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6)(1/1)

白明禹起初还点头应是,能听进去几句,慢慢地捏着棋子拧起眉头来。

他心想,黄先生不愧是一代大师。

这棋艺,有点东西啊。

另一边。

九爷用过早饭之后,带着谢璟一同去见了白老太爷。

白老太爷正坐在小厅用茶,身上衣服换了全套齐整的,瞧着要出门拜访朋友。老爷子瞧见他们挺高兴,招呼着让坐下,瞧见谢璟还站在那,笑道:小谢不必拘谨,这屋里没外人,你也坐下就是,尝尝新送来的茶,这毛尖不错。

谢璟找了旁边的方凳坐下,给九爷和自己倒茶,又给老太爷续了少许茶水。

做完这些,规规矩矩在一旁听着,并不多话。

白老太爷看了他一眼,笑道:小谢这孩子可真不错,我上回跟你要,你还不肯给,跟在你身边可惜了。

爷爷,我不过喝您一杯毛尖,不至于搭上个人吧?白九坐在那喝茶,听见放下茶杯道,小谢我已安排好,等开春之后就给他安排差事,黑河如今这么热闹,不缺差事。

老太爷:哦?打算给他找个什么差事干啊。

白九:白二回来了,他性子急,璟儿性子稳,打算让他们两人搭把手,去东省铁路那边做事。

老太爷想了片刻,开口道:人手可还够用?不如我再给你送个人来,上回你姑母来信,提了虹起那丫头几次,开春之后让她也去吧。东省铁路那边侨民多,那些事儿虹起熟,有她在你也好放心。

白九点头,应下了。

爷孙二人坐下聊了一阵,白九把昨日白明禹送来的账册给了老人看,白老太爷大略翻看一下,推还给他,笑道:我年纪大了,这些事早都教过你,如今你当家做主,瞧着办就是了。

话虽这么说,但白九对老太爷十分恭敬,事无巨细,都报备给他听。

白老太爷坐在那听了片刻,问道:若再往西,可知其中利润多少?

如今价格大致稳了,我已派人打探清楚,黑河一桶烧酒作价3卢布银币,到了漠河是7卢布,至于过了河对岸,俄人乡镇售卖一瓶高度烧酒为20卢布,一桶可装数瓶。白九道,我们的酒运过去,在酒坊已冲淡,非常类似俄人的酒,他们也习惯饮高度烧酒,所到之处,酒水售卖一空。

白老太爷点头,又问:给那两个俄国商人佣金几何?

售卖之后,实价两成。

好。

谢璟在一旁听得指尖微微缩紧,眼里闪过亮光。

他之前就知其中利润巨大,但从未想过会有这么多,若一桶酒装上5瓶烧酒售卖,那么一桶就有100卢布,从黑河收购也不过3卢布,去掉给俄国商人的两成佣金,足足能赚77卢布,里外算下来,足足二十五倍的利润!

他这边正算得出神,忽然听到九爷开口说话:白二年纪还是小了些,之后禁令越严,风险越大,年后我去一趟。

白老太爷想了片刻,点头道:好,凡事量力而行,黑河有我。

是。

第74章 发财(2)

白老太爷还有约,一会要出门访友,白九带着谢璟在这里略坐一会,商定下出发日期,就走了。

谢璟跟在后面走了一阵,忽然开口道:爷,年后我能不能

九爷道:不行。

谢璟沉默一会,又道:爷都没听我说完,怎知不能?

九爷笑道:我不用听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他摇摇头,又重复一遍,年后不能带你一同去,留下的时间太短,要做事情太多,你和白二一同去东省铁路才是真正为我分忧。

谢璟想了片刻,点头应下。

正如九爷所说,时间实在有限,连回省府一趟置办行李的时间都没有。九爷要求一切从简,谢璟记在心里,回去之后就开始帮着收拾出行的东西。

其余的都好说,只衣服要厚且保暖的。

九爷畏寒,偏要去的地方又是极北寒冷之地。

谢璟一边收拾,一边不住拧眉,心里几次想提跟着去,话到了嘴边又咽下。

晌午的时候,白明禹找到小楼来。

九爷正在午后小憩,只谢璟在外间小厅里还在收拾衣物,旁边有两包已经打包收拾好的贴身衣物,一旁的桌上放了四五件冬季皮大衣,底下是三件黑色貂皮厚衣,上面一件是雪青色的皮氅,围领毛茸茸一圈,看着就暖和。

白明禹过来也没惊动九爷,在门口探头看了一眼,手里拿一颗红色小珠子扔谢璟身上。

红色圆珠一般的东西砸在谢璟身上,骨碌碌滚了一圈,滚到脚下。

谢璟低头看了一眼,却是一颗打磨光滑的红珊瑚珠。

还未等理会,门口的白二少爷又紧接着扔了好几颗过来,若不是这边房间地上都铺了厚绒地毯,光响声就能吵醒里面睡着的九爷。

谢璟收拾好九爷的皮大衣,揣手去了门口,跟他行礼:二少爷好

白明禹忙捂他的嘴,一边看了里头,一边低声问:九爷睡了?

