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8)(1/1)

林家的小姐妹两个如今已是十来岁的姑娘家,模样娇俏,花骨朵似的含苞待放很是讨人喜欢。她们身上穿着女子学校的校服,湛蓝色的改良旗袍小袄和百褶长裙,左右两根麻花辫,说话清脆悦耳,没几句就哄得寇姥姥开怀大笑。

姥姥,这些是我们自己打的络子,按您上次教我们的那样,喏,您检查看看,这作业及格吗?

傻丫头,我又不是你们学校的先生,这叫什么作业呀,不过是闲着无事教你们的小玩意。

一样的,学校里是教我们识字的先生,姥姥是我们生活的先生呀。

哎哟,我可当不得先生二字

谢璟推门进来,正好听到她们说笑的声音,先跟林医生问了好,林医生站起身满面笑容道:小谢,这次真是要多亏你,那些医用酒精

谢璟岔开道:一切都是九爷的意思,我不过是按吩咐办事,再者也是商会众位的心意,只要能帮上忙,大家伙也心安,林医生不必多礼。

正说着,忽然又听到外头院门被人敲响。

寇姥姥道:这还真是稀罕,璟儿,快去瞧瞧,又是谁来了?

谢璟起身出去,开了院门,外头站着的却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穿了一身半旧干净的长袍,人也清爽,手里提了一包点心正笑着看他,拱手道:小谢,好久不见。

谢璟看了他一会,恍然道:方继武?

方继武点头,笑道:黑河一别,好久不见。

谢璟还记得他,前几年白家族学里有几位不错的学生,除了成绩拔了头筹的王敬秋,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方继武,人踏实勤奋,也有些想法。

方继武道:我去年就来找你一次,可惜你那时不在,我想把钱留给姥姥,但她说什么都不肯收,说没见过借条,等你回来再还不迟,前阵子和林医生一直在疫区忙碌,没空过来,这不刚休班就过来找你了。

谢璟道:什么钱?

方继武失笑:我就知你忘了,当初在黑河,我曾问你借了二十银元。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谢璟温和道,如今钱已攒齐,如数奉还,还要多谢你当初这笔救命钱,让我和家人度过难关。

第88章 饵料

谢璟经他提醒,才想起来当初黑河爆发霍乱之时,方继武确实曾找他借过钱。只是时间过去太久,早就忘了还有这么一笔债,如今对方上门还钱,谢璟也就大大方方收下,请方继武进去喝杯茶,慢慢叙旧。

正巧林医生他们也在,大家也都是认识的,三言两语聊起来,倒是理清了许多事。

方继武自从跟随林医生来了省府,就一直勤勤恳恳,一边工作一边学医,因林医生在医学院做翻译,他也跟着学了一些外文,如今能接一些兼职,也全靠平日里下苦工学的这些本领,也因此攒下了二十块银元。

谢璟问道:你如今还在林医生那里工作?

方继武道:是,林医生是我的老板,也是我的老师。

学的西医?

方继武道:都学一些,有些中医理论也挺实用的,而且感冒有时候用中医治疗,比西医便宜许多。

方继武讲了一次他患上伤寒症的事,林医生是外科大夫,对这些并不擅长,就让方继武去找了医学院一位同事,那位医生是西医,但偏偏西医治疗伤寒并没有对症药物,只是给方继武开了些葡萄糖和维他命c,让他回去静卧疗养,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

方继武没有办法,又去找了一位中医的老先生就诊。

服药五天,热度退去。

他从那天起,就开始又立了目标,除了在医学院给林医生当助手之外,平日里一有空闲时间就想法子学中医。

方继武道:我跟林医生商量过了,明年打算继续读书,投考职业教育社的医师班,改学中医。

谢璟不解:怎么改了?

方继武诚实道:我仔细想过,西医需在医学院就读几年,我即便筹足学费念下来,等毕业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医院。若自己开医馆,开业时节各项设备也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我恐怕负担不起,再者大多数人就诊也负担不起西医费用。

林医生笑道:是,我也这般建议继武。他在我身边这几年,比我见过所有的学生都要刻苦,白天工作,晚上熬夜读书,一年就有了医学基础,只是深造条件有限,若想开一家自己的医馆实在太难。之前他在我这边学的多是治疗外伤,不如索性多学一个,这样中医、西医都会一些,简单些的伤都能医治。

