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4)(1/1)

贺东亭坐在一旁看着他们互动,心里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也只看了一阵,他剥了几只河虾,一直到虾肉冷了也没敢端给谢璟尝一口。

吃过饭之后,谢璟就跟舅舅一起回去,贺东亭送到门口,顺着谢泗泉的叫法,依旧喊他谢璟,叮嘱他空了常来。

谢璟点头道:好,改日再来。

贺东亭唇角扬起一点,只这么一句话心情就跟着好转许多。

回去路上,谢泗泉对他道:你不用管贺家给你改的那个名字,不过是占个位置,将来不能便宜了那帮王八蛋。

谢璟心里也没太当回事,那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父亲怀念母亲,而不是关于他。他以前唱戏的时候也有过其他名字,但不管怎么叫,他依旧是他自己。

傍晚的时候,白家东院设宴,留了西川谢家众人一同吃饭。

谢泗泉最爱美酒,席间和九爷畅饮数坛,蜀地的酒绵软、后劲悠长,而北地的烧酒性烈,一饮如喉,立刻如小刀一样辣得痛快!

谢泗泉拉着九爷拼酒,很快就勾肩搭背以兄弟相称了。

谢璟担心九爷,让小厨房做了两碗甜汤,亲自端到他们跟前。

谢泗泉拍了拍九爷的肩膀,站在那脚步已经摇晃了,但还忍不住得意显摆道:兄弟,瞧见没有,我幺儿乖不乖?他伸手拽过谢璟,推近了让九爷看,你仔细瞧瞧,见过这么乖的没有?

他力气大,谢璟差点被推到九爷怀里去。

九爷伸手抬起他下巴,指节摩挲两下,看了片刻轻笑道:乖。

谢璟耳根通红,对方只说了一个字,但他却被撩拨得心狂跳不止。

谢泗泉吃醉了酒,留宿在东院。

谢璟也未回去,先是照顾了舅舅一阵,等他睡下之后才起身回了三楼的主卧。

九爷已洗漱好换了一身睡袍在等着了,这会儿正坐在床边开了小灯,看一本书,一旁的床头小柜上还放了一只小碗,微微冒着热气。

谢璟以为是醒酒汤,但走过去才发现是一碗甜汤圆。

九爷放下书,把人抱在怀里,喂他吃了那碗甜汤圆。谢璟吃的很慢,九爷就一边喂一边同他说话:中午在贺家吃得如何?

挺好的,舅舅剥了好多虾给我吃。谢璟咽下嘴里的汤圆,小声道:舅舅不会剥虾壳,只掐了头尾。

九爷轻笑:难怪晚上没见你吃多少,原来中午吃了硬菜。他喂完一碗汤圆,伸手向下挑起衣角摸了摸谢璟小肚子,饱不饱,还要再吃点么?

谢璟点点头。

但不等九爷按铃喊人,就翻身骑坐在对方身上。

谢璟把九爷手里的小碗拿走放在一旁柜子上,一双眼盯着对方,贴紧了轻轻蹭了几下:爷,我想吃点别的。

九爷眼神发暗,扣紧他的腰。

谢璟在东院住了三天,临出发去西川的当天早上,都是在东院主卧醒来的。

九爷体谅他远行,昨夜并未弄狠,起初只想用手而已,但耐不住谢璟几次三番撩拨点火,简直像是故意一般。即便如此,早上醒来九爷就有些后悔,他在后面揽着谢璟入怀,亲了亲他肩上,哑声问道:若不然再等一天走吧,今天瞧着天气也不是很好。

谢璟低声笑了一声,也不知道是被亲得发痒,还是被他的话逗笑了。

九爷把人搂得更紧了,叹了一声道:前几日还不觉得,怎么今天你要走了,我心里就这般不舍。谢璟玩他手指,捏了几下,低声道:爷,年底的时候你要来西川接我。

九爷亲他一下,答应道:好。

谢璟利落起身,穿戴好下楼。

院子里王肃等人已经在收拾行李,他们几人有九爷选出来的,也有谢璟从护卫队里挑出来的,都是平时用惯的好手,不管是手上功夫还是忠心,绝对可靠。

谢璟没看着些行李,去马房牵了白十四出来,骑马出去了一趟。

他去了贺府。

在后门叫了管家出来,让他去通知贺东亭。

管家知道谢璟身份,因为这位小少爷,贺府几乎被闹了个底朝天。他们先生把贺老夫人送回老家的宅院养病之后,一个敢说闲话的都没有了,管家如今见了谢璟笑脸相迎,一叠声请他进去:璟少爷您站在这里做什么,这是您自己家,回家哪里用通传呀,您进来就是

谢璟牵马站在那没动,对他道:劳烦您帮我叫一下人,我只说几句话,说完就走了。

管家答应一声,立刻去了。

不过片刻,贺东亭就急匆匆小跑过来,都未来得及穿外套,站在谢璟面前之后上下打量他没有一丝受伤的模样,才松了口气,笑着道:璟儿怎么来了?我知道你今天启程,还打算过会儿去送送你。

