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436节(1/1)

秦明捧着尚方宝剑,觉得这剑沉重得压手,但他必须要肩负起镇守东京。他心里明白扈三娘早就不相信晁盖和吴用,才会留下他和孙新坐镇京师。而留下他俩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二人的娘子都快生产了。他也明白扈三娘和林冲在这次领兵之后,很可能以后都不会率军出征了,这也应该是他唯一的一次统军守护大后方的机会。他立即大声应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会守护好汴梁。”

扈三娘点了林冲为先锋,花荣、杨志为辅助,带五千马军明日辰正出发。中军则带了公孙胜、武松、呼延灼、关胜等三十余将领,预备领了十二万大军、还有后军三万战兵、十万的辅军,在明日的巳时正出发。孙立带黄信、欧鹏等将领,率领五万步军三万辅军赶去太原。

扈三娘安排好要出征的将士,林冲立即带着几位都督去点兵。待其它将领都散去准备出征事宜,扈三娘才宣召了李纲、裴宣等临时监理朝政的宰相和各部尚书。

李纲听说扈三娘要御驾亲征,吓得大惊失色,立即激动起来跪地劝阻。他从唐太宗说到周世宗,又从宋太/祖说到宋太/宗,恨不能把三位帝王之死,都与御驾亲征划上等号。

柴进得了扈三娘的示意,上前把他拖起来。

裴宣笑眯眯地对扈三娘拱手:“臣先预祝官家旗开得胜,收复河间府。再祝大将军顺利收回燕云十六州。”

蒋敬掐着手指算了半天,苦着脸道:“大将军你要早去早回,户部的钱粮不多了。还有改元之后的土地改革,都等你呢。”

李纲简直被这仨整懵了,这是对皇帝要御驾亲征该有的态度吗?

扈三娘把朝中之事一样样地交代下去,特意吩咐李纲将明年改元后没有恩科的事情,知会给所有的州府。

这差点震得李纲又跌倒了。

“官家,新朝始立,最需要不带前朝痕迹的新科进士为天子门生,实现官家的治世奇才伟略。”李纲苦口婆心地劝扈三娘。

扈三娘摆手,“前朝太多冗官了,考核之后能胜任的,还要培训后才能派遣到地方执事。不能胜任的,还不知道有凡几。再招徕一批只会纸上谈兵的新科进士,你问问蒋先生可有足够的银米供给?”

蒋敬苦着脸说道:“官家,若没有裁掉那二十几万的只会种地、扛东西的禁军,就是这四十万禁军的吃饭都是问题呐。”

李纲劝阻皇帝取消御驾亲征不成,反被裴宣等人的说辞弄得心生郁闷。涉及银钱米粮,他知道新朝即便没到入不敷出的窘境,也还是捉襟见肘。见识了扈三娘入主汴梁以来的各项开销,心里不禁对赵佶搞的花石纲更生愤懑。

堂堂的大宋天子,居然不如梁山的贼寇更懂得体恤国力的艰难。

李纲看着扈三娘与蒋敬安排户部粮草,心里想的则是不管这些匪贼寇夺走赵家的江山用的什么手段,也不管他们驱赶大宋官吏的方式是多么地恶劣,只看他们敢率领禁军抵抗外族入侵,敢大刀阔斧地裁剪冗官,也就是他们这样土匪出身的人,才敢这么做了。但愿这样能够改了前宋百余年的冗官冗费,消了积贫积弱的沉疴。能够让百姓得到好处、能够安居乐业、能够抵御外侮,李纲想到这些,对自己从匪也不觉得愧对昔日所读的圣贤书了。

吴用在扈三娘安排了朝政后,跟在童贯的身后,带了鲁智深、晁盖进来。

扈三娘对吴用说:“昨日登基大典后,东京的数个衙门都有接到百姓来报人口走失。朕欲带大军北上,收复河间府。却不能不先把东京整理清楚了。现在汴梁的‘无忧洞’是枯水期,那里聚集了汴梁的大量人渣。得先将他们清除了,才能免了东京的人心不稳。你们即刻去找秦明,点选四万禁军,准备好火把、火油等物,申时一刻开始在全城扫荡‘无忧洞’。每个下水的出入口都把好,有反抗者,格杀勿论。童贯,你带人守好内宫的所有出入口。”

