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70节(1/1)

林如海并没有全然相信贾敏的话,准备派人回京城再打听一回。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二合一。

第66章

林如海对贾家早就失去了应有的尊重, 早前还能顾忌亲戚情份,但那一出接着一出的破事闹出来后, 林如海直接收回他对荣国府最后的一点的敬意, 开始以一个林家家主的身份对待荣国府。

林贾互为姻亲, 为了妻儿的体面,这是无论如何都改不了的事实。

那么时刻关注贾家动态就成了林如海当前唯一能做的事。

他精心挑了几个林家的家生子不动声色的送进荣国府去当差, 荣国府从根子上就烂了, 他本以为会费心功夫, 没成想些许银两竟然就解决了。

林如海不禁摇头,人家有那么多银钱贿赂你了, 干嘛还要进府为奴呢?

其实根里究竟如何林如海心里也明白。

这些管事的下人之所以那么轻松的就将人放进去, 无外乎就是对主家不上心,以及见利忘义罢了。

看到贾家这样,林如海对林家下人更是进行了一次次过筛子似的筛选, 不说全部忠心, 但也一定不能像贾家似的, 闭着眼睛都能找出个吃里爬外的。

说起下人来,林家虽然也有不少下人,但贾家下人多到让林如海咂舌。前儿偶尔算了笔帐,竟发现贾家一年里光是所有下人的支出开销就是主子们的三四倍。

林如海之前听黛玉说过,贾家的姑娘一个月就二两月钱,一季几套衣服,几件首饰。

姑娘们的这种待遇,对林如海这个溺爱孩子的人来说, 非常的不理解。

二两银子,够干什么?

是,普通百姓家里,一年也就十几二十两银子的开销。可在他们这样的人家,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都不够他闺女买两回零嘴的。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林家养姑娘还跟贾家不一样的是姑娘并不是圈养的。

黛玉只要带足了人,出门前跟贾敏支会一声,就可以出门逛街,庙里上香,或是参加个官员家里姑娘的小茶会。

这出门和不出门的区别就在于花销上了。

早两年,林如海就背着贾敏悄悄给黛玉置办了两个铺面。不大不小,地段也好。租出去一年没有一千两也有八百两银子的租金。

再加上贾敏定给黛玉的每月二十两银子的月钱,以及林如海隔三差五补贴给他闺女百八十两的买花钱,这些银钱加起来,不管黛玉能不能存下来,到是手里富余的紧。

而且在林家,黛玉想要吃什么,就叫灶上的人做什么?哪怕黛玉一时想不起吃什么,灶上进了新鲜食材都会打发嘴巴利琐的丫头过来说一声。

像在贾家小主子想要吃点什么,去厨房单点都得先将赏银送到位了才行的事,在林家...哼,谁敢这么对黛玉,贾敏就能将那人活生生炖进锅里去。

别说贾敏心狠,要知道她毕竟是贾母的亲闺女。龙有逆鳞,触之必死。而黛玉之于贾敏便是那片逆鳞。

她能打能骂,怎么都行。换了旁人,就是林如海都不行。

黛玉不差钱,手里便散漫的紧。贾敏因此还当着林如海的面说过黛玉两回,还特意削减过黛玉的月钱,不过林如海却觉得姑娘家大大方方的,不因为那一角半银的计较才是他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应该有的尊贵。

你说勤俭度日,持家有道?

这跟他们林家姑娘有什么关系?

