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107节(1/1)

......

转年黛玉八岁,宝玉九岁,迎春比宝玉大了三岁上下,洽巧与宝钗同龄,只生日比宝钗略小了几天。

在这个早婚早育的时代,也是相看人家准备嫁人的年纪了。

这个年纪传出这种流言来,在婚姻之事上怕是真的没什么盼头了。

王夫人没得那屁病时,探春将王夫人当亲娘似的捧着,为的还不是将来有一门好亲事,可惜一直老老实实的迎春,再怎么老实,也躲不过从天而降的这口锅。

真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黛玉来了这人间,怼天怼地,作里作外,那是浑身是胆,谁也不服,将熊孩子的特质发挥的淋漓极致。

不过今天之后,有人让她服气了。

那就是荣国府的二姑娘贾迎春。

一棒子拍不出半个响屁,逆来顺受到让妖精都怀疑起妖生了。

服了,真服了。

“荣国府的女人里,这位二姑娘一看就像抱错了的。”朱珠正在吃一块猪肉脯,一边说话,一边还拿手指在唐琅的针线活上捣乱。

她就想不明白了,这玩意到底有什么意趣,能将一只螳螂精迷住。

唐琅不以为意,一边配着线,一边看着自己手下的绣布。

黛玉能折腾,也会折腾。见唐琅对女红刺绣那么感兴趣,这位直接将旧年在扬州时,请洋画家画的一幅江南庭院的油画找了出来。

黛玉央着唐琅以这画为稿,绣一幅满墙绣。

一面墙那么大的。

然后将绣好的绣画挂在墙上,在画前面再弄个月洞门,再点个香炉在里面燃着......

黛玉这想法在唐琅看来还有几分意思,于是唐琅就上手了。

她是妖精,绣什么东西都比普通人类要快得多,往常的小件刺绣,跟本用不上多少时间,有这么一幅满墙绣,到是能打发不少时间。

而且国画讲究意境,油画却更加逼真。唐琅已经非常期待这幅满墙绣了。

“一个人能偏心到这种地步,也是活久见了。”黛玉面前放着个小花盆,一边拿了个银质的小花锄在那里松土,一边小心的不碰到土里面扭来扭去的两只小蚯蚓。“我甚至都怀疑过我那位大舅舅是不是老太太亲生的呢。”

不过后来想到如果贾赦不是贾母亲生的,他一定不会活到成年并且顺利继承爵位。

旁的可以怀疑,只这一点,真心不用再怀疑了。

唐琅劈着绣线回应黛玉这话:“听说那老太太之所以这么偏心贾政,一来是贾政一出生便养在老太太膝下,二来是有传言老太太当初怀贾赦时,先老太太,也就是老太太的婆母不但以老太太怀有身孕不能侍候爷们赏了几个妾室给她添堵,更过份的是先老太太的娘家侄女成了贾代善的二房姨太太......”

平时天天去给先老太太请安,然后借故亲近养在先老太太身边的贾赦。贾赦年幼,不是很懂事,因着接触多,也亲近那位二房姨太太。对于和情敌亲近的,吃里爬外的,胳膊肘往外拐的,又没长在她身边的长子,贾母能喜欢才怪了。

再有自古婆媳关系就没有太融洽的,儿媳妇不满婆婆,要么跟自己男人嘀咕,要么就只能跟自已的贴身下人抱怨。

婆婆不满儿媳妇,又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要么就是给儿子赐姨娘,要么就是叫儿媳妇立规矩,要么就是抱养儿媳妇所出的孩子。

先老太太将贾赦抱养到自己膝下,虽然没有特意在贾赦面前说过贾母什么不妥的话,但先老太太身边的下人以及那个她娘家侄女却没少在贾赦面前说贾母的坏话。

贾赦被他祖母溺爱的程度又不下于贾母溺爱宝玉,小孩子本就不懂得掩饰情绪,这一来二去的,贾母可不得将所有对婆婆,对妾室的不忿都迁怒到了自己儿子身上。

这若不是自己亲生的,估计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后来那个二房姨太太死在了生产上,就连她腹中的胎儿也没留下。先老太太一直知道自己这个儿媳妇看似贤惠却最是心狠手辣,这一次娘家侄女的死亡也让先老太太再不准备姑息她时,这位先老太太就先‘病死’了。临终都没见着她领兵出征的儿子......

黛玉和朱珠听唐琅将这些旧事尾尾道来,然后一边同情贾赦的遭遇,一边又对婆媳这种关系产生的惧意。

果然嫁人还是要嫁那种没有婆婆小姑的人家。

朱珠关心八卦,却不会去深挖其中深埋的因由。黛玉喜欢折腾,也爱听八卦,但她听八卦却从来都是在找可以折腾的切入点。也就只有唐琅会去想着事情到底是为什么才会走向这个方向。

......

话说回来贾母不得意贾赦,对迎春自是又差了一层。自打出了这么一桩事后,贾母原本还想着多怜惜一回迎春。怎知世事难料,又将那份稀少的舔犊情深收了回去。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像迎春这样懦弱的木头桩子,又是前程已经彻底绝了的,在荣国府这地界日子自是更加的艰难。

迎春身边的丫头,司棋和绣橘到是一直忠心耿耿的护着迎春,奈何迎春那奶娘如狼似虎,迎春自己又立不起来,到底吃了不少暗亏。

也不能说是暗亏,她吃亏都是家常便饭了。

迎春房里日用越发短缺,吃的喝的较探春等人而言几乎都是残羹冷炙,入冬后碳又不足,人直接冻病了。

这一病,缺医少药的,渐渐便有了厌世之心。

光这一点,黛玉就看不明白了。

你都有死的勇气了,为啥没有将所有人一起弄死的决心呢?

