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死了我怎么办 第20节(1/1)

楚璎带着弟妹在街上闲逛,也许是有段日子没出来的缘故,看到街上的杂耍和歌舞也十分新奇,三个人在街上看了卖艺人表演生吞宝剑,两个孩子看到精彩处,欢呼又尖叫,等他们看尽兴了,方才离开,又走到卖灯笼的摊子上

楚瑶瞧着其中的一盏兔儿灯笼甚是好看,嚷嚷道

“阿姐,你瞧瞧那个灯笼真好看”

楚璎偏头笑了笑道“阿瑶想要吗?”

楚瑶的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得“当然想要!”

楚璎走上前去,卖灯笼的老板见是一个漂亮的小娘子上前来,马上笑脸相迎道

“小娘子想要哪一盏灯笼,只需猜中了灯谜即可,灯笼便送给小娘子!”

楚璎含笑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那兔儿灯笼的谜面,只见上头写着的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是一句前人的古诗,谜底是一个字,这点粗浅的灯谜还难不倒她,她不假思索道

“是一个“汨”字”

那灯笼老板见楚璎一猜就中,忙夸她道“姑娘真是聪慧!”

他瞧着这姑娘身段婀娜,体态轻盈,容色甚美,眼睛滴溜溜转动时,犹如一泓秋水盛满了月色,灵气逼人,他心下欢喜,笑道

“既然姑娘猜中了,那这盏兔儿灯笼就归你了,我这儿还有一盏金牡丹灯笼,姑娘若是猜中了谜面,我这盏灯笼便送给姑娘了!”

说着身子往旁边一让,露出身后的一盏很大的金牡丹灯笼,那灯笼的罩子便是牡丹花的花冠,用描金的彩纸做成,金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往外舒展,十分漂亮。

便是楚璎见了,也忍不住喜欢,她笑道“那试一试”

这时,楚珞往前走了一步,咧嘴回头笑道“阿姐,这个灯谜就让珞儿来猜吧,猜中了灯笼就送给阿姐”

楚璎自然是答应了,姐弟两一起上前来看灯谜,“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谜底是一种菜。

这样一看,两人便对视了一眼,一脸茫然之色,楚珞虽然年纪小,可也读过不少诗书,却怎么也想不出是何物,楚璎也被难倒了,她们姐弟二人都是出生在锦衣玉食的相国府,平日里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只知道那样好吃,却也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如何生长出来的。

这样一来,倒是被难住了。

正满肚子疑惑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个低沉清淡的声音道

“此物是豆芽”

楚璎兄妹二人,闻声回头,只见一人身穿绛纱圆领斓袍,头戴软脚幞头,面如冠玉,眉目清冷,他站在灯光与月光交织的大街上,身后喧嚣热闹似乎与他半分关系也没有,他的身上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冷静从容。

谢君淮身穿官服,宋国的皇帝,在元宵节这一日要与民同乐,他不是该在宣德楼下候着皇帝么?怎么来这里了?

楚璎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他,双眸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谢君淮缓步走上前来,目光在她脸上停了一停,然后望着那卖灯笼的老板说道

“我猜的可对?”

老板见他一身官服,虽然不知道他的品级,可也是十分小心的朝他拱手道

“大人猜的没错,正是“豆芽”!”

然后他又颇为遗憾的看了看楚璎,拱手道

“这位小娘子,既然这位大人猜中了灯谜,那这灯笼便只能归他了”

楚璎万万想不到这个谜底居然是豆芽,她平日里是吃过豆芽的,可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她却当真不知,就算此时谢君淮完全猜中了,说出了谜底,她仍然是无从去理解了,不过她也并非一定要争这盏灯笼,便点点头,大度的说道

“无妨,既然大人猜中了,那这个灯笼我便不要了”

那老板笑了笑,将金牡丹灯笼取下来交到谢君淮的手上来。

谢君淮接过去,灯笼老板却也不愿意亏待楚璎,临走时,又多送了她一盏莲花灯笼。

楚璎让给了楚珞,几人提着灯笼往街上走。

没走出几步,谢君淮便回头望着楚璎,将手里头的灯笼给她递过去

他的神色柔和了些,低头望着楚璎在灯光里越发耀目的小脸儿,只觉得心惊的很,他敛了敛心中的情绪,温声道

“阿璎,这盏灯笼送给你”

楚璎倒是不想受他恩惠,并没有去接灯笼,只是摇摇头道

“这是太傅猜谜拿到的灯笼,我岂能夺人所爱?”

