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182节(1/1)

箭支与匕.首都是铁器,将这两种功用的石头放到门板上做些手脚,自是可以弄出那样的效果。

众人一听是旁门左道,便一笑置之再未言语。

天.朝的官员还是很可爱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永远都是一致对外。

这要是在国内,针对的是国人,估计早就指责弹劾上了。

现在不过是出嫁的郡主想要给自己造点威慑,这又算什么事呢。

他们家的闺女出嫁,只要不是嫁到皇家,他们也得会在婚前婚后做点什么,告诉婆家,我们家的闺女可不是那么好娶,那么好欺负哒。

可怜郡主小小年纪...唉,大义呀。

.

海国与天.朝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度,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探春想要在这里完成自己的理想,也绝非一件易事。

探春的嫁妆和行李都被天.朝礼部做了非常明确的整理。

里面一件会发展壮大海国的嫁妆都没有。就连探春带出来的书籍也都是一些唐词宋词一类的文化输出。

可以说,像是文成公主那样的嫁妆和精匠绝不存在。

这就跟民间时常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一个道理。

一个不叫你自立门户,一个不给你壮大的机会。

不过这一次出使,天.朝使团这边除了送探春入藩外,还有别的任务。

比如说,暗中考查海国的国情和军事力量。再比如说带回海国的某些书籍和图纸,并且想方设法查看海国使团的行李里是否夹带了‘非礼勿视’的行李。

这种事情交给柳尨绝对没问题。

当然了,柳尨也不会自己主动站出来往身上揽事就是了。

六个多月的海上航行,海国使臣团的海船因为‘质量问题’,不是今儿渗水了,就是明儿漏水了。

好多纸质的东西都损毁了,其中就包括他们特意从天.朝带回来的各种书籍和珍贵图纸。

......

探春的王子夫婿长的很英俊。金色的头发,蓝宝石一般的眼睛,深邃的五官带着浓浓的异国风情。

探春再看过鱼人,并且习惯了海国使臣的长相后,到是挺满意她夫婿的长相。

谁叫绿叶太坚强呢。

不过就是这位王子的身高,叫探春只能仰望他了。

高了探春将近两个头,跟他站在一起,都有一种大人拐带小孩子的感觉。

荣国府祖籍金陵,再加上赵姨娘长的也是娇小玲珑,探春从基因看就不是高挑的人设。

不过天.朝人跟海国人比,除了个别的武将外,几乎都存在身高劣势。到也不显探春太矮。

╮(╯▽╰)╭

贾琏没有回他买的宅子,只让随从将他从天.朝那边贩的货送到铺子里。

凤姐儿绝对是个能人。

婚礼前,她和贾琏住在皇宫里陪探春,不出两三日功夫就将整个海国的各种消息,连王后与她的情人不得不说的二三事都打听出好几个版本。

随后又针对王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在发现王子还有其他兄弟姐妹时,心中拉响了警报。

这是个公主也能当女皇的国度,上岗的竞争压力山大滴!

海国上层贵族的穿衣风走奢华风,但再怎么奢华也没有黛玉几人在路上做的那几条裙子奢华。

真金白银各种珠翠都在裙子上展示呢。

跟天.朝女人炫富,直接败北。

再跟天.朝女人比精致,上到黛玉,下到探春,哪个不是丫头下人侍候着长大的。那一身的气度,还真没法比。

据不完全统计,海国王后身边侍女仆从的人数还没黛玉进京前侍候探春的多呢。

比不上探春,就更别说被孝女爹当宝捧着养的黛玉了。

贴身掌事的大丫头,一等份例的丫头,二等,三等的丫头和粗使丫头和婆子。

除此之外还有奶娘,教养嬷嬷,铺子宅子负责收租的管事,媳妇,跑腿传话小厮,小厨房的灶上娘子......

黛玉从小闲不住,她还有自己专属的马车,马夫,侍卫。

这还是没出嫁之前的身家呢,出嫁后,人数更多。

.

有些事情是一通百通,凤姐儿这个出嫁的嫂子,很是给探春传授了一些新媳妇刚嫁进婆家时的各种站住脚的‘小窍门’。

再加上探春这场婚事不是简单的两姓之好,而是两国政治联盟。那么如何不叫人轻视,就是一门学问了。

探春身边除了凤姐儿,还有一支宫里出来的陪嫁队伍。

这支陪嫁队伍,唐琅看在迎春的面子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上,倒是帮探春认真的过了一回沙子。

见多识广的嬷嬷,忠厚又不失忠心机灵的宫女,品性上佳的太监和一些有真事的侍卫,御膳房全能灶人......

