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祖传秘诀(1/1)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能量守衡存在。

万事万物,都在能量的平衡中运行。

皇甫真人清楚,这股能量是天生的,与生俱来,并非后天锻炼而成。

在客厅里坐下来之后,皇甫真人望着董问天道:“贤侄,刚刚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一会儿功夫,那冰鱼怎么就会化成了半盆水?”。

董问天望着皇甫真人,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如实告诉皇甫叔叔,那条冰鱼自所以那么快融化,是因为自己后背上那条小虫发出的蓝光所致,恐怕会吓着皇甫叔叔,他又会不会把他当成异类?

看着董问天犹豫的表情,皇甫真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知道,凭着他体内的江河湖海般的能量,瞬间化掉一块冰,自是很容易的事。

只是,他不知道,董问天这小子是如何做到的,而那束奇异的蓝光,又是从何处而来?

“好呀,我不问那么多,那冰鱼化开就好。喝茶,喝茶”。

董问天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望着皇甫真人,问道:“皇甫叔叔,您刚刚所说的虫吟潭,是怎么回事?那里的冰为什么难以融化?”。

皇甫慧兰在灶台上忙碌着,菜刀在砧板上切菜的声音,客厅里都能听到。

皇甫真人道:“要说这冰吧,还真是有些奇特,放在冰箱里,整个夏天都不会融化,我估计跟虫吟潭的水质有关。这虫吟潭,就在前面不远,大概二三里路,沿着院子前面的一条小溪,一直往山上,直通虫吟潭,潭口不大,但潭水很深”。

董问天记得,放牛娃华十二跟他也提起这虫吟潭,于是说道:“我在来的路上,听一个放牛娃提起过,他还把虫吟潭说的很恐怖,说里面有条大蟒蛇,可是真的?”。

皇甫真人自然想到了前些天发生的事情,那巨大的虫影,那不可一世的虫啸声,仍旧在眼前闪现,耳边回响。

但他一想到董问天刚到这里,觉得跟他说这些未被证实的事情,既怕引起他的误会,也怕吓着这个刚到的侄儿。

于是,他笑了笑道:“问天,那都是传说,这些年,我住在这杏仁谷,常常去虫吟潭抓些鱼虾,可从未见过什么大蟒蛇”。

说到这儿,皇甫真人又接着说:“这刚刚看到的冰,就是冬天的时候,从虫吟潭里取回来的,至今没融化,每年冬天换一回新冰。这样吧,空下来,让慧兰带你到处看看,虫吟潭就在溪水的上游”。

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皇甫慧兰从厨房出来,走进客厅,道:“爹,吃饭啦”。

董问天心想暗想,这么快就把饭做好了,这速度还真够快的。

“贤侄,我知道你饿了,走吧,吃饭去”。

饭厅就在厨房旁边一间,人还没进屋,董问天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道。

皇甫真人说:“侄儿,你先在饭厅坐下,我去拿瓶酒来”。

“皇甫叔叔,我不会喝酒”。

“陪我喝二杯吧,少喝一点,少喝一点就是了,我不强求别人喝酒,你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刚到这儿,我得尽尽地主之宜”。

