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93节(1/1)

死的那个可是贾敬呀。

东府的敬大老爷,其父贾代化与贾代善是嫡亲的堂兄弟,贾敬与荣国府这边同宗同族还没出五服的近亲呢。

贾敬一去,不说贾琏这一辈要服孝,便是荣国家的两位老爷也是有孝在身呢。

这,这,宝钗已经不能言语了,她左右看看,视线最后对上了黛玉。

宝钗之前见过黛玉,并不觉得陌生。今日也未曾过多打量她,如今再看她,却发现黛玉今日这一身清雅的装扮,真真是喜事丧事皆宜。

虽然聪明如宝钗有一瞬间脑子里蹦出了黛玉早就知道贾敬会死的想法,但转瞬间便又将这种不靠谱的想法抛出脑后了。

这怎么可能呢。

宝钗还在想着她们娘俩继续留在荣国府里跟着荣国府的人参加喜宴好不好时,当丫头来回‘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夫人’到了的时候,想要撒丫子颠的心瞬间占据了整个心头。

要不要这么嚣张呀?

宝钗进京城多时,京城里的一些事情也都派人去打听过。前日收到荣国府的请帖后,宝钗还叫人着重打听了一回荣亲王府的事。

荣亲王如何口碑风评,荣亲王府后院诸女眷又都是什么出身来历。

宝钗可是清楚记得那荣亲王正妃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大人家的姑娘。

荣国府庆祝自家姑娘成了人家侧妃,还巴巴的将人家正妃的娘家妈给请来了。

你们这是要上天吧?

并不是荣国府的人嚣张,而是一来荣国府还在懵逼中的想着这些人不自请来是不是想要给她们来个下马威还是有旁的想法。

二来就是黛玉充分的发挥了妖精的狡诈,用借寿这事干扰了荣国府对贾敬去世的关注和理智,并且又极好的控制着时间和火候,让贾母一干人的心思只在借寿和宴席上打转。

宝钗在心里评估了一回两家的实力后,怕张贾两家斗起来,她们薛家被殃及池鱼。于是不动声色的退到了屏风后面,然后小声对贴身丫头莺儿这样那样的吩咐了一番不提。

等莺儿离开正房,宝钗又在屏风后面等了一回,然后看着她母亲来到屏风后后,想到她母亲有时候并不愿意听她说实话的,便小声又快速的对她老娘说道,“刚刚家里来人了,贝姨娘动了胎气,请咱们家去呢。”

关系薛家子嗣又是那么个光靠做梦就梦到有大来历的孩子,薛姨妈一直很重视。只是今天来了那么多大人物,多好的机会呀。

要是错过了那可就真的错失了良机,所以薛姨妈犹犹豫豫的不想走。

“妈妈糊涂,大姐姐成了侧妃,当今又病重,将来或许可期。若大姐姐能更近一步,介时只凭咱们家和姨妈,大姐姐的关系,还愁什么呢。退一万步讲,就算大姐姐没能进一步,咱们家与府里也是实打实的关系。贝姨娘腹中着实要紧,和那孩子相比今日错过了,又算得了什么......”

薛姨妈耳根子软,这会儿王夫人不在跟前,又被宝钗一顿下血本的神忽悠,还真听进去了。

“那我去跟你姨妈说一声。”

“不可。”宝钗说完这两字便知道自己态度有些急切,然后连忙解释道,“今日是姨妈的好日子,本就心里不痛快了,再说咱们家的事,再让她心里惦念。要我说,咱们悄悄的离开,只悄悄的说与鸳鸯和金钏,等回头老太太和姨妈问起来了,再回一句也不迟。”

薛姨妈一听这话,也就同意了。然后娘俩就悄悄的从荣禧堂后院退出来。又叫了莺儿去悄悄的跟鸳鸯和金钏说一声,便朝着停马车的地方走去。

宝钗机敏觉得情况不对,直接带着薛姨妈,叫上薛蟠直接以家里那位甄英莲的肚子说事撒丫子颠了。

宝钗一动,黛玉就让人盯着了,等薛家三口带着人悄悄离府后,黛玉收回视线的同时,不得不感慨多好的人类女娃呀,远离贾家后智商都再次发育了。

黛玉本就是来看热闹的,这会儿谁走她都不想走。于是拿着帕子,半侧着身子和贾母坐在一张榻上,小脸上全是懦弱不安以及娇怯怕生的样子。

将一个胆小,怯懦的小姑娘形象表现的淋漓极致。

贾母虽然觉得黛玉今天无比的怪异,但今儿一下来了那么多计划外的客人,贾母也顾不上她了。

于是由着黛玉这般作,适时的将黛玉介绍给来客。

相较于暗示来客黛玉胆大妄为,害她被人误会害了贾敬等事,贾母更关心那些人到底来啥来贾家。

贾母想知道原因,张夫人等人比她更想知道贾母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为了不叫荣国府知道,也不叫收到请帖的人另生枝节,黛玉替荣国府发的那些请帖都是昨儿下晌送到各府去的。

收到请帖的张夫人,气得直接摔碎了一套珍贵的茶具。

想到一个侧妃的娘家都能这么嚣张,张夫人便想到自家闺女怕是在那王府过得极不顺心。

心疼亲闺女的张夫人气得心口疼,一边派人去查证荣国府是不是真的要开宴席,一边又由着儿媳妇请来的太医仔细诊了一回脉。

等知道荣国府确实是明日开宴席后,张夫人又派人去荣亲王府打探消息。

想看看她闺女咋样了。

和张夫人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其他几位侧妃的娘家。

般般都是侧妃,为啥他贾元春就这么得宠。

没错,就是得宠。

若不是得宠,娘家能嚣张到一勺烩的程度?

