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来者不善(1/1)

皇甫慧兰心里生疑,道:“爹,你以为自己是神仙呀,怎么知道这人一定会来?”。

皇甫真人没有回应,而是朝着远处望了望,冲着女儿问道:“慧兰,你听,什么声音?”。

皇甫慧兰侧耳听了听,除了鸟叫声和溪水声,其他什么也听不到。

“没什么呀,不就是鸟叫声,还有这一年到头都在哗哗流淌的溪水声,这跟我们家要来贵客有什么关系?”。

“不对,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马蹄声?我怎么没听出来,我听到的只有鸟叫声”。

“哈哈,鸟叫声,那还要看什么鸣叫,慧兰,今天一大早,我就看到二只喜鹊落在我们家院门上,冲着你的窗口不停地叫,你可知道这喜鹊叫,预示着什么吗?”。

皇甫慧兰嘟咙着嘴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当我还是三岁小孩,爹,这都什么时代了,民国啦,这是讲科学民主自由的时代,你还在翻老皇历,喜鹊叫就叫呗,跟家里要来客人,有什么联系呀,八杆子打不着”。

“慧兰,听爹把话说完,这喜鹊可是喜庆象征,这民间传说呀,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会,就是依靠喜鹊构筑的鹊桥来完成的。你别小看喜鹊,那可是灵宠,如果家门出现喜鹊鸣唱,这代表着有好事要发生,贵人要降临,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皇甫家要有喜事降临啦”。

皇甫真人说话的语气,就像一个老玩童,无遮无挡。

皇甫慧兰是何等冰雪聪明之人,听到牛郎织女和喜事降临,她就猜想到跟自已的终生大事有关,她明白,爹爹心里一定早就有数了,只不过拿喜鹊来说事罢了。

想到跟自己终生大事有关,皇甫慧兰脸颊禁不住一阵发烫,一颗小心脏也怦怦乱跳起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这人世间,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二八十六芳龄的皇甫慧兰,按民间习惯,已到了出嫁年龄。

她在心里寻思着,爹所说的好事,一定跟自己的婚姻大事有关。

只是她不知道,那个贵客是何许人也,长的啥模样,品行举止又是如何,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女儿的脸红和心跳,哪能逃出皇甫真人的法眼,他明白,女儿已到了怀春年龄,有这样的心理反应再正常不过了。

皇甫真人没有点破女儿的那点心事,免得女儿在他面前显得难看。

于是,便转移话题问道:“慧兰,你的足阳明胃经打通没有?”。

“还没有,在水道、归来、乳根、阴市这几个穴位,试了好多次,始终过不去,另外,伏兔、内庭、大迎、地仓、太乙、天枢这六个穴位,时通时阻,不够十分通畅”。

皇甫慧兰,说起这身上的穴位,简直如数家珍。

“你呀,内力还欠缺很多,火候也未到,急不得。不过,你已经很了不起,十二条经络你已打通了好几条,爹到今天,只不过才打通十来条。要知道,爹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只是勉强打通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阴脾经两条经络”。

“爹,当真打通了全身经络,能就百病不浸,活过千岁?”。

“在这件事情上,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不说别的,爹才打通了十条,就能浮身而起,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呀。等我打通了全身经络的时候,看看我会怎么样?”。

说到这儿,他望着皇甫慧兰,认真地说道:“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爹相信,我这个既聪明悟性又高的女儿,一定能打通全身所有经络,到那时,你就可以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到那个时候,我的女儿真的要变成仙女,长生不老啦”。

“请爹多传授功法,不过,我还是要先祝贺爹,希望您早日通关,打通全身经络”。

“爹可是还有更大的野心呢,哈哈”。

“更大的野心?我知道了,爹,你不光要打通十二条主经络,还想打通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也就是说,爹,你想打通身上所有经络,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许多事情,看机缘,看禀赋,看天时地利人和,一切任其自然,做到无为而无不为。爹不想做什么神仙,爹只想见证老祖宗留下的中医神奇?”。

皇甫慧兰虽然跟爹爹互答,但她的心思,却跑到了爹所说的贵客身上。

因此,皇甫真人最后说些什么,她根本就没听进去多少。

那队人马冲进了杏仁谷。

马队身后,扬起一路灰尘,嘶鸣声也在山谷里阵阵回响。

皇甫真人一看,脸色微变。

他知道,从山西过来的董问天,不可能带着一队人马。

皇甫真人暗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马蹄声声。

尘烟四起。

“爹,那队人马,该不会是冲着我们来的吧,也不会是爹说的贵客吧”。

当马队向着他们狂奔而来时,皇甫慧兰望着皇甫真人问道。

皇甫真人皱起了眉毛,道:“不是什么贵客,我说的贵客不会是一队人马,而只是一少年而已”。

说到这儿,皇甫真人冲着身边女儿说:“慧兰,你先回家去,回到院子里,或者到溪水那边先避开,我捉摸着,这支马队***是冲着我来的,等爹爹弄清楚情况你再出来”。

“爹,哪怎么可以,万一是坏人怎么办?我还能助爹您一臂之力呢,你说是不是?”。

“立即回去,听爹的,你能助我什么一臂之力?再说了,爹还需要你帮忙?”。

皇甫真人几乎以命令的口气大声说道。

这些年里,皇甫真人还是第一次这么大声对女儿说话。

如此大声命令,作为女儿的皇甫慧兰,又岂能不懂,那是爹爹关心她。

她知道,如果自己再坚持下去,爹一定会大发雷霆。

于是,她冲着皇甫真人说:“好吧,女儿听爹爹的,我先回屋里。不过,爹,您可得小心一点。看样子,那一队人马不少,你一个人,不能跟人家硬来。再说,现在都民国了,不是舞刀弄棍的时候,更不是武功时代,即使爹有再高的功夫,也敌不过枪炮子弹呀”。

皇甫真人笑道:“慧兰,爹心里自是有数,不用你来提醒,你快回吧。爹告诉你,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要走出院门,听见没有?”。

皇甫慧兰‘嗯’了一声,怏怏地离开了,回到几十米远处的院落。

对于皇甫真人来说,选择杏仁谷,并和女儿住在这个山谷已有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来,进山出山,除了一些患者家属找上门来,请他去上门看病的,还有就是把病者直接送到这杏仁谷请他就医的。来者,通常只有一二人,即使病重者,需人抬着过来,也很少超过四个人。

可是,像今天这样,一支马队这么大阵势,还是头一回。

他无法判断,这支马队来意,更无法判断,他们的到来,是祸还是福,毕竟当下的中国,军阀割据,四处战乱,土匪随处可见。

皇甫真人想到了一句古训: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与此同时,他也想到另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想,自己也只能随机应变,等这队人马到了面前,弄明情况再说。

马队越来越近,还在几百米开外,皇甫真人一过目,就数得出来,一共十二人,其中领头的,骑着一匹枣红色大马,跟随其后的有黑色和棕色马匹。

眨眼功夫,那支马队就在皇甫真人面前停了下来。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