谢璟摇摇头,道:不用。

贺东亭脸色白了几分,一时脑海里闪过许多念头,站在那思量一会勉强笑道:也是,一定很忙,那我就不去打扰他话还未说完,就见谢璟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拥抱了一下,低声道:我去西川怕是许久不能回来,你好好保重身体。

贺东亭抬手想回抱一下,但手刚抬起对方就退回原位,怀里的温度转瞬即逝。

谢璟翻身上马,跟他道别,很快就走了。

贺东亭下意识追出去几步,站在街边看他身影,眼眶微微发红。

六月中旬,谢泗泉返程回西川。

谢璟和寇姥姥等人随行,谢璟初次走水路入川,而寇姥姥却是重返故地,一路上一直看着,舍不得合眼。

寇姥姥瞧着沿路崇山峻岭,好几回擦了眼泪,二十余年过去,这条路上看过的风景却和之前她陪着小姐远嫁时的没有改变,只是物是人非,这次只有她这个老婆子回来,小姐再也回不来家了。

寇姥姥手里摩挲着一张照片,上面最前头的就是年轻时候的谢沅和贺东亭,她则站在小姐身后,一脸紧张。

谢璟凑过去看了一眼,故意问道:姥姥,后面站着的是你吗?

寇姥姥点头叹道:是呀,姥姥那会儿第一次拍照片,灯闪得太亮,吓了我一跳,还是小姐让人多拍了几张,这才留下这张。她伸手爱惜地抚摸过,这是姑爷临走时候让人送来的,除了照片,还有好几箱物品,都是细心为谢璟准备下的。

谢璟哄她道:姥姥,等回了西川,我陪您拍照,咱们拍好多。

寇姥姥被他逗笑了,抬手摸了他脑袋:傻孩子,姥姥年纪大了,拍了不好看,我璟儿长得俊,是该多拍些照片留下。

祖孙俩说了一阵话,谢璟忽然想起一件事,小声问道:姥姥,我娘的牌位

寇姥姥道:前天的时候,你舅舅亲自送回贺家了,你既已祭拜过,我也就放心了。

谢璟头枕在老太太肩上,看着江面上倒映的山岭,树木苍翠,层峦叠嶂,和他之前生活的地方完全不同。

几天后,船行至阳平关。

阳平关的行船码头与别处相比要大得多,载满货物的木船沿江而下,全都汇于此处。

码头上挤挤攘攘,都是等待卸货的客商和招揽生意的船帮挑夫,天气炎热,只从码头挤下来衣裳就已汗湿了后背。

谢泗泉到了这里就已放松了大半,把船上的货物都交给胡达等人处理,自己带了谢璟和寇姥姥去找了地方先吃饭。寇姥姥许久不吃蜀地的辣椒,加上年纪大了不好克化,只要了两碟清炒素菜,谢泗泉带了谢璟去后头,打算挑两条鱼。

这家小饭馆就在江边,已经做了十数年买卖,最拿手的菜就是做鱼,尤其是这江边的鱼现打捞上来,活蹦乱跳,新鲜的很。

小二过来帮着挑鱼,刚想起筐,就被老板赶过来制止了,让他去江边拎起泡在水中小些的竹筐,讨好笑道:谢爷,不知道您来,我这就让人去瞧瞧有没有新捕上来的雅鱼,您去前头坐着喝茶,收拾好了立刻给您上菜。

谢泗泉道:也好,天儿热,再切两只西瓜。

老板连声答应,不一会就送到桌上,不止是西瓜,还有两碟瓜子两碟糕饼。

谢泗泉不耐热,穿了一件银红薄袄坐在那拿袖子扇风,他手腕上缠了七八圈珊瑚珠,粒粒像黄豆般大小,滚圆饱满,精心打磨过。谢家人本就肤白,谢泗泉手腕上缠了赤色珊瑚珠,越发衬得白玉砌成一般。

只是桌上二人没人瞧他,寇姥姥拿了西瓜给谢璟,谢璟自己吃了两口,又掰下一小块尖尖的瓜皮给门口的那只黄毛土狗。

天儿太热,蒸笼一样的天气,连小饭馆门口的黄狗也懒懒散散的,它闻了闻谢璟扔过来的瓜皮,几口吃了,尾巴轻轻摇了摇。

谢璟自己吃几口瓜,掰一块瓜皮喂黄狗,正要把手里最后一点丢过去,忽然动了动耳朵,抬头看向门口方向。

不多时,就听到一阵车马声,紧跟着有人下车匆匆向这边走来。

小饭馆门口竹帘被掀开,走进来数人,老板弯腰跟他们打了招呼,为首的男人也没理睬,左右看了一眼之后,径直向谢璟他们这桌走来。

谢璟不知对方什么来路,手放在桌下,视线盯紧。

谢泗泉顺着他视线回头看了一眼,笑道:璟儿莫慌,是自己人。他说着站起身来,冲那边招手道:徐骏,这里!

男人很快走过来,谢泗泉指了他介绍道:这是徐骏,西川上城有名的算盘,我费了好大功夫才把人挖过来,跟了我有几年了,外头都喊他一声谢家二当家的。又指了指谢璟,面露得意,这是我在信里同你提起的璟儿,怎么样,是不是和我长得很像?