方继武规划清晰,稳扎稳打,倒是在谢璟意料之中。

谢璟点头道:能救命的,就是好医术。

中午的时候,寇姥姥留大家在家吃饭,摆了一桌家宴,四道凉菜,四道热菜,并一道羹汤。其中一道红烧兔肉份量大,味道也好极了,放了一点辣椒提味儿,吃起来鲜香爽辣,更像是下酒菜。

寇姥姥拿了家中先前酿的一些果子酒,大家一起喝了一些,品尝之后,纷纷称赞,配上兔肉吃正好。

林家小姐妹两个还在念书,年纪小些,没让她们喝,只给了一些还未酿造的葡萄汁。

方继武看着她们俩,忽然有些感慨,对谢璟道:我一瞧见她们,就想起当初我们在族学的时候,小谢你虽只来了几日,但跟大家关系都好,那时候二少爷身边那张桌子,除了你都不让人碰呢。

谢璟道:他那是想让我替他抄书。

方继武笑着摇头:你跟二少爷感情真好。

换了之前谢璟肯定直接否认,但现在有九爷一层关系在,略想一下,道:尚可。

白明禹既是九爷最疼爱的小辈,他也当爱屋及乌才是。

聊起了族学里的老同学,除了白明禹这个小霸王,方继武提到最多的还是好友王敬秋。

方继武道:敬秋留学之后,倒是也写了几封信来,他如今在剑桥大学研读化学一科,导师十分器重他,还想多留他在实验室待几年,但他同一起前去的几位师兄已商量好,打算尽快归国,为国家出一份力。

谢璟道:如今都说实业兴国,他若回来,定能堪当大任。

方继武点头称是,他说起好友的时候眼里带了笑意,完全没有任何攀比的心思,只替他感到骄傲。

一旁的林家小姐妹正在和李元小声说话,说她们读书的事儿,不过她们读的是女校,规矩和其他学校不太一样。

李元听得津津有味。

林知非问他:李元,你要不要一起去念书?我们学校旁边还有一所学校,在招收学生呢!

林知意也道:对对,你也来吧,放学咱们可以一起回家。

李元听了连连摇头,不了,我还有铺子要管。

林知非不解:为什么呀,你应该去上学才对。

李元温声道:你们读书,是为了找工作罢?你看,我现在就已经有工作了,所以我不用再去读书。

他说的太有道理,林家姐妹俩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饭后,林医生等人告辞里去。

寇姥姥叫住谢璟和李元两个人,把他们带到房间里,笑呵呵问道:今日听林医生他们说了好些话,我觉得就属知非那小丫头说的好,如今咱们这铺子也运转开了,前头请了伙计,后头厨房也有厨娘在,我一个人看着就足够啦,每月也能有几块钱的结余,我想了想,打算也送你们去念书。谢璟张口想说话,寇姥姥打断他道,璟儿先听我说,姥姥也不是突然想起来的,这几年一直都有这念头,你在白家的契纸也快到期,我就想着,要不先别续了吧,你也不用一直去伺候人,如今大了,也好学些本事。

谢璟道:我不去,我跟着九爷就挺好。

寇姥姥道:那你总不能跟着他一辈子呀。

谢璟没吭声。

李元在一旁开口道:姥姥,我也不想去学校,我不爱读书,就喜欢算术,我自己在家就能算好,小谢不是拜了九爷当老师吗,他学了还能教我。他想起来忙补充道,白家有族学,而且九爷学识过人,非常人能比,还是留洋回来的,可厉害了。

是吗?寇姥姥半信半疑,她只知道九爷气度非凡,但并不知这位爷这般厉害。

李元使劲点头:是!小谢留在东院,学的更多。

寇姥姥叹了口气,拧眉不语。

谢璟跟李元使了眼色,李元略点一下头,很快就出去了。

房间里只剩谢璟和寇姥姥,老太太坐在炕沿上,难得有些挫败,看起来有点难过,璟儿,姥姥舍不得你在外头给人端茶递水,主家没有好伺候的,即便不打,那气头上总也要骂几句的,姥姥只要一想起这个心都揪起来,我璟儿何尝受过这样的委屈啊?

谢璟轻笑一下,他还真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脊梁骨都没弯过。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不像是这个环境家庭里出来的小孩,寇姥姥一直以来都把他保护的太好,养出三分傲气,七分骨气,养出了从不肯向人轻易低头的谢璟。

能让谢璟弯腰的人,除了九爷,也只有眼前这位老人。

谢璟走近,屈膝半跪在她面前,凑近了同她讲话:姥姥,我娘她让您照顾好,您已经照顾的很好了,接下来的路,我知道怎么走。

寇姥姥抬手轻抚他脸颊,看着他眉眼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谢璟脸颊贴在她掌心,问道:姥姥,我娘她跟您说过什么没有,您跟我讲讲她好不好?

