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山不在高,有虫则灵(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虫则灵。

杏仁山不高,海拔不过三五百米,但在苏北地区,提及此山,少有不知,而对于都梁百姓来说,更是家喻户晓。

名声如此远近闻名,只是因为东汉时期医学大家皇甫谧与杏仁山的一段渊源。

据相关资料记载,皇甫谧曾在这里研读过医书,还在这里著书立说。

史料云,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

提起皇甫谧,稍微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那可是一代医学大家,在医史上的地位,可与华佗、扁鹊比肩,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历代针灸医者医家必读之典籍。

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历史上,建安时期兵荒马乱,据说,有一次因战乱缘由,皇甫谧拖儿带女沿淮河流域,由水路举家来到苏北地区,船至都梁附近,抬头一看,杏仁山树林茂盛,郁郁葱葱。

当时心中一喜,决定就在此处隐居,著书立说。而皇甫谧后人都知道,《高士传》、《逸士传》两部文学著作,就是先祖皇甫谧在这座杏仁山上最终定稿面世的。

岁月沧桑,人事更替。

历经战乱,当年皇甫谧一家人,在杏仁山的任何踪迹早就消失殆尽,而皇甫真人也是冲着先祖曾在这里生活过,才在清朝被推翻后,携妻女选择在这里研修中医典籍,行悬壶济世救人之事。

在这点上,他和董倡寿有点相似,不同是的,董倡寿选择在白虫镇开家中医馆致真堂,而皇甫真人则选择在杏仁谷。

杏仁谷只是杏仁山的一个山谷,谷中有溪水,有虫潭,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

皇甫真人和皇甫慧兰,正是皇甫谧一族的后人,在这山谷中已生活多年。

关于这段皇甫族史,皇甫真人很少与女儿提起,他只想让女儿过着单纯的谷中生活,研习中医,修身养性,将来与夫君生儿育女,相亲相爱一辈子。

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军阀混战年代,能好好的生活下来,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也是他一直没有走出山谷的原因。

当楚三平带着马队消失在山谷之后,皇甫真人将董问天领到家里。

这是一个类似于现在北京四合院格局的院落。

院子里种着几棵杏树,那些杏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有的树冠高过院墙,粗大的枝头伸到院墙之外,彰显着勃勃生机。

虽然从外围看院落不大,但踏进院子之后,整个院子显得宽敞明亮。

折腾了半天,已到了午饭时间,董问天还是上船前吃的早餐,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

在客厅坐下后,皇甫真人道:“贤侄,饿了吧”。

董问天也不客气,笑道:“皇甫叔叔,还真饿了,从都梁城到这儿,路程不近,走了小半天”。

皇甫慧兰早把一杯水端了过来,递到董问天面前,轻唤道:“问天哥,先喝杯茶吧。”然后望着皇甫真人说:“爹,你陪问天哥说会话儿,我去做饭”。

“辛苦女儿啦,看看冰箱里还有没有什么荤菜?”。

“爹,肉没了,还有两条冰鱼呢,今天就让问天哥尝尝这谷中的鱼”。

“那好吧,清蒸冰鱼,再炒几盘素菜,我要跟贤侄喝上两杯”。

皇甫慧兰‘嗯’了一声,走出客厅,去厨房准备饭菜去了。

董问天第一次听到冰箱一说,也第一次听到什么冰鱼,于是,他望着皇甫真人,很好奇地问道:“皇甫叔叔,您刚才说什么冰箱和冰鱼,侄儿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可否给侄儿说说”。

皇甫真人笑道:“这冰箱嘛,也就是冰做的一个大箱子,这冰鱼,就是我从虫潭里抓来的鱼,放在冰箱冰起来,所以叫冰鱼”。

虽然皇甫真人解释的已经很清楚,但对于董问天来说,还是没有概念和印象,他压根就没有见过,再说,在他看来,这春天里,哪来的冰?

他一脸茫然地望着皇甫真人,道:“侄儿还是愚钝,不能理解,现在又不是大冬天,哪来的冰呀”。

皇甫真人站起身来,对董问天说:“你跟我走一趟,看一眼就全明白了”。

董问天跟在皇甫真人身后,一起来到了厨房。

皇甫慧兰正在锅台上升火做饭,两个冰鱼放在一个盘子里融化着。

皇甫慧兰见爹爹和董问天进来,不知所为何事,问道:“爹,你们怎么过来了?”。

“你问天哥哥,没听说过冰箱和冰鱼,我带他过来看看”。

厨房还算宽敞,灶台旁边是一口水缸,靠水缸一边放着一个箱子,那箱子半人来高,对开着有一个把手。

皇甫真人指着箱子说:“这就是冰箱”。

董问天一看,这个箱子是木质的,心里就疑问,这怎么就成了冰箱?

皇甫真人好像看出了董问天心中疑惑,道:“打开看看”。

董问天拉开把手,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再一细看,那箱子里面装着全是冰块,冰块与冰块之间,留着很大的空隙。

董问天觉得真的有意思,把手伸进去,冰凉冰凉。

关上把手后,他望着皇甫真人笑道:“皇甫叔叔,你怎么想起来做这样一个冰箱,这些冰为什么不会化掉?”。

后来,当董问天穿越时空,来到22世纪20年代,用上物联网智能冰箱时,想到皇甫真人自己土制的冰箱,觉得皇甫真人很是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个发明家。

当然,那是后话。

参观完了所谓的冰箱,他们回到了客厅坐下。

皇甫真人笑道:“贤侄,这下知道了什么叫做冰箱了吧,其实,保存冰块,古代早已有法,我也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只是做了一些改进。我们住在这山谷里,离集镇远,有时候赶集回来,就顺便带些肉类回来,一次又吃不掉,就想到弄一个冰箱来存放保鲜,溪水和虫潭里都有鱼,有时候会抓一些回来,放在冰箱里,以备来客急用。今天已经很迟了,不然,我会去虫吟潭里打一些活鱼回来”。

听着虫吟潭三个字,董问天后背上的小虫,似乎跳动了几下,好像受到了某种感应,体内血液循环的速度,也在明显加快。

他望着皇甫真人问道:“虫吟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