徐骏面容清俊,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的模样,人比谢泗泉要正经的多,他拱手先对寇姥姥行了一礼,然后才打量了谢璟片刻,道:是很像。

谢泗泉勾着外甥的肩膀,咬耳朵道:璟儿别理他,这就是个闷葫芦。

徐骏看了他手臂一眼,忍了几次,还是开口道:这是外头,家主自重些。

谢泗泉不耐烦道:我又没跟别人搂搂抱抱,璟儿是自己人。

徐骏冷声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谢泗泉看他一眼,徐骏视线跟他对上,未移开分毫,开口道:我记得去年中秋的时候,家主在下城喝醉酒,我和胡达等人找到的时候你

谢泗泉连声打断他道:好好好,我知道了,我听你的那些规矩就是!他面上老大不痛快,但还是挪开了手。

徐骏道:家主在外多少讲些规矩,不可太过孟浪。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谢泗泉:你说谁浪?

徐骏:你。

第117章 生辰礼

小饭馆的老板端了菜上来,又摆了酒,笑着道:谢爷先吃酒,鱼已经送来了,稍后做好了给您端上来,还是按以前的口味?

谢泗泉道:麻辣去一些,不要太重,我外甥刚来怕他吃不惯。这话说出的时候,带了十足的炫耀,像是有外甥多了不起一样。

老板一叠声答应下,自去准备了。

徐骏带来的那些人也比胡达要听话一些,规规矩矩跟家主问好之后找了地方坐下,小憩片刻。

徐骏坐了谢泗泉那一桌,斟酒、布菜,做事十分妥帖周到。

蜀地人嗜辣,天气越是炎热越是喜欢吃口味重一些的菜肴,好下饭。这次吃的饭菜也是如此,上来的都是红彤彤的一盘盘小炒,连素菜都是如此,谢璟刚开始有些不敢下筷,不过舀了一勺麻婆豆腐尝过之后,眼睛都亮了。

谢泗泉见他喜欢,笑着道:吃着还行?加了鸡汤熬煮,我让他们特意做了两个味儿,这边放了野菜,那边拌了辣椒面,你尝尝看。

谢璟吃着都好,豆腐也不知道怎么做的,嫩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鸡汤和辣椒混在一起入口味道带了浓郁的香辣,让人胃口大开,谢璟舀了几大勺豆腐拌饭,埋头吃得停不下来。

徐骏倒是没想到谢璟如此好养,一盘豆腐拌饭就能吃得心满意足,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孩子不错,就是家长有点不像样。

谢泗泉拦了几次,不让谢璟吃饭:璟儿慢点吃,尝尝就行了,后头还有更好吃的。

谢璟:我吃着这个就很好。

谢泗泉:一盘豆腐有什么好吃的,放下,舅舅点了一桌子好菜,你一会每样都尝尝,喜欢吃哪个咱们就吃哪个啊。

徐骏闭了闭眼,他就知道会变成这样。

谢泗泉自己任性惯了,教孩子也这般胡来,好好的小孩儿不出半月就能给惯得挑食不肯吃饭。

徐骏还未开口,就听对面坐着的谢璟淡声道:舅舅退些菜吧,浪费不好。

谢泗泉还想再劝,谢璟摇头道:我和姥姥习惯了,你若这样,以后我不敢跟你一起出来吃饭了。

这话比什么都管用,谢泗泉立刻点头答应了,他叫了老板过来,不过那些菜没退,只吩咐给店内其他谢家的人端过去,每样分出一小碟来放到我这桌,只一小碟就行了,切勿浪费。

老板答应一声,很快就端了一个木托盘过来,上面七八只小碟子上码放整齐,荤素格式菜肴都有。

寇姥姥尝了一口甜烧白,夸了一声好。

谢璟好奇:这店看起来简陋,饭菜倒是精致。

谢泗泉托腮看他,听见笑道:这算什么精致,川菜一贯都是如此,等回家之后让家里的厨子做些精致的给你尝尝。璟儿喜欢吃汤圆罢?舅舅让人做好多小汤圆给你吃,干炒汤圆吃过没有?

谢璟摇头。

外酥里嫩,回去之后我让厨子做好,拿油纸包起来给你当零嘴吃。

谢璟一边吃一边听他说,头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多种新鲜吃法。

他以前跟在九爷身边,虽然从未亏过嘴,但九爷喜欢清淡一些的菜式,他对吃也没什么特别的喜好,偶尔吃些桂花蜜蒸米糕、甜汤圆,就已经很满足。九爷那边用料都好,就是太过养生,山参、鹿茸从未断过,味道上从来没吃过这么多酸甜苦辣。

谢璟不小心咬了一颗花椒,舌头麻了一半,一边面不改色吃了口米饭压下一边想着幸亏不是九爷吃这顿饭,爷最不喜青壳花椒。

谢璟吃到半饱的时候,鱼端上来了。

刚煮好的过水鱼,鱼肉浸在汤汁里,吃的就是一个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