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女配失势后(重生) 第110节(1/1)

未央低头轻轻一笑,而后复又抬起头,夕阳的余辉落在她眼中,将她眼尾涂上淡淡的红,她浅笑,像极了热烈又倔强的子午花。

“怎地错了?”

忽然间,萧飞白有种不好的预感。

萧飞白轻眯眼,上下打量着面前的未央。

她是极其明艳张扬的长相,从眉梢,到嘴角,没有一处不惊艳。

过于惊艳的五官让她的美略带侵略感,说句光艳逼人亦不为过。

这样的长相,一看便是杀伐果决不好惹的性子,做起事情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萧飞白默了默。

他以前的打算,似乎要落空了——他的未未,此时明白的自己的心思。

明白之后,以她的性子,自然是要与他分说清楚的。

他不想要这种清楚。

萧飞白拢起了折扇,又敲了一下未央的额头,说道:“舅舅若被天子扣下,生死不知,你难道不担心?”

“若是不担心,舅舅可是会伤心的。”

不等未央开口,他便抢先说道:“小没良心的,亏得舅舅整日将你捧在手心里,生怕你受了委屈,受了刁难。”

“而今侯爷还朝,你有了更大的靠山,便将舅舅抛在脑后,可侯爷如今年龄越发大了,护不了你一辈子,唯有舅舅,才能一直陪着你。”

说到最后,他的目光越发柔和,像是含了蜜,掺了糖,直将人的心口融化了。

“别想这么多,舅舅一直都在的。”

萧飞白笑了笑,伸手拢了拢未央被清风吹得有些散乱的鬓发。

“可是舅舅——”

“没有可是。”

萧飞白笑着打断未央的话,偏过脸,看了一眼窗外景致。

落叶纷飞,萧瑟秋季逐渐过渡到喊冷冬季,昼夜开始越发明朗,严寒即将降临人间。

他与未未的朦胧关系,似乎也要走到了尽头。

他的未未,终究还是长大了。

萧飞白收回目光,笑了笑,道:“舅舅还有事,先去忙了。这几日,你若有紧急事情,便让十三来找我。”

说完这句话,他不等未央回答,便起身离座,大步走去。

金乌西坠,将他的影子拉得极长。

他打开折扇,轻摇折扇间,腰间挂着的璎珞被秋风刮了起来。

飘飘荡荡的,似乎有些恋恋不舍。

未央起身,目送萧飞白的背影远去。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萧飞白似乎有意在躲避她想说的话。

她或许应该拦着他,把自己的心思与他讲明白?

可这样一来,便显得有些刻意了。

罢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何晏的消息,其他的事情暂且往后放。

待何晏从皇城出来之后,她再去与萧飞白分说不迟。

未央打定主意,便唤来木槿伺候笔墨——向公主下帖子,求见公主。

虽然公主不问世事,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但她总觉得,薄凉冷心冷情的公主,心里是有着柔软的亲情的。

若是不然,也不会在得知何晏的身份之后,便弥补似的,将何晏带到她身边,让她解开与何晏的误会。

木槿很快来到,研磨铺纸。

未央写好帖子后,让木槿派人尽快送往宫中。

何晏已经十日没有消息了,她心中委实悬心不下。

多耽搁一天,何晏便多一分危险——对于心狠手辣的天子,她实在不敢有太多期待。

何晏能得到天子的青眼,仅仅是因为何晏得用,替天子除去很多他不方便动手去除的人。

可当何晏出现重大失误,影响天子弹压众多藩王,不再是天子掌中刀,那么何晏,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天子对何晏的感情,只怕还没有对紫宸殿里伺候他的小黄门的感情深。

写给公主的帖子送出之后,未央焦急地在府上等待着。

月朗星稀,转眼夜幕降临,萧伯信忙完政务,前来看望未央,见未央魂不守舍,斟酌片刻,沉声道:“明日我去紫宸殿一趟,问一问天子的态度。”

“千万别。”

未央连忙回神,说道:“爷爷为了先太子与秦白两家,已经做得够多了,若再去问天子,只怕会惹来天子不喜,怀疑爷爷的用心。”

萧伯信叹了一声,道:“当年之事,本也怪不得天子心狠手辣,先太子行事,委实让人心寒。”

一手培养的长子为了皇位兵变逼宫,这种事情无论放在谁身上,谁都受不了。

天子对先太子仍有怒气,何晏作为先太子的遗腹子,自然被天子的怒火波及。若何晏乖顺听话,天子或许会对何晏生出几分祖孙情谊,可何晏偏又是个阴鸷狠辣的性子,做事丝毫不考虑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天子原本便不多的亲情,便被他的行事作风消磨殆尽。