林家也是列候之家,家里底子厚着呢。

而且自古有爵位,有功名的人家是不用上的,积攒的财富,便是薛家最鼎盛的时候也多有不及。

毕竟薛家再如何豪富,做生意需要打点,生意成了还得上各种税,这还不算马失前蹄赔了的时候呢。

林家自来人丁单薄,几代单传,只有娶媳妇的,没有嫁闺女的。

这一来,几代林家主母的陪嫁,钱生钱,利生利,岂不是全都攒了下来。

当然这也多亏了林家上上下下几代人就只出了黛玉这么个有败家子倾向的姑娘。

养儿子真比养闺女省钱多了。

黛玉这代,林家才有两根小苗苗。黛玉又是贾敏亲生,林如海期盼许久,疼到心尖尖上的心头肉,一应吃穿用度,便是那不受宠的宗室子女也比不得的。

贾敏是贾母嫡出的国公之女,王夫人都得承认贾敏当初在家时娇生惯养,何等尊贵。

要知道贾敏再受宠,贾母还有亲生儿子呢。

可到了黛玉这里呢,贾敏用她出阁前的标准疼她闺女,这就已经够可以的了。贾敏没有儿子,就只有这么一个嫡亲的闺女,她不得比当初贾母疼她时更疼黛玉?

所以明面上贾敏‘刻薄’亲闺女,实际上,衣裳首饰,各种散碎银子见天的往她闺女房里搬。

只不过是当着林如海的面,说一套做一套。完事更引得林如海偏疼黛玉罢了。

林家的条件在这里摆着呢。所以林如海哪怕知道他闺女的生活标准有些高,也没舍得‘亏待’他闺女。

但威威赫赫的荣国府那般穷养姑娘,富养家奴,就忒让人一言难尽了。

这话说远了,只说林如海安排人去了荣国府,一来能提前知道些那府里的消息,二来也是为他妻儿再去那府留个人手,以免受了欺负,再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真不知道是林如海将荣国府想成了龙潭虎穴,还是对他妻女有了什么错误认知。

╮(╯▽╰)╭

按照林如海之前的安排,今日在荣国府发生的事,如果黛玉没有吃亏,也与林家没多大关系,那么最快也要明天上午才能传回来。

这会子黛玉带着惜春往通州来,林如海又想要尽快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派人回京城去接收消息。

快马加鞭,说不定天黑前就能赶回来。

.

林如海这个一家之主对于收养个小姑娘给自家闺女做伴这事并不怎么当回事,只要那小姑娘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林如海便也随她去。

如果这姑娘真有不妥之处...既有断绝父女关系的契书在,林如海完全可以给她找对新父母然后远远的打发掉。

和林如海理智的想法不一样的,贾敏对惜春还有些情份在。这会儿在得了林如海的同意后,便着人去收拾院落,安排侍候的下人了。

说起这个,贾敏又对贾母有些微词。再怎么样也不应该光着身子打发人吧。

养了那么多年,光是这一次,再多的养育之恩都没了。

唐琅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艺术的修饰和加工,于是贾敏又误会她老娘了。

以为贾母气急到了不顾姑娘家脸面作贱/人了呢。

天知道这些事情,贾母那里还丁点没顾上呢。

惜春那些奶娘丫头六神无主了小半日这才猛的想起来什么,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又瓜分了惜春留下来的东西从宁荣两府最近的角门跑回了东府和自己家。

所以哪怕是时过境迁,老太太都不一定能知道什么。

亲疏有别,贾敏不可能像安排黛玉那般安排惜春。但贾敏却可以做到让惜春在林家的待遇不输她在荣国府时的。

现做衣裳打首饰已经没时间了,贾敏直接让人去了黛玉的院子,找了几身黛玉没上身的衣裳后,又将之前下官和各种商家孝敬的衣料首饰挑了些送到给惜春收拾出来的小院。

大丫头两人,二等丫头二人,针线绣女一人,以及四个小丫头,两个粗使婆子。最后再将黛玉的教养嬷嬷米嬷嬷调了过去,惜春的小院就完活了。

惜春的院子在黛玉院子的边上,两姐俩挨得近近的,也好一起做伴。

至于为什么要将黛玉的教养嬷嬷拨给惜春...贾敏也是用心良苦。

惜春性子到底如何,是不是真如她所看到的那般,还是个内里藏奸的,有这么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盯着,她多少也能放些心。

再一个,自家闺女什么样,贾敏忒知道了。教养嬷嬷教的那些规矩她到是学得极快,很多东西不用说二遍就能举一反三,可就是这样才让贾敏一时欢喜一时忧的。

将人拨到惜春那里,姐妹俩一起学规矩说不定对黛玉来说有个好的影响。

“......四丫头住在府里时的份例就跟姑娘一样,等人来了,叫针线丫头紧着做几身衣裳出来。”

