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低空飞行(1/1)

对于董问天来说,因为中午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加上与皇甫慧兰有些浪漫的散步,使得他过了好久才得以入眠。

然而,他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醒了过来。

准确的说,他是被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给吵醒的。

在白虫镇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一觉睡到自然醒。

一个人的睡眠是有习惯的,在白虫镇的家中,虽然每天早晨,街道上打铁声、卖冰糖葫芦的、铲刀磨剪子的、挑着货担卖麦芽糖的,以及不间断地爆米花嘭的声音,都未能影响到董问天的睡眠,而这山谷的鸟叫声却把他给吵醒了。

他觉得,这山间的鸟叫声,也真够烦人的,把他的美梦给搅醒了。

睡在床上的董问天,把身体侧过来,眼睛向外。

透过窗口,他看到有两个黄鹂鸟,正在窗外的枝头上相互追逐嬉戏,嘴里不停地发出叽叽喳喳的声响,好像对着情歌。

望着那两个黄鹂鸟,董悄虫心想,这是一对情侣吗?

这鸟类和人类何其相似,只是比人类更加勤快浪漫。

一大早,就在花丛枝叶间打情骂悄,耳鬓厮磨,好不浪漫。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些鸟儿也真够勤快的。

没过二分钟上,窗外的小鸟飞走了,钻进了视线够不着的树丛里。

董问天觉得,自己也应该起床了。

毕竟刚到叔叔家,而且自己也算是半个上门女婿了,不能像在致真堂自已家一样,想睡多久就多久,想什么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

在白虫镇,除了进山采药,爷爷委派的出诊等必须起早外,其他时间段,爷爷从不干涉他睡觉。

董问天一个鲤鱼打挻,就在床上站了起来。

等他跳下床,穿好衣服,系好鞋带,走出书房,发现皇甫真人已坐在了院子里。

皇甫真人正在翻阅着一本线装古书,似乎并没发现董问天过来。

“皇甫叔叔,早安”。

董问天走过去,向皇甫真人打招呼。

皇甫真人把手中的书,放到膝盖上,侧过脸问道:“贤侄,起床了”。

“嗯,起来了”。

“这里住着习惯不习惯,昨晚睡的可好?”。

“好,睡的挺好了”

董问天一边说着,一边向皇甫真人手中瞄了一眼。

他看的很清楚,皇甫真人手中翻阅的是一本《董问天经》。

他一下子想起来了,爷爷也有这样一本书,自己曾经翻阅过,但没有像医书那样去深入研读。

“叔叔在看《董问天经》?”。

“是的,这《董问天经》是智慧之书,侄儿可曾看过?”。

“十多岁的时候翻看过,只是有许多地方太过深奥,看不明白”。

“称得上经书的,都值得去看,就像《黄帝内经》,就像这《董问天经》。有些书是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看去想去领悟,当初你看不明白的地方,或许现在就能看明白了,现在看不明白,或许将来某一天,你突然就看明白了。有时候,一本书,就如同一个人的一生,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其实就是一本书,一个人生活的精彩,变成了传奇,变成了经典,那生命才是有价值的,那就是一本好书经书,让人百读不厌,给人以智慧鼓励和享受”。

董问天没想到,这一大早,皇甫叔叔对看书和做人,有着如此深邃的感悟。

“叔叔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侄儿明白了,活着,就要活成一本好书,活成经典”。

皇甫真人颔首笑道:“好,有志气,但愿你一生活成传奇,活成经书一样的经典”。

说到这儿,他望着董问天道:“那边房间有毛巾,你去洗漱一下,一会儿用早餐”。

皇甫真人说话期间,伸手指了指院子东侧的一间厢房。

董问天应了一声,三五步就走了过去,一阵洗漱完毕,他又从屋里走出来。

只是,他刚从屋里走出来,正巧遇到皇甫慧兰走进来。

窄窄的门道里,这一进一出的两个身体,就这样不轻意间相遇了。

不是相遇,是结结实实地碰撞了一下。

那时候,电还没有引进中国,家家户户用的还是煤油灯,在汉语词汇中还没有触电一说。

实际上,两个人的体内,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像被电击了一下。

原来,身体与身体,就那么轻轻地碰撞一下,就会产生如此妙不可言的感觉?

人是一种什么动物?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觉?其它动物之间的相撞,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感觉?

那种感觉,让董问天全身上下通畅了许多。

“慧兰-----妹妹,早”。

董问天说话像个结巴,匆忙走开。

再说皇甫慧兰,因为身体与董问天的突然碰撞,被撞得是面红耳热。

她的心跳在加速,甚至忘记了礼貌性的回应,就匆匆忙忙走进了屋里。

洗脸的时候,那条毛巾,在脸部停留了好久,她明显能听清楚自己的心跳,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一颗小心脏,快要跳出了胸膛。

为了平息心跳和脸上突然被董问天撞出来的红晕,皇甫慧兰在房间里呆了好一会儿。

关于这次偶发性的碰撞,给皇甫慧兰心里带来的微妙感觉,许多天都没有消失,这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就那么一碰,触电的感觉,还能在身体里储存好多天?

什么是幸福

幸福有时候

就是瞬间的一次碰撞

以及碰撞出来的

一种妙不可言触电般的感觉。

皇甫慧兰用现代诗歌的形式,在自己心里,默默地编织着关于幸福的短暂诗句。

用完早餐,皇甫慧兰收拾碗筷去了。

皇甫真人望着董问天,一脸严肃地说道:“贤侄,我估计着,今天上午,那支马队还会回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一次,他们会带来更多的兵,也会带来更多条枪。所以,我有事要吩咐你”。

“请皇甫叔叔吩咐”。

“在那支马队到来之前,请贤侄先带着慧兰去涧溪那边呆着,等我处理好事情你们再回来。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有什么不测的话,你们就离开这里,再也不要回来。当然,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他们还奈何不了我”。

皇甫真人敢说这样的话,是有底气的,他知道,只要这个刚来的侄儿和女儿不在眼前,不让他担心和分心,凭自己现在的修行和功法,来再多的兵,有再多条枪,也动不了他半根毫毛。

今天的他,也不再是昨天的他了。

昨天的他,只能悬浮在半空中,而今天的他,已经可以做到飞行自由。

当然,这一夜间惊人变化,他还不打算现在就跟女儿和董问天讲明。

他也知道,是董问天压在箱底的那本奇书,帮助他打通了所有经络,实现了他飞行的愿意。

董问天说:“皇甫叔叔,这怎么可以,有侄儿在这里,您老就不用出面了,由我来处理好了。我知道,他们都有枪,但我觉得,他们也不会轻意开枪,毕竟我们只是行医之人,又没得罪他们,是不是?我呢,见机行事,不会在这山谷里给您闯祸的,您就给侄儿一次历练的机会”。

“问天贤侄,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要跟我争,慧兰就交给你,别再啰嗦了,在这里,我说了算,一切听我安排”。

皇甫慧兰已经收拾好碗筷,她走过来问道:“爹,什么事情,要一切听你安排?现在都民国了,要讲民主,不能由你一个人说了算,我们现在是三个人,举手表决。再说了,问天哥刚来,你就要他一切听你的,是不是有点太霸道?”。

皇甫真人笑道:“呵呵,你的耳朵倒灵着呢,都听到了什么,竟然教训起你爹爹来了?你知道爹在说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