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有光环 第48节(1/1)

可是如今萧明远还小,还会因为有人陪他玩耍而欢喜。

郑四安突然明悟了,不由得看了一眼相携走出船舱的魏临和霍云岚。

是了,可不就是不一样了么?

主角都能铁树开花,更何况旁人。

这不是书,里面的人物不是纸片,而是活生生的人世间。

徐承平看着郑四安一脸感慨,有些疑惑:“千总,想到什么了?”

郑四安叹息一般的道:“翻花绳果然很有趣。”若不是这么一遭,怕是他也想不通透,若是依然带着穿书的老观念,只怕往后对待萧明远的态度会给自家将军捅娄子的。

可是郑四安并没有得到徐承平的回应,他看过去,再次看到了徐承平的眼神。

宛如对待傻狍子。

郑四安:……

船平稳的靠在了岸边,却没有立刻引人下船,因着都城旁边的渡口繁忙,船只众多,故而也有个先来后到,前面的船走了才能有下一辆进来。

仅仅是在渡口旁边等待就等过了午时,霍云岚也不着急,还有心思让苏婆子去再炖尾河鱼来尝鲜。

午时刚过,便轮到了他们这艘船。

因着带来的物件不少,还有十数匹马,故而停船后往下搬东西就要好一番功夫,安抚马匹也是需要时候的,萧明远又去找徐环儿翻花绳,只是再次以他失败而告终。

待一切准备停当后,并不能直接进都城,因着渡口距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下船后还要换马车。

来接他们的车舆是从魏临新建的归德将军府来的,魏临并没有为府里选买下人,故而现在将军府中做事的只有管家和十几个护院。

管家名叫周右,原本是军里的百长,因为年龄渐长,又有旧疾,便从战场上退了下来,自愿到魏临手下做事,便成了归德将军府管家。

看起来是没了官阶,可是百长不过是百人之长,属于未入流的小官,但归德将军是从三品,做魏临手下的管家可比做百长荣光多了,加上魏临对他信任,以后的日子自然好过。

周管家对魏临很是尽心,把府上打理得井井有条。

听到有人来报说将军和夫人的船只就快靠岸,周管家就提前两天派人驾着马车到渡口旁等着。

这让魏临一行人刚一下船便能上车,一点时间都没耽搁。

马车是按着魏临的官阶所制,霍云岚四下打量,虽然布置没有家里的舒适,但却很是宽敞,坐上七八个人是没问题的。

魏临并没有上马车,而是骑着踏雪护卫在一旁。

霍云岚明白他的心思,自家表哥到现在都没有放松警惕,萧明远在他们身边一天,魏临就会警醒一天,骑马跟在一旁显然更安全。

她便抱着福团,神色安然。

马车缓缓前进,很快便上了去都城的官道,道路平稳,坐在马车里也舒坦些。

萧明远还未言明身份,便跟着上了马车。

他的坐姿很是端正,哪怕现在并不在楚王面前,他的尊贵身份也不需要时刻端着,可是规矩教养已经刻到了少年郎的骨子里,轻易改不掉的。

他的背脊挺直,双手安放在膝盖上,眼睛则是瞧着霍云岚,犹豫了一下道:“夫人似乎格外善于经商。”

霍云岚正在用布老虎逗着怀里的小福团,闻言便笑着道:“不算擅长,只是有些兴趣罢了。”

萧明远眨眨眼,只当霍云岚在谦虚。

他的眼睛生的明亮,同样的,他的心里有个小算盘,总是能打的噼啪乱响。

霍云岚进退有据,谈笑有节,是个做事稳妥的女子,只是对于她经商之事,萧明远只听徐环儿吹过,霍云岚却分毫不漏。

然而就在下船前,霍云岚翻了翻账本,萧明远并非故意看的,他只是经过的时候瞥了一眼,上面的数字之大足以让人惊讶。

徐环儿的话并不是虚言,这位将军夫人的本事大得很。

萧明远本就喜欢这些,现在虽然还不知晓霍云岚的家底有多厚,但他依然按奈不住好奇,昂头问道:“不知夫人对生意,如何理解?”

霍云岚没想到眼前这位五殿下主动跟自己聊生意经,她瞧了萧明远一眼,看出他眼中的诚挚,也不藏私,温声道:“寻常生意,求财不求气,找准时机赚取差价也就是了。”

萧明远背脊更直:“若是,想要做大生意呢?”

霍云岚笑容清浅:“心有一镇,生意便可做一镇,心有一城,生意便可做一城。”

她说这话,说的是心胸和胆量。

霍云岚做生意向来如此,有多少本事吃多少饭,手里的本钱便是底气,底气足了才能有更大的生意摊子。

人世间总有人把视线聚焦于一地一隅,霍云岚就要把目光放到更大的地方去。

尤其是这些日子开铺子的经验告诉她,多尝试总是没错的,往高处走更是没错。

不过,霍云岚很快发现萧明远的眼睛越来越亮。

因为萧明远听完了霍云岚的话后,就在后面接了一句——

要是我心有天下,那生意,岂不是能做天下去?