那些人对你不好,你也对自己不好?

怕是病的不轻。

已经不能更坏了,那就学学大太太放个刁,撒个泼也行呀。

╮(╯▽╰)╭

迎春是大房的女儿,贾琏是她亲哥,凤姐儿再如何也是她亲嫂子。若她能想到借势而为,想来在府中的境遇也不至于此。

可惜了,她用懦弱的方式将自己过成了又一个大太太。

然而人大太太比她强的是,这里到底是人大太太的家,而她只是府中娇客。

摇了摇头,黛玉觉得她这个有亲爹亲娘疼的人这么说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典型了。

史湘云襁褓之中失父母,香菱三四岁被拐子卖,晴雯那样的容貌绣工却是奴才的奴才,还有袭人,满腹心机卖身为奴注定了格局。

还有尤二姐,尤三姐,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却有个一心攀附权贵的妈生生毁了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

还有各种各样原因来到荣国府的其他姑娘,谁不是这样那样的身不由已。三春做为主家小姐,锦衣玉食的长大。学过琴棋书画,也读书识字的...其实要说起来,三春比旁人好太多了...就是都没摊上一个好爹。

“瞧着怪可怜的,这事到底也有咱们的原因在里面。真出事了,我这心里也怪不落忍的。咱们先看看,若是这样的处境将激出她身上一丝血性来,也不是坏事。若不能,帮她一把,也不过是抬抬手的事。”只是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

话落这里黛玉放下小花锄,洗了手,又叫丫头们将她那一年都不带碰几回的针线笸箩拿过来。

她摊上一个好爹,她要给她爹做点针线。

“姑娘快罢了吧,老爷说了,不叫您动针线。要什么只管吩咐人弄来使便罢。”风铃听到黛玉要针线笸箩还没回过神,等见黛玉用一双白嫩的小手笨拙的穿针引线时连忙上前拦住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仔细扎到手。”

黛玉一年也做不了几回针线,每次做的时间也不长,穿针引线的动作,一看就特别的笨不说,姿势都不专业。光看那架式,她的绣活就没人会期待。

不过林大老爷说了,做人不能不知足。

又要姑娘读书识字,又要姑娘女红刺绣,还要姑娘中馈掌事,相夫教子,哪怕是圣人也没这样全才的。

总之林大老爷说了,他闺女不需要学那些。

说是怕学多了,曲高和寡,没人配得上他闺女。

(→_→)

贾敏被这爷俩折磨得心力憔悴,最后也赖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与他们爷俩计较。

她也计较不起来。

如今黛玉想要给林如海亲手做点东西,被风铃拦了一下,然后在唐琅和朱珠嗤笑声中淡定的拿了两根丝光线准备打个络子给林如海。

风铃见黛玉要打络子,便再没拦着。

一时风铃去外边带着小丫头们做事,只留唐琅和朱珠在屋里陪黛玉说话。

风铃是黛玉房里的掌事大丫头,屋里院外的事情都归她管。

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私库人事安排。而黛玉一直亲近的唐琅和朱珠则是专业陪聊的。

分工...相当明确了。

等风铃又出去了,黛玉和唐琅朱珠又说起了荣国府的事。

当今压着贾政代笔的那份请罪折子一直没动静,贾政心里就像有只靴子没落地似的,天天七上八下的惦记着。

贾母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一时又觉得不是当今没看到那份折子,一时又想到是不是当今看到了折子,朝会上问了出来,知道与事实不符,这才罢了贾政的官?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房如今的态度很是贾母伤心。

贾赦和贾琏最近都没过来给贾母请安,连个理由都没给。

凤姐儿也没过来请安,不过却是推脱府中事务繁忙上。

邢夫人则是直接报了病,说是那日席上闪到了腰。

贾琮在外读书,迎春病得无人问津......

宝玉和探春到是天天在贾母跟前刷存在感,可惜并不能缓解贾母心中的焦虑。

王夫人还在大牢里,不过却没人再在宝玉耳边提起。袭人还巴不得王夫人多在里面呆些时日呢。

凤姐儿到是记得她那好姑妈,只却不敢对人提起。整个荣国府,除了凤姐儿便只剩下赵姨娘了。

赵姨娘不知道如果王夫人死了,贾政还会不会续弦。但若续了,那年纪最大也不会超过二十五。

花一样的年纪,又没什么劣迹坏名声,这样的新太太入府了,她们娘仨还能好?

赵姨娘用后脚跟想了想,还是觉得让王夫人这个太太好好的活着才是对他们娘仨最有利的局面。

因此赵姨娘还真的干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让人给王夫人送了驱寒保暖的冬衣和棉被,以贾政和宝玉的名义送的。另一件是便是请人好好的‘照顾’王夫人。

为怕王夫人事后不认帐,赵姨娘还叫人在她大腿根子附近弄了个刺青......

一方面是希望,一方面是深渊,以赵姨娘对王夫人的了解,她必然会好好的活着。

这样...就够了。

赵姨娘是个聪明的女人,否则也不会在荣国府这样的地方,先后生下一儿一女,然后还活得那么滋润。

她猜测这一次太太奶奶们集体发‘酒疯’,最后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各家自扫门前雪。

朝.廷再不管的。

也正如赵姨娘猜的那样,当今没看女人那场,他脑子里都是男人那场精彩大戏,朝中倒是有人提出女人们如何如何,不过却被当今直接骂了回去。

想用那帮后院女人来转移朕的注意力,那你们是打错了算盘。

朕...绝不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