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524节(1/1)

“六道轮回,我应是做人的人。咱们不说什么功德那些、前次你说过的话。我好好的修够了做人的魂魄,被你们弄进畜生道,就一句你们出错就算完了?”

谢必安搓手,“那个那个,上人莫恼莫恼。您看您的魂魄即将凝实了,要不要那白狐的本体都没什么了。”

“那我就该这么算了?还是该谢谢你们出错了呢?”

谢必安压低声音说:“上人,事已如此,下官这里有一个秘密说给上人,上人掂量一下是不是能够抵得上这次差错。”

“好,你先说来听听。我看能不能抵得上。”

“上人可听说过九世成佛?”

林夕摇摇头,“我对神、佛所知不多。对如何成神、佛更一无所知。”

“那九世成佛的事儿,说的就是接连九世行善事做善人的,哪怕没经过修炼,凭其功德也会成佛。上人这已经完成了大半了,何不再往前继续一步呢。”

林夕哂笑,“死在我手里的人少了吗?哪一世我是够得上善人的?”

“是不是善人不是这么算的。还有那杀生成佛呢。主要看杀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杀人。若是杀一人能够救百人千人万人,那可就是大大的善行了。”

“你继续胡诌。”林夕看着蛊惑自己挺来劲的谢必安,感觉他还可能是要撺掇自己去做点什么。

“你看看,上人先别急着否定啊。下官法术不及你,我要是说了谎话,能逃得过去么。”

“然后呢?”

“上人已经临近地仙了,但踏入了地仙境界之后,就不能凭借仙家手段介入世俗功德之中了。”

“你等等,那帝辛是在封神的世界里迈入地仙境界的?怎么他还可以去三千小世界去找寻武庚的魂魄?”

“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那帝辛本身是有帝王的大功德,他因执念在心不肯去投胎,地府也只好由着他修行了。

那些在他前后陆续到地府的帝王,哪一个不曾大权在手号令天下的,谁能够忍受得了地府的清冷呢。基本都在清算了功过后转世投胎去了。只有个别挂念儿孙、心愿难了的,宁可付出一世的功德,也要换取儿孙平安的,达到目的也都转世去投胎了。

所以在地府里耐得住冷清、三千年如一日做鬼修的,还真的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帝王。他是付出了功德去圆自己的心愿。

还有他就是因为成为地仙了,才不能够跟随上人去俗世的。”

“那你告诉我六和寺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的?”

谢必安擦了一把额上的冷汗,心说亏得帝辛不在,自己才敢说出来啊。

“帝辛给林冲托梦,让他看自己本来的的生活轨迹,蛊惑他去六和寺,又在武松去六和寺探望林冲的时候在六和寺投了一个禁锢他俩的阵盘。别人进出寺庙无妨,他俩是迈不出六和寺一步的。”

“这不是以仙家手段干涉世俗之事了么?”

“咳咳咳,”谢必安连声咳嗽。

“上人,他那是要付出功德才能做到的啊。”

“这和用钱替罪差不多啊。”林夕说话的语气很凉。

“上人心里明白就好。”

“何必说出来大家尴尬,是不是?”

谢必安连连点头。

林夕不想与谢必安就此再讨论下去,他也只是规则下的一个执行者,不是参与制定规则的人。她检视自己才收到的那些五彩光团,问谢必安。

“刚才那些应该是我替扈三娘完成心愿所得的功德?”

“是的。那扈琳扈华等人的祭祀可是几代如一地虔诚。上人如今也是地府里的大户了。还是生女儿比儿子好啊。”

“好在哪儿?”

“若是男子为帝,传承了三五代就沉湎享乐,为了哄宠妃们高兴,还要大肆搜刮民财。耽于享受就会轻忽了朝政,能支撑两百年的光景,不走下坡路都算是好的了。上人感兴趣可到窥天镜那里看看,上人建的大元可是传承超过五代的女帝都没改初衷了。”

林夕愣了一下,想想自己所知道的历朝历代的演变,还真是多数传承三五代就沉湎享乐了。那换一个角度看孙绍承继的大清帝国呢?

是不是也会三五代就变质了,以后难免重蹈覆辙了?

谢必安看林夕陷入沉思,半晌没什么动静。就悄悄弄出些声响惊醒林夕。

“上人,你还要去地府的钱庄办个印信。扈家女皇代代的祭祀,那扈三娘不肯要一点儿的,她说那都是您该得的。”

“我要那些也没什么用的。”林夕不觉得自己有那个需要。

“扈三娘已经转世了。您要是不去,可就白白地便宜了地府的钱庄了。您就是散财给那些没有买路钱的穷鬼,也不能白给他们啊。”

林夕点头,“你说的对。我这就去办个印信。还有,我怎么没见到帝辛呢?”

“武庚魂魄不全,他陪着武庚闭关修炼呢。我陪上人去办印信。上人之后若是无事,还可以在这里选个合适的俗世去历练。”

谢必安一边给林夕引路,一边在林夕的耳边碎碎念。心里想着林夕成一事,功德越厚,他的奖金就越多。

那么接下来忽悠她去哪里好呢?

第745章 武烈皇后91番外

番外

(一)终于不用当皇帝了!

