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65节(1/1)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

第62章

“什, 什么东西?”

黛玉眨眨眼, 让自己看起来更纯良一些。“骑马要马鞍,骑鹤要鹤鞍呀。订做个工精致些的, 要不然配不上我外祖母的身份。”黛玉这黑缺德草长年受到黑心蛟和各路无德妖精的影响,良心直接坏掉了。

今儿老太太故意装病这事,黛玉就很看不惯。

你闺女都被你折腾小产了, 你咋还能心安理德的作呢。

问问你闺女啥情况,来个小小的愧疚忏愧还能耽误你驾鹤还是咋的?

既然喜欢作, 那就别怪草顺水推舟了。

哼!

鹤鞍 ?

风铃腹诽了一句:难不成您还要给老太太逮个鹤骑不成?

想到富态的老太太骑在纤细的鹤身上, 挥舞着小马鞭一路狂奔的画面, 风铃哆嗦了一下,画面美的她都没眼看。

可饶了那可怜的鹤吧。

╮(╯▽╰)╭

黛玉才没管风铃一脸惊怵的在想什么呢,催着她去研墨,黛玉圾着鞋一脸小坏笑的画了一张工笔画。

画好了,黛玉又做了几回调整, 直至自己满意了才放下笔。

鹤这玩意,派人去抓有些困难, 于是黛玉一口干了小玉碗里的热甜汤, 拿着图纸小跑着去了朱珠和唐琅的房间。

朱珠正在房间里织网, 她来人间这么长时间仍旧不喜欢睡在人类的床上。于是每天都会在房间里织上一张网, 将自己吊在网里睡。

唐琅将两前手变回原形, 正拿着磨刀石有一下没一下的磨着。

黑色的前爪被磨出了一道锋利的光泽,不过这位仍是觉得还可以再精修一下。

就像人类女人的指甲那样,可以有个漂亮又锋利的线条。

黛玉跑进来, 对着二人一顿软磨硬泡,朱珠看在黛玉拿出来的孝敬份上答应帮忙抓着野鹤回来。

至于那个类似马鞍的鹤鞍,则由同样收了贿赂的唐琅用妖法变出来。

转天,两样东西便都得了。黛玉叫朱珠先收着,赶明儿到了日子她要用。

朱珠挑眉看黛玉,黛玉连忙凑过去在她耳边小声嘀嘀咕咕了一回。话落黛玉在朱珠撇嘴不屑的目光下,淡定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

贾母这病蹊跷极了,白天只要不困就闭不上眼睛。困极了,眼皮自然而然就闭上了不说,几十年没打过的呼噜也打得跟打雷似的。

轰轰作响。

一连看了好多日的大夫,又请了张道士,各路佛爷神婆做了一场又一场法,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好在她这毛病只是她自己的烦恼,不像王夫人...贼扰民。

贾母不是傻子,她是那种人老成精的典范。

她回忆前因,发现当时发病时,她正好在装病,正装昏迷呢。得了这么一个不能闭眼睛,睡觉还打呼噜的怪毛病,几乎是杜绝了她以后装昏迷可能了。

那么问题来了,她为什么会得这样的毛病呢?

这跟林家,跟贾敏,跟黛玉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想不明白,但贾母却觉得一定脱不开干系。

贾母是认定了王夫人得这个怪病是贾敏做的手脚。可是当自己也开始得了怪病时,贾母又否认了这个想法。

不为别的,自己的女儿自己了解。

再对自己这个亲生母亲心生怨怼,也不会如此作为。

哪怕是...掉了个孩子。

林姑爷是一介书生文臣,这样魑魅魍魉的手段,不会是他的手段。排除姑爷和女儿,剩下的,唯一有可能对她动手的就只有她的外孙女黛玉了。

只贾母一想到这里,又觉得不太可能。

那孩子的任性又张扬,好听的话,难听的话,调皮捣蛋的事,都可着她的性子来。

这件事情若是她干的,她怕是早就得意洋洋的站出来,生怕旁人不知道了。

贾母这么一想,直接将林家的嫌疑排除了。

排除了林家,贾母又耸拉着一双垂下来的眼皮,不受控制的瞪着大眼睛开始想她和二儿媳妇王氏共同得罪的人。

只想到这里,贾母便自以为知道这了件事情是谁下的黑手。

她大儿子的继室,她的大儿媳妇邢氏。

她和王氏这些年可没怎么善待邢氏呀。

想到邢氏不动声色的给自己留的那条退路,贾母就更相信这件事情是邢氏干的了。

至于为什么会选这样的时机,怕是也有混水摸鱼,混淆视听的打算。

贾母费了很大力气才眯了眯眼睛,完事累得眼皮都抽了回筋。

让人叫来赖大家的,叫她安排人悄悄的盯住大太太。看她平时都跟什么人联系。

说起这个,贾母又生气了。

因为上次查大太太留后手的事,她还没查到结果呢。

只要一天不查到,就得过一天投鼠忌器的日子。

她贾门史氏...憋屈 ~

......

