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85节(1/1)

再一个,她房里除了两个化形的妖精外,还有不知道从哪里溜达回来,变成一只竹叶青小蛇团在她身上猫冬的柳尨。

这位哪怕成了蛟,蛇的天性也难改。

将柳尨牌竹叶青放到衣襟里,然后黛玉抱着手笼听朱珠说八卦。

以前是人的时候,她还听说过一个故事,叫农夫与蛇。

当时还觉得那农夫好蠢,如今...不提也罢。

这个冬天农夫与蛇的故事不但发生在黛玉和柳尨身上,还发生在了宫里。

不过就像柳尨不会咬黛玉一样,宫里那个也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

元春出手了。

几天前,当今在宫里开了家宴,皇子们都被他们的老子叫到了宫里。

宴后,元春碰巧与有些‘醉意’的荣亲王相遇了。

总之就是天雷勾动地火,负责小佛堂事务的元春就在小佛堂不远处的一处无人宫殿piao了一回皇子亲王。

要让元春说说事后感觉。

元春只能说忒特么刺激了。

一方面是荣亲王的久经沙场,一方面是怕人发现的那种紧张刺激。

元春是真的不想一辈子都守着小佛堂过日子了。

她之所以会出手,还是因为她得到消息,说是她的亲舅舅伤了。

荣国府已经不能给她提供更多的帮助了,她能依靠的除了她自己就是亲舅舅王子腾。

王子腾接管西郊大营,本来对元春对王家来说都是好事。但奈何,好事多磨,王子腾实在受不住几个皇子的拉拢和威逼利诱,他又看不出当今会选择谁继位,又是谁都不能得罪的情况下直接向当今请旨去剿匪。

这一去不要紧,直接被流箭伤着了胳膊。

那箭头上有毒,而且还是剧毒。为了保住性命,王子腾也算是有决断的了,直接一刀砍掉了受伤的胳膊。

失了一臂,又失血过多的王子腾,虽然剿匪有功,但到底错失了许多东西。

王子腾昏迷不醒,也就没人知道这一箭到底是偷袭的土匪射中的,还是从王子腾身后的方向射来的。

宫里的消息,只要你肯用心,总比宫外的快一些。王子腾的好坏又事关自己的前程,元春自然更关注这类消息。

于是在王子腾尚未回京之时,元春便得到了消息。

不是什么好消息,这还不打紧。让元春惊恐的是宫里隐隐有放宫女出宫为当今祈福的消息。

王子腾这样,荣国府又那样,她还剩下一个通州转运使的亲姑父,可这位姑父的女儿在他们家出了事,世人都知道这关系没那么亲密了。

这样还罢了,可她那有病的母亲,私德有亏的祖母都成了让元春心惊的存在。

出宫的名单...她的名字怕是会在最前面。

元春不能出宫,也不想出宫。如果出宫,她这些年的苦心隐忍又算得了什么?

出宫后,她这个年纪,再加上她的家世和家里的名声,哪怕是像大伯母邢氏那样与人做个继室,怕是也挑不到好人家。

如今看来,荣国府的大伯母邢氏,宁国府的珍大嫂子尤氏,当真好命。

咬了咬牙,元春闭上眼睛再睁开,最终下了决心。

既然她不能等到新帝继位在出手,那就碰碰运气吧。

赌一场,成了皇妃着黄袍。输了,如今的她也没什么输不起的。

更何况,她是什么人,荣国公的长孙女。哪怕再落魄也不是贩夫走足,凡夫俗子可以肖想的。

......

于是就在这种自视甚高,破釜沉舟的勇气下,元春选择了荣亲王......

还别说,红楼里就有一个定律。那就是皇位的选择权从来不在当今皇帝手里,也不在哪位皇子亲王手里,而是在元春的手中。

元春piao了谁,谁就可以当皇帝。执掌天下,坐龙椅,然后让他的女人回家省亲熬干娘家。

╮(╯▽╰)╭

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天选之子’的荣亲王,抚着额头很是头疼。

当真真心疼,假头疼,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王子腾前脚出事,后脚消息就传进了宫里和各个王府。

消息灵通一些的人家几乎都知道了。

当然,像贾家那样喜欢自娱自乐,关起门来算计算计自家亲戚,刻薄刻薄自家闺女的人家是不会对这种时事新闻感兴趣的。

不过像王子腾所在的王家,人家倒是对这事挺上心的。可惜王子腾的亲闺女正在礼佛表孝心,王子腾的太太正在闭门谢客,跟着王子腾去剿匪的家仆还在侍候不能离人的王子腾。

她们想知道,也没途径。

于是元春收拾了东西消消的进了荣亲王府的消息,也同样被这两家人屏蔽了。

荣亲王若是在今天之前和元春有了什么首尾,说不定还得让人觉得他是先下手为强。可在王子腾出事的当口来了个最难消受美人恩,到是让荣亲王没那么扎眼了。

元春进荣亲王府时,除了她自己的行李,就只带了自小侍候她的抱琴。

主仆两个被安置在一个极小的院落,荣王妃按着庶妃的份例安排没名没份进府的元春。

四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四个粗使嬷嬷以及两个内院行走的小太监。

好多年没这样待遇的元春其实还是满意的。不过进了荣亲王府,元春首先想到的就是名份。

在王府里,正妃,侧妃都是上了玉碟,皇家承认的名份。而庶妃,叫的好听,但实际上却不是什么妃。

按普通人家的叫法,其实就是比姨娘低,比通房丫头高的女人罢了。

这样的身份,元春能甘心吗?