寇姥姥看了他片刻,叹了一声道:你和小姐越来越像了。

谢璟道:哪里像?

寇姥姥轻笑道:眉眼像,脾气也像,倔得很。罢了,我也不难为你了,你爱做什么就去做吧,你长大了,自己拿主意。

此时,白府。

九爷正在独自用饭,吃得寡淡无味,草草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外头有人来报:爷,虹姑娘来了。

九爷道:让她进来。

白虹起很快就走进来,她眼睛里闪闪发亮,看了左右道:爷,我有话想单独跟您说。

九爷挥手,让人退下,白虹起又不放心走近了一些低声道:我得到消息,榆港有一批货要到

那批货是军需物资,只是来路不正,买方不得而知,但卖方却是清楚不过,是一伙日本商人。边境沿线一带不管陆路还是海路,白家都摸得清楚,那些日本商船一靠岸,白虹起就得了消息,在确定过之后,立刻就跑来跟九爷说了。

白虹起道:爷,若是在别处就罢了,榆港太熟了,那帮日本人就把货卸在码头上,他们人少,也看管不过来,正在找人周转,眼瞧着是要藏到别处去。爷,不如让我带人去吧,不拘多少,总能让那帮东洋人吃些亏

九爷略想片刻,道:这事若是真的,你不会第一个知道,谁同你讲的?

白虹起愣了片刻,想了一下道:确实是榆港码头的人说的,说是一个装卸工偶然所得消息。

九爷淡声道:你找王玖,他如今管着青龙会,让他派人查清楚。

白虹起忙答应一声,起身要走。

九爷又喊她,叮嘱道:此事重大,不可走路风声,你来时可坐了车?

白虹起摇头:不曾,我外头罩了棉袍,拿风帽遮了脸,坐黄包车来的。

九爷道:还算机灵,让张虎威送你回去,这两日他留在那边贴身保护,你自己也注意安全。

白虹起应了一声,匆匆走了。

几日后,王玖派人来报,青龙会人数众多,果然很快查出结果,榆港那位装卸工是真的,但他身后授意之人却在省府,是白将军身边一位叫郭义贞的参谋所为。这人一直盯着这批物资,此次放出消息,只给了白家。

九爷听了之后,脸上并无波澜,平静道:他想用我们的船。

那批物资之巨,也只有白家的船队才可运走。

白虹起坐在一旁羞愧难当,低头不敢说话。

白明禹也在一旁听着,听完经过,小声嘀咕道:没见过你这么贪财的女人,什么底细都没摸清楚呢,上去就想抢。

白虹起抬头瞪他一眼,眼圈泛红。

九爷让谢璟从书桌上拿了压桌的梨花木镇纸,对他们开口道:伸手。

对面一男一女都伸出手来,白姑娘是出于羞愧,白明禹则是习惯成自然,反应过来想收回手的时候,却被九爷啪的响亮抽了一记手心!

白明禹都被打懵了,不敢置信地看着九爷,敢怒不敢言。

九爷淡声道:这是罚你不问青红皂白,就随意诋毁旁人。你可知我白家为何从不与日本商人做生意?见他摇头,又道,虹儿养父母因日本人而死,她一向规矩,但因此事破例,情有可原。

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轻不重略打了一记白虹起的掌心,对她道:你也长个记性,下次不可再莽撞,让人利用。

打的不重,但白姑娘眼泪却掉下来,拿手背狠狠擦了一把,眼圈赤红道:九叔,我错了,只是现如今该如何是好?那郭义贞我已查过,此人三易其主,去年刚从京师投奔而来,如今很得军部重用。

九爷道:对方敢这样做,必然有些底气,静观其变。

白家二位小辈出去之后,九爷轻叹一声。

谢璟给他倒了一杯茶,手放在他额角轻轻揉了两下,低声问道:爷,可是累了?

九爷嗯了一声,眉头好一会才松开,叹息道:北地看似太平,实则分成几派,如今看来总督府也不是那么太平。

第89章 榆港事发

数日后,郭义贞派人送贴到东院,请九爷去吃酒席。

九爷拿了帖子,手指尖轻敲桌面。

谢璟道:爷,要不我们去山上住几天,想法子推了?

九爷摇头道: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总要亲自去见见。他吩咐人道,去叫张虎威来,璟儿随我去换身衣服,你也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