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 第92节(1/1)

季秋声难得被老伙计说的哑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再说,他这些年,也算是我们看过来的,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了解?”石老难得放轻了大嗓门说。

季秋声没说话。

“他这些年不容易,从小到大,想要的也只有青阳而已。你放心吧,他会对青阳好的。”

“那是他的命……”

这句话落在院中,渐渐消散。

另一边,季雁来准备回京的消息很快传出,她父兄急匆匆赶到,很快其他季家人也都去了,不解她怎么忽然要走了。

面对问询,季雁来只是脸色微粉道京中有信送来,她有些事情要回去解决,这般含含糊糊的,倒是让人恍然大悟,很快便没人再问了。

“青阳,你告诉我怎么了?”这话瞒得过别人,却是瞒不过季承安父子的。

自家的孩子自家清楚,季雁来早就决定了要在老家过年,眼下怎么会忽然就要回去了。

季雁来只是微笑,还是那个说辞,这般坚持着,季承安两人半信半疑的,也没再追问了,转而说要一起走,都被季雁来劝了下来。

整个院子的婢女们都忙活起来,这般收拾了半夜,才总算在第二日上午出发。

出发时,不止她带来的人,之前的石老带着几个徒弟,也跟了上来,说是准备去上京转转。

季雁来动身的消息不过五日,便已经传到了上京,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中旬了。

京中风云变幻,其下暗流涌动,不少人心中诧异,本来有些动摇的心反而坚定起来。

之前本以为寇元青是发现了什么才送走了季家人,可现在季雁来竟然要返京,以这段时间寇元青对季雁来的喜爱来看,他是不愿意让她涉险的。

这么说,之前可能的确是个巧合。

太极殿中,寇元青失手捏碎了手中的茶杯。

常信等人屏息不语,不敢说话。

默了半晌,寇元青无奈的叹了口气,到底是笑了起来。

“青阳……”他低喃一声,即恼她不听话要回来,又欣喜于她的这份心意。

“去,收拾收拾季府。”寇元青道。

常信立时领会了他的意思,这收拾,不止是东西,还有某些不该出现在季家的人。

一路奔波,在腊月廿一那日,季雁来返回了上京。

这个时间的上京十分的热闹,准备年货的川流不息,街上都是响亮的吆喝声,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偶然还能听到口音奇特,长相也与大昱人有异的人,那是周围诸多小国遣入上京以贺佳节,等到正月初一元日的大朝会,进宫拜见天子的使臣。

季家马车穿过热闹的大街,引来不少人侧目。

“季家人,季姑娘回来了?我还以为她会留在老家过年呢。”有人惊讶。

“这还用说,肯定是我们陛下想念她了呗。”

“噤声,这也是你们能说的。”

一阵低喝阻止了他们的讨论,在热闹的氛围中,很快遗忘了刚刚的一切。

一声轻吁,马车放缓了速度,顺着季府大开的侧门直直进了院中。

帘子掀开,季雁来正要下车,眼尾一扫发现掀帘的手有些不对,她一抬眼,就对上了寇元青微笑的脸。

第63章 过年 她这般盈盈站在廊下,被彩光环绕……

“你, 你来做什么?”见着是他,季雁来先是一喜,而后又是一声轻哼。

这一路行来, 她一肚子的气散的差不多了, 可一见着这人,她几乎立即就又想起来了。

“是我不对。”寇元青这错认得干错利落, 边含笑一抬手, 十分诚恳的说, “别气了。”

每次都是这样——

痛快认错,可下次……季雁来撇他一眼, 想起了前几次的事。

“下次不许这样了,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你如果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季雁来回转过头看着他,敛了神情,肃容道。

寇元青一顿,知道自家青阳这次是认真的。

“……好, 不会了。”他沉默了一下,心中想着是否要再想从前一样拿事情引开青阳的注意力,可对上眼前那双水眸,他就知道不可能了,最后声音放低,沉声道。

“说好了?”

“说好了。”

季雁来瞅着他, 半信半疑, 有些不相信他真的能做到。

见状,寇元青无奈,屈膝半跪在车门前, 含笑抬手,说,“我发誓。”

“诶你别、”季雁来一惊,忙上前想拉他起来,眼神一扫周围,怕被人看到天子失了体面这一幕,眼见着诸人都低着头,才算放下心。

“相信我吧。”寇元青满不在意,如愿握着那只小手,扬首含笑,眼中带着些许恳求。

“你又是这样。”季雁来无奈,每次她发脾气,寇元青就装可怜,偏她还就吃这一套。

“青阳,”寇元青低声唤她,看着她笑。

“好了好了,相信你就是了,快起来。”季雁来轻声说,伸手拉他。

“我们一起下去。”寇元青挽着她的手,一起下了马车,进了早就准备好的正堂。

外面天寒地冻,可屋内却温暖如春,墙角放着的几个火盆都染得正旺,呼吸中透着一股暖暖的玫瑰香。

季雁来不由轻舒了一口气,在渝州还好,可等上了北边,天气便越发的冷,便是马车里染着炭盆,她盖着毯子,可呼吸里都透着干涩的冷意。眼下进了自己家,才总算好些。

站定了身子,婢女们正要上前伺候,就见天子上前,自然而然的伸出手去,要为她解了披风。

“别,让她们动手就行。”季雁来试图阻拦,寇元青却不以为意,反而笑了,低声道,“难得的伺候佳人的机会,青阳你莫要拦我。”