自然是不能的。

可不能甘心的同时,元春却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筹码可以让荣亲王升她的位份。

元春没想到的是,荣亲王心机深沉到了何等程度,他想要的侧妃位份已经就在眼前了。

王子腾剿匪有功,虽伤犹荣。

虽然没了一只胳膊,但只要人活着,西郊大营的兵权就不会旁落,也许还会有更大的收获也未可知。

用一个侧妃之位来个雪中送碳,于他来说,绝对不亏。

西郊大营有荣亲王的人,早在王子腾刚刚受伤的时候,荣亲王就收到了下属的飞鸽传书。

宫里为什么会传出放宫女出宫祈福,元春又为什么能算计到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深宫里的皇子亲王?

这宫里,没谁是傻子。

当然,傻子也不会活到现在。

(→_→)

自打元春入了王府,荣亲王那两日便都歇在元春房里,随后也赏了些重贵之物与她,让元春彻底在王府后院站住了脚。

第三日,在王子腾还未回京城的时候,荣亲王亲自去礼部给元春请封侧妃。

因荣亲王府本就有个空缺,这一次的请封非常顺利。

也不需要什么圣旨,只是礼部走了一个程序,元春就收到了侧妃大妆的相应物件,也叫荣亲王后院那些惦记侧妃位份的其他女人彻底炸毛了。

姐妹们,打死这个摘桃子哒~

.

荣亲王的人暗中护送王子腾回京,也帮王子腾挡了不少暗算。而这个时候,荣亲王后院的硝烟尚未弥漫时,荣亲王家真心向佛的荣亲王妃却破天慌的下了一道命令。

那就是为当今祈福,府中所有姬妾不得外出,不得见外人,全部戒斋沐浴为当今抄写佛经。

荣亲王妃自己向佛,却从不会强迫旁人也跟她一样向佛。她觉得心不虔诚,是对佛祖的最大亵渎。

可如今竟然破天慌的来了这么一出,着实让人费解。

元春在宫里的时候,只知道荣亲王妃向佛,却不知道这里面还有那些事。

抄佛经就不能侍寝,不能侍寝就不能生孩子。

所以一进府就要抄佛经,这事让元春很反感,不过见后院诸人都消消停停的抄起了佛经,元春便只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戒斋沐浴认认真真的抄经书去了。

不过元春抄经书了,却不代表她的贴身丫头抱琴也需要跟她一道抄经书。

而且主子不能出府,见外人,但丫头下人却可以。

这不,就在黛玉抱着黑心小蛟兴致勃勃的听朱珠八卦的时候,抱琴奉元春的命令带着两个丫头,一个太监回荣国府了。

抱琴还带了元春的一封信回去的。

抱琴一回去,自然惊了动人。然后荣国府的这些主主仆仆才知道府外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王夫人踉跄的扑到抱琴跟前,一双浑浊的眼睛发生闪耀的光芒。

“......夫人安,侧妃娘娘与府中一干女眷奉王妃令为当今闭门祈福。侧妃娘娘说了,多年不见太太和老太太,心中甚至挂念,如今她出了那地方,以后娘们相见便方便许多,还请太太和老太太珍重自身,切勿挂念......”

在王夫人看来,元春如今虽然是侧妃,但这身份也已经高到可以为她撑腰了。转头看向凤姐儿和邢夫人,王夫人的眼底都是得意。

张嘴想要对抱琴说些什么,可看了一眼跟在抱琴身边的两个丫头和那个小太监,王夫人不想给元春丢脸,只好闭上眼,一脸欣慰的对抱琴点头。

当今病重了,闺女进王府了,闺女大年初一最有福气,闺女赶明儿就是皇妃了。

想到这里,王夫人眼底储起了一行泪,心酸,欣慰还有期待,让人看了心里还挺感动。

王夫人是感动了,凤姐儿却是不敢动了。

凤姐儿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得抓紧时间生下儿子了。没有儿子,荣国府到底是大房的还是二房的那还真的说不准了。

凤姐儿是知道府里对元春抱了多大期待的,只元春后来进了宫里的小佛堂后,凤姐儿那里就少了几分顾忌。

她本来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到了荣国府,成了琏二.奶奶,管着一府的琐碎家事,看着威风,她也享受这种威风。

但二房在府中的地位,老太太的偏心以及二太太和宝玉的存在都是凤姐儿心里的一根刺。

她一直在等那个机会。等着将二房踩在脚下,一人独大的机会。

然后当她以为机会来了的时候,老太太还不死了,越活越长寿的架式。元春也从宫里的姑姑成了王府的侧妃娘娘......

凤姐儿不动声色的转头看邢夫人,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婆婆会不会也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