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1/1)

皇帝却突然笑了,这一笑,令高悦瞬间有种自己上档了的错觉。

而皇帝接下来的话,明确告诉高悦那不是错觉,那就是事实只听皇帝道:那,至少也要侍寝之后,才能走吧?

高悦是真没想到,周斐琦会在这个时候堂而皇之地提这种要求,这简直就是不要脸无耻没下限趁火打那个啥呀!!!还能不能要点儿脸了?!!!

高悦如鲠在喉,说了一个字后就瞪着周斐琦,这回眼眶是真红了,不过是气得!

周斐琦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悦看,看他的反应。凭他对高悦的了解,若是两年前他提这个要求,高悦就算心理抵触,但绝不会拒绝。但是,两年后的今日,即便是他也不确定高悦会如何应对。只是,周斐琦看着高悦这会儿眼眶通红,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心中难免又疼惜又有些失落。不过,事情没有弄明白之前,周斐琦并不打算就此心软地松口。

皇帝显得耐心很好,等着高悦下一步的动作。当他看着高悦微微低下头,抬手摸到自己的衣襟时,本都以为高悦这是要同意了,心中那点儿失落刚一扫而光,就听高悦略带讥嘲的声音响了起来:难得陛下不嫌弃,高悦怎能败了陛下雅兴?

他说着用力一扯自己衣襟,那领口上血晕的痕迹顷刻又大了一圈儿。这显然是用力过猛,衣领勒到伤口上,再度导致伤口出血,且这次可比之前厉害得多。就连高悦都明显感觉到了脖子上有温热的液体在流淌,可见他刚才那一下有多用力。

衣襟微敞,周斐琦清晰地看到高悦雪白的胸膛上有鲜红的液体在滚流而下。那一刻,镇定的帝王终于绷不住了,他瞳孔骤缩,一步抢上,本是准备伸手拉人的,却在看清高悦眼底讥嘲时,那抬起的手生生僵住。之后,帝王甩袖负手,背过了身,冲门外喊道:太医怎么还没来?!!

帝王隐怒,守在门外的太监们闻声就是一哆嗦,好在这时张公公和小甲子带着太医赶了回来,若是再晚到一会儿,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公公恰好听到周斐琦那一问,人还没到门口就连忙高声回道:太医到了!

还不快带进来!

周斐琦气闷的声音从殿里传出。小太监们连忙开门,放张公公和太医进去。有人好奇心作祟,偷偷抬眼往殿里看去,只看了一眼,便倒抽一口凉气我的娘啊,高侍君和皇上到底干了什么?怎么,怎么弄得浑身是血啊!!

这次来的太医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眉眼下垂,嘴角下弯,长得就是一副丧气的样子。周斐琦只瞥了他一眼,便不喜地皱了下眉。

一旁的张公公见皇上如此,连忙解释道:这位赫连太医是原太医正的孙儿,单名一个野字,今日巧是他执勤,奴才便将他带来了。

嗯。皇帝不置可否,只盯着赫连野为高悦处理伤口,见他操作娴熟,并没有因自己在旁盯着表现出一丁点慌乱,也就不再管其他,只等他为高悦上药、包扎。

高悦这时已在赫连野的建议下,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赫连野为高悦擦净伤口,又外敷好药膏,便拿出一卷白色的棉布要缠到他的脖子上,以便包扎得更牢固。这样一来他自然要将高悦的头部圈到臂弯里才方便操作。

赫连野看了眼高悦,低声道:侍君,得罪了。才上前一步,手还没伸出去,就听皇帝陛下开了口,悦儿,过来。

高悦皱眉,赫连野和张公公也纷纷目露疑惑。

皇帝却只盯着高悦,重复道:悦儿,过来!

第11章 行异者必有恃

皇帝站在五步开外,见高悦迟疑未动,就面无表情地自己走了过来。太医和张公公连忙躬身让到一旁。

周斐琦走到高悦近前,几乎紧贴着他,抬手捏住他的下巴,微微弯腰凑近看了看他的伤口,见那药膏敷上之后果然止住了血,点了点头,再一抬手却是伸向赫连野。

赫连野愣了下,张公公连忙推了下他拿白棉布的手,他才反应过来皇帝这是在跟他要白布。赫连野不敢怠慢,忙把白布递上。

周斐琦接过白棉布,视线不离高悦的脖子,小心翼翼地动手将白布覆在伤处,之后才轻轻缠绕起来。

旁观的两人这下也终于看明白了,原来皇上这是要亲手为高侍君包扎呀。难怪刚刚会出声了

赫连野轻轻抬袖擦了下脑门上莫名滴下的薄汗,心有余悸。他此时无比庆幸自己天生就是慢性子,若非如此,刚才若是手快地给侍君包扎了,后果绝对比他那心直口快的阿翁还要惨!真是想不到,他们这位帝王竟然这般看中高侍君