吴用和童贯赶紧应了。吴用上前接了中书舍人萧让匆匆写就的诏令,带着鲁智深和晁盖离开。童贯自去内宫安排。

扈三娘毫不掩饰地对裴宣说:“‘无忧洞’的那些人渣,无论是赶上来的、还是拘上来的活口,都别留他们浪费粮食。”

裴宣说道:“官家放心,臣会让汴梁再无人敢生出同样的心思。”然后起身告辞。扫荡“无忧洞”之后,刑部的事情定会增加很多的。

李纲拦着裴宣提醒道:“裴大人,你要按律行事。”

白胖胖的裴宣宛如笑脸弥勒,对李纲拱手说道:“李大人,大元的刑律推出前,下官会按梁山的军律执法。那军律在梁山已经实施了几年,效果特别好。从有了军律后,梁山可以夜不闭户,也无人作奸犯科。只要是挨了一次军棍的人,再不会去尝试违反其它条款的。”

扈三娘含笑看着裴宣怼李纲,这人还没有从心里转换完成梁山土匪变官家啊。

李纲备受打击。土匪也会有军律,你们本身就是作奸犯科的土匪啊!烧杀劫掳你们这些土匪都干遍了,现在和我说你们梁山没有作奸犯科的人?

但他也无话可与裴宣相辩。

总不能说换了皇帝后,大宋的刑法还要继续执行吧。

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裴宣笑眯眯地与他拱手作别。那扬长而去的背影好像在提示他,梁山的军律才是法度,才是大元刑律的根本。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来做这新朝的宰相与土匪共事,应该好好想想身后之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逃脱了史册的千载骂名。

傍晚的时候,吴用等人率领的三万禁军,把寄居在汴梁下水道里的“老鼠”,撵上地面。裴宣带着散布在下水道的各个出入口的衙役,看着好胳膊好腿活蹦乱跳的男子,就套上锁链先捆起来。男子之后先是一些衣不遮体的女娘,中间还夹杂着少数伪装的、披着破衣烂衫的女子。这些人毫不例外都被甄别出来。戌时的时候,三万禁军回到地面集结,把近万被甄别出来的、倾倒了火油的男女,驱赶到结冰的五丈河(广济河)上,吴用一声令下,禁军的火把就投掷过去。

“轰”的一瞬间,熊熊大火燃烧起来,吓得围观的百姓尖声惊叫。

身上着火的男女,凄惨地叫着不管不顾地往外冲。守在外围的禁军立即用箭矢把他们射倒,把向外冲的火球又赶了回去。

五丈河两岸围了很多的百姓在观看,都被新朝这样的火烧活人吓住了。

大火燃烧到后来融化了冰层。不停有人跌落到冰河里。烧着的人开始不管不顾地往水里挤。吴用又让军卒投掷了几罐火油,冰上、河水里都在燃烧,大火烧到子夜才慢慢熄灭了。

事后,不知有多少人忆起这一幕来,都说那就是人间炼狱。据说汴梁城的郎中们,他们当夜开出的安神方子,比得了过去十年的总和。多少年后,汴梁的老人家说起此事,都说当时河边弥漫着的骇人气味,很多天都不曾散尽。

这是大元建朝史上第一个被抨击、也是被抨击了千年的恶**件。

吴用和裴宣就用这样的骇人听闻的方法,震慑住了汴梁游走在黑暗中的不法者,稳住了女帝登基后第一次御驾亲征的后方。

第二日,扈三娘送了林冲带领的先锋军,就被几百名太学生,还有被赶去太学学习的下岗官员拦在回军营的路上。

童贯从领头的太学生手里接过他们的上书,呈递给扈三娘。

扈三娘潦草地扫了一遍,问道:“你们这是要叩阍?说昨夜大烧活人残忍了?那你们有没有去看过‘无忧洞’启出来的尸骨?你们有没有去问问那些从家人身边被拐走的孩子,他们又遭遇了什么?丢失孩子的父母又是如何心痛的?你们这么想叩阍,先去衙门看看这百余年汴梁走失的人口有多少。看看昨日从‘无忧洞’里被解救出来的女人。她们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做娼/妓,最长的有近十年。你们若是觉得她们应该被这样对待,昨夜那些人不该死,童贯,你挨个问问这些太学生和待职的官员,登记人名画押,立即把人锁去汴梁的下水道。汴梁有不少好南风喜龙阳的,就引那些人不用掏银子去找他们发泄。什么时候人死了,往下水道里一丢也就是了。”