谢君淮微微一笑“我之所以猜灯谜,就是想要把灯笼送给你,你若是不要,我只好将灯笼给扔了!”

楚珞和楚瑶两个站在一旁,看着姐姐与谢太傅说话,楚瑶倒是不觉得什么,楚珞心里头却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谢太傅似乎对他阿姐有点不一样,可谢太傅威严冷厉的站在眼前,有种无形的压迫感,让楚珞想说的话一时没有说出口。

这么好看的灯笼若是扔了着实可惜了,可纵然如此,楚璎也还是不想接受他的好意,谢君淮见她迟迟不点头,继续说道

“你若是不要,那我就不走了!”

堂堂太傅大人,竟然耍赖起来,当真也是不顾自己的形象了。

这句话自然是假的,谢君淮适才在宣德楼上远远的看着她站在棚子里看灯笼,她的头微微一偏,便让他看到半边月光一般皎白的脸蛋儿,如今虽已入夜,但是时辰还早,离皇上到达宣德楼还有半个时辰,他带着几个黑甲将士亲自查看,一来可以更确切的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可疑人,二来可以借机与她说上几句话,最好,是让她离开这里,一会儿,定然会有事情发生。

楚璎有点无可奈何,偏头看了楚珞一眼,投去求救的目光,楚珞虽然有些怕谢君淮,但是好在脑瓜子机灵,眼珠一转,便想到了主意,他走上前来,朝谢君淮伸出手道

“谢太傅,既然阿姐不要,那便给我吧”

他这么做,也是替二人都解围了,谢君淮也不想继续为难楚璎,从善如流的将灯笼交给楚珞,望了一眼她身后跟着的几个高大健壮的护院,稍稍放心下来道

“一会儿赏完灯,便早些回去吧,街上人多,龙蛇混杂,以防遇上什么意外”

楚璎柳眉微动,为何谢君淮兄弟二人都与她说同样的话,并且今年的元宵佳节与往日也不一样,街上往来有许多身披铠甲的禁军,难道是要出什么事了?

她见谢君淮只是嘱咐,并未曾与她明说,便知道此事是问不出来的,不过她倒是多了一分警惕之心,点点头道

“多谢太傅提醒,再逛一会儿,我们便去画舫上游河”

谢君淮听到她仿佛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心里头有几分高兴,点点头道

“如此甚好!”

长安没用多长时间便找到了楚璎姐弟几个,一直在暗中跟着,可自家主子又忍不住找过来,也真是用心良苦,长安还没有见过,主子居然还能对一个人如此上心。

不多时,便有黑甲将士来寻谢君淮,谢君淮与他们一道走了,楚璎被两人先后提醒,便放弃了继续逛下去的念头,她不能让楚珞两人察觉出什么,脸上依然是带着笑道

“咱们也逛的差不多了,肚子也饿了,不如去游河吧,画舫上还准备了不少好吃的呢”

一听说有好吃的,楚瑶就双眼发亮,猛地点头道

“好,咱们去画舫!”

楚珞见妹妹这般好吃,忍俊不禁的抬手摸摸她的脑袋,于是三人便掉转头往回走。

长安目送三人上画舫之后,这才回去跟谢君淮复命。

既然是在画舫上,远离宣德楼这边,倒是要安全了许多,如此他也放心下来。

楚璎等几个上了画舫之后,几个护院在外头划动船桨,画舫便在水中慢慢的往前游,舫内,两边的窗子都是开着的,可看见河上的游船从身边经过,正好霍家画舫就在她们附近,传来一阵阵悦耳的丝竹声和欢笑声,好不热闹。

楚璎几个坐着吃了一会儿准备好的点心和小菜,便出去在甲板上吹吹风,她临风而立,衣袂在夜空中扬起,眸光所及,皆是一片繁华景象,只是刹那的功夫,便看见宣德楼下头,火光冲天而起,夜空中传来一阵阵尖叫和呼喊声!

