后,自然便忍不住了,“让大哥派人立即将那小贱人带回京来!”

“娘娘,会不会太急了?”信国公夫人还是觉得稳妥点好,“安皇后如今这般盛宠”

“崔氏当初便是输在了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淑妃冷笑,“若她一得知消息便立即动手,安氏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可她偏不,甚至还不敢动手想拉上她来当枪使,她倒是不介意给她当一下枪只要能为儿子报仇,可也就是她这般怕这怕那的让安氏给察觉到了,人家可比她狠绝多了,当即就派人去把自己老情人和亲生女儿给宰了!“不管这女子是不是那贱人生的贱种,先将人掌控起来,便不是,只要找到合适机会,也能变成是!”

信国公夫人想着崔氏的下场,也是心有余悸,因为二皇子当日中毒一事,信国公府和安国公府已经交恶,她的这位小姑子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往后恐怕会更加交恶,两家早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结局,而且,即便他们愿意退,安氏也未必愿意给他们退路走,“好,臣妇这回去便禀明国公爷,不过娘娘,在事情还没定下来之前,您还是避避锋芒的好。”

“嫂子放心,本宫有分寸。”淑妃颔首。

信国公夫人也没多说,在宫里这般多年也经历了这般多事,娘娘自然不会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哎,也不知那安氏到底使了什么手段,竟然将陛下蛊惑至此。”

“多说无益,嫂子便无需劝我了!”淑妃不想再继续这些,“便辛劳嫂子一番了。”

“臣妇不敢。”信国公夫人也没有再多说,起身告退了。

淑妃在她离开之后转头便去了太庙,对外宣称自己惹恼了陛下,自罚至太庙,望陛下息怒,同时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大殷,愿战事早日取胜、南边诸事安宁。

二皇子得知消息之后便匆忙赶了过去。

身为后妃,自然没有资格进太庙了,所以只是在外边跪着,盛夏的烈日像是要将人烤焦似得,也没多久,淑妃整张脸都滚烫的,晒伤了一片,而除了淑妃之外,还有其他的几个妃嫔,据说都是听闻淑妃娘娘要来祈求先祖庇佑,跟着来的。

二皇子上前劝说了一番,结果却是自己也跪了一份。

消息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却不为所动,继续翻看着珍宝库的记录,又挑出了好几样赐予了皇后宫,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送去似得。

偌大的皇后宫竟然开始拥挤起来了,库房早已经放不下,管事的太监便清理出了偏殿用作暂时堆放,等库房扩建之后再次入库,整座皇后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皆是喜气洋洋的,便是淑妃在外头搅事情也没能影响到。

“既然淑妃这般为陛下,那便让她好好跪着吧。”安皇后一边赏玩着人高的珊瑚树一边漫不经心地吩咐,“本宫便也不追究她区区一介妃嫔之身竟然跑去叨扰祖宗了,让她们好好跪,跪到真的天下太平为止!哦,对了,小五不是得了天花吗?让她们也顺便为他祈祈福,让祖宗庇佑小五早日康复!”

“是,皇后娘娘。”

黄昏将近,烈日落下,别说是养尊处优了,便是身强体壮的人也熬不住,更不要说身体孱弱的二皇子了,天还没黑,二皇子便倒下了,淑妃急急忙忙又哭又喊地把人送回了二皇子宫,一整晚太医院忙活个不停,待到了清晨,才算是缓过来。

“母妃,您别担心儿臣没事”

淑妃什么也没说,没有自责也没有愤怒,因为她儿伤一分,她必定会从别人手里讨回来两分,哪怕是安氏也不例外!

也就是在这个晚上,安国公世子在眠香宿柳时发了马上风,差点便丢了命,虽然救治及时,可赤条条的被许多人看到了,花楼还把全京城所有说得出名号的大夫都请过去了,安国公府这会儿是脸丢大发了,这还只是其中一桩,也就是在同一天,安国公府圈养的马匹全部口退白沫死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乌鸦冲天而降,冲进了安国公府的后院,抓伤了不少人

很快,京城便传出了安氏德不配位,荣宠过盛,让大殷列祖列宗为之震怒,才会降下这等之兆。

安皇后大怒,正要发难淑妃。

淑妃便又领着白绫去找皇帝,说二皇子若是没了,她也不活了,闹腾的皇帝一个头两个大,最后跑出去行宫避暑去了。

安皇后以皇后的身份惩处淑妃,淑妃拧着白绫直接上吊,是宫人拼死拼活才把人弄下来,而这时,一道惊雷劈进了太庙,将太祖皇帝的灵位给劈了。

皇帝急急忙忙赶回来。

皇室宗亲惊恐万分地进宫。

安皇后将这事安在了淑妃身上,说淑妃惊扰了先祖,先祖震怒,可不止她运气不好还是殷家老祖宗显灵了,皇后殿也被劈了。

淑妃哭天抢地地喊怨,上天也已经表明了谁才是罪魁祸首。

宗亲们也哭天抢地,安氏一族嚣张不将他们放在眼里早已经让宗亲满腹怨言,安皇后仗着皇帝的宠爱,不管是当贵妃还是当皇后的时候都没怎么恭维他们这帮宗亲,哪怕他们可以讨好也从未正眼看,早已经埋下了不少的祸患。

反安氏的一派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而那些中立的也实在是坐不住了,皇帝恩宠安氏已经超过了界限了,越来越往昏君靠近了,若再继续下去,大殷江山危矣!

各方想逼,皇帝做的唯一退步也还只是不追究淑妃,至于皇后还是皇后,恩宠还是一样,甚至像是要补偿似得,又加深了不少,至于生辰,无论如何也是一定要过的,功德塔和行宫也一定要建,若是国库没钱,那边增税!

满朝哗然。

已经告老在京郊养老的老相爷、九十岁高龄的宗亲老王爷都坐不住了,拄着老拐杖上朝堂,一副皇帝若是敢做这事他们就装死在殿前,这才逼的皇帝不得不收回成命!

而在这时候,五皇子病逝了。

天花恶疾,五皇子熬不过也是寻常,然而便在五皇子没了之后没多久,他的乳母便发疯了一样在京城的长街上散发皇后安氏害死五皇子的单张,单张上将安氏如何谋害五皇子的前前后后写的很详细,是安氏为了让六皇子坐上太子之位而设计让五皇子染上瘟疫的,这么做同时也是希望能将大皇子送去西北前线,让他有去无回!

到时候,六皇子一下子便少了两个对手了。

至于二皇子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一次针对淑妃的发难,便是为了除掉二皇子!

桩桩件件交代的清清楚楚,让人瞠目。

而散完了单张之后,乳母便装死在了宫门前,死之前还在地上用血写上了安氏妖孽,人人诛之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