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1/1)

寇沛丰愁眉苦脸。

谢璟在一旁却笑了。

寇沛丰出力气还行,实在不想回去陪着二少爷之乎者也二少不给钱,光让陪读,他学徒房里的活儿都没忙完呢!他送了谢璟去戏台那,帮着搬了些东西,瞧着也没别的事可做,就回学徒房去了。

临走的时候谢璟小声吩咐了他几句,寇沛丰全都点头答应了,压着嗓子道:成,小谢你放心,有什么事儿我一定头一个跑来告诉你。谢璟往他兜里塞了一张纸,寇沛丰刚想拿出来看,就被谢璟压住了手,回去要是二少爷找你麻烦,就拿出来展开给他看。

寇沛丰点点头,隔着口袋又小心压了压那张纸,匆匆小跑回去了。

谢璟在戏台那帮忙,东院的人来这里的少,他那身衣服是省府的小厮衣裳和青河白家的不同,站在那有些显眼。

也因为这份儿打眼,没人敢轻易使唤他。

谢璟找了假山旁的一块大石,躲开人群,坐在那闭目养神,手边一篮鲜桃,盖了红布,只隐约看到里头一只肥白的桃子尖儿上一抹红,娇嫩欲滴。

谢璟自己都没察觉,这是九爷往常想事的样子,他跟在九爷身边多年,九爷不在,他有时候也会学他的样子坐下静思。

浓夏,日头渐落,一抹花影半遮假山,盈盈翠绿。

少年清澈如山泉,一尘不染。

尚玉楼瞧见谢璟的时候,就瞧见了这幅画面,像是立时可以入画一般,心尖上都颤了三颤。

他心头那个把谢璟拐回家去唱戏的念头反反复复,终于稍稍占了上风,壮着胆子想去同这位谢管事谈一谈,刚迈出一步就听到对面一声棒喝:谢璟,你又在这里躲着偷懒!

尚玉楼脚尖还未落下,瞧见是府里的少爷,立刻半空转了一个方向头也不回大步朝戏台那边去了。

不要了,不要了,这白府给银钱痛快,饭也好吃,惟独就一点,这府里的人也忒凶。

谢璟睁开眼,坐在石头上没动:二少爷好。

白明禹气色红润,穿了一身新衣,抬高了下巴左右看了一圈,立刻皱眉道:怎么回事,东院就来了你一个?

谢璟道:还有两个管事,去帮着周管家采买了。

白明禹不爽:他们就让你一个人留下干活?谢璟,依我说你就别在东院了,这不摆明了欺负人吗!

谢璟只笑,不说话。

白明禹围着他绕了一圈,炫耀道:瞧见小爷的新衣没有?

谢璟点头,见他一副等着夸奖的模样就顺着道:天香绢,花软缎,常贡送礼最为荣,以前能做贡品的料子,确实不同寻常衣物,少爷穿着很好看。

白明禹心里高兴,你要不要?

谢璟摇头道:不要。

白明禹看了他身上那身东院的衣服,忍不住酸道:怎么,东院开春儿以后就没给你准备新衣吗?少爷院子里一年四季各两身儿,你要不回来算了。

不劳烦少爷费心,我还有衣服穿。

行了,行了,明儿我让寇沛丰给你送去两身,少爷不图你什么,也不让你给抄书,这总可以了吧?

二少爷自己的功课,以后还是要自己做的好,毕竟学来的东西是自己的。

你怎么老跟九爷爷学?说的话都一个样。

谢璟嘴角上扬,很快收敛起来,恢复之前淡然神色。

白明禹不乐意道:你这人就是假正经,最爱装样子,以前也没少替我抄书,现在都不管我死活我瞧你就是为了在九爷爷面前装样子,半点亏都不吃,上回黄先生考试的题目也不给抄。

谢璟缓声道:九爷在的时候,不行。

白明禹狐疑:那我九爷爷不在,就给我抄了?

谢璟没点头,但也没否认。

白明禹道:你就这么想在我九爷爷面前表现?

是。

谢璟回答的干脆。

对面站着的白明禹看了他一会,脸上倒也没有刚才那么大的怨气了,琢磨了一会开口问道:嗳,我问你,要是当初你没往酒厂去报信,咱俩一起被困在黑河商号,你会陪我一起守着么?

谢璟点头:当然会。

白明禹:我回来的时候马车破了一个大洞,颠簸的厉害,最后弃车骑马你也会一直护着我?

谢璟又点点头,似乎在奇怪他为什么会问这样明知故问的问题。对他而言,白明禹是九爷的晚辈,那自然是他要照顾的小孩儿,若是九爷不在,他自然会守着,会替他遮风挡雨。

白明禹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一会,慢慢动了动嘴角,挑起来一点,眼睛里也恢复了神采,他笑嘻嘻地勾住谢璟的肩膀,亲热道:我就知道,你一定不会丢下我,走罢,咱们去看戏,我在前排给你留了好位置,还有你最爱吃的白糖糕,有那么老多,管饱!