赫连野看着高侍君,想着这两年宫里关于他的传言,什么进宫就被晾、和镇东将军有染惨遭陛下嫌弃等等的说法,只觉得那些传言都是放屁!这位高侍君虽然位份不高,可在陛下心里的分量恐怕就连如今后宫如日中天的贵妃娘娘都要望尘莫及。如此人物,在这后宫羽翼未丰,正是上天送到他面前的希望啊。

赫连野畅想未来正想得嗨皮,袖子却突然被人拉了一下,扭头就见张公公正给他打眼色,原来是皇帝陛下在问后续用药。

赫连野忙奉上一个青瓷小瓶,道:此药每日早晚各敷一次,伤口不宜沾水,饮食宜清淡,三日便可痊愈。这三日侍君不宜情绪过激,静心安养,尽量少动。

嗯,你们下去吧。

皇帝收了药,张公公和赫连野忙告退了出去。

他们一走,这偏殿的气氛立刻一变。

周斐琦道:你这几日尽量少动,就在这偏殿养着吧。

高悦手里转着那青瓷小瓶,头也不抬,轻轻哼了一声,道:不敢,我还要伺候陛下就寝,不动怎么伺候?

周斐琦咬牙,忍住了,没理他这茬儿。视线却小刀子般在高悦的侧脸上狠狠刮了一下,他道:朕对满身血污之人没兴趣!他说完就走,仿佛再多跟高悦待上一息都是难以忍受的事。

一直到回了主殿,周斐琦还在想,为何刚刚那一瞬自己会忍不住想再给那小混蛋的脖子上来一口呢?!等等,小混蛋?这是用来形容高悦的词吗?曾几何时,自己哪里能想到有一天会觉得高悦是个小混蛋啊,这还真是唉!

这一晚,皇帝陛下难得地想一个人,想得失眠了。

高悦这一晚,也不是很好过。在由着小太监伺候完洗漱后,他躺到床上才切实体会到脖子上火辣辣的疼痛。这个原本只有几个牙印的伤口,被他反复弄出血来,这份狠厉恐怕也只有高悦这种理智到过分的人才能对自己下得去手。

此时夜深人静。

高悦抬手轻轻摸了下自己的脖子,很疼。想他穿来不过几天,就先后经历了熬夜、被咬、自残等之前想都不可能想的奇葩事件,这皇宫的生存环境怎么就这么严酷呢?

唉,我还是得赶紧想想怎么逃出去!

于是,这晚高悦想着自己的脱身大计,竟也渐渐睡了过去。

第二日,他是被一阵喧闹吵醒得。

高悦睁开眼就听见小幸子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他可真能闹,怎么还有脸闯到极阳殿来?真是的,你看着侍君,我去把他赶走!

你要去赶谁啊?

高悦揉着额角坐了起来。

小幸子一见他醒了,立刻双眼放光地扑到床边。他身后紧跟着小福子。两人扶着高悦下地,边伺候他更衣边道:还能有谁?林青叔呗!他殿里的小太监昨晚在御花园冲撞了圣驾,今日竟然还有脸来极阳殿里闹!真是,一天到晚也不嫌戏多!

小福子也气哼哼地说:就是!他们青叔殿的人往日里都是鼻孔朝天,从来不把这后宫里的其他郎君哥儿放在眼里。这两天怕是看侍君您得了圣宠,这是变着花样儿得给您搅局呢!

高悦由着他俩伺候,也由着他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埋汰青叔殿的人。等穿好了衣裳,洗完了脸,他才开口,道:先帮我换药吧。

一提换药,两个小太监对视一眼,立刻变了副嘴脸就见那两个家伙眉眼弯弯,笑眯眯地道:侍君您说什么呢?您的药哪里轮到我们来换了?嘿嘿,您当时睡着,自然不知,陛下呀,上朝之前就来了偏殿,亲手为您换过了呢!

高悦:

周斐琦这个人吧对原主还是挺好的。唉,可惜!

两个小太监见高悦摇头叹气,纷纷不解,小福子嘴快,就问道:侍君怎么了?如今陛下爱宠着您,您还有什么担忧得吗?

高悦道:你们不懂。顿了下,又问:外面是怎么回事?怎么还在吵?

小幸子撇了撇嘴,道:是青叔殿里的小本子,跟块狗屁膏药似得,赖着不肯走呗!侍君若是嫌他吵,奴才这就出去把他赶走!

不必了。高悦想了想,道:我亲自去看看。

高悦从偏殿里出来,一眼就看到一个小太监正站在极阳殿门口和几个侍卫对峙。这小太监,看起来十四五岁的样子,生得倒是不错,只是此时满脸悲愤,咬牙切齿的模样看起来有些膈应人。

这是小本子。高悦仔细看了看他,认出这人就是昨晚御花园里瞪自己的那个小太监,想来应该是林青叔身边的心腹了,否则一般的小太监就算再怎么跋扈,也不敢对皇帝身边的人如此恶意相向。

高悦不紧不慢地往大殿门口走来,门口那些人很快都注意到了他,争执终于停了。小本子打量着高悦,目光说不上友好,可见小福子刚才的话绝不是空穴来风,青叔殿的人还真是不把别的郎君哥儿看在眼里。

不过,高悦并不在意这些,在他的三观里,别人怎么看和自己怎么活从来都是泾渭分明的两条平行线。侍卫中有一人见高悦过来,已迎了上来,他的视线在高悦缠着白布的脖子上停了一下,才连忙弯腰行礼,道:侍卫梁霄参见高侍君。

高悦一听这名字就乐了。这位可是原主的发小呢,妥妥的友军,需得尽快拉拢一下,便冲梁霄笑了笑,虚托了下他的手臂,道:不必多礼。刚刚是何事在吵?

