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8)(1/1)

这次的养蚕厂和纺织厂就不一样了,大部分女性都可以参与,有能力的甚至可以做到管事的职位。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女性都自发地唱起了歌颂凤凰君的歌谣,在她们眼里,高悦俨然已经成了带领她们开启新世界大门的杰出领袖。

由于这个现象太过普遍,消息很快就传进了太后耳里。太后听完这件事后,没有语言,却坐在落日余晖中长长久久地望着西天的彩霞,直到夜幕降临,这位老人才站起了身。她没有回内殿,也没有去花房,而是让玉竹扶着她,直接去了景阳宫。

这个时辰,皇帝早已在景阳宫看顾妻儿了。太后特地选在这个时辰过来,自然也是有话要对皇帝说。

皇帝迎了太后入主殿,见母后不似往日那般直接去内殿看孙儿,而是坐在了殿外,便耐心等着太后开口。

太后喝了一口茶,道:皇儿啊,如今天下归心,哀家的皇孙们也日渐长,你是不是该着手把典礼补上了呀?如今你登基也有八年之久,确实需要一场盛大的喜事来昭告天下,咱们周家的江山稳固得很呢!

周斐琦笑了,他扭头看了眼内殿的门口,那里挂着门帘自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周斐琦却因这个动作笑意愈浓,他回过头,对太后道:这事儿,儿子已交待了礼部尚书葛旺在看日子了!

太后点点头道:哀家看,就和皇孙们的满月宴一起办吧!

儿子谨遵母后懿旨。

第170章 芒种封后时(二)

太后交代皇帝的这事,自然指得就是封后。现下,两人又把日子定在了小皇子们的满月宴,时间紧迫,因此皇帝又把礼部尚书葛旺给叫了过去,问他若是将皇子们的满月宴和封后大典一起办了,礼部能否在一个月内准备妥当?

葛旺心想,这有什么不能准备妥当的吗?于是,他问:按前朝制可行?

周斐琦却摇了摇头,道:礼服需要重新准备。其余可按前朝制。

葛旺算了算,道:皇后礼服若要重制,一个月可能赶不出来。

可能?周斐琦挑眉。

葛旺忙吞咽一下,硬着头皮道:能!臣定在一月内为凤凰君准备好新的礼服。

他才说完,就听内殿门口,传来高悦的声音,不用特地重做礼服,穿往年的就行。

葛旺心头一喜,忙抬头向陛下看去,面前的主位上却已经空了,周斐琦不过眨眼功夫已跳到内殿门口,正小声劝着:你还不能出来,你要什么,我帮你拿啊?

葛旺:

就听里面的凤凰君道:我就是听说你把葛大人叫来了,过来听听,怕你给他下什么奇怪的旨意。

我怎么可能给他下奇怪的旨意,我就是让他给你做件衣服。

我听见了,其实不用做,劳民伤财的。我就穿之前准备好的就行。

周斐琦看着高悦,憋了好一会儿才说:那是一套女装。

高悦:

那,那还是将来留给奈良或帅宇的媳妇穿吧,当成传家宝也不错,哈,哈哈!

周斐琦:

葛旺:

葛大人原本还想在那套女装的基础上改良,如今看来这个计划也泡汤了。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多找些能工巧匠,三班倒着赶工,或许在月底之前做出一套凤凰礼服还有希望

这事要说起来,只能感叹大周数百年来哥儿能做上皇后的位置实在凤毛麟角,因此皇帝大婚的礼服为皇后准备的都是女装。尤其是本朝太后李氏掌后宫大权,当初谁不看好淑贵妃未来上位,甚至大臣们都觉得就算不是淑贵妃上位,将来的皇后也必然会是一位出身李氏的贵女

如今高氏崛起,可以说绝对是跌破众人眼球儿的一个反转。原本封后大典若不这么赶的话,为凤凰君重新做一件礼服本也是无可厚非,令葛旺头秃的点就在于如今封后大典要在一个月后举行,所以,这一个月礼部加班加点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论如何,封后也好,小皇子们满月宴也好,对于本朝来说都是必须大肆庆祝的喜事!葛旺作为礼部尚书无论从那方来看,此次皆责无旁贷!

这一个月礼部忙疯了。

景阳宫也没闲到哪里去。高悦的身体在日渐恢复,子弦道长又回了宫里继续照顾他,赫连老太医因救皇子们有功,在周斐琦的安排下,官复原职再度执掌太医院,成为了新任太医正。子弦道长卸下了太医正的担子,松了一口气儿,他留在宫里照顾高悦这一个月,正好用来和老太医交接太医院的工作,之后,子弦道长就会回到赤云观,在他的师尊赤云道长回来之前,代理赤云观的事务。