谢璟只来得及提了那篮桃子,就被白明禹拖着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谢璟:二少爷记性不好,不怪他。

黄先生:为何?

谢璟:因为他是鱼(禹),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白明禹:什么破谐音梗,扣你工钱啊喂!

第35章 三份寿礼

入夜,青河白府搭了堂会,热热闹闹吹奏起来。

戏台后面,尚玉楼勾了脸却没有穿上戏服,只着一身雪白里衣,一双厚底皂靴,带着戏班的一众恭恭敬敬上前给祖师爷上了两炷香。

尚玉楼这人穷归穷,但该讲究的一点都没落下。

他小心瞧着香烛白烟袅袅升起,认真看了一阵,待听得香烛点燃之处火花四溅极其明亮的两声啪啪声响,松了口气笑道:吉兆,吉兆就好!

旁边有人递了戏服过来,尚玉楼很快穿戴好,瞧着比刚才精神振奋许多。

玉成社的其他人也已习惯如此,每个人都迅速做好自己的装扮,就连刚被领来的那帮小猴子都有专人照看,让他们一字排开,等着入场。

前头锣鼓急促敲了三声,紧跟着有管事提着长袍衣摆跑过来,掀开布帘道:前头白老爷入座,可以开场了!

尚玉楼已装扮好,答应一声,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戏台前,来白府贺寿的人众多,挤挤攘攘竟坐下了几十人,女眷不便和外男接触,被安排在了不远处的二楼上,瞧着倒是比底下还要清净雅致些。外头人瞧不见府里的女孩子们,只偶尔听得二楼那传来一阵银铃笑声,引得年轻后生不时抬头去张望。

白老爷和白明禹都穿得一身喜气,因为是寿星公,白明禹也破例同长辈坐在了一桌,并拿到戏折子点戏,他翻都没翻,迫不及待地点了一出《白猿献寿》。

同桌坐着的一位老爷瞧见忍不住笑道:说起来,我今儿也想见识见识这出白猿献寿了,你家这位二少可是不得了,现在全青河县都知道府里请了名角儿要演新式戏,勾得我心里也直痒痒,想瞧瞧呢!

白老爷客气两句,又对白明禹道:季良,大人在同你说话哪,快喊人。

白明禹规规矩矩起来行礼,喊了一声世伯,那位笑着让人送了一个红木匣子,里头放着小孩巴掌大的一枚纯金钱币,颇为敦实,拿来给了白明禹。

白老爷推让道:使不得,他年纪还小,按理不该做寿,因和我一天才沾沾光罢了,不值得这些。

不过是枚花钱,拿去玩儿!

推让几次,最后还是收下。

如此几次客套话讲下来,白明禹得了周围一圈好些贵重礼品,有些人和白老爷搭不上话,就借由家里儿子的手把礼物送上,好歹都是族学里一道念书的情谊,这样的日子,白明禹倒是全收了,摞在一旁,摆得半人高。

白明禹瞧着戏台上咿咿呀呀唱戏的人你来我往,平时还觉得挺热闹,但现在只想让他们再快些,就等着那群小猴子了。

一旁坐着的黄明游正在剥干果吃,笑呵呵地同邻座攀谈,一旁坐着来贺寿的也是位文人,大约是觉得能和黄明游说上几句话,十分振奋,不住跟他聊着之前去过的几处山水,想和黄先生多聊会儿。

戏台上,尚玉楼正在唱《石伏岩》。

尚玉楼擅唱此剧,声调高透,步履慷慨,只一开口便知是一副好歌喉,声音由浅入深,犹如身临其境感受那天地苍茫,随着乐声时急时缓,直至尾音炸起,声碎玉壶。

顿时有人高声叫好,喝彩不断!

前台听戏的白老爷也被同桌恭维,夸赞道:老弟找的好,今儿算是开了眼了,省府的名角儿果真不一般!

黄明游爱听戏,此刻也在摇头晃脑,沉浸其中,跟着锣鼓声连连击掌:妙极,妙极!这尚玉楼天生一副好嗓,非其他伶人所可望其项背也。待到戏台上又唱了几句,黄先生忽然神情古怪,一双小眼快速眨了几下像是在随着戏词记起什么。

戏台上,尚玉楼饰演的刘璋取出西川印,唱:宗兄,从今后你执掌锦绣春

黄先生猛地站起来,微突的肚子都碰翻了那碟干果,他神情惊喜口中喃喃:西川,西京,对了,可不就是正对上!他来不及同其他人讲,立刻提起衣摆走了,腿脚虽短,但跑得飞快,生怕慢些就忘了什么似的。

黄明游走得匆忙连句话都没同周围侍者交代,那些人连喊了几声黄先生都没叫住,只匆匆去找小厮,让他跟上照顾好先生。

来看堂会的人多,气氛热闹。

除了那些捧尚玉楼的,还有一些也在好奇白府二少爷贴出去的那份儿单子,想瞧瞧这新式戏剧《白猿献寿》是否真那般精彩。

这折猴戏讲的是天宫王母寿诞之际,白猿救母心切偷取八仙蟠桃,双方打斗之后被擒,王母感念白猿孝心恩赐蟠桃的故事。谢璟按着灵猴献桃改了一下,变成一群有灵气的仙猴,在天上王母的御用果园嬉戏玩耍,偷来了玉皇大帝的长生不老蟠桃,来献给做寿的老人,祝他长生不老,寿比南山。