公元二千二百年。

朕是大清帝国的第八十一任帝王, 适逢今年是孙氏大清朝立国两千年,朕也登基二十年了。早在几年前,礼部和鸿胪寺等部门就在筹备大清帝国建国两千年大典, 在这个大典上, 朕还要禅位与皇太子。

整个大典朕都交与皇太子去与有关部门磨合,不仅仅是这些“磨人”的琐事,就是朝政等大事儿,也早就按照历代祖宗的习惯, 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全部交给皇太子了。

实际上是早在二十年前,在皇太子及冠之后, 就全部交给他了。

他喜欢、他爱干,那他就早点儿干、多干点儿呗。

对朕来说能禅位, 可真的是太好了!

从此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在大朝会、小朝会, 再坐去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摆样子, 给皇太子撑场子。

皇太子能干, 朕在禅位后就可以完全撒手,可以跟着皇祖父、父皇四处多溜达两年。

这恼人的帝位啊。

要不是皇祖父和父皇都活着,要给民众竖立一个良好的皇室形象,朕早就来个彻底的君主立宪了。难道祖宗还能从两千年前蹦回来打我不成?

不过现在禅位了, 烦人的事情不用再听了,什么君主立宪制就更不用考虑了。

哈哈哈。

朕不想辛辛苦苦,朕就想混吃等死。春日赏花、夏天玩水、秋夜观月、冬季滑雪。

像朕这样对帝位不感兴趣、还占着嫡长子位置的,祖上也还曾经出现过一些的, 但是他们都没有朕好命。

当了皇帝还挨板子的,说的就是那些命不好的惫懒货。

有太上皇在,皇帝就得好好干活。不然谁家当祖父要打孙子、做父亲要打儿子,那板子还能躲得掉么。

朕没挨板子就是命好。因为父皇在及冠后就大婚,而母后当年就有了龙胎。父皇禅位的时候,朕的嫡长子就要及冠了。

父皇早婚是因为和母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地一起长大,更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开始,民众人心惶惶。他们这一对及时出现的皇家婚礼,很好地安抚了民众的心情。

他们每天用自己的情投意合、鹣鲽情深、举案齐眉的等等等,在全国电视网实播令单身狗羡慕嫉妒恨的秀恩爱,同时真的达成了愿望——转移了民众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恐慌。

秀到后来的结果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打起来,朕提前问世了。

二十岁肯当爹的儿郎,现在多罕见。

全国都找不出多少的。

这事儿可参照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婚龄提前到儿郎二十岁、女郎十八岁。

要问为什么?还用说么,不趁着这些儿郎、女郎最容易出现头脑发热的年纪让他们结婚,等他们读完书工作了,就是收取单身税、已婚夫妻可以减免部分税收,也没多少人愿意结婚啊。至于生孩子,国家包了十八岁之前的所有费用,生育率还是不可避免地下滑。

但是在皇家做嫡长子,想和普通儿郎一样,还是早点儿洗洗好上床做梦。

因为皇家生育规矩补充第四款第五十二条:皇太子必须在三十岁之前生出嫡长子来。

哎呦,我的天,作为嫡长子就必须履行嫡长子的义务。

想死都不成,谁知道是不是被谋杀的呢。要是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里,处于居首位的大清帝国的皇太孙夭折,绝对能引发世界动乱、甚至世界大战的。

那些无孔不入的极端宗教主义者、变态的恐怖分子,无事还要生非呢。

为了天下太平,为了帝国的延续,朕咬牙跺脚在及冠后立即大婚。

因为皇祖父早早看出来朕不想当皇帝,就出了这样的主意——选个智商高的太子妃,早点生个嫡长子,等轮到朕登基的时候,皇太子也大了,就让皇太子替朕干活去。

看我命多好啊,有这么个为我着想的皇祖父。

可饶是如此,我还是以皇太子的身份在父皇的指导下,兢兢业业地处理了十年的朝政。

——那是为了给儿子看,做皇太子是要这么任劳任怨的。

(二)遇到不想当皇帝的孙子怎么办?

都说教育是万能的。靠,朕是当了几十年皇帝的人,只能说离了教育是不可能的。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教育可以启迪人去思想,可以教会人谋生的技能,可能会让某些人产生强烈的愿望要去做某事。但是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比登天还难。

因为现在登天的飞机、去月球观光的宇宙飞船,已经成为普罗大众的家常便饭了。

比如朕的嫡长孙,大清帝国的皇太孙,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流露出以后不想当皇帝,只想混吃等死。

哎呦喂,祖宗哎,怎么就有这样的后辈投生到孙家,偏做了嫡长子呢。

朕赶紧再次去翻阅“孙家皇位继承的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嫡长子不想继承皇位的应急处理办法。

第一要早发现。朕做到了。

第二要及时诱导其对大清帝国的责任心。做过了没用。

第七十九实在不行选次子。唉,这条没用。要是能选次子继承皇位,朕用犯愁么。

……

第九十八条的建议才是有用的,让他早早生儿子,去教育好下一辈。

(三)摊上不想当皇帝的儿子怎么办?

要不是父皇坚持,朕会打得他明白,好好当皇帝才是他唯一的活路。

世上犯贱的人何其多,孙家这两千年还就是出过这么几个不孝的子孙。有喜欢做木工的、有喜欢花天酒地的、有喜欢烧香拜佛的、有喜欢浪迹江湖的,还有喜欢炼丹毒自己的。

简而言之就是投错胎的讨债鬼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