每一个人好似都恪守使命,在生命的轨迹上忙碌着。

这断时间,大周北疆军在逐日一号和二号运输车的协作下,完成了本年向北漠输送一万颗树的任务。这一万颗树木,在北漠王呼邪的授意下,被种植在了北漠南地月牙湖附近。绿色进入了沙漠,好似希望进入了人心,北漠各属地有许多百姓自动自发地向着这片万树之林迁徙,在黄沙上留下了一串串很快就被风吹散的脚印

万树之林种成那天,北漠新王呼邪带领文武百官在树林之前大肆祭拜,典礼之上他称大周皇帝周斐琦为圣国大帝,还说周斐琦像北漠人的守护神沙门,是他们的斡仁圣父。斡仁在北漠人的信仰中是生命之魂的意思,这些百姓认为,大周的皇帝送他们树,为他们种植森林这是生命的象征,也因此,大周这位皇帝就是他们的斡仁圣父。

周斐琦大概在最开始决定给北漠送树的时候,都没想过,这事最终能发展到如今这个良好的局面。他只是想改造沙漠,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或许还是古话有理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当周斐琦开始为番国的百姓考虑的时候,那些番国百姓的人心就注定是向着他的了

嘉懿八年,夏,大周呈现了四海归心之吉象。

北漠的万树之林种好了。东海千岛国的战事也终于传来大捷报!

嘉懿八年农历四月初三,东海大捷。原千岛国政权倒台,陈家军攻占千岛皇庭,千岛全境彻底解放。李景发来请旨折子,意在询问皇帝陛下下一步如何运作。

周斐琦在回信中对他说道:在千岛设州府,将其并入大周国土。会派一名刺史统领千岛全境农耕税务等事,届时还需李景配合执行。

至于派谁去治理千岛,周斐琦当晚和高悦商量,他的意思是从计司提调一名官员前去,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新的政策直接运用到对千岛州的治理上了。

高悦觉得这样很好,就是在人选上,他和周斐琦需要多方推敲。两人最终商议过后,将人选范围划在了三人之内齐鞘、梁辰和陆淼。

这三个人综合实力是目前计司最强的,本来还有鱼笺石,但他之前在移民开山中被野狼咬伤,目前伤势还未痊愈,不适合远行,也就没再考虑他。而梁辰在高悦养身的这段时间里,一直作为高悦的副手在实际操纵圣物司,和高悦当初给他的定位一样,梁辰在转入圣物司任职后,可谓大放异彩。如今的梁辰绝对拥有担任一州刺史的能力。

再有一点,他虽是李景的正妻,却又和李景没在一条船上,把他放到千岛既可以对李景起到牵制的作用,又可以收拢李景的心,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梁辰若是被调走后,圣物司的事就需要高悦亲自接手了。这一点,在高悦还没有养好身体的当下,成了皇帝陛下的顾虑。

而与梁辰实力相当的齐鞘和陆淼反而成了更好的人选。

这两人之中,在忠诚度上,齐鞘在高悦和周斐琦这里的信用显然是高于陆淼的。也因此,周斐琦和高悦商议过后,决定还是由高悦出面,先找齐鞘聊一聊。

于是,在小皇子们出生半月之后,高悦在景阳宫里召见了齐鞘。说起来齐鞘这段时间一直在北山替鱼笺石主持北山开山之事,小皇子们出生之后,他只在第二天匆匆回来过一次,在确认高悦和孩子们都平安无事后,就又匆匆回了北山。这次高悦特地把他叫回来,他就知道应是有正事和他聊。

不过,齐鞘爱屋及乌,回宫前还特地去了平京里最好的成衣店,给小皇子们买了小衣服和向日葵的小花鞋小花帽。那些小衣服一看就是特殊定制的,绣花用的都是金丝线,穿在小宝宝们身上可爱又富贵,一看就很用心。

高悦心中感慨,坐在床上看着齐鞘给孩子们换装的背影,都有点儿舍不得放他去那么远了。反而是齐鞘,见高悦神思不属,开玩笑地说他:干嘛这么看着我?你这样儿,让陛下看见,又该吃我醋了!

高悦就笑,叹了口气,问:你觉得千岛怎么样?

千岛?齐鞘一听这话,再联想近日千岛大捷的传闻,心中约莫猜到了高悦的用意,思索了片刻才道:人杰地灵,应该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高悦道:千岛很快就会被划入大周的领土,陛下需要一位刺史代圣治理,千岛全境一开始就会实行新政,陛下的意思是要从计司里提拔一位刺史

他的话到底打住,因为高悦发现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齐鞘整个人的感觉都沉了下来。有那么一瞬间,高悦甚至觉得齐鞘下一秒就会哭出来。

然而,齐鞘最终没有哭,他定了定神,将怀里抱着的一位小皇子放进婴儿床里,又几步走到了高悦面前,在床边蹲下身去,拉住了高悦的一只手,他说:如果非我不可,我愿意去。但我可能会每天都很想很想你,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日子我在北山,才发现我一天看不见你,这里,他指着自己的心口,很不踏实。我才明白,功名利禄或许没人不爱,可若是为此与心中的人分割两地,那损失就不可估量了。

高悦呆住了,他很吃惊,主要是没想到在齐鞘心里自己竟然这样重,他张了张嘴,可我

齐鞘立刻说:我知道,但我现在把你当成我在这世间唯一的亲人,我不想和你分开。你能懂吗?

