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1)(1/1)

前不久,他也对她说过一样的话。

李荣儿泪眼婆娑地回头望着自己的家,伏在他的背上,说:我们不要离开京城,我不要离开京城。

白鸣喧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好。

他背着她,一路杀出了后院那条街。身后有追兵也有守备营的士兵为他们掩护。等跑到两条街后,场面更加混乱,但已无人会注意他们俩个,大街上四处都是如他们一般逃亡之人,白鸣喧混入了逃亡的人群,随着人流又跑了很久,终于跑出了青龙门。

青龙门外是大片的田地和许多村庄,白鸣喧看似漫无目的,实则脑海中是有一个明确的落脚点

神农坛附近有一片神农田,那附近有个村子,是他小时候曾经待过的地方。他的师父在这里有一处院子,本来是专门给他住的,这几个月他去了李府,现在那院子不知是否又安排了什么人

但眼下,除了那里白鸣喧能确定是比较安全的落脚点,其余地方他带着李荣儿都不能算是安全,尤其是随便找一户人家万一被人发现端倪告了密,那么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

李荣儿此时还惦记着她的爹娘,没有注意白鸣喧在往哪里走又带她到了什么地方。直到白鸣喧推开一户农家小院的篱笆门,她才回过神来,放我下来。

进屋再说。

白鸣喧直接将李荣儿背进了屋里,刚推开偏房的门,就听见正房里穿来一声咳嗽,一个老者的身影紧接着出现在了门口,那老者手里端着一碗水,看着白鸣喧目露惊讶,迟疑道:是,小白吗?你怎么到瓢叔这儿来了?是不是又没有吃得了?

白鸣喧立刻接话,道:瓢叔,我要在这里借住几天,可以吗?

老者打量了一下他背上的少女,笑着点了点头,道:你娶媳妇了吗?她受伤了?那快进屋里吧。

白鸣喧道了声谢,背着李荣儿进了屋。

正房里,老者身后一人道:你何必这样说?就算要拾薪加火,这也有些太明显了。

瓢叔,也就是公子宝,回过身冲说话的人笑了笑,道:想当年全平京的人都说咱们会成亲,我那时就日日盼,天天盼,人言可畏啊。你没看见,刚才我说那话时,那姑娘的神态吗?

看见了,说话的人自然是周璨,他此时一身农夫打扮,用半块粗布遮着半张脸,尽管如此,那双露在外面的眼睛也过分美丽,反而到令人更想一睹真容,神女有意自不知,这个觉悟得有个合适的契机,你现在点出来,恐怕她也顾不上。

夫人教训的是!公子宝一笑,连忙给周璨行了揖礼,像模像样,那一声夫人倒是直接把周璨给气笑了。甩了他一个白眼,回里屋去了。

周璨说得不错,李荣儿心里惦记着李家,她的爹娘姑母,就算刚才被那位瓢叔误会成了白鸣喧的媳妇,她心中有些异动,可要说往深里再想想,那是真的一点儿心思都没有了。

其实,若非现在是这样的一个情形,李荣儿应该很容易就发现,在瓢叔说她是白鸣喧媳妇之后,白鸣喧也并未作出解释,正常情况下,这是很有问题的。而这会儿,李荣儿只当是她的身份敏感,白鸣喧出于安全考虑才没有点破。

但事实上,却不是。

白鸣喧把李荣儿放到屋内炕上,就坐到了门槛上,发起了呆。刚刚他师父说那话的意思,难道是在点他下一步任务的指示吗?

可,师父是知道他的身世的,而他最终也会杀死李衍泰。

其实今日是个很好的机会,他可以趁乱混入皇宫,但李夫人偏偏把李荣儿又扔给了他照顾。这些天,自从那次在西山过了一夜后,他和李荣儿之间虽然还是小姐与护卫,但白鸣喧能感觉到他们俩之间有些东西与之前不同了,就比如说

以前,李荣儿每日至少会过问一句他们这些小厮或护卫本日内府里的情况,但从西山回来后,李荣儿还会问别人,却没有再叫过他。

还有两次,他帮小厮们抬浴桶进李荣儿的房里,两人迎面而来,李荣儿立刻转身就回了里屋

李荣儿身边换了新的丫鬟,那丫鬟有次到院里采桂花,够不到,让他帮忙剪花枝,李荣儿从窗户里看到这一幕,关窗时声音特别响

白鸣喧又不傻,这种种迹象难道还不能说明,这位李大小姐在有意回避他吗?

