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汪藻何粟(1/1)

回去的路上,赵佶面色平静,根本看不出任何东西来,而在他的内心却有些五味杂陈。

种彦谋接二连三造出这些军国利器,用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时候,势必会引得天下民心所向,看现在童贯的样子,根本无法制住他了,如果日后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种彦谋手中权力越来越大,自己又垂垂老矣,届时...

他感到烦躁,脑海中又浮起这些年来西军监军以及秦凤路,永兴军路的官员三番五次弹劾西军将领嚣张跋扈的劄子,身为赵家人,他再怎么也不会忘记太祖开国时的情况。

武人治国,天下纷争不断,地方割据,中原板荡。

西军怎么越看越有唐末节度使的影子了?

身为一国皇帝,他不得不警惕这些事情,一直回到了延福宫赵佶也没做出决定,幽闷之余,他便又偷偷出了宫,去到了内城的李师师处过夜。

次日一早,赵佶悠悠的回到内宫之时,就被匆匆赶来要求觐见的人给弄的心情郁闷。

“何人求见?就说朕身子有恙,这几日不开早朝了。”

大手一挥,赵佶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这火炮一出,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势必会在朝廷上吵个半天,不过鉴于此物的威力以及燕云战场的胶着态势,想必童贯派的大臣也不会过多阻拦。

到时候就是让军器监大批量制造火炮,充给前线军士使用的事了。

只是这钱却不知从哪里来,再加赋税的话恐怕民力难以支撑,这才是让赵佶头疼的地方。

放着这么好的武器如果没钱造,那可真是糟蹋了。

说完这话,他便准备抬腿就走,去延福宫好好想想该怎么弄钱造炮,让自己出血那是肯定不可能的,这是为大宋打仗,怎么能轮到他皇室出钱?

“官家,是汪藻旺少卿,和何粟何舍人他们。”陈畅躲在后面,讪笑着说道。

赵佶回头,眉头紧锁,汪藻?何粟?他们求见作甚?我最近也没频繁出城啊,还是见师师又被谁看到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狐疑的看向陈畅,眼神中满是质问。

陈畅脑袋一缩,不敢出声。

谅他也不敢,嘶,还是去见上一面吧。

这般想着,赵佶深吸两口气,来到了偏殿。

只见穿着文官服饰,整个人打理的整整有条的汪藻一见到赵佶就冲了过来,抱着他的胳膊大声叫了起来。

“官家你可要去看看,那种彦谋在城外设立的什么希望小学,教的尽是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不沐圣人之言,不习儒家教化,真是野蛮至极!”

汪藻年纪四十多了,比赵佶大个几岁,不过可能是因为常年愤青的原因,导致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不少。

这不,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没大没小。

赵佶被他搞的一愣,还没听清楚就是一阵摇晃,仿佛种彦谋对他做了什么不轨之事一样。

陈畅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拽住了汪藻,可他一个常年在宫里的太监又怎么是汪藻这个经常出入青楼,点评朝政的老愤青的对手,那小胳膊哪里拽得住他。

无奈之下赵佶只能示意一旁的班直过来将汪藻架起来,然后慢条斯理的整理着自己的龙袍,不经意间问了一句。

“汪卿家,你刚才说的甚么,朕没听清楚,再说一遍。”

他语气平淡,毫无感情流露,用的也是“朕”,可以说态度很明显了。

种彦谋搞的事情他能不清楚?想当初在国子监辱孔他都能容忍,现在不过是在城外办了个学院而已,教的尽是些穷人家的小孩读书识字,这有什么不好?

在他看来,这些文人就是看不惯一个不通风雅,只知道练兵赚钱的将门子弟得到自己的如此器重,想要搞点事而已。

种彦谋是谁?那是赵佶的女婿,是赵宋皇室小金库的最大捐款人!赵佶怎么可能让汪藻这个老愤青得逞,一句再说一遍出口,看他还要不要继续扯下去。

赵佶自问此番勾心斗角做的很是成功,却没想到汪藻不卑不亢,把刚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瞪着他那自认为正气凌然的眼睛看向赵佶。

嘶,牙疼...

正当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谁也不让谁时,何粟走了过来,先是拱拱手对赵佶行了一礼,随后开口解释道。

“官家,我与汪少卿前段日子就去了那种,种彦谋希望小学去看了,虽然不收学费,并且教导的都是穷苦百姓子女,很是慈善,可也不能只教些旁门左道,不闻圣贤之书,若是天下百姓之子女都学此,那何人来帮助陛下治理江山?又如何能够教化百姓,引人向善?”

相比起老愤青汪藻,何粟更加的冷静,同样说话也是刁钻无比。

赵佶本以为他能把汪藻给拉下去,好好说话,这下,牙更疼了。

这群腐儒,要你们有何用?种彦谋能给朕挣钱,还能时不时搞出新东西,还都是有用的东西,朕还正愁这样的人怎么不多来点呢,你们倒好,还想让我法办了他?

“哼!”

冷不丁打了个响鼻,赵佶大袖一甩,自顾自的坐到了龙椅上,斜着眼睛盯住两人直看。

汪藻目光炯炯,根本不躲闪赵佶射来的目光,直盯盯的回怼了过去。

赵佶心中憋气,不跟这老头一般见识,忍了。

何粟拢起袖子,低眉垂首,看不到表情。

“何卿家,为何不继续说了?”

他质问,赵佶倒要看看对方还能说出些什么来。

何粟抬头拱手,“种彦谋乃官家驸马,又为官家鞍前马后,此不过区区小事,臣妄言了。”

嗯,这才像话...等等,不对!

差点被这家伙绕进去了,这要是被他传出去,岂不成了朕肆意偏袒种彦谋,不顾老臣意见了?

好家伙,没想到何粟你不过三十多岁,竟然这么老辣。

赵佶眉眼紧缩,警惕起来,开口道:“何卿家所言差矣,这怎么是小事,你忠君爱国,朕很欣慰,择日朕便派人去那小学看看,到底有没有违反王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