有他们陪在探春身边,只要探春立得起来,将来都是共荣的结果。

旁的黛玉不敢保证,但立不立得起来这事...从来不需要为此担心探春。

这可是个想要干一番王图霸业的女人。

(→_→)

海国的婚礼叫天.朝人都不习惯。

旁的都能忍受,但喜服竟然是一身白纱裙再带一块白纱遮头盖脸,这就不能忍了。

在天.朝,从头到脚都是白纱,第一反应就是一身素缟的孝服。

喜事要穿红,丧事要穿白。

我们大老远的送郡主过来成亲,你们竟然让郡主穿孝?

我嘞个去,你特么诅咒谁呢?

.

按海国的风俗,只有再婚妇女,婚纱才可以用粉红或湖蓝等颜色,以示与初婚区别。而初婚必须是白色的。

不但要求是白色的,裙摆还要有十六米那么长。

虽然有入乡随俗的说法,可无论是探春,还是天.朝来的使臣,都不同意穿白色的喜服成亲。

就连贾琏也懵了。

他在海国的那些日子,没有参加过婚礼,更没去过所谓的教堂。所以他压根就不知道海国这边成亲是要穿白色的圣袍,由教堂里的海国和尚主持婚礼。

父母呢?

成亲不拜父母高堂的吗?

.

探春绣了半年多的大红喜服,用了最好的贡缎,京苏湘蜀四种绣法绣出来的嫁衣和红盖头,那么精致,又那么奢华,如今竟然不能穿了,可见探春的怨念。

不妥协,绝对不能妥协。

对了,还有信仰。

她往日拜佛,拜道,拜观音,拜文昌君......为什么还要拜一个被钉在架子上的男人?

此次出行,她还特意在皇家寺院请了观音像,看来建庙之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其实一到海国,巨大的地域文化差别,叫探春在这一刻有了一种非常不适应之感。说到底,哪怕她真的有多少野望,如今也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待嫁女儿。

......

关于婚礼喜服的事情就掰扯了好些天,之后又掰扯在海国建观音庙的选址和筹建工作。

最后又谈了好些天这样那样的事,最后还在凤姐儿的提醒下,确定了探春封地的事。

总之出使海国的使臣们,用着三五岁就开始启蒙学习如何入仕为官的坚持精神,你来我往的与海国国王和贵族进行了友好的,亲切的,实在厚道的会晤。

给那几只明为游玩,实为收集各种材料的某些小队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探春的婚礼在他们到达海国的第七个月的时候才举行。而第八个月,凤姐儿和贾琏正式搬出皇宫住到了贾琏当初在海国这边买的小房子里。

是真的很小的一套房子。

前院是木头的栅栏院子,紧接着不足一射之地的地方是一栋蓝白色的三层小洋楼。小楼后面是一个不算小,但也绝对不算大的院子。

凤姐儿长这么大,还没住过这样小的房子。好在贾琏那边再建的新房再有一阵子就建好了。

另一边,住在皇宫的探春和她的王子夫婿相处的还算融洽。又加之成亲前,打听到一些海国国情,探春迅速调整了自己某些融入骨子里的东西。

比如说早晚给长辈请安,婆母跟前立规矩。身子不方便的时候主动将陪嫁丫头提出来侍寝......

探春在来海国的路上就开始学习海国语,她与皇室的交流不成问题。跟王子的相处也没有任何障碍。

不过在王子与探春浓情蜜意之时,说想要为了探春学习天.朝语时,探春只眼睛闪了闪,就非常‘用心’的教了他一阵。

可惜王子天资有限,学不来博大精深的汉语,更是看不懂天.朝的汉字,这一点探春也是无可奈何。

╮(╯▽╰)╭

参加了婚礼,又逛了一回海国。又以不放心郡主远嫁为由,多拖了两个月的时间,等收集到了大量的重要情报以图纸书籍武.器后,天.朝使臣团这才准备起程回国了。

大量的武.器和武.器制作图纸,最先进的科技技术以及制作原理图纸,还有不管有用没用,大批量买进的海国书籍,优质种子等等天.朝没有,或是优于天.朝的东西。

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便不存在什么真善美。不管海国的人在天.朝时期有没有动什么歪心思,但天.朝的人却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跟异族人讲道理,讲原则和风度的。

你强,我敬着你。你弱...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

天.朝不叫海国人回程时夹带私货,海国那边自然也防着天.朝使臣用这种方法‘走/私’,好在天.朝这边比较幸运。

回程没有海国人跟着不说,使臣团里还有两只化形大妖帮忙作弊。

想办法弄一艘小船,将收集来的东西都藏在那艘船上,提前一天叫那艘船离开海国码头,到指定地点汇合再将船上的东西挪到大船上。

这件事情是柳尨负责的,自是能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天.朝使臣团这边的行李,除了他们采购的一些食物衣料各种纪念品和国王的回礼外,当真一派正气凌然,朗朗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