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我就是在威胁你(1/1)

老夫人一席话下来,口水四溅。

她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殷切而热烈。

“既然事情说开了,那我也不再为难莲莹那丫头,下月初一是个好日子,你直接将婉仪丫头抬进门做姨娘,待生下儿子,就抬做平妻。”

瞧着这个养育自己成人的母亲,易清风的心中五味杂陈。

在老夫人不容拒绝的语气下,易清风松开了老夫人的手,坚定的摇头:“娘,我说过,莹儿是我妻子,也是我唯一的女人。”

“你说什么。”老夫人拔高了声音,气的直哆嗦。

“你爹死的早,当初是谁一个人将你拉扯大,凑钱从你读书,让你考取功名。而今你当了官老爷,是彻底不听娘的话了。”

老夫人一边说着,掀开被子就要下床,嘴里喃喃道。

“早知道你娶了那个小贱人进门会被迷了心窍,当初我就不该同意她过门。好,你不娶婉仪,那我就休了那个小贱人。”

老夫人一口一个小贱人,尤其是还当着屋内几个丫鬟嬷嬷的面,是彻底不给莲莹留一点面子了。

床边,易清风的手逐渐握成拳,紧紧的抿着唇

一边是单亲一人,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一边是自己深爱的妻子,他最不愿的就是这二人产生冲突。

可往往事与愿违,自莲莹进门起,老夫人就处处与她作对。

易清风的拳头攥紧又松开,在老夫人穿好鞋,即将往外走时,他一把拉住了老夫人的袖子:“娘……”

“老夫人倒是好大的口气,说休妻就休妻。”一道清冷的女声与易清风的声音同时响起。

被易清风拉住的老夫人身子一顿,面色不善的盯着云扶月。

“这是我易府的家事,还请云小姐不要掺和。”

家事?

云扶月轻笑一声,上下打量着面前刚到她胸口的老人:“老夫人说的很对,这是你们的家事,我的确不该掺和。”

见到云扶月服软,老夫人脸上的冷意才去了些。

“不过么……我没记错的话,工部尚书徐大人最多五年就该退休了吧?”

老夫人身子一僵:“云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云扶月耸了耸肩。

“老夫人也该知道,我男人是当朝摄政王,而我又是莲莹的好友,若是莲莹无故被休弃了,或者是在老夫人您这儿受了什么委屈,那易大人的职业生涯……大概也就如此了。”

这话太过直白,以至于老夫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过了好一会,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眼含怒火的瞪着云扶月。

“那小贱人善妒,不让丈夫纳妾,这样的女人,我易家就是要休了,闹到官府去也不理亏,云小姐这是在威胁老身?”

云扶月笑眯眯的:“对,我就是在威胁你。”

在满屋子目瞪口呆的神情下,云扶月一步上前,拉近了和老夫人的距离,压低了声音道:“你敢再像今天这般欺负莲莹,我就让摄政王给你儿子下绊子。左右他从前是个布衣百姓,大不了乌纱帽一扔,去集上卖鱼。”

老夫人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

床边,易清风的嘴角跟着不自觉的抽了抽。

“还有,莫要以为你儿子有多优秀。单单如今莲家的地位,就够你儿子在朝中摸爬滚打一辈子也够不到了。”

云扶月冷笑一声,“莲莹喜欢你儿子,我可不喜欢。你惹火了我,那你儿子这奋斗多年才达到的工部侍郎之位,可就要拱手送人了。”

不远处,易清风不由自主的揉了揉僵硬的脸庞,而后隐秘的看了眼云扶月。

虽说知道云扶月是为了莲莹好,也知道云扶月本意不是真的让他去卖鱼,可是……

可是她这话怎么听着就那么别扭呢?

易清风撇了眼身边的太医院院首孙益民,却见后者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心里顿时又是一抽。

京中都流传着云扶月性直嘴毒,是个不好相与的,从前有莲莹在,云扶月一直都是笑眯眯的,今天易清风才算是真的见识到了。

果真是……传言非虚。

“今儿我之所以支开莲莹,是因为你们是婆媳,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我给老夫人留点面子。”

云扶月低头,替老夫人整理着褶皱的衣领,语气放柔放缓。

“希望以后老夫人也能改改口,莲莹是莲家的小女儿,也是你儿媳,不是什么外来的仇人,你说是么?”

云扶月越是轻柔,老夫人的脸色就越是难看。她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女人毫不掩饰的,赤裸裸的威胁。可是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她又不得不隐忍。

最终,老夫人脸色难看的点了点头:“我身子不舒服,云小姐请便吧。”

这是服软了。

云扶月无声的笑了笑,对于老夫人这种喜欢挑三拣四的人,有时候,直言的威胁要比任何手段更管用。

她能理解易清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心情,毕竟是个一个男人就不能为了女人不顾将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娘。

可云扶月不一样,她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她做事只要求最简单最有效。

恰恰,这老夫人最在乎的就是儿子的前途,儿子的官位。

拿捏住了这点,一切就好办多了。

云扶月的笑容愈发深邃,也不跟老夫人多客气,在她吃了屎的表情中,淡淡开口:“既然如此,我就先去看莲莹了。”

对着易清风点了点头,云扶月没再多说什么,信步悠闲的出了房门。

经过这一同闹腾,云扶月回到摄政王府已经是晚上了。

接下来的几天,莲莹果真传信,说是老夫人对她的态度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似的,一时间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一切都不出云扶月所料。

一月悄然而过,京城中风云涌动,变幻莫测。

时间终于悄悄来到了云家人通敌叛国大罪的行刑日。

皇帝给云家最后的判决是满门抄斩。

通敌叛国之罪,满门抄斩,倒也不为过,京中百姓都暗中叫好。而作为云家人的背后支柱,太上皇一脉并未为此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