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407节(1/1)

李俊抱拳说道:“亲小娘子替末将回禀大头领,我和阮头领已经垫了一点儿吃食,先缴了军令吧。”

阮小娘子一笑,向二人道:“那就跟我进来吧。”

李俊和阮小五才缴了令,裴宣那边就派了军卒,把裴宣亲手写好的处罚送了过来。

扈三娘仔细看了以后,让萧让登记了文书盖了印信,交与花娘子也登记后,发还给送信的军卒。

“你回去和裴督察说,他按律给与李逵的处罚很恰当,明日辰初在大校场公开行刑吧。”

李逵作为第一个违律被处罚的头领、且要在大校场公开打军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山。至于打多少还没有人知道,唯二看过处罚文件的萧让,那是谁也别想从他嘴里问出一句的。另一个也看过处罚文件的花娘子,可谁敢跑去秦明跟前添堵?

秦明很讨厌狐假虎威的李逵。花娘子聪明伶俐,知道丈夫的心结,小意温柔地对待秦明,百炼钢早已经变成了绕指柔。秦明见花娘子笑意盈盈抿嘴不说话,一幅等着自己发问的殷殷姿态,凑趣地笑着问:“听说是黑旋风那厮要被行刑了?”

花娘子笑着点头,“相公高兴吗?”

秦明哈哈大笑,“那厮挨打,全梁山就没有不高兴的人。就是不知道要打他多少?”

花娘子笑着摇头,“我签了保密文书呢。三娘子说泄密也要打军棍的,不能说的。”

秦明一笑也就不再追问了,这几个月因妻子在大头领跟前得用,自己也沾了不少光。再不用像初到梁山的时候,凡事要跟着舅兄行事、时时要体味受舅兄提携的压抑处境。自己现在可以凭能力与林冲一起操练军卒,一步步做到与林冲平起平坐、不分轩轾,日子过得比在青州的军营里还惬意。尤其是今儿看扈三娘试射的火炮,真要弄到银子做出足够数量投入军中使用,那赵家江山改换姓氏也就快了。

自己最早投向扈三娘的,评功、论忠、封爵,那一样都不会少了自己的。可不能为了这样的小事儿,让妻子失去在扈三娘跟前的信重地位。

可夫妻上床以后,花娘子依偎在丈夫怀里,轻声说道:“裴督察按律判了李逵,我猜三娘子是很满意的。相公,三娘子虽然嘴里说要杀人立威,可我看她并不在意李逵的生死,她只要山寨里的人,行事符合军律规矩就可以。”

秦明搂紧妻子说道:“娘子,你好好跟着三娘子做事就可以了。任何事都只看该看的、别说不该说的。咱们夫妻在梁山已经是第一份里的了,你明白吗?”

花娘子笑着应了,她明白自己在扈三娘跟前得用让丈夫也受益,但她从来不提起半句,好像没这么回事儿。

第590章 扈三娘26

李逵要挨军法的消息, 在梁山男女老幼的口口相传下,很快人尽皆知。督察裴宣还在梁山主要的交通枢纽位置、设置的那几个告示牌上, 贴了要处罚李逵的醒目通告。要求要求除了值岗不能离开的, 都要准时到大校场观刑。

还没到辰初呢, 大校场就挤满人了。对李逵挨打这事儿,就没发现有谁不开心的。可见李逵这厮往日里的人缘, 他是多么讨人嫌、招人恨的角色。即便是跟随李逵的那两个亲随,也都踊跃来观刑。

他们的心里话:黑旋风被打死了才好,也让他们不用每天提心吊胆怕被李逵打了。

扈三娘也提早往大校场去。簇拥在她身边的是崔氏和花娘子, 后面还跟了四个穿着一样的小娘子,再后面则是朝气蓬勃的百十号近卫。这些人一亮相,就夺去了校场所有人的眼球。几个月以前,原来还是不怎么显眼的小娘子, 行走间端庄的仪态、举止竟然像扈三娘、崔氏和花娘子靠拢,让人忍不住移不开眼睛了。