扈三娘的话音落地,拦在她车驾前的太学生人等立即就散开了。都远远地躲开上前询问他们姓名的童贯。

这女人太恶了,谁还敢说那些人不该死了。

有几个不知死活的,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人后喊:“官家如此草菅人命,非是行积德行善仁政之天子。”

跟在扈三娘身边的武松,不等扈三娘吩咐,立即就带着几个近卫扑过去,把那几人如同抓小鸡崽子般地扭过来,按倒在地上。

“你们给朕讲讲,昨夜那些不知祸害了多少人的人渣,对他们要施怎样地仁政?”

有人低声嘀咕,“未审就施刑罚,会误伤无辜。”

“童贯,把这几位送给裴大人,让裴大人和吴学究好好给他们讲讲梁山审问的规矩,讲讲什么是仁爱。‘无忧洞’里绑架、拘押的女子,不是十个百个,不是十年二十百年以上的事情了,只有漏掉的,没有错杀的。你们还有谁愿意一起去刑部听听吗?”

扈三娘快刀斩乱麻打发了这些事不关己、不知他人痛苦的、惺惺作态的伪善者。心情不免就有些低沉。

武松上前劝道:“大将军,莫为这样不晓事的糊涂人烦恼。对恶人留情,就是纵容他们作恶。谁不怕死,尽管来试试梁山的律法是宽容仁慈、还是铁面无情。早俩月就该清理了无忧洞。”

扈三娘点头称是,“早清理了也会少些人被害。”

扈三娘匆忙清理汴梁下水道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登基大典那日有不少人失踪、报去了衙门,还因为内里有梁山跟过来的女眷,也在当天出了意外。虽说当晚就找到了人,可也激起扈三娘要清理了那些人渣的决心,也激起了裴宣和吴用要用火油烧人的法子震慑宵小的狠绝。不然在梁山将领大多离京北上以后,还不知留下的内眷会遭遇什么呢。

只是扈三娘不想有梁山的内眷被掠之事让太多的人知晓,才按下了清理无忧洞的诱因。

扈三娘带着大军行动,少不得与前锋拉开了距离。刚过大名府,就遇到林冲派回来的传信兵,道是他们与金国的先锋军遭遇,互有死伤,激战后各退了二十里,都在等待主力大军的到来。

扈三娘立即派呼延灼带了一队亲卫,还将自己的小印交给呼延灼,传令林冲见印如见人,立即率领前锋马军回撤到主力大军中。开什么玩笑,那些金国的骑兵从小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骑术甩了禁军马军不知多远。万一金国的二十万主力里,派出来一兵双马的阵容来增援他们的先锋军,林冲他们那五千人,在自己这里可是不可多得的骑兵,但这个数目可还不够上升势头的金国骑兵塞牙缝的呢。

与此同时,扈三娘命令大军安营扎寨,排出要在大名府外与金国主力对决的阵势,又吩咐公孙胜带着的火炮营做好大战的准备。

诸事妥当之后,扈三娘对公孙胜说:“公孙先生,你也该教出几个能替你领军的人了,工部的事儿也多着呢。”

公孙胜点头,“官家,这一年半载的应该就可得了。火炮营的兵非得数术要好,才可能打得准。而营头的数术更得超越了普通军卒,才能掌控得了火炮营。”

梁山进行了这么几年的数学教育后,稍好一点儿的儿郎,都被公孙胜拉去了火炮营里,但仍然是不够人使用。要想扩大火炮营,还得在等几年。等阮小二他们家大郎那般年纪的孩子长起来,才有可能。

日暮时分,林冲带着先锋营赶回了中军。

“官家,与金国的先锋军激战,死了二百四十一人,轻重伤者还有近千。”

林冲见了扈三娘先报遭遇战。他很难过,这些军卒都是他教导出来的,要不是他拼死力,伤了对方的先锋官,还不知道己方要伤亡多少人呢。

而他自己也挂了彩。

扈三娘安慰林冲,“金国骑兵的战力一直远超禁军,汉人骑兵再练二十年,也胜不过那些在马背上长大的。你也莫要伤怀,先处理伤口。”

