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423节(1/1)

“童贯,方腊那里杀起来很爽吧?”

童贯凝视扈三娘问道:“你是要为方腊那伙反贼报仇?”

扈三娘摇头,“他们与梁山没有任何干系。你灭了方腊那伙人,得了太师之位,没想到会败在远远不如方腊势大的梁山吧?”

童贯点头,“是,本帅没有想到。不过可否告诉本帅是哪位英雄好汉,把我从中军大帐抓到这里来的?”

“怎么,你怕到阴曹地府找不到报仇的人?”扈三娘一笑,说出来的话却是令童贯从后脊梁冒寒气。

“我能从十万大军的中军帐把你提溜出来,就能够把赵姓宗室,一个个都灭干净了,你信不信?”

童贯有心说不信,可他自己就在十万大军中被无知觉地抓出来。那皇宫的守卫,再严能严到那里去,再则官家又是喜欢出宫到瓦市游玩的性子。

他点点头,很诚恳地说:“我相信。不过大将军所求为何呢?”

“赵家的江山。”

童贯噎住,他没想到扈三娘就这么干脆地说了出来。

“要是你还想活,”扈三娘摊开的手心里,亮出了童贯的兵符,又如变戏法一般亮出他的帅印。“我未尝不可以给你效忠的赵家皇帝有一个体面的退路。”

童贯沉声说道:“大将军请讲。”

“收拾你的十万大军,掉头去围东京。若是你能说服官家禅位,我也可以在朝堂给你留一个体面的位置。”

童贯为难地说:“大将军,这事儿可不是我能说服了官家的。且官家的皇位得来的符合礼法,我又用什么理由与皇帝说呢?”

扈三娘清泠泠的声音,立即如冰水一般响彻在聚义厅,响到每个人的心里。

“你说赵家的皇位得的符合礼法?童贯,你忘记陈桥兵变了吗?那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皇位,你认为符合哪里的礼法了,嗯?”

童贯低头不语,要这样说岂不是这世上的事情,要上溯去千年以前了。可要是回去劝服道君皇帝禅位,那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别说道君皇帝懈怠朝政、沉湎字画女色等,可要让他让出皇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扈三娘知道童贯这人的心性好取巧。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她见童贯不说话了,就对武松说道:“武将军,今晚你带人看着童贯。如果童贯明天辰正还拿不定主意,你把这丸药喂给他,打发他上路吧。”

扈三娘将一个小瓷瓶抛给武松,武松伸手接住,叫了两个近卫把童贯押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相关历史

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童贯因功封太师。

第613章 扈三娘49

童贯刚走出去几步, 就听扈三娘在身后说:“去人叫安太医预备好了, 若是明天辰正他冥顽不灵,就剥了他的脸皮。公孙先生,把你选的那些擅长学东京人说话的,挑一个身量和他相仿的来预备着。”

童贯左脚绊右脚,要不是有两个近卫架着他的胳膊, 他能把自己磕个好歹的。他脚下飘忽, 直到被人架到一个值房一般的屋子里, 扔到椅子上, 还没有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 进来一个身穿夜行衣的壮汉,就是扈三娘称呼武将军的那个人。站在他身侧的两个军卒,恭恭敬敬地向来人行礼, 嘴里的称呼是“武头领”。

“童贯, 到辰正还有不到二个时辰, 你好好想想大将军的提议。”

童贯勉强收回心神, 意识到自己所处的险境。他看着那武将军拽了一把椅子, 大马金刀地坐到离自己几步远的地方, 瞪圆了双眼上下左右地打量着自己的脸。这样的目光落在童贯的眼里,就好像是在琢磨要从哪里下手,方便剥下自己这张脸皮一般。他仔细回味一下扈三娘方才的话, 才发现无论自己应还是不应她说的去劝道君皇帝,都要有个“自己”回去东京,劝说皇帝禅位的。

聚义厅的好汉在童贯被架出去以后, 都有些发呆,一时间各人心头都是百般思绪陈杂,最终汇成一个差不多的意思,这样要赵家皇帝禅位,怎么就感觉如同小儿戏耍呢?夺天下还可以这样玩吗?