有好汉忍不住嘀嘀咕咕,小娘子们真的太小了一点了,不然都可以登门去提亲等等。听得小娘子们的父母亲, 都是即有点着恼又有点高兴。

校场早被督察的人划分了观看地域。扈三娘带着聚义厅直属人员过去,萧让赶忙站起来迎接扈三娘, 近卫也快速分站到聚义厅的区域内。

裴宣领头,梁山各部门的首领过来向扈三娘抱拳行礼,扈三娘回礼后让裴宣把李逵带出来。

出现在校场擂台上的李逵,是一幅已经要死的模样。他是被俩膀大腰圆的督察军卒,半架半拖过来的。校场安静了一瞬, 然后立即响起了嗡鸣,好像百万只蚊子一下子覆盖在天空了。

有好汉在叫骂,“黑旋风,把头抬起来,脑袋掉了碗大的疤,你像个死狗似的算什么。”

诸如此类的言语,劈头盖脑地砸向李逵。

那李逵是充耳不闻。他现在就是一个活死人的模样,要不是有人架着,是一步也移动不了的。

裴宣让一个大嗓门的军卒,大声向所有人宣布对李逵的处罚,先历数李逵昨日的过错:第一条违背军令不参加操练。第二条私自下山且不听晁天王、吴军师等的劝阻。第三条骗水军监察船只。第四条抗拒水军头领的追捕。

最后是督察裴宣给予的处罚:违反的军律累计是一百二十军棍,分四次执行。也就是打完了养伤,伤好了再打,每次打三十军棍。

所有人都被这样的处罚惊呆了,这也太出乎众人的预料了。

就是被督察军卒架过来了李逵也呆住了——他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的。

校场上立即响起了窃窃私语,原来还以为扈三娘会挟私报复李逵,趁机杀了李逵立威。梁山上有明白事理的人,这些看懂了扈三娘心思的,心里对扈三娘越发忌惮了。而看不懂的那些人,反而对扈三娘更钦敬。

看,看,那李逵可是扈家庄灭门的凶手,但扈三娘还是按照军律处罚他的。

这说明什么?军律啊,律法最大啊!

这就是扈三娘让所有人用军律识字、也是她同意裴宣处罚李逵的方案,想得到的结果。她要的就是裴宣的正直、能够秉公行事,要的就是所有人都正视梁山的新军律,以及对军律规矩的正确认识和服从。

七月的清晨,微风拂面,恰是一天里的最好时光。而空气酝酿着的那股激情和兴奋,让每个人都兴奋得冒汗。

督察要打李逵一百二十军棍的处罚,观众很快就接受了。然后他们就热烈地望着高台上呆愣愣的还没有醒过神来的李逵,这是第一个挨军棍处罚的头领。更深的不能说出口的、那就是几个月以前,李逵还处在嚣张跋扈、逮谁欺负谁、谁都要让着这浑人一点儿的、高高在上的位置上。

裴督察一声行刑,李逵立即被剥去外袍。考虑到观刑里还有一部分女性,才没把李逵都扒光了。

架着李逵的那俩大汉,顺手就把李逵掼到刑凳上按住了,另上来两个平日里就跟在裴宣后面的专干打人活计的军卒,手持军棍开打。

第一棍下去,李逵疼得大叫了一声。立即有军卒上前,团了一条布巾塞进李逵的嘴里了。

一五、二五、三五、二十……军棍击打在李逵的脊背上,发出沉闷的声音。李逵双手紧紧地握着刑凳腿,死咬着嘴里的布团,闭紧双眼随着军棍收缩着身体。

廿五、三十。

三十军棍很快就打完了。这在围观的万余人眼里就是一会儿的事情,可在李逵的眼里却是度日如年的难挨。他早就后悔下山了,可如今后悔有什么用。裴督察说的那四条,每一条都是自己干的。

——原来自己还要去跟着操练的。这t娘的也没人告诉他啊。李逵觉得今天挨的这三十军棍有点儿冤。

打完了三十军棍,李逵被搀扶起来,他尚有余力向裴宣拱手。这三十军棍没打死、打瘫了他,他感谢裴宣。裴宣不接受李逵的道谢,在他的眼里,犯了什么条例、该怎么处罚、行刑,就怎么去做,这才是他作为执掌全山条律的总督察该做的事情,也是他不辜负扈三娘把刑罚这块交与他的信重。

这次的刑罚,落在老道的武者眼里,还有被打过的军卒眼里,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次惩罚。他们都清楚行刑者既没有放水,也没有故意往死里打。不然一棍子下去,就能打断了李逵的脊骨,让他再也站不起来的。

李逵被刑杖了,林冲在练兵结束后,到聚义厅来求见扈三娘。

“大头领,为何不打杀了李逵那厮?”