真正的罪魁祸首黛玉妹子还在荣国府过着她嚣张又任性的日子。

贾母‘病了’,再有之前的惺惺作态,所以为了不叫老太太愧疚,众人都瞒着老太太贾敏因为担心过度而小产的事。所以呆在荣国府里的黛玉并没有因为少了一个弟妹而伤心难过。

荣国府里为了给老太太看病,那是天天热闹的跟唱堂会似的。黛玉看得津津有味,还特特将在荣国府看到的,听到的都叫丫头传回通州去。

她觉得荣国府的热闹,光是写信都不能表达万一。所以派个嘴巧的丫头回林家,给做小月子的贾敏解解闷去。

贾敏听说后,整张脸都黑了。

她都不知道要不要相信这事上还有这种怪病了。

老太太这种怪病,二太太又是那样的毛病,荣国府这一支有这么两位得了怪病的主母,底下的儿孙还要不要作亲,要不要出仕了?

想到宫里的元春,府里的二丫头还有三丫头,贾敏就觉得为了子孙好,老太太都不应该这么大张其鼓。

一时气娘家瞎折腾,一时又恼了亲闺女兴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大。贾敏恨恨将下衙门的林如海捶了一顿,这才抱着繁哥儿准备自己教养。

这一回她自己教,绝对不会再将人养歪了......

.

看了几天热闹,日子转眼就到了九月十五。

这一日是宁国府贾敬的生辰,不过贾敬在城外道观里修道,哪怕是过生辰,人家也没有要回来的意思。

林家和贾家的规矩还不一样。

林家这边讲究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一天要敬拜父母,感谢生身养育之恩。

而贾家这边,尤其是宁国府这里。

且不说过生日的人一心修道,仿佛放弃一切尘缘如何如何,不管红尘俗事。只说贾珍贾蓉这些晚辈,竟然在这种老子不回家,老子不过生日的前提下还能开心玩乐,也是服了。

黛玉回忆千百年前她还是人的时候,短短的数年的人类记忆里,红楼那本书的剧情。

费了些功夫才恍惚的回忆到这一天发生了很多大事。

比如说,凤姐儿与贾瑞。

想到这里,黛玉就纠结了。她想看各种热闹,又担心这些热闹会因为她的计划而夭折。

想来想去,最终还是黛玉对贾母的孝心占了上峰。

......

朱珠按计划行事,易容成小道童提前等在道观外。

待贾蓉等人给贾敬拜完寿,脚下生风的离开道观时,朱珠版小道童便从暗处走出来,上前一步将一辆木板骡车牵了出来。

那木板骡车上只有一个用黑色的布盖着的像是笼子一样的长长方方的东西。

“蓉哥儿慢走,这是老爷给西府老太太备下的礼。老爷说了,感谢老太太这么多年对宁国府的关照,他一心修道无以为报......叫蓉哥儿一路稳妥的送过去,请老太太亲自摘围布。”

贾蓉束手听了,等朱珠说完,这才抬起一双漂亮的桃花眼,嘴角带笑的看着骡车上的黑布盖,一脸的好奇。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祖父刚刚怎么”

“老爷没说。”朱珠侧了侧身子,单手指向道观的大门,“蓉哥儿有不清楚的,自去问便是。”

贾蓉听了这话,回头看了一眼道观,果断摇头。

到底是什么,一会儿就能知道。他着什么急。

想罢贾容就带着人回城了。

回城后,贾蓉没回宁国府而是直接带着带着人驾着骡车去了荣国府。

一路往里通报,自有丫头将消息传给贾母。

今天宁国府为贾珍做生辰,王夫人自己也知道她那毛病,所以人家压根没去。只邢夫人带着凤姐儿,李纨去了那头。

老太太没去,黛玉和三春都在梨香院陪老太太说话,这会听到这事纷纷好奇的朝门口张望。

三春是真好奇,黛玉却是...随大流。

贾母歪在榻上,笑得一脸慈祥,“今儿是他的好日子,他到给老婆子送礼来了。都是一家子亲骨肉,端的生份。”在贾母看来,他一个修道的,能送的左不过就是一些经书或是跟道家有关的玩意。到也没在意。“甭管什么,好歹是他的心意,送上来吧。”

听到贾母吩咐,贾蓉一脸笑意的叫了几个婆子将盖着黑布的箱子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