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356节(1/1)

贾赦想了一会儿,点了贾母房里伺候的琥珀。贾母房里的丫鬟,历来是换人不换名字。到了年龄就打发出去配小厮,通常都会有个不错的归宿。前面的鸳鸯到了年龄出去了,现在接替上来的,尚未及笄。现在的琥珀是贾母房里的掌事丫鬟,也是贾母房里年纪最大的。琥珀模样漂亮,心思灵活,写字算账都来得,行事稳重大方,是贾母倚为左右手的臂膀。

等晚间的时候,贾母只留了琥珀,把侯爷挑中她去伺候的事情说了。琥珀高兴地跪下磕头谢恩。家生子的奴才,能留在府里给侯爷做姨娘,而不是以前那种过几年就打发出去的通房,是烧高香都求不来的美事儿。

“奴婢谢老太太。奴婢一定会用心伺候好侯爷。”琥珀激动地向贾母表示自己的心意。

“琥珀,你选个人接了你手里的事情,再让针线房给你做几套好衣服。挑个好日子,府里给你摆酒。但是有一条,你要记住了,荣国府是没有庶出的。”

“是。老太太,奴婢明白。”

琥珀不在乎有没有孩子,自己去给侯爷做姨娘,还能亏了自己不成?哪些既往做通房的丫鬟,打发出门的时候,手里都没少了私房的。

贾母给了琥珀二百两压箱银子,另有几套她能用的头面。在荣禧堂给琥珀收拾了一个侧院,让针线房给琥珀预备了四季的衣服,指派小丫头婆子过去服侍。到了选好的日子,府里给琥珀摆了酒,宁国府和后街的贾家族人接了信,都过来喝一杯喜酒。

贾母把大房的三个孩子拢到荣庆堂,慢慢和他们说。

“瑚儿,你父亲不想你们兄妹以后看继母的眼色,怕委屈了你们,决定不续娶了。只抬了蒯姨娘,来照料他身边的琐碎事情。你们明白吗?”

贾瑚懂事地点头,贾琏似懂非懂,看哥哥点头,他也跟着点头。而贾瑛完全不明白祖母说的是什么。

“瑚儿,要是蒯姨娘能好好伺候你父亲,你作为长房长子,以后要给她养老的。她是不会也不能生儿育女的。”

“祖母放心,孙儿会做到的。”

贾赦是否续娶的事情,最关心的人除了贾母、贾瑚等,还有南安郡王妃婆媳。得知贾赦只抬了个姨娘了事,乐得婆媳俩给县主的嫁妆又添了不少。

婆媳俩正高兴呢,伺候南安郡王的人过来报信——

“王爷不成啦。”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每天都发盒饭,可怎么好

第516章 红楼贾母65

南安郡王中风几年了, 中间传过几次不行,有惊无险地过了,这回可是真的交代了。丧信一家家地报过去, 到了荣国府还另有不同, 两府不仅是世交还是亲家。所以这回荣国府出去吊唁的人比较多, 贾母、贾赦、贾政夫妻、贾瑚都去。

然后贾赦留下帮忙, 他新纳的姨娘就得空房了。

南安郡王病倒这几年,南安夫妻已经把郡王全部收拢了, 不听话的庶弟、敢出去惹事的庶弟,都被世子扔去了军营。没了儿子在府里撑腰,郡王又不能起来拿事, 侧妃和侍妾都消停了很多。但轮到郡王死了,靠山彻底没了,俩侧妃领着侍妾开始哭闹起来了。

看得贾赦一愣一愣的, 心说幸好自己府里简单啊。

但是再怎么闹,架不住世子夫妻已经把持了王府。除了俩侧妃有朝廷的诰命,其余姨娘、侍妾、通房, 不管是否生过孩子, 堵上嘴捆了起来, 送到家庙里为老王爷念经祈福。

贾赦在心里赞一声,够狠!

可世子夫妻不这样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了这些人, 丧事无法操持了。

贾赦帮了半夜忙, 第二天要继续回兵部当值。得了空闲, 与太子说起南安郡王府的混乱, 啧啧有声。

“老郡王弄了那么多内宠,也亏得世子果断,世子妃也是个有手腕的,不然真的压不住啊。”

“恩侯,孤都羡慕你啊。你府里就兄弟俩,现在老二还被你拿住了。你看孤那些兄弟,唉。”

太子一边说话,一边摇头唉声叹气。

“明允,我那是兄友弟恭。”贾赦不满地抗议。

“你兄弟俩还兄友弟恭呢。从孤认识你,就知道你家老二和你不对付。”