荣亲王妃正带着府中一干女眷抄经礼佛呢,各家各户派去的人,都是送完请帖又急忙跑过来赶场的朱珠站在门口帮着应付的。

免费的那种。

这年头越是有身份,就越重视虚礼规矩。想要上门问问情况,因没提前下帖子,主子不好上门,只好打发府里得用的下人跑一趟了。

所以这些下人不管是哪一家的,都被一脸得势小人嘴脸的朱珠打发回去了。

被打了个没脸,下人们回来自是如实说了。越想越气的王妃和侧妃的娘家们,想了一夜到是输人不输阵的都打起精神雄赳赳气昂昂的来赴宴了。

这些人家的马车陆陆续续驶进宁荣街,然后便都笑了。

来赴宴的,都不是那种来之前不打听人家家世的。宁荣两府的关系便是送鹤事件之后没打听,这次接了请帖也是要打听一回的。

宁国府与荣国府嫡枝近亲,两府大门对大门,比邻而居。

这会儿一家灯笼牌匾都挂了白布,就连门口的下人腰上都系了白腰带。可见这府里是出了丧事。

而另一这门口大红灯笼挂了得高高的,门房的下人全部一脸好奇的看一眼宁国府,再左右看看是否有来客。

一水的新衣服,喜庆又华丽。

两边情况这么一对比,旁人都在想着荣国府不讲究以及可以从这件事情要做点什么文章。

而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大人家的夫人,都在心里默默的替她家老爷们草拟弹劾的折子了。

不管怎么说,今儿这场席面,她必须得吃上。

带着这种心情入府的张夫人,笑容都真诚了几分。

笑着与贾母打招呼,又与邢夫人互相见了礼,便坐在那里等着王夫人给她行个礼了。

王夫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了,她脑子再进水也知道这位是谁。

人家闺女是正妃,她闺女是侧妃。

话说,她为啥来?

为啥来?

好气哦,还得微笑。

╮(╯▽╰)╭

这些夫人们讲话,通常都是说三分留七分,然后再来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

说话从来都要拐个‘山路十八弯’,少拐一个弯都生怕掉了自己的身份。

于是这些人就齐坐一堂,也不说你为啥来,你为啥请我来,东拉西扯的就是不往正题上靠。听得坐在一旁的黛玉都无聊的要死。

这么说话,都不累的吗?

累不累的,也不能表现出来。总之就是说吧说吧,然后就坐在那里等着看贾家还能请来什么身份的人以及坐等开席吃席面。

女眷这边,史家的两位候夫人也是一脸恍惚,两人对视一眼想要提醒老太太守制的事不是小事。

可惜越想悄无声息的提醒两句,这来的人就越多,最后这两位便真的绝望了。

爱咋咋吧。

“原来这是通州转运使林大人家的姑娘?怪不得这么精致。”张夫人笑容可掬的看向黛玉,可那眼底却没有丝毫笑意。“老太太真是好福气。”

“张夫人过奖了,这孩子不过比旁人长的略齐整些。”贾母笑着说完,又对着众人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笑道,“我这个玉儿呀,都被她爹娘宠坏了,性子最是淘气。胆子也大,再没什么事是她不敢做的。好在年纪还小,过几年说不定便好了。”

黛玉垂下眼眸,思绪飞快转动。

按一般人类套路,对待父母健在的外姓小辈,不是都要不要钱的多夸夸吗?

为啥这老太太要这么说?

败坏她名声,让她嫁不出去?

好毒的心肠呀。

.

自认明白贾母是什么意思的黛玉,先是震惊的看了一眼贾母,然后一脸迷茫,最后似是想到了什么了小脸瞬间变白,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最后为了不叫人看到她在这样的日子哭泣流泪,还将头垂下,让眼泪悄悄的往下落。

朱珠斜了黛玉一眼,这演技她给满分。

至于旁人,尤其是贾家人大多还没注意到黛玉这番表演,不过在其他旁人的看过来后,也不由将视线对上黛玉。

然后默默流泪的小可怜成了全场关注的重点。

张夫人会问起黛玉,不过是因为黛玉实在长的精致好看,心忖这个坐贾母身边的小姑娘应该是贾家的姑娘。想她都这般容貌,王府里的出生就出名的贾元春又是何等惊艳。

顺嘴的问了一句,听说是林家的姑娘时,虽然还在想着贾元春何等绝色,是不是仗着好看就给自家闺女气受,但转眼间却因为贾母对黛玉的评价收回了心神。

这么说话,这真是亲外祖母?

假的吧。

看到小小年纪的黛玉可怜巴巴的哭起来时,张夫人又想到了她可能正处在水深火热里的王妃闺女。

哎呦,可心疼死我了。

“老太太说笑了,我看林姑娘便是极好的。”张夫人深吸一口气,笑着对贾母说道,又对黛玉招手,“好姑娘,到我这来。”

黛玉闻言猛的抬头,眼睛里似有霞光飞过,然后转瞬又黯淡下来。

“外,外祖母,玉,玉儿可以过去吗?”声音又娇又怯,像是吓怕了胆子一般的懦弱惊恐。

贾母低头看黛玉,双眼微微眯起,眼里狠戾之气扑面朝黛玉袭来。

黛玉明显的哆嗦了一下,用带着哭腔的小声音一边摇头一边受惊过度的哭求,“外祖母,我我害怕,我想回家。你叫人将我带来,我爹娘还不知道呢。”

贾母:......

众人:......

这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