谢璟点点头,白二捂得结实,他说不出话。

白明禹拽着他出去,到了走廊上才得意道:嗳,你可知上午黄先生找我谈了什么?

谢璟眨眨眼,正琢磨着要如何回复,就听到对面站着的白明禹忍不住自己吹嘘起来:黄先生这次叫我去,好一顿夸奖,说的那些商贾之道我就不同你讲了,反正你也听不懂

谢璟没吭声,心想,怕是你也没记住。

白明禹眉飞色舞,终于说到正题:你可曾和黄先生对弈?

谢璟身子一僵,努力保持镇定神色:一般都是九爷和先生下棋,我下棋不太好。

白明禹眼睛一亮,一听这话可就来劲儿了!

他咳了一声,挺直了腰板看向谢璟:那你可知道今天上午,我和黄先生三局下来胜了几局?

谢璟摇头,他想不到谁还能下得比黄明游还差。

白明禹伸出一根手指,意犹未尽:三局,我赢了一局。黄先生棋艺是不错,我俩杀得难分秋色,虽然我最后略输几枚子,但也只是小败,还有进步的空间。

谢璟惊讶:你输了?输给了黄先生?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黄先生奇艺高超,一代国手,输给他正常。白二得意,竖起手指头在他眼前晃了两下,你需知,就连九爷十局里也总有一两局输给黄先生。

谢璟:

谢璟:黄先生这么同你讲的吗?

白明禹:是啊。

谢璟嘴角动了动,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白明禹跟他勾肩搭背,好哥俩一般:小谢,先生说了,你下棋太急躁,没几步就自绝后路,这样不成,他还让我私下帮你补习棋艺。

谢璟立刻摇头:不了,我只喜欢练拳打枪,对下棋没什么兴趣。

白明禹道:你整天舞刀弄枪的,得静下心来,要不然以后怎么讨女孩儿欢心啊?我听我大哥说,他当初就是老去我嫂子家,和世伯下棋,然后找机会和我嫂子下棋,你这难道以后要带人家姑娘去山上打猎不成?

谢璟笑了一声,没否认:去山上打猎也不错,我可以烤野兔给他吃。

白明禹啧了一声,刚想说谁家姑娘这么野,爱去山上打猎。话还未出口,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道穿红色骑马装的女孩身影,卷发系了一枚火红的蝴蝶结,又娇俏又英气,手里拿着马鞭笑意盈盈的,正是白虹起他前段时间在俄国拿白虹起当老婆,挡了不少的酒场,回来之后却还是第一次想起她,不知为何脸上一阵发烫。

谢璟要走,白明禹拦住他,忽然问道:哎,你你喜欢的不会是那谁吧?

谢璟奇怪道:谁?

白明禹嘴里含糊念了一个名字。

谢璟看他口型才确认了那三个字,一时好笑,摇头道:当然不是,她是分家大掌柜,我只有敬重的份儿。

白明禹面上放松了些,又听谢璟道:不过年后咱们可能要和她共事,九爷说要让咱们去东省铁路一带。

白明禹皱眉,那一带还真是白虹起的辖区范围,白虹起做的生意也多,但大宗的都在铁路和马路上,听人说,这姑娘手腕十分了得。

他拽过谢璟的手,把剩下的珊瑚串珠一并塞给他,挑眉道:我不管,小谢,你是我好兄弟,无论发生什么事儿都不能跟她搅合在一起,咱们说定了啊。

谢璟莫名得了一串珊瑚珠,瞧着白二离去的背影一时未能想明白。

上一世白明禹和白虹起这两位可是冤家对头,生意要抢,人手要抢,九爷留下来的任何东西不管有用没用,都要争抢。

若不是血脉相连,只怕要伤筋动骨才罢休。

白虹起不是真正的白家人,但她对九爷的忠心,不比白二差半分。

谢璟对他们二人的印象根深蒂固,一时没能想到旁的地方去,收了下大半串珊瑚珠就回去了。

白明禹这次回来确实得了不少宝贝,估计青河白家也没少赏他,这珊瑚手串成色上乘,放在别处怎么也要卖几十大洋,却被白二拆开拿来当弹珠打,二少爷人瞧着高大不少,心性依旧如初。