他声音虽然放的很轻,可周围的婢女们却都是听见了的,面面相觑后,不由一笑,心下赞叹欣喜于天子对自家姑娘的喜爱。

细眉轻蹙,季雁来还有些迟疑,寇元青已经解开了抽绳,她只得停了动作,抬头看向眼前眉眼含笑的男人。

待目光落向他的额头,不由一顿。

“你还戴着呢?”她下意识放轻了声音惊讶的呢喃,看着那个她亲手绣好的抹额。

自从她把这抹额送给了寇元青,之后每次见面都能见他戴着,可没想到,这么久了,他竟然还戴着?

季雁来的绣工只能说一般,太复杂的她也不会,因此,送给寇元青的这个抹额上面只绣了简单的云水纹,上面嵌着的珠宝倒是各个都是极品。可不管怎么说,相比寇元青之前的那些绣工精美的抹额,都是有差距的。

“你送我的。”看她一眼,寇元青笑道,配合的压低了声音。

不由得,季雁来脸颊一热。

“可那也不能一直戴着啊。”她悄声说。

“那你再送我一个。”取下披风,寇元青随手抛给婢女,握着季雁来的手拉着她在铺好了锦垫软枕的榻上坐下后道。

“我做的不好。”心中甜甜的,季雁来眼波一转,犹豫道。

“谁说的,青阳做的是最好的。我最喜欢了。”寇元青郑重反驳。

“瞎说。”

“我从不瞎说。”寇元青似有些委屈的澄清道。

“不许这幅样子。”季雁来伸手推开他的脸,不想再看这人装可怜。

“青阳,再给我做几个,嗯?”

季雁来不由犹豫。

“嗯?”

“好,好吧。”季雁来水眸流转,到底应了。

寇元青就忍不住笑了。

“对了,和我一起来的还有石老,不过他没来季家,去了宋指挥使的家。”季雁来忽然想起,便提了一句。

“我知道,是我给他写的信,让他来看看我们的大婚。”

“什么?”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季雁来又惊又羞。

“那老头子……到底也算我的师傅,便想着让他来看看。”寇元青声音微不可查的顿了顿。

下意识搭住他握着自己的手,季雁来抬头冲他笑了笑。

大婚都是请的亲朋好友,可到寇元青这里,能请的,竟只有一个石老。她心里想着,顿时就有些心疼了。

寇元青的唇角在对上她温柔的双眼后,便往上扬了扬,眼中笑意盛了许多。

没在季家待太久,寇元青很快就回了宫,前脚离开季府,他面上的笑意就飞速退去,恢复了惯常的神色淡漠。

眺目看了眼城外的方向,他微不可查的嗤笑了一声,回了皇宫。

回京没两日,就是小年。

短短两天,就有不少帖子送到季家,都被季雁来委婉推拒了。等到小年这天,因为家人不在,府中只有她一个人,看着似乎和往年差不多,但是入目之处都是熟悉喜欢的景色,她整个人都是开心的。

下午时,寇元青匆匆来季家和她小聚了片刻,又回了宫。

虽然不动声色,可季雁来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了他貌似平静的神情下的暗潮。

过了小年,上京城的年味越发的盛了。

正明街上热闹的喧嚣声似乎能透过半个上京,传到家家户户。各家准备着过年的事宜,宴会帖子倒是没那么多了。

这七八天的时间,似乎辗转而逝,又似乎十分漫长。

年三十季府张灯结彩,季雁来穿着针线房刚做好的新衣,头戴一整套的玫瑰花嵌红宝珍珠钗环,披着领子镶着白狐毛的披风,衣服上绣着的玫瑰花样子栩栩如生,行走在日光下流光溢彩,再仔细一看,才发现那火红的玫瑰竟是以红宝做蕊,细细的打磨好的金刚石点缀在花间裙角。

她这般盈盈站在廊下,被彩光环绕,简直宛若神妃仙子一般。

常信进了内院乍然抬眼,也不由愣了一下。

“娘娘,陛下惦念着您一人在府,特命老奴接您进宫过年。”他上前说。

季雁来微讶,“进宫?”

说这话,她就想拒绝,过年自古就是在家中过得,便是定下婚约,也还未成婚,如此这般,实在于理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