武松帮着林冲卸下铠甲,扒下他的战袍后,发现左肘的伤深可见骨。扈三娘倒吸一口凉气,这要是再深一点就会把左前臂卸掉了。

断肢再植吗?还得千年以后呢。

伤成这样了,还在前面扛着,这人内里也是个狠的啊。

安道全给林冲处理伤口,扈三娘也过去林冲的军帐,凑过去在一边搭手,弄得林冲特羞愧。

“官家,都是臣学艺不精,才会受伤。”

扈三娘笑笑,武松在一边说道:“我的哥哥,你要这样自谦,兄弟就不敢提刀上阵了。天底下学武之人,能胜得了你的有几人啊。兄弟我已经从你的近卫那儿,问出你受伤的原因了。”

林冲无法这才正色对扈三娘说:“大将军,若是一对一的与金国将领,末将倒也不落人后。但是咱们禁军的马术,差的还是太多了。”

“嗯,那就不与他们比马术。也不与他们比在马上的枪刀能耐。不然就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了。待我们的火炮找回场子,让金国的所有来犯者埋骨在大名府外,为阵亡的军卒报仇。”

安道全先用烈酒冲洗,然后使用针线缝合伤口。扈三娘看着林冲扭脸咬牙,心说没有局麻就直接缝合,真挺考验人的。安道全处理好林冲的伤口,吩咐他这几日最好不要再用力,免得伤口迸开。扈三娘从自己的行囊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白玉瓶子,递给安道全。

“安太医看看这红伤药可能用?”

安道全接过,捏开蜡丸闻闻,又用指甲刮下一点儿尝了尝,喜上眉梢地对扈三娘说道:“官家这可是好伤药,不说是活死人肉白骨的仙丹,也差不了太多的。可有方子或多余的丸药?”

扈三娘摇头,“这也是昔日所得,就这么些的。”

心里则说安太医倒识货,这还真是能活死人肉白骨的仙丹呢。

安道全碾碎一粒敷到林冲的伤口上,又倒出一粒让林冲服了。然后满意地对林冲说:“大都督有了这药,不虞伤口,好了以后与原来一样。”

然后小心翼翼地问扈三娘:“官家,余下这些送小可吧?”

武松瞪眼,“安太医,官家的良药,”

林冲拉了武松一下,示意他看扈三娘的态度。武松立即转口说道:“你可小心点用。”

安道全连连点头,“武都督,小可明白,自不会滥用。待我破解了这方子,军中也多一味救命药。”

扈三娘知道这人的癖好,立即点头应允,“你拿去好了。”

武松见扈三娘离开,就把林冲的近卫撵开,自己一边帮他更换染血的袍服,一边问道:“官家的小印你看到了?”

林冲松开左手,掌心里是一枚汗津津的黄田石小印。

武松从林冲的手里把小印抓起来仔细端详,挺新的小印,似乎没见用过。他甚是不解,这石头看起来很一般啊,有什么说法吗?

林冲看他不解的样子,解释道:“这是官家点了我做皇夫的那天,我连夜刻的。你若喜欢,等回去汴梁得空了,我也给你刻一枚。”

武松脸色微微见红,把小印放回林冲仍摊开的左掌,合掌拜道:“先谢谢哥哥。”

作者有话要说:  背景资料:

宣和五年(1123)--七月,前辽国将领、金平州留守张觉以平州降宋。 十一月,张觉事败逃奔刚成为北宋燕山府的原辽燕京,金人以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斩了张觉。

后来,完颜宗望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最终导致”靖康之难”(1127年)。

本文拟定扈三娘登基在宣和五年的冬月下旬。 .

第632章 632、扈三娘68

第二日一早, 扈三娘就派亲卫过去看林冲,又派人去请安道全过来。亲卫很快带了林冲回来。

安道全检查了林冲的伤口以后, 满心欢喜地赞叹:“官家的药真是仙丹一般。大都督,你这伤口虽好的差不多了, 这几天也还是要小心一点,以后舞刀弄枪都没什么妨碍的。”

所有人都为林冲高兴,做武将的就怕落了残疾, 成为废物, 再不能上战场了。

扈三娘留安道全一起用早膳,安道全摆手说道:“你们夫妻用罢, 我一夜未睡, 得回去补补觉。”

然后对着扈三娘、林冲、武松做了一个罗圈揖,提着药箱出去了。

武松就被安道全这话打击得愣在一边,恨不能出手掐死安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