这念头,旁人想便是大逆不道,但是萧明远却有种顺理成章的感觉。

小小的少年端坐在马车上,低垂眉眼,似乎明白了什么,却不多言,只管和霍云岚说起旁的事。

霍云岚本也喜欢生意之事,她也乐得和人多谈,便把自己买卖铺子的事情当做故事讲给五殿下听。

寻常这些事总会听得人打瞌睡,毕竟来来回回都是多少钱买进,多少钱卖出,没甚意思。

但是萧明远却听得仔细又认真,尤其是听到霍云岚能把铺子以十倍高价卖掉时,他就笑的很欢喜,似乎那钱是进了他的口袋似的。

福团眨眨眼睛,昂头瞧了瞧霍云岚,耳边是娘亲温柔的声音,只是他还小,听不懂,反倒越听越困,最后索性扭头埋到霍云岚怀里,闭上眼睛便沉沉睡去。

而在车舆外,魏临骑着马,神色淡然。

不过郑四安能看到魏临只有一只手牵着缰绳,另一只手一直放在身侧。

只要稍一动作,就能抽出长剑。

徐承平与魏临说了几句话,便退到一旁。

郑四安看了看手上的密信,打马上前,行到魏临斜后方的位置,低声道:“将军,齐国降将俱已被王上送归齐国,只留下了越衡。”

魏临的眼睛依然看着前方,却分出了些注意力给郑四安,淡淡道:“齐国反应如何?”

“归国降将无一人被重新启用,已无辜暴毙两人。”

“越小将军可有被苛待?”

郑四安注意到了魏临对越衡的称呼,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态度:“不曾,越小将军被妥善安置,日夜都有人照料,只是越小将军的身子不大安好,请过郎中,却看不出端倪。”

魏临眉头微皱:“毒?”

郑四安摇头:“尚未可知。”

“那我去找王上求个御医,把他治好才是当务之急。”

郑四安心里有些不明白,原书中越衡死的很匆忙,戏份不过两句话,怎么会被魏临如此看重。

可这个念头一出来,郑四安就开始默念“翻花绳”,立刻端正态度,点头应声。

随后魏临不再提起此事,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马车。

上面的帘子被挑起,露出了一张芙蓉面目。

这条路是霍云岚头一次走,她有些好奇。

待福团睡着了后,霍云岚便把他交给了苏婆子,自己则是轻轻撩开车舆的帘子往外头瞧。

因着官道通往都城,故而两边的树木都是很规整的,并没有参天大树,这样可以减少歹人潜藏的可能,同样的,也没有矮小的,而是种的规整中带着错落,路边也没有摊贩,只有零散分布的驿馆和马舍。

倒是枫树种的多,正值深秋,枫树叶红,傍晚时分,如火枫叶连接成片煞是好看。

霍云岚喜欢这颜色,便多看了两眼。

魏临瞧出她的心思,便探过头去轻声问道:“喜欢?”

这声音低,除了霍云岚没人听到。

霍云岚看看他,随后点头。

算了算时辰,魏临便对着身后的亲卫道:“停,歇息一炷香。”

“是。”

众人下马,劳累许久的马匹可以停下来吃吃草,在马车上坐了将近一个时辰的人也能下来走动走动,松松筋骨。

霍云岚被苏婆子扶着下了车,福团则是直接连人带床的搬下来,晃晃悠悠的,已经睡饱了的小福团格外欢喜,苏婆子感觉外面的风有些硬,便折返回去探身到马车里拿披风。

徐环儿也跳下来,头上的绒花一蹦一蹦的,格外娇俏。

反倒是萧明远在下车时脚下一个趔趄,有些站不稳。

实在是他的规矩已经刻到了骨子里,无时无刻不端正,同一个姿势待久了,再加上马车上的垫子比不得他寻常用的那些柔软,这会儿难免酸疼。

萧明远身子晃了一下,眼瞅着就要跌到地上时,有人伸手扶了他一把。

借着对方的力道站稳当,萧明远抬头,就对上了魏临那张没有表情的脸。

就是这样的脸面,和当初萧明远头回见他时候一模一样。

当时才十岁的萧明远被吓了一跳,只觉得他凶神恶煞,可现在的他被人家救了,心思变化,再见魏临这张脸面,萧明远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除去了芥蒂后再瞧,萧明远竟发觉魏临分明生的俊郎,或许带着些武将的杀气,可是也不完全是记忆里的凶残。

这让萧明远的胆子大了许多,对着魏临道:“多谢。”

而后就听魏临低沉的声音传来:“殿下客气了。”

此话一出,萧明远就瞪圆了眼睛。

他自以为伪装的极好,在船上晃荡了一天都没人看出来,怎么他一眼就能认出自己?

萧明远不言,魏临便淡淡道:“昨日殿下身边宫人曾托臣找寻殿下踪迹,”见他愣神,魏临接着道,“殿下放心,臣不曾对旁人吐露过殿下身份,一切以殿下安全为重。”

说完这句话,不爱说谎的魏将军眼睛往旁边看了看,又很快收回来。

这是魏临刚刚和徐承平商议之后的结果。

之前不点破,是碍于萧明远的脸面,总要让他有个和缓的时间,但霍云岚和徐承平装作不认识,可以说是魏临不愿声张,没有告诉旁人,但魏临自己却不能说不认得他,因为萧明远的宫人是当着魏临的面跪下求他救五殿下的,魏临也给楚王递过密信说明此事。

既然如此,这其中的尺度把握就很有讲究,不然很容易物极必反。

如今已经过了紧要时候,再加上就快进城,他总不能把萧明远真的送给安顺县主,这时候挑破才是最恰当的。

果然,萧明远只是心里惊讶了一瞬,便没有了旁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