最后还是吴用先开口问道:“大将军,那童贯就是肯回去劝说皇帝,皇帝会听吗?”

扈三娘一笑,“指着皇帝会听,那是异想天开呢。今儿也忙了大半夜了,大家都回去眯一会儿,养养精神吧。武二郎先辛苦一点儿,你带人去看着童贯,别让他出了意外。”

武松点头,直愣愣地追问了一句,“大将军真的要用童贯的面皮,找人替他吗?”

“是啊。他要是不肯配合,就剥了他的脸做□□。你要看好他,别让他伤了脸。”

武松郑重地接令出门,他觉得扈三娘作为大头领,派了自己看童贯是信重自己。要是童贯不识好歹,非要与扈三娘拧着来,别说剥皮了,就是凌迟了他,也未尝不可。昨夜还有十几位马军弟兄没能回来呢,就当在童贯身上先收一点儿利息了。

武松想得开,别人可就未必了。

这样的扈三娘,别说将领们陌生,就是从扈三娘当了大头领,就天天跟随在聚义厅的萧让,也有些惊呆了。最终萧让无奈地承认,比起孙二娘那泼货总嚷着谁敢偷拿一点儿,就剁了做人肉包子,扈三娘出身半黑的扈家庄,剥了童贯的脸做□□,也不算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呼延灼和关胜等人出了聚义厅,相互间的眼神交换的都是侥幸,自己要是不降,是不是就会被扈三娘咔嚓了啊。往日里看扈三娘都是进退有据、行止有方、以军规律条为行事准则的大家子态度,如今突然摆出一幅天经地义的土匪模样,他们才猛然意识到这是土匪窝,不是他们认为的与既往差不多的军营。

花荣和秦明落在最后,任人都知道他二人算是扈三娘最近的心腹。可林冲走出聚义厅,想想又大步返回来,正巧听到花荣在问。

“大将军,你真要剥皮?”

扈三娘笑,这孩子真是实心眼啊,怎么这么好骗呢。

“吓童贯的。要做□□,哪里非得用童贯的脸?他那人胆小怕死,你们看着不等辰正他就会孬了的。”

不等花荣和秦明表态,萧让先长出一口气。林冲收回了自己要跨进聚义厅的脚,转身回右寨。就说嘛,扈三娘怎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既然是吓童贯的,那自己可以放心地回去补觉了,明早的军卒操练有孙立呢。

辰初的时候,孙二娘听说了昨夜之事,兴冲冲地拽了安太医过来。比划童贯的脸说:“安太医,你看从哪里动手好?”

然后略有些嫌弃地看着童贯,“不够肥壮。”

站在童贯背后的俩近卫,都是刚满十六岁,才补充到扈三娘近卫营里的。他们早听说过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的传说,基本上去后勤领东西都要三五个一起壮胆才敢的。见状赶紧提醒孙二娘。

“孙头领,大将军还没说把这个人给你的。”

另一个战兢兢地说:“你要做人肉包子吗?听说人肉很酸的。他一个人,也不够山上这么多人吃的。你准备放在哪个食堂啊?”

小伙子的心里是套出在哪个食堂,然后自己不去就是了。没想孙二娘转着眼珠,笑嘻嘻地告诉他,“别管他的这几十斤肉会拨到那个食堂,我会给你留几个包子的。”

那小伙子立即就紧张起来,干嘎巴嘴说不出话来。孙二娘就知道这是一个胆小的。

武松开口道:“二娘何必吓他呢。”

孙二娘摇头嘻嘻地笑,她才从扈三娘那边过来,知道扈三娘是要吓唬童贯的。可她接着说的话不仅吓到了童贯,也吓到那俩近卫。

“后勤那边养鸡鸭的说了,骨头她们要了,烘焦了砸碎,可以给鸡鸭拌到饲料里。肠子肚子之类的,可以抛去水泊里喂鱼。”

安太医忍无可忍,转身出去。她祖宗的,以后还让不让人再吃鱼了。

俩近卫的脸色,童贯看不到,可孙二娘的兴致盎然,武松的不以为意,他想起东京无忧洞里的那些人肉包子的传说……这是要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啊。不不不,这是要自己尸骨无存啊!

