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吉人自有天相(1/1)

他们本以为,这白虫河边是他们最后归宿,做梦也没想到,形势瞬间就发生了逆转。

等士兵走远,董倡寿望着儿子和儿媳妇亲热场面,心里有些感动,毕竟这是劫后余生。

他也庆幸刚刚没下狠手,他觉得,即使生命面对威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还是必须的。

虽然脱离了险境,董倡寿还是担心那些官兵再追杀过来。

他知道,这天下的事,说变就变。

于是,冲着董明阳说道:“你们俩,别亲热了,赶快去河边,上船离开这里,以防他们反悔了再追杀回来”。

一听这话,小两口不再亲热。

董氏一家三人不敢怠慢,提着行李箱,步履匆匆,来到了白虫河边。

就在他们来到白虫河边时,一个和尚从一艘小船上跳到岸边。

只见那和尚双手合十,冲着董倡寿道:“阿弥陀佛,施主,请留步”。

董倡寿望了望,只见这和尚精神抖擞,满面红光,一身灰色道袍,肩上背着一个布袋,于是拱手道:“大师,有何指教?”。

“阿弥陀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劫后余生,可喜可贺”。

董倡寿道:“谢谢大师,你都看到了?”。

“大师谈不上,贫僧有话要对你董倡寿说”。

董倡寿一听,心里一惊,心想,这个和尚如何知晓我的名号。

于是,他盯着和尚问道:“大师,莫非你我曾是相识?恕在下无礼,我对你没有了印象”。

和尚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三位施主是否准备去白虫镇?还打算在那里开家医馆?”。

董倡寿更为吃惊了。

他和儿子儿媳准备去白虫镇开家医馆,是刚刚在路上商定的事情,这个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和尚如何知晓?

莫非这个和尚能猜透人心,是个能掐会算的世外高人?

心里想着,口中便问道:“大师,你又如何知晓?”。

和尚笑了笑,道:“施主,我还知晓,你是三国医圣董奉之后,精通医道,深得太极精髓,还写了一手好字,你眼前这个儿子和儿媳妇,已结婚二年,迄今膝下无子嗣,一个月之前,虽然产下一女,却是个死胎”。

说到这儿,和尚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道说的对与不对?”。

董家三人听罢,心中一阵骇然。

这个和尚从何而来?

又为何知晓别人家的隐秘之事?

正在他们惊骇之时,那和尚对着董倡寿道:“施主,借一步,贫道有话跟你单独说”。

董倡寿上前两步,站在和尚面前,那和尚贴着董倡寿耳边,低声跟他说了一通,然后大声道:“施主,我们是有缘人,不然也不会在这里相遇。你和儿子董阳明,都是医圣之后,中医修为很深,悟性又高,结合我给你的口授秘诀,只要按法勤加练习领悟,大法可成也”。

“什么大法?”。

“等你到了那一天,你自然会领悟和明白”。

说到这里,只见那和尚再次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片刻功夫,头顶之上,竟然升起一片雾气,雾气中闪烁着缕缕金色光晕。

董倡寿心中暗道:这是什么功法,搞的跟传说中的佛主降世一样。

和尚好像猜到了董倡寿心思,笑道:“施主,别胡乱猜测,贫道不是什么佛主,贫道跟你们一样,也是凡夫俗子,只不过是机缘巧合,打通了所有经络,修得了大法。依你的修为和悟性,一定能打通全身经络,修成正果。不过,贫道今天在这里先要恭喜你呀”。

董倡寿惊问道:“恭喜我?何来之喜?”。

那和尚道:“阿弥陀佛。一会儿你就会明白,喜从何来”。

董倡寿微笑道:“大师,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刚刚还在被官兵追杀呢,差一点把性命丢在了这里”。

“你们被追杀之事,贫道当然清楚,我刚刚在远处看着呢,我也知道,吉人自有天相,你们定会安然无恙。我想恭喜的是,你们董氏金针有人传承了”。

“在下愚钝,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世间万物,自有定数,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不过,如施主今日遇到后背有卧虫的婴儿,那是他与你董氏家族的一段缘分,定要珍惜这缘分,把他精心抚养成人,这个婴儿将来或许可能改变世间许多事情,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