太子不客气地掀老底,他觉得贾赦回来,日子才过的有声有色起来,不然谁会和他这样聊天啊。

“明允,那不是小时候不懂事嘛。我和你说,从老二能一气跑到江南,我觉得,我家老二不是那么怂的。而且这二三年在府里,不论是带孩子复述,还是帮着我处理府里的事情,都很不错的。”

“真的?”太子不相信。

贾赦强调地点点头,“明允,这样的事情,我骗你做何。”

太子沉默了,半晌才幽幽地说:“恭喜你啊。你有个好兄弟了。孤还是那个孤家寡人呐。”

贾赦品品这话,觉得不对味,仔细想想才明白,太子原来与自己一样,与兄弟的关系都不好。太子失母,自己亲娘不待见自己,俩人都是靠着父亲的同类。如今自己和老二和好了,太子是觉得自己与他不是一伙的了。

“行啦,明允,你就别酸啦。老二只是不和我唱对台戏了,干了点兄弟该干的了。我还羡慕你呢,圣人如今健在,你还和太子妃情深意笃,又得了一个嫡子呢。”

太子见贾赦说起这样的话,想想不仅荣国公已经离世,就是张氏也过世一年多了。他回避贾赦提到的自己与太子妃情深意笃的话,只把话题转到新得的嫡子身上。

说完了儿子,就说起了朝堂的事情。太子把贾赦这两年多缺席朝堂、没看到没听说的热闹事情,还有一些应该贾赦知道的官员调动,都说给贾赦知道。

而对着说起在朝堂越演越烈的、跟着领了差事的皇子、与太子唱对台戏的朝臣,太子却笑着说:“孤是一向对兄弟宽容的人。兄友弟恭也做的很好的。圣人常为这个赞孤。甚肖朕躬。”

贾赦陪着太子哈哈笑,然后在互相的对视中,明白对方想到了被废的二皇子、被诛三族的镇北侯,牵连到的淑惠太妃、宁亲王等。

“明允,那些人,你先暂时放放,以后有机会的。”

太子点头。对朝臣,他的原则一向是谁踩线就削谁。可是要是三、五、七皇子出面,太子就是另一番模样,怎么闹,他都是一副皇家兄弟,把太和殿拆了都没问题的态度。

但是该办的政事,谁误了一点儿,那是绝对要报给圣人那里的。

太子憋了一会儿,招手贾赦靠近自己,在贾赦的耳边轻轻说:“圣人要禅位了。”

贾赦瞪大眼睛,满脸都是不可置信。口型表达的却是问:“什么时候?”

太子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贾赦大手往太子肩膀一拍,“坚持住啊。”

太子叹息道:“孤做了三十二年太子了,最后还要靠儿子。”

贾赦满不在乎地说:“谁最后不靠儿子啊。圣人看重的是嫡子。不然那四妃又何必借机生事,引歪了太子妃呢。”

“恩侯,还是孤大意了。就从没有想过荣国公只有嫡出子。孤这弯路走的!幸亏你提醒孤了。”

“也是你能听进去啊,不然谁说什么都没用。”

贾赦听了如此隐秘的事情,精神大振,他不用太子吩咐,也知道要守口如瓶。再回去南安郡王府帮忙的时候,他可以咬唇低头,想让别人不能发现自己的脸色,还是被镇国公世子逮着了。

“恩侯,你得了什么好事了,俩眼放光的。”

贾赦故意翻他一眼,“想着天上掉金子呢。”

郡王世子知道贾赦纳侧之事,双手一抱拳说道:“恩侯,是我这里搅合了你的喜事。罢了,今日再无其它事情,你回府去。”

说得贾赦脸上微红,南安郡王世子不由分说,叫了自己的管家送客,把贾赦送出了郡王府。

“恩侯不想瑚哥儿为难,他决定不再续娶,我父王过世那天,荣国公夫人给他抬了一个姨娘在摆酒,以后打理身边琐碎事情的。他该是为这事儿高兴。”

镇国公世子拍拍手道:“如此外甥女嫁过去,可轻松了。”

郎舅俩相视一笑,贾赦不续娶,真是天上掉金子了。

贾母见贾赦身边的事情有人打理了,开始准备收拾东院。东院属于国公府继承人的院子,上一次大修还是贾赦娶亲之前呢。

贾赦对上母亲这个安排,很是有点儿无语。贾瑚才多大点儿啊。要是比照自己的成婚年龄,还还得等五年呢。

“母亲,南安郡王才过世,怎么也要二十七个月以后才能谈婚嫁的了。再说瑚儿还小呢。”