孙二娘继续恐吓童贯,“你也别担心什么尸骨无存啦,你的头发会保存下来的。东京那些贵妇人喜欢高发髻,你的头发可以卖给她们做假发的。”

“武二郎,可不可以先给他洗头发,让他顶在脑袋上干的快,又好梳理。”

不等武松发话呢,童贯白着脸说:“武将军,我应了应了。”

武松立即抬下巴对一个近卫说:“你去聚义厅报信,就说童太师应了。”然后对另一个小伙子说:“你去打水,把他收拾利索了,好去见大将军。”

孙二娘遗憾地拍拍手,与武松点点头,一边说“可惜了”,一边转身走了出去。

安太医站在门外,屋里的动静听得很清楚,他听见童贯磕牙咬舌地喊“应了”,知道不用自己去干那活剥人皮的勾当,大松了一口气。

孙二娘笑着说:“安太医,剥皮这样的活哪里用你做,我们二龙山的小幺们,都做的好着呢。”

武松让近卫盯着童贯洗漱,耳边是孙二娘在屋外的大声嬉笑。二龙山的小幺何时活剥过人皮了?又在那里信口开河地吓唬人。哼,得找个时间说说张青,让他管管孙二娘的嘴巴,现在不是在二龙山、自己能罩住她的时候了。

童贯才收拾好自己的仪容,两个近卫提着食盒进来了。放下食盒后,二人抱拳行礼。

“武头领,大将军说了,让你和童太师一起用早膳。”

武松原是这些近卫的顶头上司,他点点头,把食盒打开。一样的早膳,童贯和武松据案而食。

山下的朝廷大军已经快乱了,主帅在中军大帐被掳走,帐子里外的十来个亲卫、还有两个书记官都昏迷不醒。还是有老道的军卒,战兢兢地说:“这是不是中了迷药,用凉水泼脸看看?”

御营中点出来的两位将军酆美和毕胜,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冷水泼到脸上,那些人都醒了过来,只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两将军把其他八位将军都召集到中军帅帐,商议主帅的可能去向。各个心里都是明镜一般,还用说吗?必是被梁山泊的匪徒掳走了。

可只要这么一想,这十员将领就觉得毛骨悚然。能掳了主帅,也能混进军帐取了他们的性命啊。怪不得朝廷派了几次的征剿大军,军卒人数翻番地加,最后都是被梁山一网打尽了。

可现在该怎么做?群龙无首,说的就是他们了。

可他们的“首”如今坐在聚义厅里,面对扈三娘如坐针毡。童贯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对扈三娘俯首,不然就等着被扒皮,然后还是由“童贯”回京去面对道君皇帝。以梁山泊这些人,来一个荆轲刺秦也是应有之义吧。

扈三娘接下来说的话,那清冷的声音,落去童贯的耳朵里,那意思比荆轲刺秦还狠。

“你回去只管与你的官家实话实说,他防得了三个月防不了三年。他再派军队来围剿梁山,来一次我这就要收割一个皇子的性命。我给你十天的时间,你带着那九万人马要回到京师,否则就取你的性命。”

童贯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所在,他呆呆地看着玄色衣裙的扈三娘,磕磕巴巴地问:“大将军让我带兵回去京师?”

他言外之意,你就不怕我回去军营,就不按照你的要求做?

扈三娘神色平静,“童贯,我这次能捉了你,下次百门火炮都用**弹,一起倾泻到你的中军,别说你有千人的卫队,就是二万的中军将士,你看有没有一个能拿得起刀剑来护着你的?!”

