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53节(1/1)

随着小脑袋一点一点的,人已经睡着了。

然后一会儿的功夫,黛玉那小额头就被五颜六色的颜料覆盖了。

看着一张大花脸的黛玉,柳尨笑得尾巴尖都打颤了。

朱珠与唐琅对视一眼,心里都浮上两个字。

‘幼稚’。

.

深夜了,渐渐的起了风。柳尨玩够了,便转盘一收,便带着黛玉回了房间。

黛玉在京城,一般都会睡在二楼。柳尨知道黛玉的习惯,直接带着黛玉在二楼卧室休息了。

晚上,变成一条竹叶青,柳尨盘在黛玉枕间睡得极香。

洗脸?

不存在哒。

转天,黛玉还没醒,柳尨直接盘到房顶上,准备居高临下欣赏一下黛玉看到自己新造形时的欣喜若狂......

“啊!”

这厢黛玉看着水盆里的倒影吓得失声尖叫,在屋里一边蹦跶一这指着水盆叫。

泥妹,露馅了。

朱珠和唐琅站在一旁左看右看就是不看盘着蛇身呆在梁上看热闹的柳尨。至于其他的丫头,则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的看着黛玉像只炸毛的奶猫瞪圆了眼睛喵喵叫。

林家正院那边,贾敏一早便见了荣国府的管事娘子,赖大家的。

“......本是大喜的日子,老太太也极高兴。不想竟出了这事,昨儿气得儿狠了,今日便有些不受用。早起鸳鸯姑娘侍候老太太用了半碗粥......老太太说了,若是姑太太不忙着回通州,不妨回府里娘们见见。她如今上了年纪,也不知道以后如何呢。”

再怎么样都是亲妈,贾敏一听这话,又想到老太太年事已高,也没多说什么,直接换了衣服便叫人备了车轿回荣国府了。

赖大家的见贾敏自己回去,不知怎么的竟松了一口气。那小祖宗不来,真心不是坏事。

这厢,贾敏进了荣国府,与老太太见了礼后便顺着老太太伸过来的手坐在老太太身旁。

“怎么不见玉姐儿?”

贾敏身体顿了一下,然后面上适时的做出一个恍然的神色,“刚还觉得少了些什么呢。若老太太不说,我都没想起来。赖大家的一去,我这心里一着急,到是将那丫头忘了。”抬头看她,“老太太可是有事?”

有事您就跟我这个当娘的说,没事,您老又何必还要找不自在呢。

说的跟真的似的,贾母不动声色的看了一回贾敏的神色,发现不似作伪,到也信了几分。

娘们说了一通家常,过了一会儿,起身更衣,贾母叫人悄悄的问了赖大家的,听说贾敏确实是听了自己不舒服的消息后便直接过来了,这才真的相信了贾敏的话。

少时,贾母回来打发了所有丫头婆子,这才拉着贾敏将之前的事细掰扯一回。

王夫人请马道婆施法暗害贾敏这事,不是时间长了就可以忘记的。

哪怕王夫人现在已经遭了报应。

当然,说起这个报应,贾母便认为这是贾敏做的手脚。

这么长时间了,如果王夫人这事是贾敏做的,老太太希望贾敏能够以大局为重,将这页翻过去。

旁的不提,只说宫里的元春若是不受母病影响,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

只是这话,老太太不知道要怎么跟贾敏说才能不伤了母女情份,一时很是为难。

贾敏不知道她老娘将王夫人的病归到她身上,看着年迈的母亲,想的都是小时候承欢膝下,以及出嫁这些年因为膝下空虚为自己操碎的心。

想到那一封封来自母亲的家信和那一匣子各种各样的生子偏方,贾敏到底是心软了。

可当老太太隐晦的说起王夫人被报应的时间已经够长的时候,贾敏的心却一点一点凉了。

老太太不会以为王氏会得那么个怪病是自己下的手吧?就算是她,难道她不应该这么做吗?

“......我知道这事是她对不住你,不看她如何,只看元春和宝玉俩个,老婆子也不忍心就这么毁了两个孩子。”拍拍贾敏的手,继续说道,“这些年你不在京里许是不知道,她虽笨拙,倒也孝顺......”

第52章

“自打你出门子,元春便抱到我膝下养着。如今在宫里苦熬着, 我这心...将来怎么见你父亲。......宝玉那孩子也是好的, 自小就聪明伶俐, 他又是含玉而生, 有大造化的。将来一定能重振门楣,如今却要受王氏所累, 我就怕, 就怕毁了这孩子。这些日子, 我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 一闭上眼睛就都是你父亲......我这般年纪, 府里这般又光景,闭不上眼.....”

