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有光环 第133节(1/1)

足以见得其中花的心思。

抓周抓的就是个吉祥喜庆,各种都是由寓意的,其中最好的自然就是摸到书本笔墨或者是木剑木刀。

一个文曲星一个武曲星,吉利话多得是。

如今萧明远送的便是书本,寓意极好。

霍云岚便笑着颠了颠自家儿子,道:“福团,喜欢吗?这是殿下送你的。”

福团如今是一听自己名字就点头,这会儿自然也点了点脑袋,脸上还有个软乎乎的笑。

萧明远一看就软了心。

而后又觉得有趣。

实在是福团的眉眼像极了魏临,哪怕他其他地方长得像霍云岚,但因着那双眼睛和魏将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笑起来时,恍惚间让萧明远觉得就像是魏临的缩小版似的。

这种感觉很新奇,也很新鲜,萧明远越发喜欢福团,后来还问霍云岚自己能不能抱抱。

霍云岚却不敢直接应下,而是道:“这孩子寻常甚少见外人,能不能抱我说了也不算。”说着,她便小心翼翼的把儿子递给了萧明远。

福团这会儿已经饱了,自然不会抓着勺子不放,不过还是眼巴巴的盯着自家娘亲瞧。

后来才注意到萧明远。

四目相对的瞬间,萧明远便瞧见眼前这个胖嘟嘟的小娃娃先是盯着自己瞧了会儿,然后便笑呵呵的对他伸出了手。

这是,让他抱?

分明只是个小事儿,可是萧明远突然生出了无尽欢喜。

瞧瞧,我多讨小孩子喜欢!

霍云岚则是心里门清,大抵是因为刚才萧明远送玉书的时候,自己给福团指着看了,福团这才乖巧。

福团本就是个好脾性,现下吃饱喝足正是高兴着,自然就给了他们几分薄面。

不过面上霍云岚只是笑着把福团递给萧明远,让他抱好,而后对着苏婆子使了个眼色。

苏婆子便上前护着,以防萧明远没抱住把孩子跌了。

而萧明远从小为了博得楚王欢心勤练骑射,瞧着年纪不大,身上还是有些气力的,抱着个奶娃娃自然不是难事。

福团则是软趴趴的靠在萧明远身上,伸手去扒拉他用来束发的带子,也不使劲儿,就是小肉手轻轻的拨来拨去,自己跟自己玩儿的高兴。

见他笑,萧明远也笑起来,同他说话。

小福团本就是个嘴里闲不住的,寻常霍云岚和魏临都知道他的脾气,甚少主动跟他说,如今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乐意跟自己“聊天”的,福团格外高兴,嘴里“叭叭叭叭”个不停。

萧明远装作听懂了,小福团装作说清了,这一大一小竟然聊得很是高兴。

就在这时,徐环儿挑帘走了进来。

她刚一进门,霍云岚就发现刚才还哄孩子哄得高兴的萧明远突然没了声音,低着头,可是眼睛总是时不时的瞧着徐环儿。

对此霍云岚只做不知,笑着把徐环儿招到自己面前道:“有何事?”

徐环儿刚要说话,便看到了萧明远。

她规规矩矩的给五殿下行了一礼,然后才对着霍云岚轻声道:“夫人,是老家来了信。”

霍云岚微愣。

寻常家书都是月初寄出去,月中收到的,之前那封刚收到没几天,怎么又来了一封?

萧明远则是知道这是人家家事,自己不好旁听,便把福团递还给了苏婆子,而后便笑着告辞,带着人去了前院。

待他走了,霍云岚才道:“可去告诉过将军?”

“本是要去的,只是听前院的人说,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来了,将军正忙着,我不好去打扰,便来寻夫人了。”

霍云岚点点头,伸手把信接了过来。

信封上的字迹并不是寻常写信的魏大郎,到底是谁写的霍云岚有些分辨不出。

她手上不停,把信拆了,展开信纸后很快便看完。

微蹙的眉头缓缓展开,脸上也有了笑意。

苏婆子好奇,却没多问,徐环儿想来爽利,这会儿便道:“夫人,可要去告诉将军一声?”

霍云岚摇摇头,轻声道:“不妨事,这信本就是报平安的,只是让表哥当着别人的面看家书不大好,这样吧,环儿只管把信给郑校尉瞧,让他给将军传个口信也就是了。”

徐环儿应了一声,拿着信出了门。

很快她便找到了郑四安,把信给了他,又把霍云岚的话带到。

郑四安自然不敢怠慢,拿出信纸细瞧。

字不多,事儿也不多,就一样——

大郎魏淮的娘子卓氏七月便产子,不太顺利,幸而有霍云岚寄回去的补药和人参效果极好,把命救了回来。

如今,母子均安。

作者有话要说:郑四安:嗯!我懂!意外吗?一点都不意外!