梁山火炮的威力,在童贯的心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他知道扈三娘所言非虚。而扈三娘能在守备森严的中军大帐里把他弄上梁山,那要取他的性命也是易如反掌的。

童贯想明白此节,立即万分诚恳地承诺,“请大将军放心,老夫若现在回去整队,午时就开拔回东京。”

童贯的识时务,让扈三娘略放缓了语气。

“呼延灼那八千人马,也不过是片刻就基本都归了梁山的。你们君臣若不信,可以问问那次侥幸回去东京的漏网者。我不过是看金国虎视眈眈,不想让大宋的军卒在梁山无辜丧命,等到金国入侵的时候,北边缺少了精悍的将士上阵罢了。但要是官家觉得我梁山的将士不足,像呼延将军、关将军那般的,他有多余的要再给我添上一些,来多少我就笑纳多少了。”

童贯点头,“大将军,老夫会把你的意思,转告给官家。”

“童贯,时间有限,半月为期。到时候我若未见到道君皇帝禅位诏书与天下,就拿赵氏子孙来添。”

第614章 扈三娘50

童贯单人独骑插翅般赶回军中, 震惊了处于惶恐中的将军们。这些武将不管长期如何被文官们辖制, 但他们领军在外的时候,还是有基本的话语权,决定如何打仗的。奈何这次的主帅是道君皇帝的心腹童贯,这些日子他们权当自己没带脑袋来,一切听从主帅调遣。

现在童贯说撤军就立即撤军,大军折损了万人无功而返, 要不是童贯有太师、枢密使的职衔,这些武将当场就能掀翻他。可就是这样,也免不了有“心直口快”的将军发问。

“大帅, 我们为什么要撤军?”

言外之意是来了梁山泊这么久, 就抓到那十几个袭营的山匪,怎么和皇帝、和朝廷交待?这不是更让那些文官看不起武将嘛。

童贯想着自己的性命还悬在扈三娘的手里, 也顾不得遮掩了,叹口气说道:“你们当本帅愿意撤军吗?这些日子隔着水泊,我们够不到那些山匪,反而差不多是夜夜被炮击、被骚扰的不得安睡, 折兵损将近万员。昨夜本帅在亲卫环绕的中军大帐, 就被那些梁山匪徒抓过去。继续留在这里, 是能剿匪还是把我们送给梁山的匪众蚕食?不如回东京从长计议了。当然, 要是你们有哪个不怕死的, 愿意留在这里,可以率其本部兵马留下的。”

谁不怕死?主将说撤军,有人在皇帝和文官跟前担当了, 撤呗。

午时尚未结束,大军就收拾好开拔。临行前,童贯命令将捉到的那十几个袭营山匪,遗留在原地。看管的军卒也都知道大帅被梁山捉走了半夜的事情,也没人敢吭声,遂都遵命行事。戴宗用千里眼看到朝廷大军离开,立即飞奔过去隔断捆缚这些军卒的绳索,把他们接回梁山。

放走了童贯,朝廷大军立即就撤离了,梁山是一片的欢呼声。晚膳后,与扈三娘关系相对知近的那些人,不约而同地到了聚义厅。

花荣开门见山地问:“大将军,我们跟下来要做什么?”

秦明与花荣郎舅俩,就差与扈三娘正式拜师了。所以花荣在扈三娘面前,向来是心中怎么想,就怎么与扈三娘直说的。

“你先不要着急,我自有主张的。”扈三娘持重笃定、胸有成竹地回答花荣。

公孙胜站起来问道:“大将军,这些日子□□、迷药等消耗颇多。官军退了,是不是立即派人去采购,补充损耗?”

扈三娘点头,“麻烦公孙先生把单子列出了,让蒋先生计算好,看看需要多少银两,及早把缺失的部分补充了。下山的人,要注意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