皇甫真人说着,去书房那边拿酒去了,董问天走进饭厅,发现桌子上已摆好了几道蔬菜和一盘鱼。

三个人坐了下来,皇甫真人把瓶装酒倒进小洒壶里,提起小酒壶,就要给董问天撙酒。

董问天也算是灵活,立马把小酒壶伸手接过来,道:“皇甫叔叔,怎么能让您来撙酒,还是让我来吧”。

说着,他给皇甫真人和自己的酒杯各撙了酒。

等董问天放下酒壶,皇甫真人端起酒杯,道:“贤侄,这一路上辛苦了,今天没什么准备,就简单几个小菜,来,端起酒杯,为你的到来干杯”。

董问天觉得,虽然这些年自己很少喝酒,但既然皇甫真人这样盛情,又不能不端起杯子。

他想,还是客随主便吧,于是端起酒杯,道:“谢谢叔叔,也谢谢慧兰妹妹做的饭菜”。

皇甫慧兰红着脸道:“没什么菜,我也不怎么会做菜,不知道合不合问天哥的口味?”。

董问天不胜酒力,喝了四五杯就脸红脖子粗的,皇甫真人还想劝他喝,他说实在喝不动了。毕竟刚到,皇甫真人也不再劝酒,于是,一家人在寒暄和热情中,很快吃了午饭。

用过午餐之后,皇甫慧兰收拾锅碗去了,皇甫真人把董问天领到自己那间书房,微笑道:“贤侄,路途劳累,再加斗智斗勇,对付了那支马队,你就先在我这书房里休息一会儿。那边的那张床,是我有时候看书累了休息用的。你来了,暂时你就睡这儿吧”。

说到这里,他又换了一种语气说道:“山野之地,条件简陋,请问天贤侄多多见谅。我呢,也有一个习惯,午饭过后,都要休息片刻”。

董问天抱拳道:“谢谢叔叔,我在这书房里翻翻书,累了我再休息一会儿。这些书,我可以随便翻看么?”。

皇甫真人笑说:“贤侄,当然可以,要知道,早些年,我这书房一般人是不让进的。除了女儿慧兰,还有你爷爷进过,其他很少有人进来,我也不随便让其他人进来。近来,偶有朋友到山里来,没地方住,我就安排他们在我的书房里住下,不讲究那么多了”。

“谢谢皇甫叔叔”。

“你休息好之后,我再带你到这山谷间走走看看,先熟悉熟悉这里的环境?”。

皇甫真人说完,转身离开书房,回自己卧室去了。

董问天站在书房门前,朝屋里环视了一周,书房堆满了书籍,不用刻意伸出鼻子嗅,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书香。

整个书房,差不多三十来个平方,东西两面摆放的是书柜,书柜楠木材质,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厚厚的书籍,北面有一个大窗子,靠窗一尺远的地方,放置着一张宽大的床,床上叠着蓝色底纹印着碎花的被子,床头还放置着一个同样色调的枕头。

而东侧书柜前方,则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桌。

书桌上除了放着几本线装古书,还有一个看上去很别致的砚台,砚台上横单着一支毛笔。

董问天曾经听爷爷说过,皇甫真人,不但医术高明,文学和书法修为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而武学之修为更是高深莫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可称得上当今世上一位奇才。

董问天再抬眼一看,东面书柜靠南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条幅,左联是:杏林一脉传千古,下联是:厚德行医济万世。对联用行楷写就,厚重大气,浑然天成,颇有书圣王羲之书法气势和遗风,而书法的落款用的是灵动欲飞的行草,落款人正是皇甫真人。

实际上,关于皇甫真人显赫的家世,董问天听爷爷不止一次的说过,虽然小时候和爷爷来过这里,但那个时候自己还小,才刚刚开始认字,对这些厚厚的医学典籍哪能看明白。

当董问天在书柜里翻到线装本《针灸甲乙经》时,眼睛一亮。

他把《针灸甲乙经》从书柜里抽出来,前后翻了翻,内容跟他自幼研读的版本差不多,只是纸质粗鄙、发黄,页面多有磨损,一些章节的字迹有些模糊不清,显得年代十分久远。

“莫非,这就是皇甫真人的传家宝,是皇甫谧老祖先亲手编撰的真本《针灸甲乙经》?”。

他在心里这样想着,忍不住把这本线装古书,贴在鼻子上闻了好久,浓浓的书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董问天把书拿在手中,迈步走到床前,脱下鞋子,两腿一抬,平躺到床上。

从白虫镇连夜出发,一路长途跋涉,几天下来,董问天确实有些累了,再加上刚刚喝了几杯酒。因此,捧在手里的书,还没翻看几页,自己就睡着了。

皇甫真人每天午休时间很短,他从床上起来,喝了二壶茶,一个多时辰过去了,他估计董问天也应该起来了,不起来,他也打算把他叫起来,他知道,这午休时间不易过长。

当皇甫真人推开门,一脚踏进书房时,吓的他连连向后退了几步。

一股冷气从头顶灌到脚底,他被吓的几乎要停止了呼吸。

“这是------”。

皇甫真人嘴里嗫嚅着,睁大着眼睛,望着董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