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24节(1/1)

“你怎么能让一个任性的小孩不任性呢,你这也忒无理取闹了。”

这么理直气壮的哭拆,给贾敏气的呀,一整天都没搭理林如海。

林如海也‘生气’了,于是抱着他闺女出门逛琉璃厂去了。

.

黛玉这次去荣国府,她院子里的人几乎带了大半过去。

其中朱珠和唐琅就赫然在列。

这两位一到荣国府就相中了二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

至于宝玉,两人都不敢见他的。在这二人心里,宝玉都能跟小香猪相媲美了。

诱惑太大。

黛玉住进桃源坞的二层绣楼。

上面一层做卧室,下面则是暖阁,书房和堂屋。丫头们和嬷嬷左右厢房一住,最后还留了一间屋子做了小厨房。

荣国府的饮食极附和黛玉三人的胃口,因此小厨房的作用就是做几样南边点心,烧个茶,煮个汤什么的。

黛玉父母双全,又有幼弟可以依傍不说,她老子还是正三品的‘高官’。

当然,这个高官得看跟谁比,贾珍是三等将军,贾政是五品员外郎。贾赦虽然是一等将军,可问题是他在荣国府的地位还没有贾政高呢。

因此可以想见林如海在荣国府是多大的官了吧。

贾敏特意多留两三天给她闺女上思想教育课,林如海借着这两三天又走了回关系,费了好些力将贾政从工部移出来,塞进了礼部。

所以贾政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五品员外郎了,他现在是礼部的从四品官员。

荣国府是武将起家,老荣国公在时,家里便走了从武转文的路。只可惜到了这一辈,子孙不上进,文武竟是都不沾边了。

也因此,贾政欣喜于他妹夫有眼光,是他伯乐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他这妹夫给他的仕途挖了多少坑。

一来礼部不比工部,那里活少,清贵。但相对的,想要升迁除了熬资历,便是大功勋。

以林如海对他这位舅兄的了解,除非脑子里的水都排干净了,否则他可以舒舒服服的从这里致侄退休。

再来,这一次回京城,荣国府里逾制的地方地方太多。光是贾政常年累月住在荣禧堂这一点,便足够他在礼部那样的地方喝一壶的了。

文人相轻,官场也有自己的一套学问。同僚间互相踩压是最常见的事。

不自己发现错处,将那些不和规矩的地方改过来,这辈子也不会有啥大作为。

工部管着全国上下的实务,一但出了问题,轻则罢官,重则牵连九族。以他这位二舅兄的好人缘,若不是家世在那里摆着,说不定都可以次次顶缸。

然而荣国府的家世...真不值得一提。

礼部就不一样了,以贾政满身的小辫子,对礼仪规矩的严以律旁人,‘污点’都摆在前面上,一时半会儿的安全无虞。

他都这样了,你还重用他,你这个当上司的,系不系傻?

再一个,哪怕只是半级,贾政也是实实在在的升官了。这样一来,荣国府上下都得捧着他过去小住的闺女和他那总喜欢刻薄他闺女的媳妇。

至于荣国府的大房,贾赦无心仕途倒也罢了,但贾琏夫妇怕是不会那么想。

就算是为了让他也同样提携贾琏,相信大房也得供着他闺女。

争先恐后的那种。

里里外外考虑得还算全面的林如海便将他二舅兄塞到礼部去了。本来最近对他并不怎么满意的当今,还在某次朝会上点了他的名字。

你个老东西,滑的跟泥鳅似的,这心里不是挺有谱的吗?

