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 第37节(1/1)

他没再多留,匆匆离去。

婢女们忙不迭的去送,没人看见,床上的女子轻轻睁开了双眼,然后又慢慢合上,嘴角讥笑一闪而逝。

不多时,屋内的婢女都散去,舒宜真之前被叫去问话的两个婢女留在床前伺候,压低了声音说完了之前被寇元嘉叫去之后发生的事情。

“都安排好了?”床上的人没睁眼,嘴唇微微试了试,传出轻飘飘的声音。

“安排好了。”婢女说。

床上的人就没再有动静了。

王爷,李元找到了。”管家弯腰,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

“嗯?”说是找到了却没带来见他,寇元嘉隐约有了猜想。

“人已经死了,就在他置办的宅子里,身边还散着收拾好的包袱。”管家说。

“杀人灭口?”寇元嘉若有所思道,想起了之前莫名死去的云芝。

到底是谁?

这是个好问题,梁安也在想。

之前那个结论是为了终止流言,给百姓一个答案,而天子要的,则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禁卫司从来没放松过对于荣王别院的关注。

先是云芝,又是这个李元,看来,荣王的府上,还藏着另一股他们没发现的势力。

会是谁?对方又到底想做什么?

不管事实如何,在明面上,荣王妃被陷害一事已经有了结案,代价就是荣王的名声。

繁华的上京从来不缺各种流言,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关于荣王妃和荣王爱宠的二三事渐渐被其他事情所代替。

近来,满朝大臣们更关心的是陛下出宫避暑一事。

前三年陛下为天子守孝,免了避暑,今年可不能再省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天子身居宫中,哪怕想让自己女儿来个偶遇都不能做到,哪儿有在别宫来的方便。

他们本来都做好了上书苦劝的准备,可没想到的是,刚一提及,天子就同意了。

喜出望外之余,他们也没有多想。

天子出宫避暑,本就是常事,只是免不了感叹一句天子对先帝的仁孝之心而已。

不然怎么会愿意清苦自省的守孝三年。

“朕有多久没见青阳了?”太极宫中,寇元青难得的没有处理折子,而是站在窗前,远远眺望着荣王府所在的方向,低声随意问了一句。

“陛下近来忙于政务,已有二十余日不曾出宫了。”常信低声说。

“二十多天,”寇元青默念了一句,只觉得度日如年,忍不住想季雁来在做什么,又想,不管她在做什么,反正都不会想他。

他有些恼,可想着那人,还是忍不住笑了笑。

“把别宫布局图拿来。”他说,想给季雁来选一处离他近的宫殿。

常信立即命人寻来,眼见着天子兴致勃勃的开始查看,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开口,说,“陛下……”

“嗯?”寇元青认真看着,圈了几处别院。

“前往别宫荣王应当不会带别人……”常信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寇元嘉脸上的喜色褪下。

“到时候,想必是要和王妃同住一府的。”常信硬着头皮把话说完。

咔哒——

寇元青神情淡淡,把笔搁回笔架。

常信深深弯腰,屏息不语。

出神片刻,寇元青又拿起笔,圈了几个地方。

“那就让他去不了。”他淡淡的说。

“陛下英明,是老奴多嘴了。”常信额头沁出了冷汗,立即应到。

他心中暗道侥幸,在陛下兴头上浇了盆冷水还活下来了,可要是不说,等到时候陛下想起,又要心中不悦,还不如提前说了。

“英明?”寇元青嗤了一声。

“我可不想做个明君。”他说。

他要做的事情,也注定他成不了明君。来日史书工笔,还不知会如何说他呢。

“陛下治下,百姓安康,衣食不愁,自然是明君。”常信真心实意的说。

当初先帝末年,任人唯亲,宠信奸佞,当今登基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算理清了朝政,还了天下一个安稳太平。如此作为,不是明君是什么,。

常信说着话,寇元青却有些出神。

登基之前,他也以为父皇昏庸,可如今他却隐约感觉,并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先帝的纵容,那些奸臣的把柄十分明显,他轻易就解决掉了。

而这些人,无一不和那些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经此一遭,那些世家也受创不少。

至于为何这么容易,最大的原因是,登基的人是他,打了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而先帝晚年,宠信寇元嘉,那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是下一任天子。