王夫人发病的时间太巧合了呢,也怪不得贾母就将整件事都算在了‘受害人’贾敏头上。

前脚算计了小姑子, 后脚就得了这么个病。说不是小姑子干的,谁信呢。

黛玉信呀。

毕竟谁做的谁知道。

(→_→)

被人冤枉的滋味并不好受,贾敏刚刚软化的态度瞬间又硬了起来。看向她老娘的神情也多了几分疏离。

她也有女儿, 女儿还是个混球。

但将心比心,如果有一天儿媳妇这么对她的女儿, 她是不会用这种方法去让女儿心寒的。

自己会问黛玉, 这事是不是她干的。她会明明白白的将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

不会迂回,不会拐弯。

如今看着老太太一言一行,又是拿母女之情说事,又是拿年迈说话, 又是拿亡父说事,最后又是府里如何如何。

贾敏想,若是她直接问自己,自己也不会如此恼怒。

若是她问了自己,自己不同意就此放过王氏,她再说这些,自己说不定就会放过王氏。

谁让这是生她养她的亲娘呢。

只是到了如今,这份母女情稀薄的让她心凉。

心里空落落的。

松开与贾母握在一起的手,贾敏淡淡的说道:“老太太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老太太却是想多了,二太太的病,与我无关,我与没那么大的难为。她要害我,我可以不计较,可她还要害我我的孩子,老太太,若是您,您会怎么做?若真是我,还会让她好好的活在府里吗?

她多年不修阴德,失德有亏,这样的病,许是上天给的惩罚,岂是凡力所及。”深吸一口气,贾敏又对贾母笑了笑,“这事不是我干的,就算是我干的,我只想问问老太太,她要的是我母女的命,难道现在这样还不够慈悲吗?”

不过是放几个屁,打几个饱嗝,这样的惩罚能顶得上杀人的罪过?

人死就了就真的死了,可活着的人永远有希望。

“敏儿,”听到贾敏这么不客气的说法,贾母也生气了。觉得她刚刚说的那些话都进了狗肚子,“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宝玉还小,大丫头已经被连累了......”

“您老说的是,可这事还真不是我做的。”站起身,贾敏整理了一下衣摆,声音带着冷清,“时辰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等以后有了闲暇再来给老太太请安。”

“站住。”

贾敏往外走的身形顿了顿,回头看贾母,想要看她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林家人丁单薄,荣国府还是你的娘家。”

“我就只一句话,打蛇不死随棍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若真是她做的,这会儿子就更不可能放过王氏了。

让她和她的儿女缓过劲来报复她吗?

说完不等贾母说什么,贾敏转身便抬脚走了。

这娘家再也不回来了。

看着硬气,可贾敏到底被贾母的言行伤得不轻。

眼泪一直在眼里打转,一直忍着不落下来。好不容易走到二门外上了马车,贾敏才哭了出来。

来自亲人的伤害,比外面任何刀剑都要锋利。

......

一直到马车进了林府,贾敏才止住眼泪。

只是她哭得红肿的一双眼睛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掩盖的。

黛玉听说贾敏回来了,撒欢的朝正房跑。

本就没多远的距离,正好在正房院外堵到了贾敏。她想知道荣国府今天有啥新鲜事,可当看到贾敏那双红肿核桃眼时,脸上的笑意刹时便消了。

一张小脸布满寒霜,眼睛冰冷如刀。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回贾敏,火气蹭蹭往外冒。

好嘛,欺负她老娘,这事没玩。

问都没问就给荣国府定了罪的黛玉,上前两步扶着贾敏的手,心疼极了。

“娘亲可回来了,快进屋。我让人弄些苏子叶给娘亲洗漱。”苏子叶去晦气。

贾敏听到黛玉这话,脚下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往前走,“又胡说。”

去趟娘家还要去晦气,快拉倒吧。

.

一时,贾敏换下出门的大衣裳,一身家常穿戴的坐在暖阁里和黛玉说话。

黛玉便问了荣国府到底干啥了,能让她老娘哭成这样。

贾敏犹豫了一会儿,倒也将这事跟黛玉说了。

这事除了黛玉,贾敏也不知道还能跟谁说。

不说...这憋在心里忒难受了。

黛玉听说是因为王夫人才受的气,一时咬牙切齿,一时又觉得是自己带累的贾敏,心里极不好受。

“在外祖母心里,咱们娘俩的命就这么不值钱?”黛玉咬了咬手上的帕子,在贾敏看过来后,又将帕子收回手里摆弄,“她虽然做恶不成,但那不证明她没过错。娘亲岁月正好,女儿才这般年纪,谁不想好好活着。若真让她做成了,爹爹怎么办?繁哥儿又要怎么办?外祖母不能因为咱们好好的,王夫人就没罪吧?那推人下水的,人救上来了没死成,是不是推人的就不用受罚了?这难道不是一个性质。

再一个,外祖母凭什么就认定是您做的手脚。她王氏多行不义,谁知道是遭了谁的手......”

跳下凳子,黛玉气得在屋里走来走去,拿起房里的摆件就想摔,然后看了看又放下了。

不行,要摔也是摔他们荣国府的,咋能摔自己家的呢。

“算了,到底是娘亲的娘家,怎么做都叫娘亲为难。娘亲,咱们回通州吧。”反正回了通州,京城里一时半会儿的消息也传不过去。

“难为你懂事一回。”听到黛玉这么贴心的话,贾敏那颗受伤的心立时痊愈大半。

夸了黛玉两句,贾敏便吩咐人摆膳,膳后便启程回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