=w=

下面是可以看看也可以跳过的小科普——

1、红玉膏:来源自杨贵妃常用的“太真红玉膏”,贵妃常用此物敷脸,得以面色红润如玉,此膏用杏仁、滑石、蛋清,加以龙脑等香料调制而成,方子选自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

2、风轮:“叶轮拨风”的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有相关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

第83章

郑四安看完了信,心中半点不觉得意外。

在夫人身上的神奇之事太多,郑四安如今很是淡定,只是嘴里轻声感慨:“夫人当真是厉害啊。”

徐环儿闻言笑道:“是夫人心善,思虑周全,也是大爷和大夫人平日里行善积德,有吉星罩着,如今化险为夷又能喜获麟儿,着实是喜事。”

郑四安闻言,默默点头。

是啊,吉星罩着,这吉星可能就是姓霍的。

等把事情记下了,郑四安便把信重新交还给徐环儿,而后便快步朝着前厅走去。

在那里,魏临穿着一身常服,脸上带着淡笑,看起来比往常和煦很多。

而在他身后不远处便是徐左两位军师,他们并未上前,而是等在后面,徐承平时不时的对着左鸿文说起来人的身份名姓,左鸿文点头记在心里。

郑四安过来时,两人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而后就听郑四安对着魏临轻声道:“将军,家中来信,说是夫人送回去的药起了大用处,大夫人得了一子,母子均安。”

魏临闻言,先是一惊,脸上神情没甚变化,只有嘴巴轻轻动了动:“我这侄儿刚七个月吧?”

郑四安点头。

纵然寻常老话说七活八不活,可七个月就生下来的娃娃多少是有些危险的,如今能平安,着实是幸事。

魏临松了口气,远远的见施家车架过来,他便低声对着郑四安说了两句,便安稳了心神起身相迎。

郑四安跟了上去,眼睛瞧了瞧魏临的背影。

幸好如今是两个主角成亲了。

有了夫人后,自家将军的日子实在是好过了太多。

不单单是魏家大郎、四郎的命保住了,还护住了卓氏的孩子。

最紧要的是,郑四安发觉魏临也与书中不同。

照着原本剧情,魏将军一门心思平定天下,导致凶名太盛,惹得萧明远忌惮他一辈子。

纵然魏临戎马一生,帮助楚国成就千秋功业,可郑四安始终觉得,魏临能舒舒服服的活到终老,只怕也是因为他终生未娶,没有子嗣后人,这才能安稳度日。

可现在不同了,魏临铁树开花还结果,为人处世也聪明许多。

莫说是已经同他站在一处的萧明远了,就连朝堂上原本嫌弃魏临寒门出身的高门大户,也因着罗家和大公主与将军府亲近而改变态度。

今日将军府设宴,除了一些依旧固执的文臣没来,其他显赫些的人家都是到了的。

施家这般一直明哲保身的人家都能登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同样听到事情原委的徐承平与左鸿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些许庆幸。

他们深知魏临和魏诚有多顾念家人,如今一切平安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左鸿文未被面具遮住的那半张俊秀面孔上露出了些许思索,而后轻声道:“徐兄,你说我现在去帮夫人画幅画,能不能让夫人给我写几个字带着?”

徐承平一听,便有些哭笑不得:“你这话说的就跟去求平安符似的,夫人又不是菩萨真人。”

左鸿文一脸笃定:“我倒觉得,夫人比菩萨灵验多了。”

徐承平也不好反驳他,便是笑着道:“既如此,到时候咱们一道去找夫人求个字儿?”

左鸿文半点不觉得这是玩笑,只管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就在这时,施家人已经下了马车,施五姑娘扶着婆子的手走下来,穿过前厅准备去后院里寻霍云岚。

而在经过左鸿文时,施五姑娘抬头看了他一眼。

脚步微顿,施五姑娘的视线在那半张面具上转了转,而后便轻声道:“还未谢过先生上次送的凉茶。”

左鸿文原本低垂眼目并未瞧她,听了这话才看过去。

而后记起之前自己在药铺养伤之时,确实见过霍云岚给一个戴着帷帽的姑娘送凉茶。

想来她是误会了,左鸿文便行了一礼,姿态儒雅,语气端方:“草民如今跟在将军身边做事,之前身体微恙,便在药铺中休养,并不是药铺中人,当不起姑娘这句谢。”

施五姑娘闻言,露出了些恍然,而后笑道:“先生病可好了?”

左鸿文温声道:“一切都好。”

“既如此,便不耽搁先生做事了。”而后她微微福身,左鸿文立刻还了一礼,施五姑娘这才转身继续朝着后院走。

徐承平有些好奇的瞧了眼,轻声问道:“你怎么认识施家姑娘?”

左鸿文语气一如往常的和气:“一面之缘罢了,她与夫人交好,多半也是看在夫人面子上多问我两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