林冲的话里不自觉地带了一点的质问。他厌恶李逵这类仗势欺人的小人性格的无赖汉,李逵既往在山上的嚣张跋扈,总让他能联想到不好的过去。

扈三娘喊近卫给林冲倒茶,林冲看着清亮的茶汤,很疑惑。

“这也是茶汤?”光秃秃的、什么干果也没有添加哦。能好喝吗?

“新吃法。尝尝看,喝了以后回味甘甜。很消暑的。”

扈三娘只留了萧让陪在一侧,才对林冲说道:“我比你更想打杀了李逵,甚至想剥他的皮,把他弄去扈家庄遗址上点天灯的。你信吗?”

林冲半信半疑的,最后还是选择点头,给了扈三娘一个相信的回答。但他不甘心,接着问道:“那为何没有那样做呢?”

“法不溯既往。李逵既往做下的所有事儿,那些令人恨不得啖其肉、吸其髓的恶事儿,都发生在新立的军规以前。我要是今天追究了李逵以前的事情,我担心梁山这大部分都是非法之徒组成的山匪,会心生惶恐的。”

看林冲略有疑惑的模样,扈三娘只好细细解释。

“上梁山的人基本分成几类。一类是主动犯法的,例如像晁天王和吴军师等。他们劫了生辰纲,按照所劫之物的总价,是该砍头的。雷横和朱仝私放他们,按律也该流放。另一类就是萧先生这种,被胁迫上了梁山。到了梁山以后帮梁山伪造公文、或者做了杀人放火等犯罪之事,按律也是要处罚的。

这梁山上的人,除了极少的一部分被迫上山、而后没有犯罪的,多数是犯有各式前科的罪犯。为了安稳、拢住所有的人心,只能采取既往不咎的做法,给大家一个回头是岸的选择机会,才会坚定地跟着我们。这么解释,你能够理解这种无奈的选择吗?”

林冲这回很痛快地点头,站起来抱拳道:“大头领宇量宽广、心怀慈悲,虑事深远,是末将狭隘了。”

扈三娘微微一笑,请林冲坐下继续品茶。

林冲继续喝了一会儿茶,才平和地说:“这样烹茶,也别有一番滋味,回味确是大头领所说的舌底有甘甜。”

萧让这时候加入谈话,“这样烹茶,简便了许多,但也要配了好茶果,才能更尽兴的。”

扈三娘轻声,伸手去扯座位边上的铜铃,叫了近卫进来。让近卫去看看小娘子们做的茶点还有没有,给林头领端一些来。

没多大功夫,萧家小娘子提着食盒进来了。在三人面前放了几个精致的碟子,每一碟的点心也只有三块,样样还不相同,但也都精巧可爱。

扈三娘笑着谦让林冲尝尝。

“这些都是小娘子们跟着崔娘子、花娘子练习厨艺做的,林教头尝尝味道如何?”

萧让也热情地请林冲品尝,他的女儿也是小娘子里的一员。他原来还以为把女儿选到聚义厅是做丫鬟的呢,可真没想到,扈三娘让这几位小娘子跟着自己读书、跟着乐大娘子和蒋敬学数术,扈三娘还手把手地教她们练刀、骑马,崔娘子和花娘子有空还教导她们做茶点。

林冲却不过萧让的热情,伸手拈了几块点心,熟悉的东京点心味道,让他不由地沉浸到旧日在东京的美好回忆里。良久以后,他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渍,略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着抱歉。

“大头领,是末将失态了。”

扈三娘微微摇头,给林冲续了一点儿热茶。

“你放心,你会有报仇的那天。”