梁霄道:一点儿小事,吵了侍君静养,是属下失职,这便处理了。

无妨。梁侍卫可否借一步说话?高悦声音淡淡,梁霄却因这话微微愣了一下,不过还是跟着高悦走到了一旁。

两人在极阳殿那棵古松下站定。

高悦学着原文中原主对梁霄说话的口气,喊了他的字,道:瑞景兄,我知门外那人是青叔殿的小本子。想这青叔殿的人一连三日来找陛下,恐是真有何事。若是一味拦着,日后闹出事来,我担心波及到你,不如放他进来,见机行事更为稳妥。

梁霄见高悦喊了自己的字,心下微热,也明白高悦这么喊他,说明在他心里依旧念着他们往日的情分,更何况高悦一番话处处为他着想,这令梁霄更加确定自己前日那番让绿牌儿飞的举措无比正确。眼下,高悦劝他把人放进来,梁霄思量片刻,却摇了摇头,道:陛下上朝前,曾吩咐过,任何人不得打扰你休息。这青叔殿的人被告知这道口谕后还这般胆大妄为,其行可诛。

高悦看待这事的角度可与梁霄不同,因此他听完梁霄的话后,道:行异者,必有所恃。这小太监行事诡异,恐怕仰仗得并不是青叔君往日的恩宠,你且放他进来吧。又见梁霄一脸担忧地望着自己,高悦笑道:放心,我不会有事,不是有你在吗?你会护着我的,对不?

闻言,梁霄郑重向高悦行了一礼,转身往大门口走去。

高悦负手立于古松之下,看梁霄走到大门口,三言两语之后,那些拦在门口的侍卫便向两侧让开。而小本子一朝被放行,立刻冲了进来。他进来后,直接无视了高悦,根本不过来行礼,而是一下扑到主殿门口,一头磕了下去,高呼:陛下圣明,求陛下移驾青叔殿!求陛下移驾

高悦看了两眼,暗自摇头,走向大门口。梁霄见他过来,迎了两步,悄声道:陛下眼下不在,要不要告诉他一声?

高悦抬手,笑道:不必。我正好在极阳殿待得有些闷,想出去走走。你既是护卫,便护着我吧。

是。梁霄应了一声,带上五人一只小队,护送着高悦出了极阳殿。

他们这一走,张公公这位掌事太监立刻急了。他可不是梁霄,身后有个侯府撑腰。这个小本子要是在极阳殿里闹出什么事来,皇上追起责来,第一个开刀得就是他。张公公连忙派人去给□□管送信,还嘱咐送信的小太监一定要说明白:是青叔殿的人来极阳殿闹,高侍君才不堪受扰,出去躲清静的。

这个时候,周斐琦已下了朝,又召集了一众大臣在御书房商讨高悦提出的那份赈灾草案。他听了胡公公的禀报,不喜不怒,只长长叹了口气。

第12章 弄巧成拙了

高悦带着幸、福两个小太监,由梁霄的护卫小队护送着一路溜达。这后宫之中,住得都是皇帝家眷,有些地方侍卫也不是都能进入。高悦这一路,但凡是到了梁霄等侍卫不便进入的地方,他立刻拐弯儿。一行人,就这么弯弯绕绕地竟让他们走到了皇城的外门处。再往前走,可就要出宫了。而出宫必须有腰牌,高悦自然是没那东西,不过这也不妨碍他对宫外自由生活的向往。

他就那么在宫门内站了许久,直到梁霄提醒他侍君若是想赏平京景色,可以登城楼远眺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站得腿都有些发麻。

不过,梁霄这个提议显然深得他心,高悦点点头,带着他这一群随从登上了城楼。这城楼至少有二十米高,人站上去,视野瞬间开阔,连带着心情都开朗不少。幸、福两个小太监显然也是第一次上城楼,看着远处的整片京城不住惊叹。高悦让他们不必跟着,独自一人登上了城楼上的钟鼓亭。

梁霄默默地跟在他身后,高悦也没阻拦。

夏日晌午的阳光还是很辣的,可高悦看着不远处那热闹的街市,熙攘的人群,哪里还管什么日头辣还是甜?!他此刻的心早长出翅膀飞了出去,整个人都在阳光的炙烤下显得有些恍惚。

梁霄见高悦有些心不在焉,忍不住问道:侍君是在思念家人吗?

高悦这才略略收回心神,冲梁霄笑了笑,道:你还记得,我刚来平京时的事吗?若是记得,便说一些给我听吧。我刚刚想了好久,为何竟一件也想不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