从一开始就是顶热闹的场面,锣鼓声密密响起,玉成社演得自不必多说,尚玉楼这人自己本事,带着的一帮师兄弟也没有一个吃干饭的,真本事都拿了出来,恨不得十八般兵器一气儿全都亮出,频出奇招;另一边一群灵动的小猴子们上蹿下跳,十分卖力,群场翻打扑跌,大小筋斗令人目不暇接,气氛十分火爆。

演到中场,只看见一只小猴子不知为何落了单,站在台上急得抓耳挠腮,两手空空,底下观戏的众人以为是这猴儿忘了东西,发出几声哄笑,正在这时忽然瞧见白府里一个小厮上前递送了一个篮子,那小猴子拎着就跑,翻了个跟头,篮子里满满的鲜桃愣是一个没掉,稳稳当当!

好!

一伙人叫好。

紧跟着就瞧见戏台顶上落下几根软缎,每条软缎不过一尺宽的大小,上头都有个小猴子倒挂下来,姿态各异,但每个接了拎篮子的那只猴儿扔过来的一枚鲜桃,立刻大嚼着啃上两口,随后口吐人言喊出一串儿吉祥话,每人皆不同,但毫无例外嗓门都够大够亮,脆生生传遍整个戏园子。

前头几个小猴子说完吉祥话,最后那个小猴子挎着篮子从台上拽着那软缎就开始往上爬,竟把软缎当了爬梯,如履平地,这身手立时又引来一阵叫好声!

等爬到锦缎顶端,拿腿勾住了缎子,抓耳挠腮几下从篮子里掏出一枚鲜红大桃,鼓着腮几口吞吃下去,一个倒仰下腰竟从口中咬出一副红底金字的横幅,上书:瑶池熟桃三千岁!

众人盯着他瞧,冷不丁听得呼啦一声,相对称的一旁的小猴儿也倒仰下腰口含横幅,那幅字上写了:海屋添筹春半百!

一群小猴子在软缎上猴儿样十足,却学着人双手作揖,齐声声喊道:祝白家老爷康宁安乐,福寿延绵

旁边一众人一阵喝彩,观戏的有人认出来,立刻兴奋喊道:是金猴献瑞!

好,好!好一个金猴献瑞!白老爷乐得合不拢嘴,赞了两句,又去旁边寻周管家准备打赏,还未开口同周管家说上两句话,又听得前院有人带着一位锦衣管事小步跑来:回老爷,九爷贺礼到!

白老爷听见九爷名字立刻惊喜起身,问道:九爷可是回来了?

那锦衣管事回道:现已进青河县城,九爷让小的快马加鞭先行一步,给老爷献上寿礼。他面上带笑,声音也洪亮,开口唱诵道:白家老爷五十华诞,九爷特送上贺礼,五谷百担、篷船五十艘!

九爷贺,俄罗斯国货轮一艘!

九爷再贺,黑河商号烧酒贸易单一十五万坛!!

在场众人无一不是青河乃至黑河一代数得着的商贾之家,这寿礼从第一份儿开始就引起议论,第二份更是震住了不少人,等最后那份巨额订单一喊出来,顿时引来一片哗然!

一月前白九爷和当地官员一同前往俄罗斯国的事儿他们都曾听说,也有人大着胆子猜测过或许有些赚头,但从未想过会拿下十五万坛酒水订单!有反应快的,立刻起身前往白老爷这一桌向他祝贺,其余人也立时赶上,这么大一笔单子,眼热的不在少数,青河白家只从这一单略微松手漏出去一星半点,都够他们一年的盈利了。

白老爷站在那面上镇定,内心狂喜,他之前经营了黑河三家酒厂,这三家合起来一年也不过卖出去两万之数啊!九爷一回来,就给了他一个硕大的惊喜,白老爷强撑住未立时大笑出声,一一回了那些来祝贺的人,寒暄两句,就瞧见有一队人走过来,中间护着的正是多日未见的白九爷。

白老爷立刻上前去喊了一声九叔,满脸的笑容。

白容久点点头,道:回来的有些急,总算赶得上寿辰。

白老爷大为感动,请他入座,九爷走到前面抬头看了一眼戏台,上面的几只小猴子还趴在锦缎上没下来呢,左右两只拿了对联举得老高,红布喜庆,金字耀眼,九爷一眼就瞧出这字出自谁之手,轻笑一声道:这联好,赏!

白家老爷寿宴当天一时得了这么多东西,高兴地不能自已,听到九爷这般说立刻高声道:对对,唱得好,重重有赏!周管家,你快去告诉戏班,让他们就按照今天这出白猿献寿热热闹闹连演三天,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