她神色猛地一变,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写完都这么晚了,想说什么都精疲力尽了,总之还是要谢谢宝宝们的留言

以上两个灯谜是作者在百度查的,作者水平有限哦,权当乐子,宝宝们开心一下就可以了

谢太傅来不及英雄救美了,下一章吧

还有作者菌想要问宝宝们,因为设置了防盗章节的缘故,对宝宝们看文有影响吗?有的话要跟我说哦

第30章 殃及池鱼

宣德楼附近火光冲天而起,半空中很快有浓烟滚滚,楚璎望着那个方向,轻轻蹙眉,看来谢君淮早已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这才让她们几个避开,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总之今夜注定是不会太平了。

这么大的火势,很难不引起人的注意,很快画舫上游玩之人都纷纷出来站在甲板上,一阵喧哗的声音隔着水面传来。

这种事情闹的人心惶惶的,楚璎感到一丝不安,想到爹爹还在宣德楼上陪同皇上,这种不安便又加重了几分,联想到今日谢君淮兄弟的那些话,这事情十有八九是冲着皇帝来的,此时的宣德楼定然是一片混乱,她若是过去也无济于事,帮不了爹爹,现在外头已经不太平了,只好先回去,静候消息。

她微微偏头,楚珞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后,少年白皙俊秀的脸在火光映衬下忽明忽暗

少年定定的望着她,叫了一声“阿姐…”

楚璎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道“咱们去找霍家的画舫,让你二姐跟着咱们一起回府上去,宣德楼那边出了乱子,免得殃及池鱼”

楚珞点点头,回头便吩咐划桨的护院去追上霍家的画舫。

耶律长明安排辽国的勇士乔装成宋国人,在宣德楼下放了一把大火,夜里风大,那火助风势,往两边蔓延,不到片刻的功夫,便将云街上的灯笼摊子都给点着了,火势凶猛,不断的往前延伸,吓得街上的百姓们争先逃窜。

谢君淮安排的人早就在四处都部署好了,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便立马会杀出来,刚才作乱的人不难找到,很快从暗处涌出来的几百个禁军,便将十来个辽国勇士给围困在了楼下。

很快,便在城楼下厮杀起来。

耶律长明此刻,正躲藏在宣德楼对面的太白楼的一个雅间里,城楼上的动静他都看在眼里,只见年轻的皇帝穿了一身龙袍站在正中间,偏着头看着另一个方向,让人看不到正脸。

楼下兵刃交接之声不绝于耳,眼看着十几个勇士已经有大半被砍倒在地上,他暗中咬牙,心里头腾起一股恨意,这些宋人可真是狡猾,居然设下埋伏,等着他们自投罗网,看来是早就发现他们了,说不定他的藏身之处也被发现了,只要他从这里出去,必然会被擒!

耶律长明不远千里来到宋都,绝不可能空手而归,想要擒住那皇帝,逼退宋军是不能了,说不定他还要死在这里,那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那皇帝给杀了,宋国必然内乱,有皇帝给他陪葬,也算死得不冤了!

说着,他拿起身边的长弓,从一旁的箭囊里取出一支长箭,搭在长弓上,他对准城楼上的皇帝,拉满弓弦,“嗦”的一声,箭如流矢般飞出去。

城楼上的“皇帝”被箭射中,猛地栽倒在地上。

所有人都惊呼了一声,谢君淮立在城楼上,看着长箭来处,原来是太白楼!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这个愚蠢的耶律皇子,可是你自个送上门来的,他偏头对谢君河使了个眼色,谢君河会意,曲指放到唇边,吹了个口哨。

那口哨声异常的尖锐,仿佛要穿透人的耳膜,耶律长明猛地便察觉到哪里不对,暗道了一声“不好”,正思忖的瞬间,耳边已经有急促的风声破窗而入,他身子往旁边一闪,再往地上一滚,这才避过如急雨般从窗外飞来的羽箭。

耶律长明当机立断,躲过无数箭矢,从房间里迅速的逃出去。

他仓皇逃到太白楼的门口,门口果然有箫桑临走时给他备下的马,他翻身往马背上一坐,一夹马肚子,猛地朝马背上挥了一鞭子,那马吃痛,撒开四蹄,在大街上开始狂奔起来。

此时城门口定然已经守卫森严,他只得往码头的方向走,那里有准备好的船只,他只要上了船,说不定就可以逃出城去。

城楼上,谢君淮看着他骑马逃跑的方向,忽然失声道“不好”

说着,转身便下了城楼,谢君河带着人马随后跟过去。

谢君淮在城楼下找了一匹马,顾不得这里混乱的局面,打马往耶律长明的方向追了过去。

楚家的画舫,在水中划了一阵,很快便追上,霍家的画舫,原来霍家的画舫在不远处的一个码头上已经靠岸了,应该是早就知道外头的动静,没什么心思再玩下去,便都各自散了。

画舫静静的停在水面上,舫上挂着的红灯笼还没有熄灭,里头却半个人也没有了,码头旁边还站着一个人,青色短褐,头上带着巾帻,正是她楚家的下人。

见到楚璎从甲板上走到岸边,上前躬身行了一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