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有光环 第53节(1/1)

霍云岚以为他是举胳膊时间太久累到了,随后就听到魏临在她耳边道:“娘子若是想要倚仗,我就当你的倚仗。”

这话说完,霍云岚便是一愣。

而魏临的声音不停:“之前我不在娘子身边,娘子把日子过的风生水起我也是欢喜的,不过如今你我在一处,娘子便再也不用自己个儿撑着,还有我呢。”

霍云岚微微抬头瞧他,眉眼带笑。

魏临以为霍云岚这样是不信他,便接着道:“我努力升官,自然不愿让人亏待了你。”

霍云岚听得出这话的真诚,她也从未怀疑过郎君的心意。

只是这一刻,心里感觉到了些微酸微涩,接着便是蜜糖一般的甜。

就连霍云岚自己都没注意到,她一直是自己撑着,竟是从未想过魏临能帮她多少。

之前刚刚成亲便要独自一人,就连孩子都是自己个儿生下的,霍云岚却从不埋怨魏临,因为她知道自家相公面对的是远比她更凶险的九死一生。

可也因为只有自己,霍云岚便下意识的不借魏临的势。

唯一的一次“仗势欺人”,还是为了救下宋家郎君。

现在听到魏临这番话,从来都是口齿伶俐的霍云岚突然词穷,最终也只是垫着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亲,轻轻的回了声:“好,我听相公的。”

就这句话,让魏临带着笑出门,一直到翻身上马走出街巷都没有停下。

而霍云岚则是去选了一件新制的宝蓝色披风,准备出门。

上马车前,她从袖中拿出了一个小小的平安结,挂在了马车上。

徐环儿看了一眼,有些惊讶:“夫人,我记得踏雪的马鞍上也挂着这么一个。”

霍云岚没有回头,温声道:“那也是我挂上去的。”

徐环儿眨眨眼:“夫人是要求什么吗?”

霍云岚托着下巴看着车舆窗子上来回摇晃的红色平安结,声音轻缓:“求个天下安定太平。”

这让徐环儿有些惊讶,在她看来,天下安定,那就是没仗打了,也就堵住了魏临靠着功劳晋升的路。

不过很快,徐环儿就跟着点头:“对,安定些好。”她的哥哥还在魏家军当军师呢,要是不打仗,哥哥就能回家了。

霍云岚则是笑着摸了摸她的额发,微微低垂眼帘。

如何能在都城立足,这件事霍云岚想了好一阵。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鼓舞郎君上进,攒个高官厚禄,作为正头娘子,霍云岚自然水涨船高,许多人家都是如此的。

可是霍云岚却舍不得这么做,因为她的郎君与旁人不同,魏临的荣光都是靠着真刀真枪换来的,她不愿让魏临冒险。

只是霍云岚自己也知道,她的相公心大的很,装着家国天下,就该是个英雄人物。

霍云岚不由得伸手碰了碰平安结,轻声道:“以后除了求天下安,还要求人平安康泰才好。”

徐环儿来了精神:“我听人说,京郊有个寺庙可灵了,夫人不如找个日子去拜一拜?”

霍云岚闻言好奇:“你听谁说的?”

“就是隔壁宝文直学士府里面的婆子说的啊。”

“你与她们相熟?”

“多聊聊,自然就熟了。”

霍云岚不由得笑:“环儿你当真是个宝贝。”寻常大户人家不好登门,到现在她递过去的拜帖都没有回应,反倒是徐环儿这个小姑娘和那边有了联系。

而后霍云岚便挑开帘子,往外面看。

都城的布置很有讲究,内城南边临着漕运,故而商贾之人众多,西边深宅大院居多,均是高门大户或是皇亲国戚。

而官员府邸多在东边,归德将军府便在东城,想要去往西城的安顺县主府,只要跨越半个都城的。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马车缓缓停下,外面有小厮道:“夫人,安顺县主府到了。”

霍云岚扶着苏婆子的手下马车,抬眼看了看周围。

大抵是因为今日两位县主请的人多,并不算宽敞的巷子里有不少马车来去,霍云岚便对着赶车的小厮道:“另找地方等便是。”

“是,夫人。”

而门内走出了一名侍女,脸上带着笑,恭顺行礼道:“夫人,请随我来。”

霍云岚笑了笑,跟上前去。

不过在经过一驾马车时,她微微顿了顿脚步。

领路的侍女没有回头,徐环儿便上前一步,轻声问道:“夫人,怎么了?”

霍云岚又看了那马车两眼,她清楚的记得,之前自己随魏临初到归德将军府时,门口停着的就是这驾车。

不过霍云岚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摇摇头,便又抬了步子往里走去。

此时,安顺县主府上已经来了不少人。

因着安顺县主萧成君声名在外,再加上楚王喜欢她性子爽直,故而她办的诗会自然是宾客盈门。

这次安顺县主不单单邀请了女客,还请了不少男宾,只是这些受邀前来的男子甚少是高门大户中的,大部分都是最近几年得了功名的学子,有些已经做了官,还有些只得了闲职,择日另行安置。

而萧成君有才名,请他们也不扎眼,没有人觉得意外。

不过她自己却知道,这次诗会另有深意。

萧成君坐在亭子里,手里抓着一把瓜子磕得咔咔响,眼睛瞧着身边的少年郎道:“寻常你都是不来的,怎么,这次转了性?”