黑河的年节,没有省府那般热闹,但也带着喜庆。

青河白家大摆宴席,宴请宾客。

九爷和白老太爷坐在二楼雅座,一旁只有几位亲人陪伴,没有旁人打扰。

老太爷酒量好,白九陪着多饮了几杯,尽兴之后才回了房间。

谢璟不在,大约是被白二带着疯跑去了。

九爷轻笑一声,也没让人去寻,过年让他们玩个够。

他转身在书架格子上取了一卷画轴,打开之后,是一副还未画完的人像,一旁还有一枚手印。

夜已深,却比往日要热闹一点,外头隐约传来街面上的炮竹声,窗外还有风卷着雪落在窗上的簌簌声响。

房间里地龙很热,外面小厅里有橘子和佛手的香气,还有一壶刚送来温热的黄酒。

九爷提笔落下,细致描绘完画上人。

像是早就铭记在心里千百遍,不用多想,就知道下一笔应该落在哪里,画中之人慢慢浮现,容貌像谢璟,又像是长大了一些之后的他,比现在少了几分稚气,但也依旧透着少年般的天真骄纵,一身傲骨,眉眼清澈,如映星河。

是他养在身边,最好的少年。

谢璟回来的时候,身上带了炮竹的烟火气,站在小厅那拍打了肩上的雪花,脱了外头厚棉袍才进来。

九爷坐在那倒了茶水正捧着小口喝,瞧见道:加件衣裳,小心着凉。

谢璟走过去讨了一杯茶,一口气喝干了,笑道:不冷,爷,你摸我的手。

九爷摸了下,确定暖的,又跟他十指交叉了拽到跟前,问道:去哪儿疯跑了?

跟二少爷去放了些烟花爆竹,爷刚才听到没有?有一挂四万响的,声音特别大,是我们在街上点的呢!

九爷笑了一声,微微点头:听到了。

谢璟跟他讲外头的事,九爷单手撑在下巴那听着,偶尔应一声,只看着他笑。

谢璟被看红了脸,声音小下去,人蹭过去亲了他唇角。

九爷未动,只垂眼看他。

瞧着谢璟小狗似的亲了一会,最后又舔又咬的,忍不住笑了一声,伸手按住他颈子,靠近了吻上去。

他的璟儿不会。

他需教他。

年后,九爷带队出行。

孙福管事一直在河对岸,人手也留了不少在那边,这次随行的人不多,贴身护卫也只带了张虎威和王肃。

谢璟和白明禹一同去码头送行,一直看船行渐远。

黄明游也来码头送行,双手揣在袖中眯眼笑道:等你们九爷这次回来,也不知惹出多大动静。

白明禹骑马勒了缰绳,眼睛里都带了光:那必然,那可是我九爷,北地三省,再也找不出比他更厉害的人!

谢璟还在瞧江面。

白家九爷自幼起就是最好的,金玉砌出来的一般,吃穿用度皆是最好,学识品行也是拔尖。

三岁熟读背诵,五岁留洋启蒙,得了不知多少艳羡目光。

北地白家近百年也只出了一个白容久。

癸丑年,三月。

北地省府,总督府。

会议室里乌烟瘴气,已争吵了几轮,有守旧派官员依旧坚持己见,激进些的则当众与其争执,言语冲突得厉害。

商民鲜有能自己购置轮船,广运货物,驶赴外洋,与洋人交易者皆转托洋商寄卖贩售货物,而路隔数万里,易受欺蒙,难期获利!

是啊,若开航路,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一国至,诸国蜂从,北地三省七郡,浸成洋商世界,任由洋人船舶纵横哪

还有租界

白将军愤怒拍桌,环视四周,周围人慢慢安静下来。

白将军手里的烟已燃了大半,他丝毫未察觉,军装领口敞开两颗,虽年过半百但依旧气势十足,他眼睛盯着方才说话的人冷笑道:租界,老子最听不得的就是什么狗屁租界!早晚有一天,把这帮洋鬼子都赶回自己家去,兵动不得,银钱还动不得吗,这航路,我白某人开定了!!

先前开口劝谏的官员忍了忍,还是上前憋着一口气道:不过白家一己之力怎可破例开先河?航道一事,万万不可,总督三思啊!

白将军冷眼看他,面颊肌肉跳动,还未开口,忽然听到手下人敲门喊了一声报告,送了一封密信过来。

白将军心烦得很,打开看了一眼,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手上的烟都不吸了,直接按在烟灰缸里掐灭,把那封信递给了左右,让他们传看,来来,你们都瞧瞧,白九那小子做得好事!

左右看完,面面相觑。

信上与其是汇报,不如说是近日江面上发生的冲突。

白九的人和日本商人的船队几次起了正面冲突,日本商人不知他船队中混了俄国货轮,还误伤了一艘俄国人的船,俄人恼了,追着他们开炮,驱逐了很远一段。但也正因为如此,两方结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