林家就几个主子,贾敏又给各房专门挑出来针线丫头,所以主子们的衣服都有专人做,专门负责。而房里其他的一些针线,像是帘幔,床帐一类则是二三等丫头们分摊着做。

“是。”新提给惜春的大丫头杏绯认真记下贾敏的吩咐,不敢有丝毫轻视。

这既将来家里的姑娘,不但是太太的娘家侄女,还是他们家大姑娘领回来的,稍有怠慢,再惹恼了大姑娘...杏绯一想到这里,更是用心不敢懈怠。

贾敏想了想,没旁的吩咐了,便叫人下去了。

看了眼座钟,贾敏皱眉朝外看,按理说,这会子应该到家了,怎么还没到。

此时黛玉一行人刚进通州,洽巧在街上看到一家胭脂铺子开张,于是黛玉便拉着惜春去挑胭脂水粉了。

女妖精都觉得逛街消费特别开森,人类的崽子应该也是这样吧。

一个时辰前,惜春大哭了一场后,神情恹恹的。黛玉巧笑嫣然的将朱珠拿出来的小匣子递给惜春。

然后示意朱珠编段故事。

惜春一脸莫明的接过小匣子,发现里面只有三样东西。

一块雕着佛像的玉坠,一只捏在手里就能知道重量的空心镯子,还有根竹节簪子。

“敬老爷说这三样东西是姑娘的亲生父母特意留给姑娘的。”

“亲生父母?”黛玉和惜春猛的抬头看朱珠,异口同声的问道。

“嗯。”朱珠郑重点头,“姑娘其实并不是宁国府的嫡亲血脉,而是荣国府的表姑娘。姑娘的生母是已逝荣国公的庶女,咱们太太的庶妹。因老太太没有容人之量,所以那姨娘和姨娘所出的姑娘一直悄悄的养在外面。当初老国公没的时候,姨娘便殉了。姑娘的母亲便由敬老爷照看,养大后许给了一位书生。

后来朝里出了事,姑娘生父受了牵连。姨太太闻之噩耗,生下姑娘后没多久也难产没了。因姑娘的生父对敬老爷有救命之恩,又知晓姑娘并无其他亲人,便将姑娘抱回府了。不过姨太太临终前殷殷哀求敬老爷等姑娘长大了,就将这三样东西交给姑娘,说是这三样东西是姑娘的亲生父亲亲手为姑娘做的......想来不是留做纪念便是另有深意。”

黛玉一脸‘你都牛屁坏了’的神情看朱珠,妖精就是妖精,竟然还能编出这么一出莫须有的戏来。

好好的贾家长房嫡枝,硬是铁证成了一表三千里的。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能叫惜春心里好受些。也彻底对贾家断了念想。

也挺好哒。

惜春头一回听到这样的‘隐情’,整个人都傻了。

原因父亲不要她,无视她,是这个原因吗?

原来她也是有父母的孩子,也是在期待中出生的...鼻子又开始泛酸意,眼泪又开始在眼框里打转。抬头看黛玉,惜春嘴角带出一抹笑,哪怕现在她仍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心却暖了回来。

刚刚心间悄然竖起来的冰墙像是遇到了熊熊燃烧的烈火,瞬间化得干干净净。

像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温暖又幸福。

惜春拿起这三件东西认真又虔诚的看了一会儿,然后便发现这三样东西的秘密所在。

一一打开机关,惜春一共得了十万两银票一张,一万两银票两张,一千两银票三张,总共十二万三千两银票。

黛玉眼神闪了闪,一脸感慨的说道,“真是舔犊情深呀,这怕是姨妈和姨父给妹妹留下的全部家产了呢。得,将来的嫁妆都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姑娘们二两月钱,大丫头有一两月钱,有一吊钱的,小丫头有五百钱,八百钱的。

一个主子又配了那么多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