她莫非是嫌我那日在西山冒犯了她?白鸣喧这么想着。

这个时候的白鸣喧还是个纯情得完全不懂女孩儿心思的少年郎,他怎么可能知道,李家小姐不是在有意回避他,只是心初萌动的纠结和无措罢了。

一对少年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正房里屋,周璨自窗户的小窟窿里往外看了两眼,回头对公子宝摇头叹道:这孩子,被你教成了木头。

我只是想教会他,公子宝泡好一盏茶,试了试温度,不烫手,才递给周璨,道:杀人不过头点地,活着的痛才是真的痛。

周璨抿了一口茶,道:李氏之女是一枚好棋,你这徒弟却未必是个国手。

他早晚会明白的。

周璨还是那句话,但愿如此吧。

李荣儿坐在炕上,自己发了一会儿呆,才发现自打来到这里,白鸣喧也一直在发呆。这会儿她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一股彷徨之感扑面而来,白鸣喧好似被什么事情困住了,整个人都少了平日的光彩。可如今,李荣儿顾不上这些,她也想问、也想帮他出出主意,可也得在一切安泰的前提下,这会儿她心里更多得还是牵挂李家的情况

她顾不得白鸣喧怎么想,只急急地叫了他的名字,白鸣喧的背影微微僵了一下,像是回过了神儿,他站起身来,走到李荣儿的面前,问:怎么了?是想喝水还是饿了?

李荣儿道:我只想知道,怎么才能知道平京里现在是什么情况?

我回去看一看。

白鸣喧说着就要往外走,李荣儿见他要走,连忙又叫他,你别走。

白鸣喧回过身来,就见李荣儿挣扎着要下地,她的腿还没养好,刚才在李府时强撑着走了那一大段路去找李夫人已经快到极限了,这会儿要是再由着她乱来,那腿估计就养不好了。

于是,白鸣喧只好又反身回来,按住她的肩说:你就在这里等着,不要乱动。

我不想一个人在这儿,你要是回去,就带上我。

白鸣喧想,带上你我只能跑,我的轻功也不敢施展,何必呢?可他被李荣儿那双满含泪意的眼眸一看,本来想拒绝的话,出口就变成了好。

周璨从窗户的小窟窿里看到白鸣喧又把李荣儿给背了出来,立刻给公子宝使了个眼色。公子宝便走了出去,叫住了白鸣喧,问他:怎么才来了又要走?是不是你媳妇的伤需要找大夫?

不是。是,还要回趟城里。

哦哦,公子宝心思电转,道:你在城里还有地方住吗?我听说你在李府做护卫啊,不过如今李府被围了,你能逃出来最好还是不要回去了。等个两三天,局势明朗了再回去吧。你们现在走,赶回青龙门城门都锁了,你们也进不去,平白瞎折腾。我看,你媳妇腿脚不便,还是在这里安心住两天。你需要什么,我托人帮你买吧。

白鸣喧立刻道:多谢瓢叔,那就帮我买一些红花油吧。还有帮忙打听一下,我那东家李府的情况,多谢了。

哦哦,这个好说。那你们快回去歇着吧。

李荣儿见瓢叔说完转身冲屋里喊了一声:夫人,我出去买些东西,一会儿就会。

屋里有人小声应了。

她听得出那是个很好听,很斯文的声音,想来人应该长得不差。而反过来再看瓢叔,又黑又丑,也不知他是凭什么本事能娶到这样一位声如罄石的夫人。

第81章 秋分三候

瓢叔至天黑也没有回来,李荣儿坐立不安。白鸣喧煮了一锅面,给她那碗也没吃。倒是端面送到主屋里时,那位瓢叔夫人对白鸣喧说了句面放久了会坨,黏连成团再难根根分明。情如此,事亦如此,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白鸣喧愣了下,之后等那人吃完了面,他端着空碗出来,神识依旧飘忽,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李荣儿压抑的哭声从偏房里传出来,白鸣喧听见了,若是按以往他必会立刻上前去安慰一二,可这会儿他虽迈了一步,却立刻停住,目光明灭间,拿着空碗转身钻进了厨房洗碗。

李荣儿听见院子里有打水声,本以为白鸣喧很快就会进屋来,可等了好一会儿,那门也没有动静。洗碗的水声已经停了好一会儿了。白鸣喧却好似突然消息了,好似真得将她扔在这里就不管了,令她一瞬间就慌了。

李荣儿擦干净眼泪,挣扎着下地,单脚跳到门口,拉开门,一眼就看到主屋门口站着一位粗布蒙脸的夫人,看那眉心的破子印不难猜到这应是位哥儿。她立刻意识到这位应该就是瓢叔的夫人,连忙寒暄问候,就听那夫人道:你那夫君应是去接应瓢叔了,如今外面兵荒马乱,他为给你寻药尚可赴汤蹈火,想来是个痴情人!

李荣儿被这话一炸,脸腾地就红了。她心想,就连才见面的这位瓢叔夫人都能看出白鸣喧对自己的情谊,可见白鸣喧是真的把她放在心里的,而自己之前却还那样躲着他,避着他,也不知他心里会不会难受?这次的事若能平安渡过,她一定要对他好一些,再好一些,毕竟、毕竟自己也也是喜欢他的呀!

有些感情朦朦胧胧时总难免犹犹豫豫,可一旦心意明朗,人就会变得异常坚定!