当年他前往边关,陛下发现了他对青阳的爱慕之心,主动应允,若他能平定北夷,便为他封王赐婚。当时他透露出的态度,明显是有意寇元嘉为储君。

可等他回来,面对的却是赐婚季家女给荣王,他成了储君的局面。

骤生变故,必有原因。

这几年他想了又想,发现唯一的不同,就是当时的寇元嘉和宸华姐妹的关系越来越好。

也就是说,先帝刻意纵容奸佞,为继任者铺路,结果发现寇元嘉竟有靠拢世家的意图。

于是他改了主意,扶他上位。

而季雁来……

那是给亲王的一个保命符,他若是王爷,那就是他的,可他成了皇帝,那就不是了。

再往深想一下,先帝未必没有打算着若是王爷不老实,正好让新帝连着季家一起收拾了的想法。

季家一路到如今,桃李遍天下,已经让皇室从当初的扶持,变作了如今的忌惮。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

可寇元青隐隐觉得,这才是真相。

再一想,一个真正昏庸无能的人,怎么会坐稳帝位几十年,最后还选了他登基,而不是疼爱了十几年的荣王。

“父皇…”寇元青无声叹息。

早知如此——

算了,这世上本就没有早知如此,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又何必多思,径直前行便可。

五月十三,大吉,宜出行。

天子起驾,皇亲国戚,勋贵大臣随行。

历经三日,终于到了幽山长乐别宫。

幽山山如其名,清幽静谧,山间瀑布声合着鸟鸣声送入耳中让人心中一静。

霎时间,这一路行来的焦躁炎热就都去了。

内侍殷殷上前,头前带路,把她引到了一处宫殿,殿后有溪水潺潺绕到殿前,石块堆叠,有鱼儿藏在其中,尾巴一摆,甩起晶莹水珠,院中古松石桌,山风从侧边的林中吹来,透过树梢,可以看到远处群山,条条玉带从山腰垂下,流水如绢,溅起的水珠洒在空中宛如明珠般晶莹夺目。

幽山山势奇峻,危崖重重,瀑布无数。

其气势之恢宏,让人心中随之一清。在这般鬼斧神工的美景之前,人世间的忧愁烦恼,都显得不值一提了。

“难怪有人喜欢隐居山野。”季雁来喃喃了一句。

侍人在旁边候着,忙笑呵呵的指着处在林间隐现的屋脊檐角,说,“王妃您看,那里就是有名的玉泉观,灵着呐。”

前朝尚佛,今朝则更喜欢道教,道教崇尚无为,道观多建在山野之中。

这玉泉观,便是北地道观之魁首,它的名声,季雁来也是听说过的。

大致看了眼这处宫殿,季雁来匆匆赶去请安。

来之前寇元嘉递了话说京中有事要留下,可太后却是来了的。

等侍人带到太后所住的宫殿,季雁来心中一紧。

她看到了守在殿门口的内侍,之前她几次遇见寇元嘉的时候,这个人都在他身边,这次……

等一进殿,果不其然,天子就在里面。

心中匆匆跳了几下,季雁来还要牢牢记着脸上不能露出异样。

还好,太后想来一路行来也已经累了,说了没几句话,就露出送客之意。

季雁来知机告退,说着话,天子也起了身,两人先后离开。

一路远远跟在天子身后,季雁来心中急跳,生怕这人不顾场合跟她说话,再一个不小心露出不合适的神情被人看出端倪。

不过一直到天子转过拐弯处,都没有停下,她这才松了口气,带着人丝毫不停的走了。

迈上玉阶,寇元青站在廊下,一直看着那道淡绿人影进了宫殿之中,才轻轻笑了笑,转身进殿。

他所在的未央宫是整个长乐别宫最好的宫殿,位置极佳,从这里眺目望去,可以将大半幽山美景以及别宫都尽收眼底。

等回了自己所住的生云殿,季雁来终于能歇息一会儿。

一路奔波,她也的确是累了。

小憩一阵,等她醒来,已是傍晚了。

夕阳西沉,将山间的云海都染上了薄薄的橘红之色,合着天边的彩霞,两相辉映,如梦似幻。

季雁来站在窗边,一时间竟看的失了神。

“王妃,宋姑娘来看您了。”采春掀了珠帘进来,轻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