“先把东院收拾出来,等明年这时候孙子辈的就出孝了,我就可以请老太妃给孙女张罗陪嫁的家什用具。给她一年半的预备时间,早点把人娶过来。”

贾赦不解,为何要这么着急。

“总得等姑娘及笄。”

“老大啊,早娶进门早好。不能让老二家的继续插手管家的事情了。我准备明年把老二家的分出去。”

贾母这话如同咣铛一声重锤砸在了贾赦头顶。

“母亲,现在好好的为何要分家?而且弟妹帮着料理一些家事,您也能省心些。儿子看他们堂兄弟三人一起读书,瑛儿跟着元春,每日也高高兴兴的。”

贾母看看贾赦,语重心长地说:“老大,以前没让你们兄弟俩分家,是因为你们兄弟隔阂比较大。真分了,你们这辈子就没什么兄弟情谊了,以后恐怕就会和一般的族人差不了多少。再则,就是老二那秀才的功名、恩荫的五品,在京城不顶什么事儿。现在你在张罗着把老二弄到实权实职的位置,你们分府才是好事。”

“母亲,您和儿子说实话,那些都不是您要儿子和老二分家的真正理由。”

“真正的理由?你真的要知道?”贾母看着一脸渴求真相的贾赦,心里斟酌是不是要说实话。

“母亲,老二家在府里,没什么坏处的。您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忍了,儿子看看能不能解决,不行儿子就听您的,与老二分府。就是分府了,儿子与老二也是亲兄弟。能照应他的事情,就绝不会束手旁观的。”

贾赦很坚持。

“恩侯,你有没有发现王家的企图心很强啊?”

贾赦颌首,“谁都想上进,是正常的啊。”

“荣府与王家早前议亲的事情你是知道的,但王家仍然嫁女过来,图的什么你也清楚。你父亲在世提携过了王氏的兄长了。你和老二这时候分府,那王子腾就与你远了一层。你这兵部侍郎还虚着呢,且你要做的是忠于圣人、太子就够了,不可与其他人过往甚密,你哪里架得住王家的盘算?且那王氏也是企图心很强的人,她现在对府里诸事太积极了。如果还是你和老二在家丁忧的时候,她再怎么做也都有限。如今你们兄弟俩上差后,瑚儿还要三年才能娶亲,府里的大事小情,她插手的会越来越多。与其到那时候,让瑚哥儿媳妇为难,不如明年春天你们兄弟出去分府,我还不担心会伤兄弟情分的。”

“若是那样,这几年就要累得母亲辛苦了。也不知道二弟会不会愿意接受。”

贾赦听贾母这样说分家的理由,他觉得把老二一家分出去,也没什么不好。

“老二那里我和他说,不过是树大分支的道理。分家后他还是我儿子,也还是你兄弟,以后孩子还可以放在这面,也可以过来读书,都随便他们了。”

贾赦不反对母亲的提议,大不了自己休沐的时候,带着瑚哥儿一道料理家事了。比儿媳妇从老二家里接受管家,是会少许多波折的。

“母亲,那今年年底盘账的时候,儿子就把产业与二弟算清楚,明年出了正月再分。还有荣国府欠了朝廷的那几十万银两,父祖已经留出来了,那笔银子就不在分家的财产之内了。”

第517章 红楼贾母66

母子俩商量分家的事情, 贾赦顺着贾母的话问:“母亲,你看给老二多少适合?”

“就按京里的惯例来。多少你们兄弟自己商议去。”

贾赦觉得母亲这说法真的很坑, 而且也太不负责了。

“母亲, 京里惯常有几种的, 比如有八二的、七三的, 甚至四六的。”

贾赦耐心地回答。

“还有一般按哪个比例来分,都是由长辈和宗族、外家做主的。也是为了兄弟以后,莫要在心里存有怨气生分了。”

贾母一晒, “那就是谁嫌弃分少了,要怪罪也是怪罪到别人头上呗。”

贾赦一点没有被戳破的难堪,强调道:“母亲,是惯例。不是儿子要推脱到长辈那儿的。”

“那我先听听你想怎么分?”贾母忽然来了兴致。她要看看贾赦的色关就那么个德性了,这财关会如何。

“母亲, ”贾赦斟酌着回话,“母亲, 儿子想居中, 七三。您看如何?”

“嗯,可以啊。不过你该把分给老二的宅子宅子, 先修缮出来。明年分府以后,他也能立即搬过去。”

贾赦看着母亲这样,他恍惚觉得母亲依着母亲, 该把二房留在荣国府里才对。不然怎么在父亲去世三年里, 都从来未提过分家的话儿。当然了, 也有些人家, 是父母都去世才分的。