而今天子将何晏当做棋子利用,实在再正常不过。

姜黎消失,废太子之事更为扑朔迷离,天子召何晏入宫,最初的打算大抵是敲打何晏一番,并未对何晏动了杀心。

现在何晏被扣在宫中十日,半点消息也不曾传出,多半是祖孙二人起了争执,引得天子勃然大怒,原本不曾生出的杀心,此时也只怕漫上天子心头——何晏桀骜不驯,且对自己深恶痛绝,这种人若做了皇帝,自己百年之后的评价与名声,只怕与前朝的纣王幽王没甚区别。

想到此处,萧伯信剑眉紧锁,看了看未央,说道:“殿下性子乖僻,只听得进你的话,若他此次能回来,你要多劝他一劝,莫因往事束住了拳脚。”

“他终是天家子孙,生在天家,个人的喜怒哀乐,委实算不得甚么。”

未央抿了抿唇,道:“我会的。”

如果何晏不是废太子的后人便好了。

这样他便不用背负太多,只做自己日进斗金的商人,或行于丝绸之路,或远洋过海,岂不比困在华京、被众多人算计陷害来得痛快?

夜色越来越深,萧伯信不再久留,未央送走萧伯信,抬头看着天边孤冷月色。

乌云遮月,月光稀薄,可怜巴巴地透过云层显出几分皎色来。

未央双手合十,对着同样不得意的月色祈求。

上天保佑,公主可一定要帮她救出何晏。

未央许完愿,转身回到房中,唤来木槿,吩咐道:“你想个法子,让爷爷这几日出不了门。”

木槿微怔,看了看未央,疑惑道:“侯爷愿意帮姑娘打听何世子的下落,这是好事啊。”

“爷爷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若他都为阿晏求情,只怕天子会更加忌惮阿晏。”

未央揉了揉眉心,一脸疲惫,道:“爷爷年龄大了,该享两天清福了。”

她作为萧家的后人,当担起萧家的责任来,爷爷想要的海晏河清,江山永固,便由她来完成吧。

太平本是将军定,她想将军见太平。

未央轻轻一笑,躺在软塌间。

木槿应声而去。

次日清晨,萧伯信刚吃完早饭,便陷入昏迷。

此事惊动县主,县主请来数位医官,但终不见好。

未央一边在萧伯信床榻边尽孝心,一边等待着公主的传唤。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公主迟迟没有回她的帖子,更不曾将她传至宫中。

未央心忧何晏,再也等不下去,便拿了萧伯信的帖子,径直来皇城求见公主。

公主仍是闭门不出。

未央在偏殿喝了半日的茶水。

十一月底的天气,冬风刮在脸上,如刀子一般。

寒风自窗台处掠过,未央裹着身上的大氅,正坐在软垫上的纤瘦身体摇摇欲坠。

内侍与宫女匆匆而行,巡逻的卫士们衣甲鲜明,未央有些记不清,窗外的廊下究竟走过多少人。

小宫人又来续茶,未央轻啜一口茶,舌尖微微发麻。

她索性放下茶杯,手指扶了扶额,有些看不清面前的宫殿。

她大清早便来了皇城,而今夕阳西下,她一直正坐在偏殿,坐姿都不曾轻易转换,长时间的正坐让她头晕目眩,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视线模糊中,殿门终于被打开,从外面走出一个衣着分外鲜艳的女子。

“公主可是传我了?”

未央吃力起身,然而刚刚从软垫上起身,便觉得眼前一花,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一旁栽去。

小宫人眼疾手快,连忙搀住未央,将未央扶在软垫上。

未央心如鼓擂,胸口微微起伏着,想要再站起来,可身体上的不适让她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何晏失去消息后,她茶饭不思度了好几日,后来在木槿等人的劝慰下,勉强吃了些饭菜。

可这些饭菜,并不能支撑她一日的消耗。

“姑娘,您这又是何苦呢?”

宫女快步走过来,抬手让殿内伺候的人尽数退下,轻轻给未央揉胸捶背。

好一会儿,未央面上方好上一些,不再像刚才那般苍白吓人。

宫人这才继续道:“公主让奴婢给您带一句话。”

“甚么话?”

未央连忙问道。

宫人笑了笑,说道:“公主说,秦家满门战死边关的事情尚未传过来时,宫中已经得到了战事不利的消息。那时公主刚刚嫁于秦二郎不久,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公主心忧秦二郎,想去边关一探究竟,便去紫宸殿求见天子,让天子许她出宫,远赴边关。”

说到这,宫人声音微顿,笑着道:“姑娘不妨猜一猜,天子是如何回答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