论对弈,周璨绝对是国手中的高手!他不过是对这两个少年人说了两句话,便将两人的感情引导上了他想要的轨迹

白鸣喧时刻都不能忘记他的仇恨,李荣儿必须爱得死去活来!而在这天之后,这两人也确实在潜移默化中向这个方向发展着。

大皇子动乱,仅仅持续了十日,就被太后、李家、暗卫以及平京守备营的侍卫们浴血拼杀,强势平定。周斐琦皇位稳固,朝中叛党的首级被暗卫们一一割下,悬于午门以儆效尤。

刘氏为保腹中胎儿和大皇子活命,拼死向太后求情,期间她不但将手里经营多年的结党官员列成清单,尽数卖了,还向太后和周斐琦告密,道:罪妾会一时糊涂全赖静娴公主挑拨!!!太后,皇上,你们可千万不要漏了静娴这个奸诈小人!若非她挑拨离间,罪妾就算是猪油蒙了心也不敢公然违抗皇命啊!啊,对了,那地道,那地道就是静娴的主意!是他,是他说先皇曾经在坤宁宫里留了一条暗道,我们可借此暗道再挖分支,这样大军啊,不,是叛军进京便可神不知鬼不觉抢得先机

静娴公主挑拨离间太后和皇帝交换了个眼神,太后是安抚皇儿,皇帝像是说母后放心,儿子心里有数,之后皇帝开口,对刘太妃道:你为何死到临头还要攀咬他人?静娴公主乃是朕的皇姑母,多年来一直闲居皇宫之外,与世无争,且她与太后多年来亦无冤无仇,何故要挑拨你造反?!刘氏罪妇,你以为你这样说,朕就会对你从轻发落吗?

不是不是,臣妾句句属实啊皇上!!!

刘太妃没有想到周斐琦竟然完全不信她的话,而且话里话外还透着一股维护静娴公主的意思?难道说,那静娴来挑拨自己根本就是太后授意?她们才真正是一伙儿的,又合起伙儿来坑自己?

这么一想,刘太妃简直呕血,她气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就咬牙切齿,大骂:该死的静娴公主,你竟然敢骗我?!!

周斐琦见此,便着人将刘太妃拉了下去,之后对太后道:此事看来,静娴公主确是主谋。可是,这位皇姑到底为何这样做?

太后只叹了一声,说:哀家也没想到,她聪慧至此,这事她是冲哀家来的。不过,刘妃若无反心,就算千人万人来挑拨,她也不会心动。说到底,还是她自己贪心不足,如今落得这般田地,也怪不得别人。

周斐琦点了点头,道:那静娴公主该如何处置?

太后道:你父皇临终前曾有谕旨,让留她性命。可这次刘妃既已供出了她,为防她日后再作乱,便先除去她的皇籍,贬为庶人吧。这人啊,手里的权利没有了,总该清醒一些了。

好,就依母后所言。

至此,这场叛乱从平定到肃清异己,纷纷乱乱持续了一个多月。朝中各职经过这次大换水,各要职都换上了保皇派和皇帝嫡系以及李家势力。其中礼部尚书乔宗便是在这次战乱中脱颖而出,被周斐琦给提拔到了尚书之位。而曾荣极一时的静娴公主却因刘太妃攀咬,又无力自证,在这场叛乱中被除去了皇籍,从此正如那月中仙子坠凡尘,一落千丈,成了实实在在的庶民。

梨园。

公主府的匾额早上才被摘除,下午周璨就叫人挂了新匾,上书梨园两个大字。公子宝站在他身旁,望着他挺拔的腰杆,只觉得这人的脾气真是刚硬得很,为了做成一件事,那一颗心也足够决绝静娴公主这个身份,原本就是先帝周珧为了他自己方便给周璨捏造出来的,恐怕在周璨想明白一切之后,早就已经对其厌恶至极,如今终于摆脱,没放鞭炮已是足够克制。

梨园的匾额端端正正挂好。周璨看着满意点头,回身对公子宝道:从今往后我是周璨了。

公子宝道:恭喜。

他没说的是,以后你还会是那个光芒万丈的太子。当然这话他也不需要说,因为他们彼此心知肚明。公子宝甚至知道,周璨会如此做,只是为了有一天他不再是瓢叔,而依然是公子宝。

既然你为还我姓名可不惜一切,我又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况且,我早就说过: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奴!

两人又回了小花园,虽然周璨什么也没说,公子宝却还是准备了一桌好菜,温了一壶小酒,与周璨对饮。

周璨抿一口酒,道:那地道李氏定然会堵上。

公子宝道:散气之阵,穴位已经定下,孔位已经打好,就算是地道堵上了也无济于事。

这两年,那个赤云子有些碍事。周璨放下杯子。

公子宝说:赤云子的那个赤云观确实有些门道,不过,我前些天已经想出个法子,可通过地下水脉,用他那观里的罡风为力,推一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