高悦呆呆地点了下头,缓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说:既然如此,那我也不舍得把你派那么远去,这事我会和陛下说明。不过,你一辈子守着我过,也不是个是啊?你总得为自己想想啊?

这次,齐鞘垂下眼眸,竟然受教地点了点头。

高悦瞬间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信息,而且他还眼尖地看到了齐鞘耳朵有些不正常的红。高悦心中暗笑,这个家伙不会去了趟北山,就有情况了吧?

他一时心中痒痒,想问吧,又担心给齐鞘造成压力,便将一肚子话憋在了心里,直到晚上,才全都倒给了周斐琦听。

第171章 芒种封后时(三)

周斐琦听高悦说完,道:齐鞘若是有了意中人,你还是劝他尽早领了赦令出宫。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言风语,对他好。计司的事现在都是他在管,出宫后提他做计相,再赠一座府邸给他,之后他们如何发展,也都更自在些。

嗯,这事我会尽快跟他说。不过,齐鞘若是不去千岛,梁辰和陆淼里,你觉得派谁更合适?

陆淼。周斐琦想都没想,因为要是派梁辰去千岛,高悦就必须亲自接管圣物司了,虽然高司令这个名头听起来威风凛凛,可周斐琦实在不想高悦身体还没养好就去受那份辛苦。

高悦哪儿会不知道周斐琦在想什么,闻言便叹了一口气,道:陆淼也成家了,他家里人会同意吗?

周斐琦没说话,只是在第二日早朝后,他把抚国公陆泽川和吏部尚书赵江年给同时叫到了御书房。这两位,一个是陆淼的亲爹,一个是陆淼相公的亲爹,皇帝陛下把他们叫来的用意自不必说,就是要他们回去做好各自儿子的思想工作陆淼去千岛赴任,赵江年的儿子若是不同意,皇上的意思也不会改。

陆淼要出任千岛刺史,抚国公作为孩子亲爹只觉得脸上有光,当然大力支持。

赵江年的大儿子赵普庆在当年也算是享誉京城的才子,他还是陆淼的同窗。两人的感情这些年来也算伉俪情深,他如今在大理寺任职,听说皇上有意要提拔自己媳妇去千岛做刺史,高兴之余却也十分不舍。

赵普庆舍不得陆淼,还不是单纯情感上的担忧,他主要是觉得千岛才被收复,局势必然错综复杂,担心陆淼只身前往凶险重重。

这赵普庆思来想去,竟于听说这事的第三日,亲自给皇帝陛下递了折子,跑到御书房去面圣。他跪在周斐琦面前,请求皇上准许他辞掉大理寺的职务,跟着陆淼一同前往千岛。

此举,就算是周斐琦也被感化。于是,也没免除他的职务,而是重新给他派了个活,迁其为千岛刺史长史,令其辅佐陆淼,成为千岛幕僚之长。

这一决断,令赵普庆简直喜出望外,他从御书房出来直到回到家,那嘴还没从耳根处收回来。

陆淼不日即将上任,这几日都在收拾行囊。他突然看见赵普庆笑得想个傻子一样地跑进来,还被吓了一跳,一把拉住人,忙问他:你这是怎么了?边问还边拍他的脸。

赵普庆却紧紧握住陆淼的手,依旧笑得像个傻子,不断道:皇上准了,皇上准了,皇上准我和你一起去千岛了!

什么?陆淼简直听得一头雾水,把赵普庆拉到桌边坐下,又给他倒了杯茶,别着急慢慢喝,好好说话!

于是等赵普庆将前因后果说清楚,陆淼扶额长叹,你真是唉,你就不怕皇上真罢了你的官吗?

罢了就罢了呗,官丢了我也死不了,你走了,我这日子才是真没法过了!赵普庆也不嫌这话肉麻,还边说边往陆淼面前凑,满脸都是求夸奖的得意样子。

陆淼被气笑,点着他脑门把他推远,佯装生气地叮嘱他:以后有事记得跟我商量,可不准再这么贸然行事了!

赵普庆笑嘻嘻地立刻蹦了起来,冲着陆淼深深行了一礼,遵命夫人。哦,不,是遵命刺史大人!

陆淼扶额长叹,无奈极了。他已经可以预见带着这个活宝一起去千岛,未来的日子定然也会如现在这般状况不断精彩纷呈。

大周皇子降生,八方来贺。西境诸番纷纷派人送来贺礼,其中高山国的使臣还专门给高悦带来了一封南宫卷卷的来信。南宫卷卷在信里跟高悦说,她回国之后,日子过得很不赖,她的皇姐不知从哪儿又给她找来了一只小蛋黄,现在她每天又可以抱着小蛋黄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