林冲把茶碗的茶水一仰而尽,站起来向扈三娘和萧让抱拳施礼,“大头领,末将信你。”然后不等二人回礼,就急匆匆低头出去了。

萧让在林冲不见了人影后,才长叹一声对扈三娘说:“唉,林教头也是一个可怜的。好好地被逼得家破人亡,沦落江湖。”

崔氏和花娘子一起抱着理好的文件进来,把东西分类放好了。

崔氏对萧让说:“萧先生,你说林教头可怜,那是他怀璧其罪。可外子被迫上梁山,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崔氏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才能表达出对花荣被逼上梁山的复杂心情。既往她都把这些埋在心里的,丈夫已经都为宋江付出那么多了,要是自己抱怨几句,传到宋江耳朵里,不是让丈夫白白做了牺牲了!

但她在扈三娘夺了大头领、她和小姑一起被选进聚义厅做事,她敏锐地发现扈三娘的做法,不是仅仅在梁山做土匪那么简单。但她这人聪明、知道那些话该自己说出来,那些话该藏在心里的。

昨夜她与丈夫说起对李逵的处罚,丈夫揽着她说:“娘子,为夫以后定让你重新过踏春、赏花、斗茶的那般日子。”

她从来就相信丈夫的人品,不是那些虚言妄语的浮夸之辈。这些日子她看扈三娘立的军法、在山上做的事情,也开始暗暗求老天开眼、襄助扈三娘。她希望能早一点儿、再早一点儿,在孩子没有长大前,就能脱离了山匪的环境,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第591章 扈三娘27

再说晁盖、吴用还有朱仝到了沧州以后, 慕名先去横海郡的柴进那里拜见。柴进听了庄客来报说是晁盖来访,恨不能倒履相迎。

他匆匆把几人迎了庄子里, 俩下斯见过了, 柴进安排酒宴。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 柴进憋不住问起宋江来。

“晁天王,小可心里有一件事情, 一直不敢派人去梁山确认真假。就是江湖上传言及时雨公明先生在梁山遭遇了不测,可有此事?”

晁盖放下酒碗,沉重地点点头。

“不瞒柴大官人, 公明确是几个月前已经死于非命了。”

柴进痛哭流涕,跌足叹息,掩面说道:“痛煞小可也。想当年公明哥哥在小可这里盘桓有半年,早晚携手话事, 无比快活……”

晁盖也陪着滴下泪来。吴用和雷横连连劝慰二人,晁盖慢慢收了眼泪,也开口劝柴进。

“大官人与公明交好,你且莫要再如此悲伤, 不然公明之灵也不得安稳。”

柴进泪流满脸,他胡乱擦了擦, 急急开口问道:“我公明哥哥是为何去的?可是江湖传言的那般”?

晁盖追问柴进都听到了什么,柴进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道:“江湖传言他唆使酒醉的病关索杨雄、还有拼命三郎、鼓上蚤时迁,一起去逼迫一丈青扈三娘,可有这般的事情?”

晁盖和吴用都脸红了, 吴用讪讪道:“虽不中亦不远矣。唉!”

柴进急着追问:“到底是为何?依着公明哥哥的人品、秉性,他不是能做出这般事情的人。这里面定是有什么误会。”

晁盖见柴进执意要问根由,就示意吴用把李逵在聚义厅挑衅被打、花荣为李逵出头、想给宋江争面子的详细过往说了。

“柴大官人未见到过那扈三娘,她提出文比,要花荣背《资治通鉴》。天可怜见的,花荣是赳赳武夫,就是读了不少书的举子、进士,又有哪个能背得了那东西!花荣气不过与扈三娘动手,一个照面她就夺了花荣的长/枪,把花荣踢翻到擂台下。梁山真的是空有几十号的好汉,无人能掠其锋芒。之后花荣与其妹夫反拜倒在扈三娘的门墙下读书。

公明岂能不生气啊!那花荣是公明生死之交的结义兄弟,不知怎么就被一丈青迷惑过去了。公明也就是气不过他的好兄弟被人揽去了,才请了杨雄等人喝酒,后面的事情还真的是如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