也正是这个缘故,林如海才笑眯眯的给他闺女收拾行礼去荣国府小住。

闺女,玩去吧。爹给你交了住宿费。

这事林如海做得不算太低调,至少荣宁两府的人都是心里门清的。

之所以大家都没往外传,还是因为管家的人是二太太。

现官不如现管,不敢捊虎须。

贾政不知道林如海是这么想的,他一边觉得这是他摔玉摔出来的祥瑞之气,一边更认为林如海与他亲近,慧眼识英雄。

心下对林如海极是推崇之余,自是怎么看黛玉这个外甥女怎么顺眼。

亲自叮嘱王夫人要如何如何爱护他最疼爱的外甥女,还从私藏中拿出两件赝品字画送给黛玉。

不但如此,贾政又找了贾琏,让他们俩口子也多疼惜一下这个小表妹云云。

于是黛玉在荣国府小住的日子,那真真是众星捧月一般了。

至于贾政派人珍而重之送来的字画,黛玉一开始也没看出来是赝品。美滋滋的收下后,转头就派人送到通州她老子那。

她老子在收到黛玉的信和字画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小半天。

等出来的时候,除了更加肯定自己对贾政的安排外,也第一次赞同了他媳妇贾敏的话。

闺女是得多学点东西了。

贾敏每天晚饭后例行公事一般的跟林如海说他闺女如何如何,头一回听到不是敷衍的话,诧异极了。等弄清楚是什么事的时候,贾敏恼羞成怒气得直磨牙。

合着最丢人的,是她娘家哥呀。

拿着你舅兄当反面教材教育闺女,缺不缺德呀你。

╮(╯▽╰)╭

这事过后,贾敏也觉得臊得慌。于是自打这一晚后,林家晚膳后的家庭时间直接成了贾敏的个人秀。

马有失蹄,人有失手。我们荣国府的教育还是不错滴。

林如海本就是文人,自有文人的风骨和才艺,贾敏是贾家女儿中最优秀的姑娘了,在闺阁里就是个全面发展的妹子。

俩口子天天凑到一起说些高山流水的事,不但渐渐影响了繁哥儿这个小不点某些价值观,也熏陶了侍候的下人。

林家下人买个菜都能呤上两句诗,买个瓷器都能说点出处,也是件诗书传家的趣事。

另一边,林家正经的大小姐正在受着荣国府奢华之风的腐蚀。

到底岁月不饶人,再加上隔了一辈,贾母当初不留余力的培养她亲闺女的热情早就褪去了。

元姐被寄予厚望,贾母还上了几分心,然而对着家里其他的孙女们,她就全权放手给了儿媳妇。

剩下的这仨个姑娘,哪一个也不是她儿媳妇生的。再加上她那俩儿媳妇哪个也不像目光长远的,在教养方面能用心吗?

三春还能这般,只能说贾家祖坟一直在冒青烟。

贾母能不知道这些,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左不过她也不一定能享到孙女的福,操那个心做甚?

黛玉一来,哪怕黛玉性子不及三春稳妥和善,但她是林如海和贾敏手把手教出来的,又有宫里的嬷嬷天天跟唐僧念经似的絮叨,在某些方面比三春都强了不止一倍去。

这就是环境教育最直观的一次体现。

再加上家世好,人长的也好,出手大方这些因素在,黛玉在薛宝钗还没入荣国府的时候直接成了荣国府最受欢迎的姑娘。

也不是黛玉爱压三春一头,只是三春的生活方式黛玉真不敢苟同。

一个月只二两月钱,这都不够黛玉三五天的开销。

林家人丁单薄,几代下来连家都没分过。光是林家几代祖母的嫁妆就多的让人咂舌。就是孩子少的让人担心哪天就断了香火。

林如海中年得了这么个宝贝闺女,这闺女还是个性子不好,爱撒娇的。

眼珠子似的疼到大,能在家财万贯的时候穷养闺女?

就是贾敏天天‘刻薄’她闺女,也舍不得让她闺女过得‘穷酸’。

这一次住荣国府,除了林如海背着贾敏悄悄给的贴已,贾敏更是专门让人兑了几大箱铜子锞子,专门留着给黛玉赏人用。

黛玉也知道人心,整钱和银锞子交给一直管着她贴己的奶娘和大丫头。那几箱不记数的铜子,则交给了朱珠和唐琅,让她们轮留负责赏那些跑腿丫头和婆子。

朱珠和唐琅心怀大志向,很看不上那几箱铜子,自是出手大方。若是箱子里的铜子少了,这两位还会‘自掏腰包’的添满箱子。

这样一来,黛玉在荣国府那些市侩的下人那里能不是最受欢迎的姑娘吗?

“二舅舅,安好。”这日晚膳后,黛玉又溜溜达达的跑来堵贾政了。

后老婆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美话、惮蒓欣 5瓶;周予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章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晨昏定醒, 子女每日早晚要到长辈房中请安问好,以示孝心。

贾母上辈子不知道拯救了什么,竟然还摊上两孝顺儿子。这两儿子为臣为夫为父等等方面都堪为渣仔, 但对贾母的孝心却最不掺水。

无论贾母见不见,贾赦和贾政每天都会来一回。

因宝玉早上起不来, 贾政又要起早上衙门, 赦政二人则被贾母特批了不用请早安。

不过每日晚膳前后,贾赦和贾政却都会抽空过来荣庆堂。

黛玉在荣国府住了些日子, 府里这些事没几天便都晓得了。这日与贾母等人吃过晚膳, 找了个油头回桃源坞,随后悄悄的出去堵贾政。

黛玉让朱珠和唐琅抱着两大捧鲜花,她自己也拿了几朵在手里把玩。好不容易等到贾政了, 黛玉提着小裙摆就笑眯眯的凑上前请安。

贾政迂腐,但也识实务。黛玉再没规矩的样子贾政也不会多说一句。人家老子惯出来的, 他有什么立场说呢。

贾政看一眼黛玉, 又看了一回她身后的丫头,态度比见自己亲生的要温和许多,“玉儿怎么没跟姐妹们一道玩?”外甥女一个人在这晃荡,难道是和姑娘们处不来?

“我找二舅舅呀。”仰头看贾政, 小脸满是崇拜,“我和丫头们采了好多花,二舅舅如果不忙,教我做胭脂呗。”

????

啥?

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