一身长衫的萧明远闻言回道:“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后萧明远有些嫌弃的瞥了她一眼,“坐没坐相,把背挺直了。”

萧成君眨眨眼,乖乖的坐直了身子,但是手上的瓜子还是没撂下,只管扭头往外瞧:“那总该告诉我,你让我请了这么多不得志的读书人,又是为了什么?”

五殿下低垂眼帘,给自己斟了一盏茶后才道:“我身边还缺个长史,想挑个合眼缘的。”

萧成君有些意外:“这不是你给朱家郎留的位置吗?”

而后,萧成君就发觉萧明远神色略有凉薄,她便闭上嘴巴,不再问了。

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到现在,萧成君凭借着的就是这份知情知趣。

作为穿书的,萧成君觉得自己不算太倒霉,穿来的时候《荣华一生》这部小说就自动出现在了她的脑袋里,又得了个高贵的身份,不用为了生活发愁。

但是也有不方便的,天天周围的不是王子就是公主,萧成君的压力很大。

县主名字听着好听,但是萧成君来到这里两年,郡主都死过两个了,她觉得自己这个县主也不靠谱,还是里主角光环近点才牢靠。

原本她的计划是紧紧抱住女主霍云岚的大腿,指望着让书中运气满点的大佬带飞,享受跟着女主躺赢的生活,怎奈她穿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国混战,处处透着男频文升级流的感觉,半点不像安逸美好的种田文。

于是萧成君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不小心穿错了,又或者是女主还没发迹,她又想不到理由去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于是萧成君只能先靠自己活下去。

幸而楚王还算和善,对待郡王之女们也不苛刻,萧成君很好地融入了新生活。

跟她最好的毫无疑问就是萧明远。

大概是因为萧成君是唯一一个听说萧明远喜欢经商后不惊讶的,五殿下对她颇为亲近,而萧成君也需要五殿下帮自己站稳脚跟。

虽然喜怒不定,却是个心思纯良的好孩子,加上楚王偏疼他,萧成君想着,这位五殿下怎么也能混个亲王当当,自己到时候跟着他躺赢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会儿萧成君看着萧明远脸上那有些陌生的神色,突然对自己的判断有些不确定。

萧明远并不知道正咔咔嗑瓜子的萧成君脑袋里想了那么多,他端起茶盏,瞧了一眼远处正在同贵女们说话的武安县主,开口道:“你也该学学人家,温文尔雅亭亭玉立,再瞧瞧你,坐没坐样站没站样的。”

萧成君拍了拍袖口上不小心沾到的瓜子皮,嘟囔道:“我刚才想分你一把,是你自己不吃的。”

萧明远越发嫌弃:“休想。”

“你不爱吃瓜子?”

“你给我磕出来我就吃。”

萧成君:……破孩子。

不过吐槽的话只能放在心里,萧成君不会当面挑战凤子龙孙的脸面的。

她让人把桌上的瓜子收走,而后站起身来,扶了扶头上的金钗,她便又是仪态万千的安顺县主。

瞧了瞧萧明远,端起架子的萧成君连声音都变得娓娓动听:“等会儿你要留下吗?”

萧明远也站起身来,年轻的五殿下昂头看了一眼比他高一头的萧成君,便又坐下了,慢悠悠道:“我就不留了,你替我相看一番,若是有好人才就记下名姓,告诉我便是了。”

萧成君点点头,答应下来。

就在这时,武安县主莲步轻摇进了亭子。

这次虽然是两位县主共同发出的帖子,但是安顺县主的名声响亮,也更得宠,还未成亲就开了府,诗会就安排在了安顺县主府邸内,武安县主今日算是客人。

不过她的打扮格外郑重,尤其是头上的一支金步摇很是亮眼,倒是比萧成君这个主人家更出挑些。

萧成君却是个心宽的,没觉察出什么不对,只是在心里想着,武安县主生了一张我见犹怜的脸,却非要往头上簪金钗,着实是有些不搭配。

不过她并没说出口,而是矜持的点点头:“武安。”

武安县主虽也叫县主,但是无论是封号还是封邑都比不上萧成君,便回了一礼:“姐姐且坐,”而后她的眼睛就转向了萧明远,“五殿下也在啊,我带了今年新茶来,殿下尝尝看味道可好?”

萧明远抿了一口,道:“尚可。”

武安县主不再说话,只是眉宇间有些怯怯的。

萧明远就见不得她这副模样,可有不好指摘什么,便道:“你刚才在外面说什么呢?”

武安县主闻言,露出一抹笑,柔声道:“我听她们说起了魏将军打仗的事儿,就想要多听听。”

萧成君穿来不过两年光景,魏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她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自是不知。

倒是萧明远多留了个心眼,抬头看向了武安县主,问道:“人人都说他凶神恶煞,怎么,你不怕吗?”

武安县主摇摇头,脸上微红:“不怕的。”

随后她便与萧成君说起诗文,一旁的萧明远也不好起身告辞,便跟着听。

不久后,就听武安县主声音响起:“我听人说,归德将军的夫人是个出挑的女子,等下姐姐正好与她切磋一二。”

此话一出,萧明远就皱起眉头。

寻常听这话没什么奇怪的,诗会本来就是切磋诗句文章的地方,遇到了有才情的多说两句也属平常。

可是萧明远知道人家霍云岚刚刚入都,处处都是陌生的,也不见她主动出门结识什么人,武安却要撺掇萧成君与她对诗是何居心?

萧明远突然开口道:“魏临的娘子,你可见过?”

武安眼神微动,声音柔软:“没见过,不过魏将军那样的翘楚人物,想来夫人也是顶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